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为什么把所有的物品泛指为东西

为什么把所有的物品泛指为东西

发布时间: 2022-09-27 10:36:14

1. 为什么所有物品都叫东西

因为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内、丁、戊、己、庚、辛、千、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京壬癸水、中方戊己土。从上面可以看出,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品。现在我们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所以现在仍然把所有物品都叫做东西

2. 中国人为什么把物体叫做“东西”

买东西”的由来
答案一
南宋大学者阿朱熹,一次造访其友盛温如,适逢盛手挎篮子上街。朱问:“此刻你欲何往?”盛答:“上街买东西。”“买东西?”朱熹很奇怪,又问:“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盛曰:“不可,我这篮子只装得金类木类,水类火类是装不得的。”朱熹听罢连连点头。原来古代的“五行”木金水火土,是与东西南北中相配的。其东方属木、西方是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
这一语言现象,实际上是基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衍生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我们在前人发现,上述五类物质经过混合加工,可以构成世间许多新的物质来,因而就产生了以这五类物质作为宇宙间万物的基础这一观念。据此,人们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归纳于这五类物质之中,而这五类物质由此成了具体事物的抽象化的代名词。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代表着当时历史条件下前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按照五行观念推衍,东西南北中,与金木水火土具有两两对应的关系,即东代表金,西代表木,南代表水,北代表火,中代表土。而古人认为,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物体差不多都是由金和木两物质做成的,因此,顺乎其然地便把"东西"二字当成了用来泛指物质、物体的代名词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人对世界的认识早已有了新而更新的一次次飞跃,但这一语言现象却被一直沿用了下来。

答案二
也有一说是按五行东西南北中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而金木为实物且有价值,水火为虚故称之为东西而非南北 。

答案三
"买东西"的由来出自与西安
买东西来自于唐长安着名的 东市 西市 而不是东西木头市
面积近84平方公里的唐长安城,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其时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货物的重要交易区,人口聚集近百万,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由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组成的城市中,绝大部分面积为里坊建筑,分布着贵族宅邸、民居、寺观和集中着手工业、商业的东、西二市,为城市的生活化和商业的日常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唐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里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等记载其规模相当庞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这在对两市遗址进行全面勘察与测量时得到证实。"作为长安城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市场,西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将若干个同类的商品聚集起来,以'肆'(或相当的'行'、'店')为单位组成的,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局和平准局。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
根据考古发掘成果,西市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1031米,东西927米,面积0.96平方公里,其范围在今西安莲湖区东桃园以东、糜家桥以西、东桃园桥以北、中国航空器材公司西北分公司以南。发掘时,西市的北面、东面尚有夯筑的围墙基址,墙基皆宽4米多。西市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均宽16米的平等街道各两条,四街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内划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其中东西向二街相距327米,南北向二相距309米,各街两侧均设有水沟,在水沟的外侧还发现有1米宽的人行道。
西市的9个区域四面均为街道,这样每个区域的周边都临街,便于交易。每个区域内还有便于内部通行的小巷,在有的巷道下还有砖友砌的暗排水道与大街两侧的水沟相连。临街部分出土的商业店铺遗址表明,房屋的规模不大,面阔4至10米,进深3米多,均沿街毗连;而出土的同类物品相对集中的现象,也证明了某一类型店铺的存在,如珠宝商的店铺就多料珠、珍珠、玛瑙、水晶等制品,铁器店铺就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铁钉、铁棍与小铁器残块等。"
唐长安城东市的情况和西市差不多,东市分布在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以西、西安铁路局以北的地方,其街宽都近30米,约是西市街宽的1倍。唐政府对长安城市场特别是东、西两市实行严格的定时贸易与夜禁制度。两市的大门,亦实行早晚随唐长安城城门、街门和坊门共同启闭的制度,并设有门吏专管。
这种封闭式集中交易的市场形式在春秋晚期已形成,在唐长安城时发展到极致。唐初政府是不允许夜市的,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时仍有禁止夜市的事情发生,但至晚唐时便逐渐松弛,一些里坊内也开设了一些店铺,市场的交易呈现自化,并有夜市出现。因封闭式市场与发展中的经济活动相悖,在唐末五代时临街开店已成合法行为,至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居民坊巷里的店铺等已形成"全城皆市"的局面 .

答案四
因为最南端是南极,最北端是北极,这两个地方人烟稀少,没有指知名企业;而东西方知名企业颇多,商品琳琅满目,质量可靠,选择性强,实行三包,售后服务机智健全,市场繁荣.所以买东西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

3. 把各种物品叫作东西是基于什么

主要是唐朝时长安城内有2个大市场,一个在城东,就叫东市,,一个在城西就叫西市。
一般有钱人就到城东,哪里是现在的娱乐场所,相对西市东市较繁华,平民一般都到西市去,就在现在的西大街附近。
所以现在人们就把物品叫做东西啦!

