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戴着助听器感觉效果不好为什么

戴着助听器感觉效果不好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22 03:55:37

‘壹’ 为什么带上助听器效果不好

助听器越早佩戴效果越好,越早选配,听觉功能下降少,长时间缺乏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会导致听觉功能的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戴上助听器后一开始听得到声音但听不懂,这就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和恢复;助听效果不好有可能事用户的期望值太高,机子的档次不够或者是听损时间长言语分辨差,听得见听不清楚等等。

‘贰’ 新配的助听器总感觉没有以前的听的好,这是什么原因

助听器用了几年后,若是因零件老化损害,影响助听效果,或是当助听器无法满足个人的聆听需求时,往往需要换新的助听器。
但这时大家可能会发现:明明是崭新的助听器,怎么用起来还没有旧的戴着舒服呢?是助听器有问题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助听器换新这个话题。

图源pixabay
新助听器也需要时间来适应

正如初次佩戴助听器时,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适应通过助听器听到的声音。换了新助听器后,同样需要适应期。
这是因为即便同一品牌、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生产出来的助听器,在声学特点上也会有微小的差异,所以新、旧助听器的音质会有所不同,因此要时间来适应新助听器的音质特点。
此外,如果之前用了很久的模拟机,这次换成了数字机,也会感到有些难以适应,比如觉得音质不如以前,音量不如以前,戴着也没有旧机舒服。
而事实上,数字机的音质要相对优于模拟机,也更符合人耳的舒适度,只不过用久了模拟机之后,暂时不习惯数字机。一般来说,当新、旧助听器的技术特性越接近,适应起来可能比较快。

图源pixabay
新助听器也需要不断调试

我们要知道,选配助听器只是改善听力和言语沟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助听器的后期调试也同样重要。
有些老人在佩戴助听器后,就不再去调试,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听力复查。
如果听力有变化或是存在某些聆听问题,都要告知验配师及时调试或解决,这样才可能发挥助听器的最佳效果。所以当你觉得新助听器戴着不舒服时,不妨寻求专业验配师的帮助。
验配师会根据你日常对声音的需求,结合旧助听器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帮助你适应新助听器,并且通过调试还可以尽量提高新助听器的效果,以达到理想的聆听体验。

图源pixabay
对新助听器也要抱有合理期望

大家还记得自己初次佩戴助听器时的新奇体验吗?无论是丰富的声音,还是清晰的聆听效果,都让人觉得十分激动、欣喜。
在逐渐适应了佩戴助听器的生活之后,人机相融,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即使换了新助听器,可能不会产生初次佩戴时那么惊艳的感觉了。
此外,大家长时间佩戴助听器后,往往已经具备丰富的助听器佩戴经验,对新助听器的要求也会相对较高。所以在没有完全适应新助听器之前,心中难免产生些许落差,产生新助听器效果不好的想法。

图源pixabay
我们还是要记住一点:助听器可以用来帮助患者克服由于听力损失造成的交流障碍,或是弥补医学治疗遗留下来的听力问题。
但助听器并不能解决所有听力问题,就如助听器无法代替大脑来分辨声音,大家想分辨声音需要通过坚持配戴助听器并努力去理解声音。
我们应该对所有的助听器抱有合理的期待,无论新旧。

图源pixabay
小编的话
在换了新助听器之后,不妨给自己一段时间来慢慢适应新助听器的音质和功能等。如果在佩戴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寻求验配师的帮助。对新助听器抱有合理的期望,也有助于发挥助听器的最佳效果哦。
如有疑问,扫码加小编说说吧
| 版 | 权 | 声 |明|
本文为医界原创,版权归医界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叁’ 为什么戴了一段时间助听器后,感觉听力反而变得越来越差了

有很多初次戴上助听器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戴上一段时间的助听器,会感觉摘下设备后自己的听力似乎变差了,特别是轻度、中度听损的朋友最有感受,有的人会很紧张,是不是助听器配的不好,是不是“越戴越聋”的传言是真的,杯弓蛇影,心里老是有块石头。

