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为什么tvb配音跟内地配音不一样

为什么tvb配音跟内地配音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2-11-17 00:26:27

‘壹’ 港剧里的普通话配音究竟是香港人配的,还是引入内地后由内地人配的

港剧的普通话配音究竟是香港人还是引入内地后由内地人自己配音的?这个应该没有太大疑问,以TVB为例,他们有专门的普通话声优负责为粤语剧配音,最着名的莫过于人称“杜SIR”的杜燕歌先生了。古天乐版电视剧《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就是由他配音的。甚至很多人认为,杜先生的声音才是“真杨过”!

港剧配音的时代变迁

改革开放之前及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内地市场对于港剧而言还处于“拓荒期”,港剧的主要外输市场是台湾和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以台湾为主。因此,这段时期内的港剧配音以台湾的所谓“国语”为主,多少都带着一些“台湾腔”!当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老蒋和小蒋当政期间台湾的所谓“国语”远没有现在这么重的“台湾腔”,相对更加接近普通话一些。所以,我们看八十年代用台湾所谓“国语”配音的港剧时并没有现而今看台剧时那种语言上的“违和感”。甚至台湾本土产的影视作品中对白也相当接近普通话,如台湾老电影《黄埔军魂》里演员们使用的台湾所谓“国语”就相当接近普通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港剧在内地的市场逐渐扩大,内地市场也成为了港剧的最大外输市场!为了迎合内地人的语言习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港剧的配音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台湾腔”不见了,代之以普通话……当然,港剧配音中的普通话也有其特点,那就是北方色彩的儿化非常罕见,相对更接近标准普通话读音。再就是适当加入了一些港式粤语的语法习惯,如说话之前加上“呐”之类的语气词——“呐,如何如何”以及英汉词汇混用等等。除此之外,港剧的普通话配音中对于部分词汇也采用了港式词汇而非标准普通话词汇,如士多俾梨(草莓)、士巴拿(扳手)等等。

为港剧配音的声优是香港人吗

为港剧配音的声优是香港人吗?土生香港人的那一口带着浓重广东味的普通话恐怕还真不适合配音!别说是普通市民了,不少大学教授都操着广东味十足的“粤普”!近些年虽然有所改变,如郭晶晶的先生霍公子,他的普通话就相当地道。但总体情况并没有太多改变,土生香港人的普通话水平一直都是“半桶水”,与内地人交流问题不大,给影视剧配音就着实有些勉为其难了……

早年间,港剧的所谓“国语”配音声优大多来自台湾,最着名的莫过于星爷的“御用声优”石班瑜先生了!他的配音早已成了星爷的标配。虽然带着些许“台湾腔”的味道,但因为年龄原因,石班瑜先生的所谓“国语”还是更加接近普通话一些的,我们听起来并没有太多语言上的“违和感”。

在内地市场大规模开拓之后,港剧的配音声优们也在逐步“内地化”。这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杜燕歌先生,他虽然是香港永久居民,却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说出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也就不足为奇了。近些年,杜先生似乎也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出演了一些港剧,想必应该是原声配音,不需要其他声优另配了。

近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的港剧普通话配音声优中有绝大部分实际上都是内地人,如着名的“省长专业户”陈逸恒先生,他早年就曾在香港从事过普通话配音声优的工作。

综上所述,港剧的普通话配音绝大多数都是拍摄公司自己完成的,并不是引进内地之后由内地自行配音。但香港的影视传媒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说白了赚钱是第一位的!台湾市场占主导时,他们就用台湾的所谓“国语”配音;内地市场占主导时,他们又改用普通话配音……但配音的声优大多都不是土生香港人,毕竟土生香港人那一口带着浓重广东味的“粤普”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港剧甚至韩剧的普通话配音都是台湾人,从语气和发音声调都可以判断出来。对这一点只有操北方纯正普通话的人才能判断出来,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分辨江浙普通话发音,川普发音,粤、闽普通话发音及台湾普通话发音的不同特点。

幕后配音演员是影视剧生产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香港的国语配音演员很多时候是同时参与电视剧和电影的配音工作。而香港影视剧国语配音演员的变迁,也反映了香港影视剧由盛转衰的过程。

第一阶段:1949-上世纪70年代

1958年,香港才有第一家电视台,而大家比较熟知的无线电视台(TVB)1967年才正式开播

一直到70年代,港剧制作规模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对配音的需求量也比较小。当时的国语(普通话)配音主流的还是用于电影的配音

当时香港电影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邵氏这样的大制片厂,可以说一直到70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掀起之前,国语片一直占据了香港电影的主流市场。

当时内地因为还比较封闭,当时的国语片主要出产到台湾、东南亚地区。

而当时的国语配音员的主要构成,都来自于49年以前从大陆迁居香港的内地人,而其中很多本就是从演员转做幕后配音的。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60年代的金马影帝,后转行幕后配音的唐菁。

唐菁,演员,原名唐振青,生于1924年,河南郑州人。1963年因《黑夜到黎明》获金马影帝。其后赴港加入电懋公司,并在香港定居。入行30多年,拍摄电影七十多部。后退居幕后做配音,后来更弃影从商。

