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什么编码不一样
Ⅰ 书的编码
代表的图书类别码,I是文学。287是着作码,怎么来的就比较专业了,看下面的解释去,你自己,呵呵。后面的是索取码。
唉,懒得说,自己看去吧,都给你帖下面。 图书标识码: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综合性文化刊物
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
G2 各项文化事业
G3 科学、科学研究工作
G4 教育
G8 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 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林业
T 工业技术总论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宇宙飞行
X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中文图书标注方法
一、中文图书取着者码: 中文图书着者码采用纯数码形式,以着者姓名按简化汉字起笔, 笔形取三位码,其笔形编码依下表: 笔 形 正 偏 ———————————————— 一 横 1 2 丨 竖 3 4 丿 撇 5 6 丶 点 7 8 折 9 0 1.1.起笔形依《辞海》笔画查字表说明。 (1).提( )作(一)如:"刁" 为 一,但和点相连的作点,如" "作、、。 (2).捺作点,如"人"为丿丶;"又"为折丶,短撇( )和点对称并列的也 作点( 、)如"少"为、| 、丿;"米"为 (3).笔形带钩或曲折的作 ,如"了"为" ","心"为" ";“才”为一、 。 1.2.笔画正偏规则: (1)笔画在字正中的为正,如"立"为正点起笔,正横末笔;"乙',为正折 起笔。 (2)笔画贯串左右的为正,如“草”为正横起笔,正竖末笔;“乏”为正撇起笔,正点末笔;"屋"为正折起笔,偏横末笔。 (3)偏旁和左右笔画的为偏,如“同”偏竖起笔,正横末笔;“伟”偏撇起笔,偏竖末笔;“泉”偏撇起笔,偏点末笔。 1.3 取着者码的一般规则 : (1)、着者码以着者或编者取码,无着者或编者的以书名的头三个字取码。 (2)、着者姓名三字者按姓名先后取其起笔,例:杨春田着作的着者码 为214,即杨的起笔是偏横为2,春的起笔是正横为1,田的起笔是偏竖为4。 (3)、 作者姓名两字者,姓取起笔,名取起笔和末笔,例:李季151,即李 的起笔是正横为1,季的起笔是正撇为5,末笔是正横为1。 (4)、着者是复姓的,姓取两字,名取一字,例欧阳凡海,取欧阳凡206。 (5)、少数民族着者按其姓名取头三个字,例:玛格沁夫取玛格沁 (6)、外国着者姓氏三个字以上的取头三个字,如果只有一个字或二 个字可将姓及名组成三字,例:L.托尔斯泰取托尔斯262,托马斯·曼取曼托马429,如果着者汉字译名只有一个字,即取该字起笔和末笔,并补上“0”,例R.N.梅,即取梅280。 (7)、题名页无着者应考证版权页、封面、书脊、前言等的说明,如 能说明编辑单位的应根据说明取着者码,如无法考证者则取头三个字。 (8)、无着者的以书名取码,如遇书名以型号、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为排头的均不取码,而取后面的汉字。 (9)、两人以上的责任者,以第一人姓名取着者码。 (10)、改编的书,以改编者取码。对照读物和注释读物取原着者。 (11).翻译的书以原着者取着者码,译名要统一,例:“斯大林,斯达宁”应 取“斯大林”;“普希金,普式庚”应取“普希金”。 (12)、外国责任者一律取规范的中译姓,即701的中译姓,如果姓只有1-2 两个字,则必须取到名。单个姓名,则取起笔和末笔再加0。 例1::200 @f爱伦·鲁斯 701 1@a鲁思 作者码取“鲁思爱” (13).着名的外国作者,应按约定俗成的方式取码,按直序的方式取码。 例1:罗曼·罗兰 取444 (14).传记图书的着者码,凡经典作家的传记以写作人的姓名取着者码, 一般人的传记以被传人的姓名取着者码,被传者有多个名字,不论其本名笔名,一律以常用的名字取着者码,如“郭沫若,郭鼎堂”取"郭沫若",“冰心,谢婉莹"取“冰心”。 (15)、K类传记的作者码一律取被传人的姓名。但以下几个类目除外: A大类伟人的生平、传记,作者码取该书的作者。 B大类有关哲学家的思想评传的专类,作者码取该书的作者。