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不能吃东西吗为什么
❶ 地铁上为什么不能吃东西
1、没有任何明文规定不允许在地铁吃东西,所谓地铁上不能吃东西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因为地铁不同于火车或者飞机,后者路途遥远,允许吃东西并提供食物是道义原则。
2、地铁的封闭性过于良好,而且往往比较拥挤,如果吃东西,必定给其他乘客带来一定的麻烦,尤其是味道较大的食物,必定带来乘客的骚扰与不满。
3、地铁里吃东西产生的垃圾也不易清理,这不免会给地铁工作人员带来麻烦,所以,在地铁上吃东西属于一种严重的不文明行为,公民应当自觉不在地铁上吃东西,当然,吃些简单的干粮或者糖等不会产生太大味道又不会打扰到其他乘客的食品还是可以的。
(1)地铁里不能吃东西吗为什么扩展阅读:
1、打嗝影响地铁空气,在地铁站台或是地铁上吃东西看着很不舒服,尤其是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更是让人难受。
2、地铁物业的工作人员表示,特别是在早高峰结束的时候,车上的垃圾根本就来不及清扫,而在这些清扫的垃圾中,饮料瓶数量最多,其次就是食品包装袋,装板栗的纸袋,甚至还有乘客们没有吃完的油饼、包子、馒头之类。
❷ 地铁上能吃东西吗 地铁上能不能吃东西
1、地铁上不能吃东西。
2、气味独特的食物或饮料会污染车站和车厢空气,妨碍他人乘坐,而且地铁属于密闭空间,气味很难消退;
3、地铁为城市大运量城市交通工具,乘客密集,吃东西时若发生碰触,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❸ 地铁上能吃东西嘛
地铁上不可以吃东西,地铁的封闭过于良好,而且往往比较拥挤,如果吃东西会给其他乘客,带来一定的麻烦,尤其是味道比较大的食物,而且地铁里吃东西产生的垃圾也不易清理。在地铁上吃东西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公民应自觉不在地铁上吃东西。
❹ 为什么地铁车厢内必须禁止饮食
地铁、公交的车厢狭小而封闭,如果食用带有强烈味道的食品,必然会给身边的乘客带来影响,招人反感。而且有些食品带着汤汤水水,当车辆运行颠簸时难免会撒漏出来,引发矛盾纠纷;使用进食工具时,一不小心还会戳伤别人或自己。
禁止地铁内饮食的方式分两种,第一种是以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形式加以规定,具有法律约束性,可以制订罚则,但由于多数地铁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对于饮食行为仅能劝阻制止,或者请求执法人员出面。
第二种是以乘客守则形式进行软约束,主要靠乘客自觉遵守,如果乘客故意违反,地铁方仅能劝阻,没有其他办法。
(4)地铁里不能吃东西吗为什么扩展阅读:
1、香港:
不得在地铁内饮食
按照香港地铁的有关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地铁付费区内饮食,包括月台和车厢等,否则处以定额罚款港币2000元。但在实际执行中,港铁工作人员主要通过惩罚和教育两方面执行。初犯只是警告,再犯就要面临罚款。
2、新加坡:
地铁上饮食最高罚500新加坡元
新加坡地铁上严禁吃喝,就连开水、矿泉水、瓶装饮料、含在嘴里的糖、花生也不例外。根据快捷交通系统法令,初犯者可面对罚款30新加坡元,一旦被控上法庭,重犯者可被罚最高50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500元)。
3、日本:
允许地铁饮食但这种现象很少
在日本东京的电车车厢内,吃东西和喝饮料是被允许的,不过东京人以有礼貌闻名,就算可以在车厢饮食,也不会真的有人大口吃喝香味四溢的食品来干扰他人的“乘车空气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在地铁里吃东西,该不该禁?