第二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这一时期,粤语片开始在香港电影市场占据了主流地位。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片商在拍片时往往都会制作国、粤两个语种的版本。当时由于台湾是香港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因此为了符合台湾人的口味,当时主流的国语片配音都交给了台湾配音班底来进行配音。

我们比较熟悉的周星驰御用配音石班瑜便是其中的代表。

而就在这一时期,随着香港国语电影配音市场的衰落,再加上电视剧行业进入黄金期,很多香港电影国语配音远就转战到了电视剧市场,加入了当时的两大巨头,无线和亚视的配音组。当然,这一时期的香港国语配音圈子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了,除了49年前后移居香港的内地人,在八九十年代也从内地(少部分台湾)补充了很多新鲜血液进入国语配音圈。

像我们比较熟悉的《上海滩》当中周润发的国语配音,便是由当时的着名国语配音员周思平完成的。

到了90年代,TVB开始一家独大,不少亚视配音员都被挖角到了TVB国语配音组。

下面这副合照便是当时大神汇聚的TVB国语配音组,可以说包办了我们童年时所听到的港剧声音,里面大部分都是差不多不同时期移居到香港的内地人。

由于当时在香港国语配音相对主流的粤语配音还是小众,因此当时的国语配音很多都不是专业配音员出身,不少都是从影视演员,戏曲演员转行过来的。比如第二排右二的邢金沙(94朱茵版黄蓉的配音),就是从昆曲演员转行过来的。

随便举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吧

首先是最下面一排穿红衣戴墨镜的便是苏柏丽,也就是佘诗曼、蔡少芬的御用配音,像大家熟悉的《金枝欲孽》里的尔淳、《宫心计》里的刘三好,都是由苏柏丽完成的幕后国语配音。

苏柏丽是天津人,90年从内地移居香港,这一时期的港剧配音员大多都是在八九十年代从内地到香港的。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助力,越来越多当年的港剧配音员被大家熟知,并且出现在了内地的节目上。

比如这位帅哥,就是合照当中最上排最左边的,他叫张艺,西安人。一般是吴启华、陈锦鸿的御用配音,大家比较熟悉的《妙手仁心》里的陈至美医生、《创世纪》里的许文彪等等。他便是90年代从亚视配音组加入TVB的典型代表。

还要提一位便是第二排最左边戴帽子的大叔,他叫杜燕歌,北京人。一般是罗嘉良、林保怡等演员的御用配音,代表作有《创世纪》里的叶荣添、《金枝玉孽》里的孙太医等等。

杜燕歌这些年也转战幕前,出演了不少TVB电视剧,比如金枝欲孽2里的戏班老板,他老婆就是TVB着名老演员韩马利

当然,这张合照里的大神太多了,像邓萃雯御用配音潘宁(第二排左三)、李若彤版小龙女配音于小华(第二排右三)、黎耀祥御用配音黎泓和(最后一排左二)等等有空下回再慢慢介绍。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末至今

这一时期,由于台湾电影市场衰落,港片的主要外销市场转向了大陆。台湾配音演员渐渐退出了港片的配音,很多TVB配音员也开始转战电影配音。

同时,由于TVB是出了名的工作强度大工资低,所以很多老一辈配音员如前面提到的苏柏丽也回到了内地发展。亚视更是直接倒闭了,国语配音组只剩下了TVB.

当然,这里还得顺带提一下没在上面合照里出现的叶清,大家熟悉的陈浩民版段誉、无间道里的刘德华,乃至现在全职高手里的黄少天,都是由上海人叶清完成的,他也可以说是内地观众最为熟悉,曝光度最高的香港国语配音员了。

当然,随着很多老一辈国语配音的离开,或者退居二线。

很多年轻的国语配音也加入了TVB配音组。

八九十年代老一辈配音员很多都是非科班出身,由师傅带徒弟这样传帮带性质带出来的不同

这一时期加入的配音演员主要来自于内地科班,比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孙中文,他也是王祖蓝的御用配音。

这一时期由于TVB进入了衰落期,内地观众看港剧的越来越少,而且有了网上资源之后,很多人会主动选择听原汁原味的粤语版。再加上如今的香港电影为了借助内地市场,大多会采取合拍片的形式,国语配音大多已经转由内地的配音员来配,而不是从内地转到香港的那批国语配音员来配音,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甄子丹御用配音陈浩(也是今年大热动画哪咤的配音导演)



所以缺了香港电影市场,外加tvb的衰落,所以孙中文为代表的TVB国语配音员的声音不像老一辈配音员一样被内地观众熟悉。

关于香港影视的幕后配音,能深挖的东西还有很多,可以说,国语配音员的变迁也反映了香港影视业由盛转衰的过程。

Tvb剧国语台湾人配音居多,大陆人配的普通话听起来怪怪的没有那种气势

电影台湾人,港剧移民香港的大陆人居多,而且已经去掉大陆那种生硬的普通话口音,形成港剧特色的国语口音!