属于“其它” (16)、文学评论必须以被评论作品的作者取作者码,便于集中该类的图书。但鲁迅作品评论及《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因有专门类目,则按该书的作者取码。 例1:2001 @a冰心文学研究@f王平着 I206.6/888 例2:2001 @a《红楼梦》研究@f俞平伯着 I207.411/616 (17).经典着作单行本按写作年代取四位着者码,经典着作的辅助读物 的着者码一律取被研究着作的书名,党的全国会议依届次取四位码。 (18).鲁迅着作单行本按书名取着者码。 《孔乙己》 I210.6/099 (19)、机关团体着者依下列办法取码: 如能找到主编,尽量取主编,再作314附注。 没有主编的再按以下规则取码: (a)党中央、国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科学院及所属单位为着者的,按其所属单位名称(或简称)取码。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取“公安部” 国务院科教组取“科教组” 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取“物化所” (b)以各部及下属单位共有两级或三级机关为着者的,取前三个字。 例:冶金工业部北京附研究所取“冶金工” 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矿产所稀有组取“地质科” 水力电力部水电建设勘测处取“水力电” (c)以大专院校为作者的,学校名称按习惯简称取码,校一级取两字,系一级取一字。 例:厦门大学外文系取“厦大外" 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取“清华自" 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系“上科数” (d)地方党政组织和出版社为着者的,地方取两字,单位取一字, 例:福建省教育厅取“福建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取“湖北人” (e)地方机关团体为着者的,如地区有二级者仅取下一级地区。 例: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取“渭南中” (f)两个单位合编的着作,取第一个着作单位。 二.中文图书定码办法: 图书分类取着者码后,应考虑同类书不同作者有时索取号重复,或同书不同版本的情况,因此必须在索取号之合加以区分,(简称定码) 目的是避免排架时异书同号。定码时要注意留有余地。同类书不同着者或同类书同着者不同书的用1,2,3,......区分,同一种书不同版本的用01,02,03......区分。 1.同类目同一着者而不同的书,应紧靠在一起不得分开。 例:浩然着《艳阳天》为I247.5/868 浩然着《金光大道》应为I247.5/868.1 2.同类目不同着者而着者码相同的定码时要留有余地。 例:王西彦着《春回地暧》为I247.5/117 王云亭着《红玉兰》应为I247.5/117.2 117.1,117.11...留给王西彦的其他着作。 3.同类目同一着者的同一种书由不同出版社同时出版作为不同版本的书处理,定码时要留有余地,与原书距离远些,用04,05...区分。 例:傅惟慈选编《长眠不醒》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同时出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眠不醒》为I14/688,上海文 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眠不醒》则应为I14/688.04 4.翻译图书同一种书而不同译者不同译者的书应紧靠在一起不得分开。 例:托尔斯泰着,董秋译《战争与和平》为I512.44/262.2 托尔斯泰着,高植译《战争与和平》为I512.44/262.21 5.同一着者(或译者)而不同版本的书用小数点.01—.09区分。 例:列宁着作单行本《国家与革命》上海中外研究会1930年1月版为A225/1709,而另一本东北书店1947年7月版应为A225/1709.4。 6.多卷集的图书,如果可以集中分类,则必须加分卷隔开,不要随意使用定码方式隔开,否则将占用太多的位置,给今后的定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xuyanxias 2010-01-20 23:04:36
