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为什么一本书读好几遍还是不好

为什么一本书读好几遍还是不好

发布时间: 2023-02-11 06:58:38

❶ 为什么一本书读好几遍还是难以把握书中精髓五步教你高效读书!

有不少朋友有过这样的疑惑:读过不少书,为什么感觉没学到多少新知识?为什么一本书读好几遍还是难以把握书中精髓?

读书方法不对,读一百遍也是白白浪费时间。

书该怎么读,才能最快速、最高效、使效用发挥到最大?

第一,读书一定要做笔记。

读书是输入的过程,输出能更好帮助理解书中内容,笔记是最基本的输出方式。

笔记可以用笔记录在本上,也可以随手记在手机上。便签笔记类的APP很多,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锤子便签等等,它们各有各的优势,我常用印象笔记,界面简洁,便于查找,有标签功能,支持拍照和录音。

第二,摘抄经典名句。

读书时遇到金句就记下来,手写或手机记录均可,有空拿出来读一读或仿写。

第三,分享读书心得。

曾听过一位读书达人的分享,她说每读完一本书,她会把读书心得分享给小伙伴。如果你能讲出来,说明你真的读进去了。分享读书心得,可以是给身边朋友分享,也可以是在读书群分享,一切分享的机会都不要错过。

第四,由读一本书到多本书。

读完一本书,可以找该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类型其他作者的作品拿来看。

比如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这本书用很大篇幅讲述文学革命,可以说这也是一部中国文学革命的进化史。其中还讲述了母亲对他的教育,他的求学之路和为白话文推广所做的贡献。

读完后再去看《胡适谈教育》可以了解当时的教育理念、读《张爱玲与胡适》可以增加对两位作家的更深理解和认识。

第五,边听边看。

偶尔,我会一边听书籍原文,一边看电子书,耳朵、眼睛齐上阵,比单一读书印象更深刻。当然前提是时间充裕,且同时拥有听书音频和电子书或纸质书。

通过读书,我们学习作者的思想和智慧,将书中的精华为己所用,再转换成自己的知识,然后通过传播来检验认知是否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方法,实践出真知,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开启高效读书模式吧!

❷ 为什么你读了这么多书,却用不好

为什么你读了这么多书,却用不好?

原因有三点:

一用不好,是因为观念有误,搞混了知识与信息的区别。

读书不等于获得知识,读书获取的是信息。信息只有互相连接才算作知识,知识相互连接才能解决问题。知识是能用来解决问题的方式。知识是用来消除生活的不确定性。

越学越混乱,越学越不能解决问题,那你一定学到的是信息,不是新知识。新知识是与个人以往的旧知识产生链接而产生的。

二用不好,是没理解,

读书是理解的过程。看书与听书,只是停留在视觉和听觉的层次,读懂了书中的话,只是与作者传递出的信息有了共鸣、共识,并没有将这些信息落到自己的身上去解决问题。能用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知识点就长在你身上,也无需记忆。

三是理解了,没内化、没输出。

内化,就是与旧知的连接。读书要联系自己,与自己头脑中的旧概念建立关联,和自己的经验相连接。

输出,即说与写,就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说,用口,写,用笔,都是思想的呈现。阅读理解深刻,表达的思想也就深刻,让散乱的思绪落地,通过表达检验自己对一本书的理解程度。没理解,就说不清,讲不出。

(二)在第一节课中,我学到了什么新知?

1、新知,不是全新的知识,而是产生连接,与过去学过的概念和经验相连接才能获得。新知好比高速公路,把旧知即原有的城市和楼房连接起来。

高级、高等都是未知的,与自己的基础相连接,才能形成新知。要放慢阅读速度,不贪多求快,给大脑形成连接的时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知识的储存形式。大脑中的知识储存不是按纲目,有条理地存在,而是呈网状、相互链接、不断发散的。要抓住元知识、关键知识。

3、如何判断阅读深度?
阅读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也是学习不断深入的全过程。

首先,第一层次,刷了书,获得数据。没有深加工。读过、听过,合上书就忘。
其次,获取信息,了解作者所说的意图。
第三,形成知识。即内化,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产生链接,能解决问题
第四,瞬间醒悟。原来是这样!拍大腿。形成自己的框架。
第五,感觉好像明白了,两个点打通了,形成知识点的连接,其实还没真正掌握。
最后,击穿,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洞见,成为智慧之人。

5、如何验证自己读懂了一本书?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6、其他
创造社会价值。如,老师的读书变现能力。
辨别糟糕的知识,如出租车知识,听书、引述和转述。

书评,如别人嚼过的口香糖,少看或不看。

❸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还是写不出好文章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明明读了很多书,真要写作时,却不知道写什么?

就像有些人,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何才能让我们看过的书,发挥作用呢?

第一,要看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只有自己感兴趣,才会拿出多于平时的精力去阅读。我们无需记下书中所有的知识,只要书中其中一个知识点对我们有启发,那读过的这本书就是对我们有益的。

第二,要专注,不能今天听朋友说这本书好,就转去看另一本书,明天又看书友推荐别的书。这样下来一本书也读不好。

第三,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知识金库,把书中的好的例子,名人的金句存入我们的时间银行。当我们要写作需要某些资料时,知识金库就是我们内容提取的小金库。

第四,运用费曼学习法,把书中看到的知识,通过费曼学习法进行练习输出,最后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用最简洁通俗易懂的语句转化成自己的一手资源,讲给身边的人听。

第五,我们不仅要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还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分享者,去影响更多的人。传递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可以加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何乐而不为呢?

写作是成本最低的成长。做到以上几点,我觉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加上这些方法的实施,你一定可以成为那个爱阅读爱写作的人,也一定可以写出越来越棒的文章,更可以收获丰富多彩的人生。

热点内容
我请人吃东西为什么他不想去 发布:2025-05-16 14:44:17 浏览:976
为什么手机打不开网站 发布:2025-05-16 14:41:17 浏览:543
甘肃农民戈壁滩种瓜为什么不好 发布:2025-05-16 14:41:10 浏览:627
眼睛下层为什么会发黑像黑眼圈 发布:2025-05-16 14:34:26 浏览:58
一岁两个月宝宝为什么晚上老是醒 发布:2025-05-16 14:34:15 浏览:44
摘袋后苹果色度不好为什么 发布:2025-05-16 14:34:14 浏览:405
冬至为什么还有时间 发布:2025-05-16 14:28:53 浏览:166
为什么苹果6静音了还有快门声 发布:2025-05-16 14:25:27 浏览:912
斗鱼为什么颜色 发布:2025-05-16 14:13:58 浏览:860
为什么华为h6淘宝这么便宜 发布:2025-05-16 14:13:48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