内地人居多吧,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港剧,觉得上面的人讲话特别好听,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专门的人给配音,怪不得听着好多角色的声音是一样的,他们是TVB配音组,我所熟悉的是杜燕歌这批人,他配音的主要作品有

古天乐:1995版《神雕侠侣》杨过、《圆月弯刀》丁鹏、《干隆大帝》弘历、《大刺客之烟花杀手》烟花/宇文轩、 《廉政追缉令》方卓文、《烈火雄心》刘海柏、《宠物情缘》戴展硕

罗嘉良:《创世纪》叶荣添、这个叶荣添配的特好,我看过粤语版,没有国语版的有气势《天地男儿》徐家立、《流金岁月》丁善本、《卫斯理》卫斯理、《七姐妹》椰子糖、《当狗爱上猫》MC、《孽吻》张文

你既然问这样的问题,那么上面的港剧一定有你看过的,是不是?

90年代到21世纪初,都是台湾人配音的多,现在香港应该有一群职业配音的人群,他们可能来自大陆内地,也可能来自台湾。

我只知道早期的香港电影基本都是台湾人配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台湾外省人,经常能听到各地方言!最喜欢了,轻松又好笑!

不对吧,应该没换过人,我记得从二十多年前我很小的时候港剧就是这几个配音,到今天还是,没换过。

80年代的经典港剧、日本电视连续剧,很多都是广东话剧团的演员配音的,比如:简肇强、姚锡娟等,声音非常好听,还有上海滩里面许文强、丁力、冯敬尧的配音,很多电视剧都出现过

‘贰’ 为什么TVB港剧国语版的国语配音和中文字幕不一致

粤语中的语序跟国语是不一样的,举最简单的例子,粤语中说“我走先”,其实就是国语的“我先走”,通常TVB打字幕的他的母语是粤语,字幕首先是供香港观众看的,所以他写的字幕有时语序上还是按照粤语的语序,但帮TVB配音的基本上母语都不是粤语,他配的时候会根据演员的嘴型说话的快慢更改台词,只要意思不变就行了。

‘叁’ 为什么TVB那些配音的人声音都差不多啊

因为他们一般都说粤语,当然的配音了,大陆也有很多不是自己配音,都是找专业的配音演员,因为他们的声音很有磁性,很好听,想知道是谁配的音,打上电视剧的名字,到网络一查就知到了

‘肆’ 为什么TVB国语配音听起来都挺好听,和正常的普通话听着不一样呢

tvb国语配音人员差不多都是从大陆过去的相关人员,他们一般都是在不断实践中反复磨练出来的,都很有经验的。
相关人员的介绍:你可以参考参考!

生1号:杜燕歌。

音色成熟指数:10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10
综合评定:10
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老年[很少])
固定partner:罗嘉良[天地男儿等] 古天乐[神雕侠侣等][以上配音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下同]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 现役[以上只是推测大体时间,下同]

籍贯,北京
对这样一位TVB配音组大哥级人物,再用多么溢美的词句也不过分,有兴趣可以看看本版内我以前写的对他的专评。

杜燕歌的声音很有磁性和张力,且略带鼻音,最适合配机智风趣甚至带点油腔滑调,会哄女生的男孩类型。由于古天乐和罗嘉良,江华常会出演这类男生,所以老杜便常固定担任此两人的角色。至今我一想起古天乐或是罗嘉良,回响在我耳边的一定是剧集中他的声音。而真正古仔和捞家的声音,我还至今未明。我非常喜欢他的声音,总觉得他的声音最能吸引女孩。可以完全不说一个“爱”字,但在风趣幽默中总能体现对女孩的关爱,把女生逗得在伤心绝望之时还是对他死心踏地。而真正大胆表白的时候,也总能让人凝神倾听,让人触摸到那玩世不恭外表下一颗真挚火热的心。
代表作:程峰[魏骏杰](《陀枪师姐》)、方世玉[魏骏杰](《方世玉与干隆皇》)、李白[魏骏杰](《醉打金枝》)、周文宾[魏骏杰](《金装四大才子》)、郑宏彬[魏骏杰](《廉政行动组》)、龙少爷[魏骏杰](《扫黄先锋》)、何家成[魏骏杰](《亲恩情未了》)、马中宝[温兆伦](《第三类法庭》)、乔立[温兆伦](《火玫瑰》)、朱承开[温兆伦](《900重案追兇》)、白世芬[温兆伦](《少林风云》)、杨过[古天乐](《神雕侠侣》)、丁鹏[古天乐](《圆月弯刀》)、刘海柏[古天乐](《烈火雄心》)、包文龙[郑伊健](《笑看风云》)、姚乐天[郑伊健](《双面伊人》)、展昭[黄日华](《新包青天》)、甘树生[黄日华](《天地豪情》)、叶荣添[罗嘉良](《创世纪》)、徐家立[罗嘉良](《天地男儿》)、曾兆昌[林保怡](《男人四十一头家》)、国柱[林保怡](《妙手人心》)、方德[江华](《苗翠花》)、夏雪宜[江华](《碧血剑》)、章浩辉[王喜](《缉私群英》)、陈富贵[王喜](《保护证人组》)、令狐冲[吕颂贤](《笑傲江湖》)、家聪[吕颂贤](《离岛特警》)、林俊辉[郭富城](《烈火狂奔》)、虚竹[樊少皇](《天龙八部》)、李是民[莫少聪](《新父子时代》)、方世玉[钱嘉乐](电影版)、苏乞儿[甄子丹](《黄飞鸿与苏乞儿》)、祝大保[黎明](《老师,早上好》)、顺治[张国强](《鹿鼎记》)、张日飞[海骏杰](《刑Ⅲ-无敌先锋》)、张翠山[刘松仁](《倚天屠龙记》)、陈友谅[陈荣峻](《倚天屠龙记》)、袁敏达[郭耀明](《梦想成真》)、龙赐新[马德钟](《美味情缘》)、高允港(《婚姻物语》)、宫本(《南拳北腿》)、周少聪(《一号法庭》)、卓朗生(《现代钟无盐》)、广亮(《济公》)、吴六奇(《鹿鼎记》)、吴应熊(《鹿鼎记》)、余子峰(《水饺皇后》)、清华(《真情》)、王保保(《倚天屠龙记》)、阿杰(《庙街.妈.兄弟》)