人民网-禁止地铁内饮食要有过硬手段
❺ 在乘坐地铁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吃东西
人们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规矩,在乘坐地铁的时候是不能够吃东西。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地铁处于一个密室的场所,吃东西会带来很多异味,影响地铁内的空气流通。吃东西也会造成许多杂音对周围的人产生噪音等等,这些都是为什么在乘坐地铁的时候不能吃东西的原因。
一、异味难闻。
在吃东西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异味,尤其是在吃辣椒等等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的时候,散发的异味是有些人不能够忍受的。并且地铁内部内部是非常封闭的环境,如果每个人都吃食物的话,整个地铁站的味道难以想象,可能有些人会因为这些味道而产生呕吐的现象,影响人们的健康。
舒适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去维护,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享受而将舒适的环境打破,大家说是不是呢?
❻ 为什么在地铁上不能吃东西,在高铁动车上却可以
地铁的车厢内一般都贴有禁止饮食的告示,可以说地铁是不允许吃东西的,高铁是容易出东西的,因为地铁的旅途比较短,而高铁则是旅途时间比较长。
地铁就几站的距离就到了,没有必要在地铁上吃东西,人挨得那么近,空气流通也不好,如果说你吃个韭菜饼,那满地铁里都是你的韭菜味儿,这样的话显得太不礼貌了。
❼ 为什么地铁上不能吃东西
“车厢内禁止饮食是各地通行的做法,有多方面的考虑。”地铁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地铁空间相对封闭,车上饮食,食物的味道会影响到其他乘客;此外,如果有饮料泼洒到地面,可能导致乘客滑倒受伤;而掉落在地上的食物残渣,还可能招来蟑螂、老鼠,破坏地铁的线路和设施等。
1、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是车站内广播的提示,至于是否遵守,全看自己个人自制能力。车厢里面是没有工作人员的,想吃啥随便吃。
2、地铁不能吃东西关键是地铁上人多,真的很多地铁的拥挤程度不亚于公交,挤的连手都抬不起来。
3、地铁中客流量巨大,上车下车频道。要命的是地铁车厢内没有垃圾桶,没有收垃圾的乘务员,吃东西除了广播提示之外的确没人管,但是如果这么多人假设有一小部分人把垃圾扔在车厢内的话,那就可怕了。
(7)地铁里不能吃东西吗为什么扩展阅读:
各地对地铁进食的有关举措:
北京:
地铁禁食令遭遇“水土不服” 暂不全面推广。
2009年7月10日,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新闻。
地铁饮食:
发言人贾鹏透露,暂不考虑在运营的8条地铁线上推广“禁食”。如果9月底开始运营的4号线“禁食”措施效果好,今后可能在其他8条地铁线上推广。
而就在2009年7月8日,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就《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草案)》举行了立法听证会。
来自市人大、市政协、市消保委、市道路运输协会、市律协、申通集团、市公安局轨交分局等15位听证会代表参加讨论,20位市民参加旁听,对包括地铁禁食等问题进行了听证。一时间,地铁禁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有意思的是,在一家网站进行的关于是否支持地铁禁食的投票中,反对者竟然略高于支持者。有38.48%的人认为“不应该禁食。
上班族在地铁上吃早饭可节省时间”,37.87%的人认为“应该禁食。在车厢内吃东西影响乘车环境”,另有23.63%的人则认为“很难说,不应明令禁止,但要加强宣传,靠道德约束”。
2014年据网易等媒体报道,5月22日举行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虽然草案中并没有出现“地铁禁食”条款,但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建议,应在草案中增加三项条款:地铁禁止饮食、乞讨卖艺、派发广告。
但经过人大城建环保委的专题视察调研,这些内容被再次列入《条例(草案)》的审议意见报告,并于今天接受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
北京地铁"禁食条例"再被删
2014年9月25日,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德林所作的相关报告中并没有提及“禁止饮食”,也没有在条例草案修改稿中出现。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铁禁食”可在乘客守则里作出规定,而不作为硬性规定。
地铁禁食”条款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中经历条款删除、又恢复后,如今再次被删。
北京地铁禁食规定正式实施。
2019年5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地铁“禁食”规定即日起正式实施。对不文明乘车行为劝阻制止不听的,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并报告公安和交通执法部门,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将其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
上海:
未入《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终写入《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
2008年11月28日,南京地铁向乘客下“禁食令”后,一时间引起了沪上地铁族关注。上海地铁提倡不在车厢内吃刺激味浓的食品,还不会强制执行“禁食令”,运营方表示,文明乘车需要靠广大乘客自觉遵守。
地铁运营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要做到完全“禁食”,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在车厢里哪些食品可吃,哪些食品属于不能吃?