一:与图书管理员商量,诚恳道歉说明理由。
二:请辅导员和同学帮忙
三:看书的价值,若与要的赔偿比太少可以加一点钱将书买下或淘几本好书赔偿~~~~~~~~~~~~多给管理员说说好话应该可以 只能找老师商量了
其实这只能怪你自己,借书不还(无论是否属“忘记”),当然应该受到惩罚
借书忘了还,不怕,要有人可以证实你,同时你该把书完整无好的归还图书馆,通常情况下;你借书时已经交了订金,所以你没归还,也不就是你买了这本书么? 哎!你可以把它买下。有可能回减 好像没办法!信誉问题! 其实一般上你和管理员商讨下,一般都不会难为你,最紧要一点是你的书要完好无缺地归还。
你讲出你的理由,如已出超本书本身的价值,等于是不见了书,照价赔偿的道理一样 我~~~~~~~~~~~~~~~~~~~~~~~~~~~~~~~~~~~~~~~~~~~~~~~~~~~~~~~~~~~~~~~~~~~~~~~~~~~~~~~~~~~~~~~~~~~~~~~~~~~~~~~~~~~~~~~~~~~~~~~~~~~~~~~~~~~~~~~你~~~~~~~~~~~~~`去跳楼吧
Ⅱ 关于传播学引论中的编码和译码,有个小问题~
与受众选择性相关的解读当然是译码,请楼主不要迷惑。
红楼梦作为已经成篇的文学作品,是封闭性的文本,即这一篇文本是已经写完,不允许再插叙、改编的。对于封闭性的文本,受众却有着开放的解读可能。
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知识体系,理解能力等因素差异,对同一段已经编码完成的文本,采取了不同的解码译码,所以得到了不同的理解。你的“个人理解”是对的。不要疑惑。
如果说每个读者,再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说出来,讲给别人听,那么又是各自的编码过程了,不要混淆起来。
希望能尽早掌握传播学:)。
Ⅲ 红楼梦几个版本怎么目录不一样啊内容一样吗
现在的通行本红楼梦是程甲本、程乙本等版本,通行本中八十回后是高鹗的续本,红学研究更重视脂评本,即庚辰本等版本。回目不同,内容中也有增删。
Ⅳ 相同的书名,作者相同但出版社不同,书的内容是不是一样呢
肯定不会一样的。涉及版权问题,一本书的版权归一个出版社所有。
不同的出版社,纸张、排版和要求不一样。质量也就不一样。
不同出版社的版本不同。比如,目前有好多出版社印了《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有的是删节本,有的是插图本,有的是注释本,有的是简装本,有的是精装本,但文字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对于国外的着作,译者不同。 这个也往往是对阅读影响最大的。
是否有删节,有些作品可能由于最早发行的那个年代有些特殊要求,做了部分删节,现在其他出版社重新拿到版权,印刷出无删节版本,反之亦然。
序言。不同的出版社可能会有不同的序。作者序,译者序,邀人写的序之类。
(4)红楼梦为什么编码不一样扩展阅读
出版是对已有的作品进行深层次开发的社会活动。出版不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而是对现成的作品进行开发。
接受原始信息,将其归纳成知识,形成知识产品的任务,已由作者完成,或者说已主要由作者完成,已有作品的形成过程属于作者劳动过程,不归属于出版活动。作家创作、画家写生、音乐家谱曲等,都不能算出版,就是这个道理。
出版是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使其具有适合读者消费的出版物内容的过程。出版过程虽不是知识信息的主要形成过程,却是一个对知识信息体系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是按照适合读者消费的要求进行的。
并且,还要按照同样的要求对所选定的作品里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补充、刷新、完善,也就是通过编辑工作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纸质货币不是出版物,纸币的印制不是出版活动,就是因为没有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从而缺少供读者消费的知识信息内容的缘故。