生2号:张艺。

音色成熟/阳光指数: 10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9
综合评定:9.5
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固定partner:吴启华[妙手仁心等] 陈锦鸿[后期][创世纪等] 张家辉[金装四大才子等]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7 现役

张艺的声音可塑性极强。在低的时候显得很有理性。可以担任诸类有智慧的男主角。在高的时候显得激情澎湃,活力四射,可以担任英雄类的人物。由于戏路宽广,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无线部部大戏都能上。理性男人的代表是《刑事侦缉档案》的江子山。看着陈锦鸿俊朗的外表,听着那充满理性和磁性的声音分析破案,绝对是妙不可言。当看到如此理性的江子山督察苦心经营着与阿MAN的的感情,却一次次地被唐心的热情和活泼打动,渐渐爱上唐心,在矛盾中徘徊时,我等本与其毫不相关的人也在电视机前捏紧拳头,为自己喜欢的女主角加油。甚至在睡觉时还欲罢不能,入睡之前必想上几个经典的暗恋镜头,才能辗转入眠。热血男儿的代表,《烈火雄心》骆天佑首当其冲。天佑的性格时而沉稳刚健,时而血气方刚冲动好事,张艺的声音也随之忽低忽高,忽温柔理性忽激情昂扬。完美地和天佑的性格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天佑握紧拳头说我印象颇深的“消防员,说得出,做得到”时,竟使得我这本来追求宁静以致远的一介书生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跟随他们出生入死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消防事业。近期由他配音的还有《谜情家族》中郭晋安饰演的角色,叫什么已经忘了,也是一个思维缜密的侦探型人物,也有即将推出的《追魂交易》中的网络犯罪天才(王喜饰)。但我个人认为由王喜饰演的玩世不恭天才由杜燕歌配音更合适。张艺的声音似乎已成了王喜的银屏之声。就连王喜那屈指可数的古装角色也由其担正。〈〈郑板桥〉中,张艺将他的配音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年少时几多轻狂,中年落魄仍坚忍不拔。特别是在小饭店那场戏,乞丐似的郑板桥被几名势利书生侮辱,他愤然书下一纸小诗以明志,激昂的音乐,伴以张艺在愤慨时雄浑,悲怆的画外音,我感动得哭了。因为我觉得当时我看到的不是王喜,听到的不是张艺,而是真真正正的,历经人生沧桑,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郑燮!!!我想,当时的王喜和张艺,都是真正的体验到了郑板桥出淤泥而不染的竹风竹节,才能到音与画的完美融合。进而使观者也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代表作:程至美[吴启华](《妙手仁心》)、张无忌[吴启华](《倚天屠龙记》)、??[吴启华](《大澳的天空》)、成达冲[吴启华](《冤家宜结不宜解》)、马友[吴启华](《美味情缘》)、程家雄[陈锦鸿](《天地豪情》)、许文彪[陈锦鸿](《创世纪》)、曾国藩[张国强](《状王宋世杰》)、王文迪[梁汉文](《庙街.妈.兄弟》)、??[江华](《无业楼民》)、唐伯虎[张家辉](《金装四大才子》)、宝家成[吕方](《梦想成真》)、骆天佑[王喜](《烈火雄心》)、铁罗汉(《碧血剑》)、。