如何认定其行为“污染”了地铁环境;如果买了食品饮料不吃行吗等等,这些都很难来界定的。此外,地铁运营方并没有执法权,所以只能以倡导为主,不能强制执行。“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还是需要广大乘客用道德来约束。”
2013年9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中首次出现了禁止在车厢饮食的规定。
这也意味着上海有望首次通过立法明确地铁车厢“禁食令”。按照修订草案修改稿,“车厢内饮食”与吸烟、随地吐痰、便溺等行为一同被列入禁止行为。违反者将“由轨交企业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上海地铁“禁食令”最终未被写入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却出现在2013年12月16起公开征求意见的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
南京:
取消地铁“禁食令”条款:
2008年11月26日 南京规定2009年起在地铁内饮食将被罚款。
2008年11月27日 南京地铁就“禁食”征询网民意见 称将慎重考虑。
2008年12月03日 南京地铁禁食新规遭网友质疑 称运营方无执法权。
2008年12月30日 南京取消地铁“禁食令”条款。
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地铁是不准带饮料进入的,但矿泉水除外。工作人员表示,地铁客流量大时,乘客手中的饮料经常会撒到其他人身上和站台的地面上,这些痕迹都很难清洗,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发生纠纷。
西安:
乘地铁严禁车厢内饮食。
2011年2月22日,西安乘地铁严禁车厢内饮食及携带自行车穿滑轮鞋。
2011年2月21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由市法制办会同市地铁办起草的《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草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进入相关立法程序。
此前,在征求市民意见时,人们曾围绕地铁内是否可以吃东西展开争论。有市民说,不同的食物散发出不同的气味,可能会影响狭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也有市民提出,为什么不能设置一个吃东西区?
对于这个问题,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下列行为:在车站或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吸烟、吐口香糖、乱扔废弃物;在车厢内饮食;……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草案)》送交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颁布实施。西安地铁二号线将于2011年9月通车,西安市力争在首条地铁通车前,完成立法,为西安地铁安全运营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铁禁食令
❽ 地铁为什么禁止在车内进食
乘客不得在地铁内进食这一条尤其很引人关注。近些年,有关地铁内到底能不能吃东西的话题时常引发讨论,甚至还出现了诸如“凤爪女”这类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公共性事件。在地方层面,“地铁禁食令”已有所执行。一些将之纳入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一些则写入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尽管执行力度不尽相同,但整体上,“地铁禁食”已具备一定的共识,《办法》可以说是对地方实践的一种确认。值得注意的是,在“禁食令”外,《办法》还特别标注婴儿、病人除外,这不啻为一种接地气的人性化对待。
另外一个关注度较高的条款,是要求不得在地铁上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时下,一些城市地铁上的营销、乞讨,以及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现象时有出现,除了加剧地铁内的拥挤、影响正常乘车秩序,甚至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对之“说不”,是一种必要的规范。
当然,安全、高效的轨道交通运营秩序,不只需要乘客的配合,也有赖于轨道交通服务管理本身的规范化、人性化。这方面,《办法》也对客运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空间封闭、人流量大的特征,任何细节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后果,这决定了保障规范、安全运行,必须在乘客行为和服务管理上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办法》制定的逻辑起点。当然,《办法》仍只是原则性要求,要真正发挥作用,也还需要地方的轨道交通管理法规予以精准对接,具体在执行上,如一些行为是不是要纳入个人征信,以及执法主体的问题,也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在实践中探索。总之,服务管理水平和乘车文明同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才能越来越安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