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钱数为什么不一样
㈠ 上个月低保的余额62加上这个月的低保252为什么钱少40多
上个月低保的余额62加上这个月的低保252少40多是因为
1、算错了,如果算错了就会导致低保钱少了40多。
2、被民政局降低标准,这个月的低保没有发够252,所以少40多。
㈡ 低保少是什么原因
领取农村低保金的农民,他们有时也有意见。
他们会把同村子、同寨子里领取农村低保金的户拿来作比较,发现每户所领取的农村低保金额不同,每个农村低保人员所领取的农村低保金额也不相同。时不时有农村低保人员找村干部问“究竟”,想弄清楚是咋回事?为什么每户每人的农村低保金额不一样?
当然,当你拿到一个村或一个组的农村低保户名单,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没有一户的农村低保金额是一样的,也没有不同户人员的农村低保金额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不怪我们农村低保人员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有时连我们干部也弄不明白。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一个村的农村低保户的低保金额不一样是正常的,如果相同了,才是奇怪的事。因为农村低保金额由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支出等方面构成,在农村,每户都有自家的情况,也没有完全情况相同的户,所以领取农村低保金额不同是正常的。
农村低保金核算先看收入构成。在入户核算申请农村低保户过程中,首先是核查由生产资料带来的收入,该户有几亩地,是自已耕种,还是租给别人耕种,每年收入粮食多少斤。在这个环节上,每户的土地有多有少,自己耕种的收入要多一点,租给别人耕种的收入要少点。其次,要看该户家中有没有60岁以上老人,如果有老人,该户领取有基本养老金。再次,还有看该户有没有劳动力,平时是不是在附近干点零工,如是多少有点收入。如果该户没有劳动力,没有60岁以上老人,那该户只有靠那一亩三分地带来的一点收入,该户的收入是很少的。
农村低保金核算再看支出构成。申请农村低保家庭的收入核算清楚后,那就得核算其支出部分了。在核算支出时,首先看其生产成本支出,该户耕种土地需要购买的种子、化肥、耕地费用,农药费用,收获费用等支出,当然了,种地不怎么赚钱,但核算时也不能出现亏损,只有灾害年才能出现亏损。如果该户养有家畜、家禽的,也要作相应的成本核算。其次,要看该户的刚性支出,看家庭成员是否因病支付了大额费用,要有医院票据为依据,还要看家庭成员是否有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为义务教育学生免除了学费,书本费,有住校生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读书基本不需要花钱。那中职、高职、大学就不同,每年得有必要费用,这算刚性支出。所以,在农村低保评议时,因有一个或几个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家庭容易评得上农村低保就是这个原因。
在核算申请农村低保金的支出时,不能把家庭的日常开支核算为支出,那是他们日常必要的生活开支,是在低保保障范畴内,也不能将家庭的礼尚往来的礼金,核算成支出。
农村低保金核算最后看家庭人均收入。申请农村低保金家庭的收入核算清楚,支出也核算清楚了,那么就要计算该户的总收入了。其实该户的总收入不重要,因为总收入反映不出问题,只有人均收入才反映出一个家庭的真实收入水平。在得到家庭人均收入的基础上,对比当地的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金额减去人均年收入的差额就是每人领取的农村低保金额,一般农村低保以户来保障,有多少人保障多少人。
所以,在农村低保金额核算过程中,每户所得到农村低保金额不同是这样来的,只要大家弄清楚了核算的的内容及方法,那么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
㈢ 低保卡为什么每个月打钱金额不一样
低保金额是固定的,只会有时候多,因为低保家庭有类似于烤火费、清凉饮料费的救助金额。不一定几号打是因为民政局和银行之间的交接专款问题,一般不会超过15号。
㈣ 低保为什么每个月都不一样多我每个月都27号打款咋还没给我打进来呢
低保钱本来每个月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个月会比一个月多一点点,这个是很正常的。
至于27号没有给你打款,我认为可能是有其他的什么特殊的原因,所以延迟了打款时间。但绝对不会拖欠不给的,这点大可放心,绝对是有保障的。
㈤ 低保卡为什么每个月打钱金额不一样
每个月有不同的低保救助金额
拓展资料
低保重点方向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探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至1999年9月底,中国668个城市1638个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已经全部建立了低保制度。特别是2001年下半年以后,由于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持续空前的投入,城市低保制度的覆盖面迅速扩展,保障标准也随之较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227余万人,人均月保障标准为162元,1至9月份的人均补助差额为76元。应当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基本覆盖了全体城镇居民,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群众基本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农村低保制度
低保
中国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实际上还早于城市。只不过受传统农村集体福利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此项制度建设一直进展缓慢。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面摸清农村特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决定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由此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了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也正是因为这一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顺利实现“全民低保”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普遍被调动起来,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浙江、广东2省,且维持了较长时间。
2004年以后,发展态势有了明显变化。当年,福建、辽宁、江苏3省出台了相关文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达到了1206个;2005年,新增了吉林、四川、河北、陕西、海南5省,建立此项制度的县(市、区)总数增加至1534个;2006年前11个月,又有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肃、湖南、山东、重庆9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数则达到了1791个。目前,中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数达1262余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0余元,1至9月份人均补助差额41元,1至10月份农村低保支出达到28.5亿元。
㈥ 为啥11月份低保才发30元呢
为啥11月份低保才发30元?
因为低保有三个标准,一级,二级和三级,每个标准的每月发放的钱数也是不一样的,其中一级的最高,三级的最少,你可以到民政局询问查询
㈦ 低保户每个月多少钱
农村低保 我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将城乡低保最低标准的设立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53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310元,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230元。
城市居民低保 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60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400元,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370元。
低保户每月发放钱数由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每个地区的低保是不一样的,具体要看当地规定的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440元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220元提高到5820元。
一般低保每个月多少钱根据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决定,一般城市的低保价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农村相较于城市低保的价格更低,通常会在400元至500元之间。具体低保金额需要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为准。城市低保户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并发放。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六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两款的规定重新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