生3号:陈元。

他声音雄浑,低沉,普通话很标准了,但咬字比较重。最适合配那种有点心机的角色。烈火雄心中〈骆小峰〉就是典例。同张艺一样,陈元也能深刻地诠释人物的灵魂。
代表作:岳不群[王伟](《笑傲江湖》)、吴三桂[王伟](《鹿鼎记》)、乔永发[王伟](《火玫瑰》)、海瑞[王伟](《十三密杀令》)、康有为[王伟](《南拳北腿》)、李载善[李隆基](《济公》)、吉祥[李隆基](《醉打金枝》)、叶永昌[李子雄](《天地男儿》)、骆晓峰[李子雄](《烈火雄心》)、潘仲[朱江](《笑看风云》)、蒋文山[曾江](《大家族》)、杨何益[刘江](《庙街.妈.兄弟》)、杨仲德[郑少秋](《男人四十一头家》)、高仁[成奎安](《900重案追兇》)、高振豪[罗乐林](《忘情阔少爷》)、标炳(《真情》)、韦一笑(《倚天屠龙记》)、程有为(《婚姻物语》)、武三通(《神雕侠侣》)、尼摩星(《神雕侠侣》)、苗卓风(《南拳北腿》)、丁进(《笑看风云》)、甘钰章(《烈火狂奔》)、澄观(《鹿鼎记》)、冲虚道长(《笑傲江湖》)、谢小锋(《圆月弯刀》)、叶孝勤(《创世纪》)、成昆(《倚天屠龙记》)、宝安(《梦想成真》)、刘镇煌(《烈火雄心》)、司徒拨父(《烈火雄心》)

生4号:黎泓和。

音色成熟/阳光指数: 9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10
综合评定:9.5
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老年]
固定partner:陶大宇[刑侦等] 陈豪[妙手仁心2等]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3 现役

嗨,一提起这人,我就会想起〈烈火雄心〉中那可爱的吴大兴。没读过多少书,但为人耿直,一句“当兄弟的,有今生,没来世,两肋插刀”让多少缺乏友谊的人羡慕!这样的人,一定得有黎鸿和的声音,中气十足,清澈高亢。听到这样热情洋溢的声音,做朋友的也会被感染得快乐起来呢!黎不仅善于配这种大咧角色,将声线压一点下来,也可以配像江子山,陈富贵那样的智能型人才。比起前面的人,黎泓和的声线变化能力(不得不提一下阿旺,就像李奇一样经典)堪称tvb并列第一人(另一个是黄河],也许当年tvb选择黎就是看到他能力全面性,而且黎的运气也不错,刚到tvb就可以为陶大宇献声,这样他就成了一个既能配配角又能配主角的多面手,而且从年龄上看,从18岁的少年到80岁的老人他都能应付自如,不过在大多数tvb米的心目中黎的支持率并不高,关键也许就是他配的*角太多,不过从一个纯配音员的角度看黎的确值得打高分,而且从声音看他和张艺两人配对更好一些,就像当年的黄河与杜燕歌一样,总给人以经典的感觉。

代表作:包赞[许绍雄](《笑看风云》)、田雅雄[许绍雄](《有肥人终成眷属》)、马俊杰[许绍雄](《男人四十一头家》)、黄麒英[樊少皇](《南拳北腿》)、洪星[樊少皇](《状王宋世杰》)、张大勇[陶大宇](《刑事侦缉档案》)、江承宇[陶大宇](《一号法庭》)、李英杰[张国强](《第三类法庭》)、杨文礼[张国强](《新父子时代》)、游乐生[吴毅将](《廉政行动组》)、江智勇[吴毅将](《真假功夫》)、丁长安[温兆伦](《天降奇缘》)、马成[刘江](《笑看风云》)、程方中[郑伊健](《婚姻物语》)、何家乐[陈锦鸿](《有肥人终成眷属》)、陈飞行[张兆辉](《天地男儿》)、康迪文[林家栋](《忘情阔少爷》)、主角[钱小豪](《十三密杀令》)、叶荣亨[吴奇隆](《创世纪》)、大龙[刘松仁](《无业楼民》)、祝枝山[欧阳震华](《金装四大才子》)、王安顺[郭晋安](《离岛特警》)、吴大兴[钱嘉乐](《烈火雄心》)、左子穆(《天龙八部》)、鸠摩智(《天龙八部》)、全冠清(《天龙八部》)、杨东成(《天降财神》)、赵志敬(《神雕侠侣》)、忽必烈(《神雕侠侣》)、郭破虏(《神雕侠侣》)、丁明辉(《笑看风云》)、毛永良(《900重案追兇》)、陈健文(《缉私群英》)、胡大汉(《济公》)、二郎神(《济公》)、刘一舟(《鹿鼎记》)、风际中(《鹿鼎记》)、田伯光(《笑傲江湖》)、杨莲亭(《笑傲江湖》)、百晓生(《圆月弯刀》)、殷野王(《倚天屠龙记》)、大春(《庙街.妈.兄弟》)

生5号:卢琨。

音色成熟/阳光指数:9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9
综合评定:9
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固定partner:林峰[寻秦记/再生缘/血荐轩辕] 林家栋[林世荣/2000碧血剑]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3 现役

