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人做得不好小孩就跟着学
Ⅰ 父母怎么做的·孩子就会跟着学
近日,长沙一名10岁男孩想上兴趣班,征求妈妈的意见,
结果妈妈说:摆摊卖冰凉粉自己去攒钱,有钱了才能报羽毛球兴趣班。
这样教育孩子的方式会让孩子印象深刻。我的父母亲也给我上过这样的堂课,让我依然印象深刻。
孩子从出生一开始就是跟着父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这时候,父母怎么教,孩子就会跟着怎么学, 不会的也会跟着模仿。
孩子会模仿有关于他喜欢的,他感兴趣的动作或事物。
有一个熊孩子,他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熊出没”动画片里面里面经常出现一个剧情,那就是两只森林里的“狗熊”经常被伐木工“光头强”追赶。
“两只熊熊经常逃跑的那个“姿势”,就被这位熊孩子学了去,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熊熊“,跑步 姿势跟动画片里的熊跑步一模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他妈妈还没有发现,只是觉得这孩子跑步的姿势和别人的姿势怎么有点不一样。
但是熊孩子经常这样跑步,妈妈越发奇怪,心想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第二天晚上,父亲回来了,也发现了孩子跑步的这个姿势。
父亲眼神盯着孩子一会,眼神突然一转,到了电视上,电视里正在播放动画片“熊出没”,刚好伐木工“光头强”正在追着两头熊, “孩子”看着电视也跟着在地板上跑来跑去。
父亲一下子就笑出了声,告诉自己的妻子,孩子这个动作就是学动画片里面两只熊熊的动作。
孩子之前是跟着父母学习走路的,但是当孩子看到了动画片里的动作,孩子更加的感兴趣,所以孩子模仿了这个跑步的动作。
这一现象,说明了孩子正在的学习的初级阶段,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加以引导孩子的价值观等等行为。
所谓“做任何事都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小时候,我因为学习也被父母拉着体验了一把 社会 的毒打。
由于爱吃丁丁糖,又很反感去上学,在家里又哭又闹,说自己不愿意去上学了,要去买丁丁糖吃,妈妈就说:“没有钱了,要买丁丁糖自己去挣钱钱买”。
妈妈还给我提供了赚钱的渠道 ,第一个是:在马路上看见瓶子就自己去捡,即“捡瓶瓶。”第二个:回乡下自己去“采摘金银花”拿去卖。
当我第一次去马路边的捡瓶瓶时, 这根本就不是捡,是抢 。看见别人扔的瓶子就准备去捡,结果刚起身去,就被旁边的阿姨先一步把瓶瓶拿走了,我就两眼汪汪的看着自己的丁丁糖进入别人的口袋了。
后来抢不到人家就去垃圾箱里找,但是垃圾箱里也比较少,因为经常会其他人光顾,捡了一天,我灰头灰脸的回家了, 手里的瓶瓶都装不满一个塑料袋。
然后,我回乡下采摘金银花,五月的天空非常的美丽,懂的,很热。
经过一下午的采摘,果然收获满满的,一大袋的金银花,虽然我满身的汗水,手上也全是被一些刺、扎过的痕迹,但是我很高兴,这么多金银花,肯定能换好多丁丁糖了。
那时我想,就算是这样不去读书了,除了捡瓶子,抢瓶子辛苦点,那也应该蛮好,“满足”感觉自己也蛮幸福的。( 毕竟只干了一天,要是天天这样呢)。
天真的我感觉就这样很好了,结果让我直接傻眼。等我妈妈把金银花蒸完了,然后又晒干了,一大袋的金银花,晒干之后,就剩那么两手抓了,这要是换成丁丁糖,都不够塞牙缝呢。
妈妈什么也没说,一直到把我捡到的瓶子和金银花换成钱,然后又换成丁丁糖。果然,结果就换了那么一定糖,我这么辛辛苦苦干了几天天,换来的就这么有一点成果,实在有些不甘心。
这时候,母亲大人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看着我那委屈的表情,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母亲说: 孩子,挣钱很辛苦,你看看爸爸妈妈每天都外面工作,就像你之前捡瓶子那样,不仅要走很多的马路,还要和别人抢瓶瓶。 摘花也很辛苦,你看你摘了一天才得这么一点,那以后要付出多少(采摘多少花)才能养活你自己呢。孩子,好好学习,努力读书才有出路。
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第二天, 我背着我的小书包,乖乖上学去了。
不要跟自己的父母赌气而不学习,学习是为了自己,父母送你到好的地方学习,是为了你自己的将来,学到多少都是你自己的。
Ⅱ 为什么小孩要学习而大人不学习
小孩必须学习是“义务教育”,大人学习也不能理解为只学和小孩一样的东西。除了一般课本上的规定知识之外,其它任何你不会的,想要懂,想要会做,都得会不是,所以人这一生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其实是学不完的。“活到老学到老”到老至死也学不完呀。因为我们学习东西的选择应选择实用的知识和本领,要做到“学以致用”这一点才好。
Ⅲ 小孩子为什么会模仿大人,看到大人做什么也跟着做什么。看到大人做不好的事情也会模仿的做。所以大人……