戴了一段时间的助听器后,听力反而下降了,怎么回事?
可以肯定的说,听损者如果能科学的验配助听器,就不会加重听力损失。比如很多老年人,由于年龄越来越大,感觉自己听力一年不如一年,这和助听器没关系,属于人体机能的问题。同理,戴眼镜其实也是一样,近视眼科学验配眼镜后,只要保持用眼卫生和劳逸结合,视力就不会继续下降(除了因年龄增长而衰老的因素),反而是近视眼不戴眼镜,长时间眯着眼睛看东西,才让眼睛的负担加大,视力越来越差。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因为大脑已经适应了佩戴助听器后的声音感觉,突然拿下助听器,一下子难以适应,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不戴助听器,会恢复原来的感觉;就像眼睛从亮的地方突然进入相对暗的区域,会看不清楚,过一会以后,才会慢慢适应,能够看清楚。此时复查听力,一般听力并没有下降,有些人反而因为助听器的声音刺激,部分频率的听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所以,合适的助听器,是不会让听力变差的,反而会有效地让听力保持在现有的水平,延缓听力下降的速度,保持甚至提升现有的言语能力。

‘肆’ 戴了助听器为什么还是听不清

一、助听器的问题:
01、助听器老化
使用年限过长,助听器性能、音质下降,导致“听不清”。建议到专业验配中心检测、评估。
02、助听器出声口阻塞
耵聍(耳屎)阻塞出声口,导致“听不清”。建议及时到专业验配中心清理、保养。
03、零部件问题
因受潮或者震动等原因导致“听不清”。建议到专业验配中心检测、维修。
04、性能不足
看电视“听不清”,多人交谈时“听不清”。建议到专业验配中心,选配具有蓝牙直连电视功能、言语聚焦功能的新款助听器。
二、其他原因
01、补偿不足
如果您的听力发生了变化,而助听器没有及时调节、听力补偿不合适,也会导致“听不清”。建议及时到专业验配中心进行调试,改善聆听效果。
02、言语分辨率下降
选配助听器后,要坚持佩戴。即便您的听力没变化,如果佩戴时间短,缺少有效交流,也会导致因言语分辨率下降而“听不清”。建议多做言语康复训练,多交流、多听声音,逐步改善言语分辨效果。
03、自身听力损失局限性
以陡降型听力损失为例:低频基本没有损失或损失很小,但中高频损失度较高甚至没有听力,也会导致缺失频率部分“听不清”。
04、使用不当
A.助听器音量调节过大或过小;
B.误触碰“静音”功能;
C.佩戴不正确,导致耳塞不在耳道内,产生啸叫且声音补偿不足。
助听器“听不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上述问题,请前往专业验配中心,在验配师专业指导下,保养、检测、调试助听器。

‘伍’ 为什么佩戴了助听器,还是很多声音听不清楚

为什么戴了助听器,听力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种,为什么戴了助听器,自己的听力还是不好?第二种,为什么戴了助听器,还是听得不好?

第一种意思比较好理解,就像我们戴了眼镜,眼睛还是近视的一样,摘了眼镜就看不清了。戴助听器并不能恢复已经受损的听力,它只是一种聆听辅助装置,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聆听声音,但并没有治疗的作用,摘掉助听器我们还是会像原来那样听不见、听不清。

第二种情况,戴了助听器还是听得不好,这是很多朋友遇到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助听器戴了还是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是什么原因?
1、自身听力条件比较差。如果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病程时间较长,个人语言识别率较差等,助听器起到的作用就比较有限,效果不佳,可能还需要结合唇读来交流。

2、与助听器的档次有关。首先助听器可分为模拟机和数字机,模拟机不能根据个人听损调试,听不清还比较吵,效果差是很正常的。我们也不建议大家选模拟机,可能会对残余听力造成伤害。而数字机能够根据个人听损情况进行专业调试,有很多品牌和档次区别,如果档次比较低、功能少,可能满足不了听力需求,也会导致效果不好。