卢琨应该成为现今tvb配音组中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小生,早期卢琨给我的印象是一个诚实稳重的大好青年的形象,的确早期卢配的也都是这类角色,比较经典的是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刑侦中的梁荣忠,在一些家族戏中配一些主角的弟弟[笑看风云/天地男儿/创世纪],可是再好的男儿也会改的,98年鹿鼎记中卢琨作了他的第一次转型,韦小宝,卢琨不经成功处理了这个角色,与其他七个女配音员的配合也相得益彰,进入2000后随着叶清的离开,卢琨的负担更重了,作为林峰的配音得到大家的认可后,可能还要兼一些其他小生,这要看领办如何安排了,我向卢琨的成功应得益于自己特殊的声线和不懈的努力,他的普通话和张艺不分上下,相信在未来卢琨还有很大的发展声音不像黎鸿和那么高亢清亮,略带沙哑,但绝对的厚实,最适合忠厚型小生。〈醉打金枝〉中有点愣愣的李白,〈封神榜〉(大陆名〈爱子情深〉)中同样有点愣愣的二郎神,〈烈火雄心〉中仍然有点愣愣的,永远甘居人后的司徒拔都是他的杰作。中国配音网上的资料显示,〈保护证人组〉中的关彦博也是他的角色。但我印象中关的声音比李白,二郎神和司徒拔都清亮得多。不知是我记错了还是他声线宽

代表作:叶承康[古天乐](《天地男儿》)、华青浩[古天乐](《婚姻物语》)、包文虎[古巨基](《笑看风云》)、成国栋[古巨基](《皇家反千组》)、关彦博[魏骏杰](《保护证人组》)、李志强[魏骏杰](《忘情阔少爷》)、林平之[何宝生](《笑傲江湖》)、李士元[何宝生](《济公》)、文征明[林家栋](《金装四大才子》)、袁承志[林家栋](《碧血剑》)、杨带宝[李克勤](《庙街.妈.兄弟》)、杨西就[郭晋安](《天降财神》)、李忠义[梁荣忠](《刑事侦缉档案》)、慕容复[张国强](《天龙八部》)、韦小宝[陈小春](《鹿鼎记》)、杨仲才[陈山葱](《男人四十一头家》)、卓尚武(《天地豪情》)、朱铁男(《宠物情缘》)、武敦儒(《神雕侠侣》)、雷老虎(《苗翠花》)、王迪奇(《天降奇缘》)、添安(《真情》)、清月(《妙手仁心》)、熊铁(《扫黄先锋》)、叶荣泽(《创世纪》)、宋青书(《倚天屠龙记》)、小狗(《离岛特警》)、余永生(《梦想成真》)、司徒拔(《烈火雄心》)、江上游(《美味情缘》)

生6号:叶清。

音色阳光指数: 10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9
综合评定:9.5
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固定partner:陈浩民[早期][天龙八部/人龙传说等] 马俊伟[早期][妙手仁心/鹿鼎记]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1995 离开时间:2000

哎,这位小伙子是不得不谈了。他最擅长的就是MM们喜欢的清爽男孩。陈浩民,鲁文杰等常饰演这类角色的人就总用他的声音。感觉他的声音粗粗的,显得很敦厚,略带一点点鼻音,发音时很港味,一听就是香港现代摩登男孩的标准声音。配邻家男孩角色他应该是游刃有余,本色发挥就可以了,但在《烈火雄心》中,他还同时为海柏的傻弟弟海宝配音。完成得也很不错呢!

代表作:甘量宏[张家辉](《天地豪情》)、陆小凤[张家辉](《决战紫禁之巅》)、安全[海俊杰](《离岛特警》)、马志强[郭晋安](《创世纪》)、罗子建[张智霖](《天地男儿》)、段誉[陈浩民](《天龙八部》)、济公[梁荣忠](《济公》)、康熙[马浚伟](《鹿鼎记》)、宋世杰[张达明](《状王宋世杰》)、虚竹[林文龙](电影版《天龙八部》)、曾家乔[鲁文杰](《鉴证实录》)、李想[吕颂贤](《梦想成真》)、王骏发[马德钟](《烈火雄心》)、白世镜(《天龙八部》)、周勇(《保护证人组》)、向海(《真情》)、常健康(《反黑先锋》)、刘海宝(《烈火雄心》)、rocky(《宠物情缘》)、沙僧(《大话西游》)、六猴儿(《笑傲江湖》)

生7号:张济平。

音色成熟指数:9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10
综合评定:9.5
适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老年]
固定partner:郭峰[创世纪等] 林保怡[鉴证实录等]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初 现役

这位应该是香港配音界的元老了。配了无数部叫好又叫座的老片。不过TVB剧集呢,我熟悉的只有〈鉴证实录〉曾家原。是挺不错的。这种有情有义又风趣的角色,找杜燕歌应该同样能行。
代表作:黄天[郑少秋](《笑看风云》)、徐家邦[郑少秋](《天地男儿》)、丁长胜[姜大卫](《天降奇缘》)、郭靖[白彪](《神雕侠侣》)、蒋进[万梓良](《大家族》)、吴国生[黄日华](《新父子时代》)、耶律洪基[王伟](《天龙八部》)、霍景良[郭峰](《创世纪》)、杨逍[张兆辉](《倚天屠龙记》)、曾家原[林保怡](《鉴证实录》)、苏星河(《天龙八部》)、马大元(《天龙八部》)、包不同(《天龙八部》)、徐江(《缉私群英》)、成大志(《天龙八部》)、欢场杀手(《皇家反千组》)、林志豪(《皇家反千组》)、连长发(《婚姻物语》)、李世宏(《900重案追兇》)、敖尔多(《苗翠花》)、陆阿采(《南拳北腿》)、严巴山(《南拳北腿》)、伏虎(《济公》)、朱永祥(《水饺皇后》)、左冷禅(《笑傲江湖》)、郭子仪(《醉打金枝》)、何大为(《第三类法庭》)、润才(《真情》)、任天行(《圆月弯刀》)、萧远山(《天龙八部》)、古威虎(《离岛特警》)、林大伟(《梦想成真》)