Ⅳ 为什么《红楼梦》的版本那么多,通译本的连章回目都不一样
红楼梦刚写出来的时候,都是用笔传抄的,没有像现在打印出来。尤其是红楼梦在当时属于禁书,是朝廷封书,不允许看,所以更不能光明正大的流行,只能在下面偷偷传抄。因为是传抄,难免有抄错的可能,一代一代传抄下来,就像我们现在玩传话游戏一样,就那几个人都能传错了,何况是抄书,还涉及到抄别人的书,很多时候有的字看不清楚,就按照个人理解掰个字。同时有的版本只抄了一半,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下去,因此造成了现在很多版本。现在通行的版本是经过红学家根据各大版本校对过,认为最合曹雪芹本意的一套,但由于后三十回迷失,(并非40,那是高鹗伪书,而实际上曹雪芹只写了78回,后两回乃脂砚所加,有兴趣的可以给我留言),所以仍采用高鹗续书。如果想看最原版,建议去找找《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Ⅵ 红楼梦为什么会有不同版本
原稿就是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而且他是写完了的,这是脂砚斋告诉我们的,只是因为曹雪芹传人保管不好,结果遗失了80回以后的手稿,这个手稿现在也不见了,但是在这个手稿遗失以前已经有很多人手抄了80回的残本红楼梦。这些手稿大部分是保留下来了,有些有遗失了一部分,甚至有些手抄本只有几回了,这些手抄本有一部分被阅读者批阅过的,就成了批本,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雪芹的合作者脂砚斋的脂批本,脂砚斋不止一次批阅红楼梦,所以就有脂砚斋重批红楼梦这个版本,脂批本现在至少应该是10种,而且有些脂批本被后来的阅读着又批注了一次,成了混杂批阅本。还有一些人利用手抄本的内容就续写改编了红楼梦,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高鹗程伟元的通行本红楼梦。
也就是说现在有三种类型的红楼梦,两种是手抄本,从原稿托生的手抄本,其一是无批阅的手抄本;其二是有批阅的手抄本,这里面又有单一批阅和多人批阅本的区别;还有两种就数量就大了,比如那些续写红楼梦的他改编了曹雪芹的原貌,基本等于是在曹雪芹的地理盖了他的房子,
以上三种都被刊印成书,是现代印刷技术影印出来的影印本,不过他内容和原来的那些是没区别的。
Ⅶ 岳麓书社出版的红楼梦1987年版本和2004年版本不一样
可能是依据的底版不同。
《红楼梦》版本一般分脂系和程系,楼主具体可以网络一下。
楼主可以看看前言,有的会写是以“庚辰本”(这是脂系)或是“程乙本”(所谓“通行本”)为底。
建议,看的话还是看脂系比较好,程系被篡改的比较多……
Ⅷ 为什么✓红楼梦的注释不一样
一般看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第二版的《红楼梦》就可以了.粉红色封面.
推荐一个工具书:《红楼梦鉴赏辞典》.这个书介绍了红楼梦涉及的人物介绍、典故引用、风俗服饰饮食等等诸多方面,了解文化背景,这个方便看的时候查阅的.
即便不想研究红学,也应该看古本的石头记而不是通行本的红楼梦,因为通行本对古本改动非常大,高鹗改写的很失败.脂砚斋的评语不是啰嗦,脂砚斋也可以算是红楼梦的创作者,脂批就是红楼梦这本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人业余小研究红学.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Ⅸ 甲戌本是红楼梦的版本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版本呢
现在已发现的属于脂评系统的抄本计有十二种,即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梦稿本、舒元炜序本、戚蓼生序本、梦觉主人序本、郑振铎藏本、蒙古王府本、南京图书馆藏戚序本、列宁格勒藏抄本、靖应鹍藏抄本。除靖藏本不幸“迷失”,其他诸抄本,大部分已影印出版,连列宁格勒藏本也于去年由中华书局影印行世了。