3、与调试是否精准有关。如果患者的听损不严重,助听器的品牌和档次也选得比较合适,那么这时候专业的调试就显得很关键了。如果没有精准的调试,就无法发挥出助听器应有的效果,比如明明选了上万的机器,最后只发挥出了几千的效果,就比较亏了。所以选择专业的验配中心、技术过关的验配师,也非常重要。

4、与聆听环境有关。如果聆听环境比较嘈杂,助听器效果也会较差。尤其是初戴助听器的朋友,建议先在较安静的环境下佩戴适应,渐渐过渡到较复杂的环境中,坚持佩戴能更快地适应。

5、单耳配的助听器。如果双耳均存在听损,却只配了一侧耳朵的助听器,也会导致听得不好。双耳验配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耳验配的效果,因为人的双耳有天然的降噪能力,对语言有更好的分辨能力,对声源的更好的定位能力等等。

6、与个人的使用情况有关。比如使用时不注重保养,机器受了潮,被耵聍污染,佩戴方式不正确,经常磕碰磨损助听器等,都可能导致助听器的效果不好。

最后,我们要想助听器的效果好,除了选择专业的验配中心和验配师,还需要自己坚持佩戴,定期去验配中心做保养、调试、听力复查等。

‘陆’ 为什么戴了助听器感觉听力比原来更差了

此种现象,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适应性的问题:长时间佩戴助听器后,已经习惯了佩戴助听器后所补偿的更完整的声音信息;突然取下助听器后,所听取的声音信息差异性较大,产生的一种不适应的感觉。如同夜间突然将房间里的灯关掉一样,会什么都看不清,过一段时间慢慢适应之后,才会看清一部分,但无论如何也不如开着灯看得清。

二是有了参照物会做对比:未佩戴助听器之前,能听到的就听到了,听不到就是听不到,患者会认为很正常,听力不好嘛;但佩戴助听器之后,患者会听到或听清更多更丰富的声音信息。长时间佩戴之后,患者会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可以听到的。但取下助听器所能听到的声音信息会对患者造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会产生佩戴助听器后会越戴越聋的错觉。

‘柒’ 助听器效果不好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配了助听器听得不好呢?在此特地整理了详细的解答。

这些主观因素会导致助听器效果不好:

1.对助听器有误解,没有选对机型

在选择助听器的时候,有些听损朋友追求隐形佩戴的美观,比较关注助听器外观,对自己的听损程度不太正视,导致不能选配合适功率的助听器型号,使佩戴的助听器效果受到影响。

而在助听器价格上,有些听损朋友认为只要能听到点声音就行,将价格因素放在了第一位,未选择能解决自身聆听需求的助听器,导致佩戴效果大打折扣。

2.情绪消极,有问题不愿意解决

佩戴助听器后,一些听损朋友觉得听得不好时,认为是助听器效果不明显,不太愿意去听力中心找验配师调试解决问题。其实,初配助听器后,是很难一次就调试好的,需要经过反复调试与效果验证,才能够佩戴舒适,听得更好。

3.使用太过随意,不注重保养

助听器要想用得长久,和使用者的保养有很大关系。

所以日常要做好防震、防摔、防水的防护措施,每隔三个月就需前往门店做保养维护;每天睡觉时取下助听器打开电池仓,放入专用干燥盒;经常清理自己的耳道,保持干燥。

4.没有坚持佩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初佩戴助听器后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从每天佩戴两个小时,逐渐递增到三小时、四小时,直至全天佩戴,效果会逐步显现。

如果想起来就戴,忘了就不戴,或者需要用耳时再戴,不用的时候就不戴,这样不健康地使用助听器,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也会导致助听器效果变差:

1.自身听力情况较为严重、复杂

听力损失的程度往往会决定所选配助听器的聆听效果:

轻度听力损失者,在近距离对话时听的比较清楚,助听器效果会很明显。

中度听力损失者能听清大声,但是在噪音环境听力比较差,他们的残余听力尚可,佩戴助听器的效果相对较好。

重度听力损失者能听到大声音,甚至能听到某些环境噪声,但是分辨能力略差,因为之前很多声音听不到,戴上助听器效果可能会差一些,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极重度听力损失者佩戴助听器完全取决于其残余听力和程度,佩戴助听器后,可能需要借助于其他感官来帮助听声音。

另外,根据听力损失性质来讲,一般传导性听损的验配效果好于混合性听损,而混合性听损的验配效果又优于感音神经性听损。如果一个人的听力曲线平坦型,那么验配效果会优于听力曲线陡升陡降或复杂不规则的人。

2.听损时间越长,佩戴助听器效果越差

听力损失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佩戴的效果。

举个例子,一位80岁的老人和一位20岁的小伙子,他们对语言的反应能力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大,言语的反应就越差,且病程越长,佩戴效果越差。

所以听力下降后,助听器佩戴干预时间越早进行,聆听效果就会越好。

3.聆听环境不同,也会影响助听器效果

听损者使用助听器时,在不同的环境中效果也是不同的,往往在安静环境中聆听声音的效果优于噪音环境,言语识别率也会高很多。

如果听损者自身的生活以安静环境居多,可以选配基础款的助听器,如果经常开会、看电视,建议选配蓝牙功能的助听器,方便通过蓝牙连接打电话、看电视;如果居住环境复杂、喜欢旅游等,那么建议选配降噪功能好的助听器。

4.双耳验配助听器往往比单耳验配效果好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双耳均有听损的用户初配助听器只配了单耳,却发现效果比较差,大失所望。

事实上,双耳聆听相对单耳有着诸多优势,如双耳方向定位、双耳响度叠加、双耳降噪作用等等。所以推荐大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选择双耳佩戴助听器。

‘捌’ 配了助听器听语言的效果不好,是什么原因

戴上助听器还是听不清,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1,个人听损程度和性质(极重度、神经性语言分辨率差的)
2,患病时间(假如先天或年份很长)
3,助听器性能(功率、降噪、频宽等不足)
4,单耳佩戴(双耳听损)
5,验配师选型和调试(经验不足、调试不合理)
6,初戴者(还在适应期)
7,助听器工作状态不好(比如电量不足、出声口被堵等)
8,使用环境比较嘈杂(常人也听不清)
9,个人期望值过高(助听器不可能达到正常听力)其实助听器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听力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听的见和听的清是两回事。听力检查有一项叫言语分辨率。如果分辨率比较差,戴上助听器效果就要差些。目前助听器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耳朵,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另外,如果选配的不合适,调试的不合适,也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更多的是言语分辨率的问题,这就需要患者自己多加联系,多和人交流,尽量去听,每天可以自己或让家人读读报纸,要大声读出来。还有戴上助听器以后要去适应外界的声音,因为耳聋患者长期不接触外界声音,戴上助听器以后会有一定的不适应,可能也会导致听见了却听不清。你可以去助听器专卖店让他们帮你解决。

‘玖’ 为什么戴了助听器还是听的不好

戴了助听器还是听的不好存在多种原因:对助听器有误解没有选对机型;情绪消极,有问题不愿意解决;使用太过随意,不注重保养;没有坚持佩戴。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对助听器有误解,没有选对机型。比如,有些听损者为了追求隐形配戴的美观,过分在意助听器外观,不愿正视自己的听损程度,导致不能选配合适功率的助听器,使配戴的助听器效果受到影响。而在助听器价格上(尤其是老人),会选择便宜的助听器,认为只要听到声音就行,不管能不能解决自身需求,这样选择的助听器会让佩戴效果大打折扣。

2、情绪消极,有问题不愿意解决。有的听损者配助听器后,听得不好,只是一味地抱怨助听器无用,也不愿意去听力中心找验配师调试解决问题。要知道,初配助听器是很难一次调试好的,需要经过反复调试与效果验证,才能够戴的舒适,听得好的。