生8号:刘印生

音色成熟指数: 9 配音技巧/角色变换能力:9.5
综合评定:9
适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固定partner:欧阳震华[一号皇庭] 秦沛[创世纪等]
加入TVB配音组时间:80年代中期 现役

北京人,作为tvb老一代的配音员,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大时代中的方展博和平时那个憨态可掬的欧阳震华了,他的爽朗的笑声总会令人感到生活多么美好,其实细想一下刘的戏路还挺宽的,大老板,西毒那样的武林败类都能胜任,谁叫tvb总是人手不够呢?未来看好。

其他一些角色
财神[欧阳震华](《天降财神》)、江一菊[欧阳震华](《皇家反千组》)、余在春[欧阳震华](《一号法庭》)、叶天华[欧阳震华](《缉私群英》)、陈小生[欧阳震华](《陀枪师姐》)、郭暧[欧阳震华](《醉打金枝》)、蒋楚帆[欧阳震华](《扫黄先锋》)、
丁有康[温兆伦](《义不容情》)、高天俊[温兆伦](《今生无悔》)、卓兰[温兆伦](《零点出击》)、苗显[刘江](《苗翠花》)、戴树标[刘江](《天地男儿》)、康亲王[刘江](《鹿鼎记》)、
方展伯[刘青云](《大时代》)、庄家俊[甄子丹{我最喜欢的男演员~~~}](《命运迷宫》)、叶孝礼[秦沛](《创世纪》)、何家邦[郑则仕](《有肥人终成眷属》)、蒋文杰[朱江](《大家族》)、包拯[狄龙](《新包青天》)、任我行[罗乐林](《笑傲江湖》)、
段正淳(《天龙八部》)、乌老大(《天龙八部》)、欧阳峰(《神雕侠侣》)、金轮法王(《神雕侠侣》)、梁启超(《南拳北腿》)、余有兴(《900重案追兇》)、蔡兆荣(《笑看风云》)、季威(《济公》)、施琅(《鹿鼎记》)、不戒和尚(《笑傲江湖》)、童千斤(《方世玉与干隆皇》)、白眉鹰王(《倚天屠龙记》)、范遥(《倚天屠龙记》)

‘伍’ 为什么TVB普通话配音要比大陆的好听

很简单,TVB是找真正有本事的来配音,配音需要真正标准的普通话或者国语。
而大陆的则是要靠关系的,配出来的都是北京普通话。
两个字 腐+败

‘陆’ 为什么香港的电视剧,虽然说得是普通话,但是和内地电视剧的声音还是不一样。

首先要说本人也有这种感觉。而且常看港剧的人也都会觉得里面即使是国语发音,也很符合每个角色的特点,一般不是很做作,尤其在武侠剧中感觉尤为强烈,一般内地剧“哈…哈…”的声音相信你也不是很喜欢。呵呵
以前曾经看过报道,在83版射雕那些年的作品中,我们看的国语版都是在TVB工作的专业配音配出来的,其实跟现在听起来也有差别。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以前很多港剧在内地播出的时候,是内地电视台从台湾那边引进的,多数港剧先由台湾的配音演员配完,我们有时候直接用,所以很多亚视的港剧就更明显,老是能听到同样感觉的配音,而且很好听,比如国际刑警,再见艳阳天等等。其实更早期的tvb的剧集也有这样的经台湾再回到大陆,所以我们更习惯这样的配音感觉。现在一般都是有专业的在tvb工作的配音进行完成工作。
举个例子,你经常能听到的以前的韩剧,比如大长今啊,一听就会知道是台湾给配音的,比如"我和你",他们会配成“我han你”,就像还珠第一部里的五阿哥一样。
总之,和内地的大部分配音听起来会有很大区别。也成为一种习惯。
我是逐一回答的,希望可以小小的帮助到你。

‘柒’ 为什么tvb的国语配音听起来那么奇怪

可能是因为早期的tvb配音团队都是台湾人吧,比如早期的香港电影、tvb电视剧,台湾配音的口音会相对重一些,尤其电影,配音会夸张一点来凸显角色。后来内地的配音演员加入,为了配合角色说话的语气会有一些语言上的处理,其实不少配音演员是北方人,比如tvb的金牌配音杜燕歌就是北京人,为了配音他们必须改掉自己原本的口音。tvb的配音大多鼻音比较重,而港式粤语懒音又特别重,和普通话的发音不太一样,配音演员为了贴合才会故意这样的,那些配音员平时说话不会这样的。

‘捌’ 为什么TVB的配音这么好啊大陆电视剧的配音却如此垃圾!