但对这十二种抄本的研究是很不够的,文章虽然发表过不少,专书亦时有出版,但距离理清这些版本的系统还是相去甚远。可以说,在《红楼梦》的版本系统问题上,迄今为止,还是言人人殊,无以定论。往往一说即出,很快就遭到反驳,而反驳者自己,也不一定坚信己说。特别是版本演变和《红楼梦》成书过程关系,现在还未能找到大家都基本认可的说法。更不要说不同版本中的脂批的比较和研究,仍有待于研究者做出进一步的努力。至于这版本的时间顺序,简直是个谜。甲戌本名称的不妥,许多研究者都指出了,因为上面有丁亥年的批语,当然不可能是干隆十九年甲戌的本子。但仍有不少研究者,包括胡适,坚决认定甲戌本是“海内最古的红楼梦抄本”。己卯本和庚辰本的关系,因观点不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冯其庸和应必诚各自一本专着。戚序本,也有很早和很晚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总之,《红楼梦》的版本系统,即使在红学专家面前,也还是个谜,因此只能成为聚讼不已的公案,诱发人们继续研究下去。
甲戌本
又称全脂残本,或称脂铨本。即原同治间大兴刘铨福藏十六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一至八、十三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回。
此本第一、第五、第十三、第二十五回第一页首行均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正文“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一句上,比他本多出“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十五字。据此可以推定,这个本子的底本是脂砚斋在干隆十九年甲戌“抄阅再评”的《石头记》原稿本。但这只说明脂砚斋抄阅再评的时间是在甲戌年,并不能说明此本就是那一年的抄的。这个抄本明明把署有丁亥年和甲午年的脂批都抄进去了,可见并不甲戌年的抄本。
尽管如此,此本的价值是不容低估的。在目前已发现的抄本中,就底本而论,甲戌本是最早的一本。如前所述,庚辰本的前十一回基本上是白文本,没有批。而此本却早期批语特别多,填补了这个空白。第一回正文之前有“凡例”五条,题诗一首,又为他本所无。有人曾怀疑“凡例”系后人改小说首段引言而成,是故意用来迷惑读者的。这话不对。别的且不说,只看“在这部小说开卷的第一回中,作者自己说……”这正是统摄全书的“凡例”写法。后来的本子格式混同,却漏脱了或有意删掉了一个“书”字,写作“此开卷第一回也”。这样,便成了独立的句子,意思不同了,变成“这是小说开卷的第一回”。而且,就抄在回目之后。试想,回目上既已赫然标出“第一回”三个字,还有哪位读者不知道他开卷读的是“开卷第一回”呢?这部伟大的小说,岂有以这样的废话作为全书开头的?可见,正是现在多数本子中所见的第一段话由“凡例”改成,而不是相反。“凡例”决非后人伪造,当是熟知曹雪芹创作情况并帮也在政治隐寓上打掩护的脂砚斋写的。此外,正文和回目与他本亦有异文,许多其他各本辗转传抄,以讹传讹之处,唯独甲戌本不错,保存了曹雪芹原稿的面貌。这对我们研究、校订、注释《红楼梦》,提供了极为有用的资料。
Ⅹ 红楼梦12金钗怎么解决乱码
出现乱码的原因是不同地域使用的文字编码是不同的,《红楼梦12金钗》是台湾移植过来的游戏,使用的环境是繁体中文的编码环境,而我们的系统使用的是简体中文的编码环境,所以字就会显示为乱码了,从日本移植过来的游戏也有这个问题。附带说明一下,虽然这些游戏都做过汉化处理,是简体中文版,但他们的字符编码还是使用的原来的字符编码,这就是很多汉化的游戏都是乱码的原因。处理方式就是通过转码软件模拟游戏软件自身的原始语言编码环境,这样就能看到正常的汉字了。解决方法如下: 对你还有个问题是不知你玩这种从日本和台湾移植过来的游戏多吗,如果比较多,推荐在网上下个APP内码转换器,不过有个问题是,装了APP后有些软件的安装与卸载会出现乱码,不过不会影响使用。如果是就偶尔玩一下,也可以直接找个繁体转换工具,网上有绿色版的,用着也不错,缺点是只能解决台湾移植过来的游戏的乱码问题,而且有些是在APP环境下汉化的也不能解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上面给的两种方法仅供参考,不过还是推荐第一种,毕竟是微软出品的,与Windos系统的亲和度还是很高的,而且现在很多民间汉化使用的都是APP进行转码,所以APP能解决几乎所有这种乱码问题,而且不大,其他工具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