3、使用太过随意,不注重保养。助听器的使用寿命是6~8年,但要想用得长久,和使用者有很大关系,就像一部手机或一辆汽车,有人用了四五年依旧如新,有人只用一年就快报废了。所以日常要做好防震、防摔、防水的防护措施,定期三个月到门店保养,每天睡觉取下打开电池仓,放入专用干燥盒,经常清理自己的耳道,保持干燥。

4、没有坚持佩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初佩戴助听器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从一开始每天两个小时,逐渐递增三小时、四小时,直至全天佩戴,效果会逐步显现。如果想起来就戴,忘了就不戴,或者要用耳的时候戴,不用的时候就不戴,这样使用助听器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9、双耳验配助听器往往比单耳验配效果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有不少用户初配助听器只配了单耳,却发现效果比较差,大失所望。事实上,大多数听障患者通常为双耳听力损失,双耳聆听相对单耳有着诸多优势,如双耳方向定位、双耳响度叠加、双耳降噪作用等等。安静环境下单耳聆听的效果和双耳差不多,但在噪声环境下聆听效果就会非常差,所以推荐大家双耳验配助听器。

‘拾’ 配戴助听器后感觉效果也不是特别好,是什么原因啊

1.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的程度越轻,听障者越不倾向于使用助听器。
2.个人因素
听障者是否接受听力损失这一现实,对助听器的期望值是否合理,对使用助听器的态度是否积极,是否有社会交往的愿望,家人的参与和支持,都影响着助听器的使用。
3.年龄
在65岁以上的老龄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社会参与度逐渐下降,助听器的使用也呈下降趋势。
4.助听器的使用技巧直接决定助听器是否被经常使用。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听力学家有义务担负起社区听力学普及的任务。提高公众对助听器的认识,使其他一些卫生专业人员(社区全科医师、耳科医师、儿童保健、听障儿童教师等)对助听器的优势及适用范围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听障者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必要时进行随访。
听障者不同的心理表现也会决定助听器的选配和应用:
(1)“我需要助听器吗?”只要有听力损失,就应考虑使用助听器,听力损失越重,对助听器的要求就越迫切。对于重度听损的听障者,助听器仍有助于唇读和感受环境声。即使是人工耳蜗的候选病人,也要首先试用助听器。
(2)对助听器需求的迫切程度 并不是所有的听力损失听障者都感到有听力困难,这还取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于那些退休在家、独居、很少与人交谈的人来说,选配助听器的愿望就不那么迫切。
(3)选配助听器的动机 听障者选配助听器的动机对选配成功至关重要。来自家庭和亲友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听障者本人对助听器的期望值要现实一些,并坚持使用,才能逐步体会到助听器的帮助。
(4)要针对听障者的需要,提出建议一些辅助聆听设备可能更能解决听障者在听电话、看电视时的需求。一些听力康复课程可以教会听障者一些聆听技巧。

热点内容
手掌的颜色为什么一直那么红 发布:2025-05-23 21:31:14 浏览:105
傻女人为什么会受宠 发布:2025-05-23 21:26:50 浏览:591
新装一台电脑为什么不能录音 发布:2025-05-23 21:12:01 浏览:485
为什么晚上多次口渴醒 发布:2025-05-23 21:11:54 浏览:441
为什么金山软件有那么多广告 发布:2025-05-23 21:02:30 浏览:214
为什么河马都觉得不好 发布:2025-05-23 21:00:11 浏览:82
汽车橙色应该定为什么颜色 发布:2025-05-23 20:43:59 浏览:477
为什么乒乓球拍黑面不好颠球 发布:2025-05-23 20:34:52 浏览:946
软件的头像为什么显示不出来 发布:2025-05-23 20:32:25 浏览:142
为什么总有人邀请加入企业微信 发布:2025-05-23 20:17:34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