4. 为什么汉语里把许多物品都统称"东西"

1。东西这个词出现在清朝干隆年间

从前人家把东西叫物事。有一天晚上,干隆皇帝微服私访翰林书院,翰林书生因不被赏识,闲得无聊正在打牌赌钱。干隆很生气,心想你们这些知书达理之人竟然知法犯法,该当何罪!待四人收拾赌具放到一只柳条筐里之后,干隆进去和他们闲聊。故意问及那柳条筐里是什么。四人十分紧张,一老翰林不慌不忙回答,“盛东西的”。干隆没听说过这词,就问,盛东西,怎么不盛南北?老翰林说,这可不行,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所以,只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盛南就是盛火,要烧起来的,盛北就是盛水,要漏的。这是五行之道,妇孺皆知。干隆一听,惊叹不已。回去以后,干隆召见全体翰林书生,那四个赌钱的翰林一看干隆就是微服私访者,惊吓不已,连忙下跪,没想到干隆夸奖了这帮学士,说自己轻慢了国家栋梁之材。宣布“东西”这个词从此可以使用,于是,中国词典里,就有了“东西”一词

2。称物体为“东西”的来由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中国人泛称为“东西”。东,是太阳出来

的地方,西,是太阳落山的地方。用东西两字泛指世间万物不是无缘无故的。

太阳出来了,光亮来到了,万物复苏了,天下躁动开始了。中文与“东”发音相近的字词,大都取于这个意思,运动的“动”音,痛苦的“痛”,咕咚的“咚”等等,大都是由此引发出来。甲骨文的“东”字是会意字,意指太阳从草木顶端露出来的地方。

太阳落山了,黑暗来到了,休息开始了,不再躁动了。中文与“西”发音相近的字词,大都取义于休息、安静的意思。实际上,中国人还保留了最原始的本能反应。如你要制止对方说话而又不被第三方发觉,会用食指挡在嘴边发出的“唏”的声音来。“唏”声,只需齿间轻微的气流震动就可形成,传播距离最小。“唏”是表示不出声,不动作、安静的意思。死亡的“死”、牺牲的“牺”、夕阳的“夕”、潮汐的“汐”不外乎是这个意思。“西”字在甲骨文也是会意字,把口与上下两排牙齿画出来,隐示从齿间挤出“西”声。甲骨文的“西”字也是音、形、义的绝妙揭示。

用“东”指大阳升起来的地方和用“西”指太阳落山的地方是有其原始含义的。

东西是安静与躁动的分界点,是时间的分界点,是光明与黑暗的分界点,是生与死的分界点。世界上一切有声的、无声的;躁动的、静止的;光亮的、黑暗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总和,不就是普天下的所有物体———东西嘛!(罗清明)

5. 为什么用“东西”指代所有的物品,而不是“南北”

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内、丁、戊、己、庚、辛、千、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京壬癸水、中方戊己土。从上面可以看出,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未出仕前,家乡有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
是博学多才的人,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
,朱熹问他:“你去那里?”
盛回答
>>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朱熹是以穷理致知研究学问的人,他听盛的话,很好奇,随即
问道:“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
盛温和反问朱熹:“你知什么是五行吗?”
朱熹答:“我当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吗?”
盛说:“不错,你知道了就好办,现在我说给你听听,东方属木
,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我的篮子是竹做
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只能装木和金,更不会盛土,所
以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呀。”
朱熹听后唉了一声说:“原来是这样!”

6. 商品为什么叫东西

商品叫做东西的原因,有2个说法.
1)清朝干隆年间,有一位学者龚玮:在东汉早年,商品的买卖活动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百姓商人进行交易,需要往返于西京、东京之间,所以“买东西”就成了购物的代称。
2)宋朝时候,有一位理学家名叫朱熹,他好学多问,爱钻“牛角尖”。有一天,朱熹在一条冷落的巷子里,偶然遇到了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的好友盛温和。朱熹笑问盛温和:“你提着竹篓子干什么去呀?”盛温和见是朱熹,存心要和他开个玩笑,便诙谐地眨着小眼睛说:“我呀,是上街去买‘东西’的!”
朱熹想来想去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又问:“‘东西’怎么个买法?什么价?买‘东西’?那为何不买南北呢?”
盛温和听了不觉失声笑道:“你呀,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我问你,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统称为‘五行’的是什么?”
朱熹这才恍然大悟,晃着脑袋很有兴趣地自言自语说:“哦,哦……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金木之类的物品,篮子里都能容纳得下,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水火类放进篮子还不连篮子都被烧掉?”说罢朱熹高兴地指着盛温和的脑袋说:“哎呀,原来你的脑瓜子是转弯的!”两个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7. 我们会习惯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叫“东西”是为什么

这种常用的口语化表达很难说清其真正的起源和来历,只能从几种角度来推测其出现的原因。对于常见的事物为什么叫"东西",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是“五行说”,我国古代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了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另外,又有"天干地支",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也是能和五行以及方位分别对应起来的。对应后,东方是"属木"的,也就是代表各类植物,而西方是"属金"的,代表一切矿物金属。由于水火土都是最常见的自然物质,而“木”和“金”是人们比较重视的,认为是实用的事物,因此将其联系起来一起说,用来表示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和物体。

另外还有"史遗说"等说法。由于古代的商人购买物品大部分集中在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因此进货也简称成"买东""买西",后来也将"东西"一词用来指代货物。

8. 为什么我们把物品称做东西而不是南北

那是因为在以前东西叫做事物,并且在那个时候并没有东西南北这样的叫法,所以到现在就逐渐演变成为东西了,

热点内容
为什么4个月找不到工作 发布:2025-05-20 05:15:05 浏览:125
苹果手机玩笑傲江湖为什么会退出 发布:2025-05-20 05:05:29 浏览:790
电脑为什么容量越来越小 发布:2025-05-20 05:03:58 浏览:375
投标软件为什么不能上传wps 发布:2025-05-20 04:55:55 浏览:35
葡萄酒的颜色为什么有红有白 发布:2025-05-20 04:53:45 浏览:171
小米手机拍照为什么是竖着的 发布:2025-05-20 04:53:42 浏览:2
大风吹眼睛流泪为什么 发布:2025-05-20 04:44:27 浏览:986
航天器发射时间为什么在晚上 发布:2025-05-20 04:42:34 浏览:358
为什么手机接收不了软件验证码 发布:2025-05-20 04:41:11 浏览:148
为什么手机有网但电视没网 发布:2025-05-20 04:40:22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