没错,小孩子的话他们是在这个年龄阶段所有的行为基本上都是通过学习和模仿,把大人的额行为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的一个过程吧,因为小孩子的话,他们其实自己都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很多都是模仿大人来做的,大人做什么他们自己可能也就会无意识识的模仿所以就会有一些大人。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选正确的事情,
Ⅳ 为什么一个家庭大人做的事,小孩都可以做
因为孩子受父母的影响。从小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什么事都让她自己动手做,将来这个孩子,干什么都可以。
Ⅳ 小孩跟大人学不良习惯大人该怎么办
小孩跟大人学不良习惯,大人该怎么办?大人要以身作则,所有的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克服有了孩子之后,孩子一定是会跟大人学的
Ⅵ 做家务都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只管好好学习就行。这种想法正确吗
有很多家庭都认为孩子不需要做家务,孩子只需要管好学习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扎在每一个家长心中,那么这样的想法对吗?
Ⅶ 孩子也会“学习”家长的坏习惯,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所以孩子也会学习家长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坏习惯。因此,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平时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习自己身上的好习惯。家长以身作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够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如果学生的能力不强的话,很有可能会被社会的不断发展所淘汰,所以希望每一位家长能够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帮助自己的孩子,成就更优秀的他们。望子成龙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速运,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也应该起到最高行政,不能单靠学生自己去拼搏,去努力。
Ⅷ 为什么小孩子可以做到大人很难而且要小时候开始学
大人的骨骼差不多已经定型,柔韧度肯定比小孩差多了,小孩从小时候开始练,柔韧度会越来越好
Ⅸ 大人说话小孩也跟着说这是为什么
小孩子模仿大人学说话是很正常的现象,为此而强求小孩子改正是不可能的,并且让小孩子强行改正后对小孩子成长之后小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建议你平时的时候可以跟小孩子一起看故事书和做游戏,培养小孩子的表达能力。另外平时要教育小孩子大人在忙正事的时候学他人说话是很不礼貌的,另外要谈正经事的时候把小孩子交给家人照顾就不会影响你谈事的!
Ⅹ 为什么有些家长越不管,孩子成绩越好
但是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勤劳、奋斗的优秀品质,他们懂事,能够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艰难,他们就想通过奋斗去改变命运。
“优秀的孩子不自由,不自由的孩子不优秀?”很多现象表明,大部分孩子在家长的“管教”下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排斥学习。而那些看似不被父母“管”的孩子,成绩却越好,并且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了解孩子的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会想当然认为孩子的作业很简单,孩子就应该“天生”就会。
2.家长的管教方式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在旁边不停的数落、催促甚至是训斥、打骂。其实这类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不仅压制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拉远了和孩子的距离,孩子经常会自动屏蔽父母说的话,关闭心门。
如何放手?
1)、不过分干预
2)、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3)、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无论是学习当中还是生活方面,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实,家长的放手并不是真正的放任不管,而是要给予孩子有边界的爱。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成为一个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