1.TVB工作很认真,你听到的声音都是从几十次录音中精益求精,千挑万选的最优秀的一次。
2.配音演员都经过TVB专业的训练,每个人配音的时候都把自己融入剧情,怀着剧中人当时的情绪来演绎出来。
3.香港是个廉洁的地方,门路不多,TVB的员工都经过严格选拔,层层面试。能通过的都是有天赋或者有功底的人。
4.我猜你是南方人,大陆的配音都是以北方口音作为标准,你不习惯。
5.他们的录音设备好,技术员专业,制作水平高,效果也就好。
6.张纪中的电视剧,你少看为妙。
7.大陆最早的影视演员是有戏曲演员转行而来的,戏曲表演都是用很夸张夸张的表情和声音,听起来很不自然,这个传统到现在还有后遗症。

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

‘玖’ 为什么在现在香港或内地的粤语配音会觉得很别扭

为什么现在香港或者内地的粤语配音感觉很别扭?

1.因为香港非常重视语言承载的价值观,与其说是祖字,不如说是失去祖田。你让他们改普通话,跟让北方人改姓差不多,很勉强。香港被殖民了150年。汉语和英语是官方语言。结果如何?还是说粤语。2.任何人都愿意向强势文化学习,因为人类有追求进步的基本欲望。长期以来,广东人认为外省都是比较落后的地方,而港澳的华侨大多说粤语,所以广东人自然不愿意学习落后地方的语言。这里有一种地方优越感和地方自满。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以粤语为荣、不失祖辈遗言的广东人,在学习英语时没有“勉强”,反而热情高涨。香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甚至大部分香港人的名字都是一半英文一半中文。他们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自豪。成龙不叫成龙,刘德华不叫刘德华。但是,香港人的英语口音很重。所谓的港式英语,经常被西方人诟病。说话时总是夹两个“Jesica,给我一张纸,我要记个笔记”之类的英文单词,常常让大陆人觉得不舒服,以为是故意装的。其实他们被殖民了150年,这个习惯应该可以理解。3.很多老广认为粤语是地道的汉语,而普通话是胡华,不够地道。其实这个理由很牵强,有点自欺欺人,但是很多老广都深信不疑。按照这个逻辑,老广应该拒绝写简体中文,因为只有繁体才是正宗的汉字。港澳台和海外华人都写繁体字,老广不写繁体字。相反,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话,比如“李是我女朋友”(这是我女朋友)。让中央到处贴标语宣传“用规范汉字,做文明人”。很多粤语的字都伴随着口头字和口语系统。事实上,普通话、江浙方言、闽南语甚至日语、韩语都保留着不亚于粤语的古汉语元素,但说粤语是汉语的根,未免牵强。说粤语还是普通话,哪个更纯正,就像双胞胎之间争论谁的物种不纯,但还是骂自己。4.粤语有很多独特的俚语表达,歇后语,甚至成语,都是普通话表达不出来的。很多人普通话说得不流利,或者觉得自己普通话不够好,不想出丑。其实据我观察,大部分老广的普通话都挺好的,说话特别好听,比其他方言区的人好多了,说话时温柔有礼,甚至比普通话区的人印象更深刻,流利度和语速都达标。相声里被丑化过的粤语普通话,已经很少听到了。在广州普通话说不好的基本都是没文化或者生活封闭的人。

‘拾’ 为什么tvb剧的字幕和配音不一样

粤语版和国语版的字幕是一样的,但是国语配音演员会把一些比较有香港语言特色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怕不懂粤语的观众不理解。有些会换一种说法便于理解,有的会干脆说成另一句话。最近报纸上也说,内地以后会引进粤语原声的电影,就是因为很多香港电影被国语配音之后失去了港式原汁原味的语境,有些被配得莫名其妙。估计电视剧也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常常会看到字幕写的和国语配音说出来的不一样。当然也有字幕和粤语原版都不一样的情况。

热点内容
鱼为什么用眼睛遮住 发布:2025-07-08 02:20:43 浏览:406
例假的血颜色太浅是因为什么 发布:2025-07-08 02:02:14 浏览:500
为什么手机信号断断续续的 发布:2025-07-08 01:54:47 浏览:492
为什么复诊医生态度不好 发布:2025-07-08 01:48:44 浏览:502
糖尿病为什么老想吃东西 发布:2025-07-08 01:48:42 浏览:326
为什么滴完眼药水眼睛蒙 发布:2025-07-08 01:47:07 浏览:336
为什么鸟这么多颜色 发布:2025-07-08 01:34:51 浏览:793
为什么有的苹果手机用的是康宁 发布:2025-07-08 01:34:00 浏览:202
淘宝很多人登录为什么不卡 发布:2025-07-08 01:31:45 浏览:531
为什么联系客服只有手机号 发布:2025-07-08 01:26:50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