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康熙干隆为什么赏赐西藏很多东西

康熙干隆为什么赏赐西藏很多东西

发布时间: 2022-09-28 04:27:34

1. 分别比较康熙;雍正;干隆的政绩!

一、康熙

1、削平三藩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

康熙帝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敌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

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

2、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明郑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

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

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3、驱逐沙俄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

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俄军,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公主急忙向清廷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廷答应所请,准许沙俄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二、雍正

1、推行新政

雍正帝登基伊始就说:“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

他深知康熙后期的社会问题,如朋党斗争;吏治不清;依靠富民政策的实行,加速了贫富矛盾的积累;西北用兵不停,需要继续解决与准噶尔部的矛盾。

国帑空虚。他针对现实,结合自己的理想,产生他的政治纲领。雍正帝在即位的当月,谕令大学士、尚书、侍郎:“政事中有应行应革能裨益国计民生者,尔等果能深知利弊,亦着各行密奏”。

紧接着,在雍正元年(1723年)元旦,给地方各级文武官员分别发布的上谕中,讲古代纯臣,皆“兴利除弊,以实心,行实政”, 发出为国计民生进行兴利除弊的政治改革的号召。

2、收复青海

雍正帝继续执行清朝的扩张政策。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1723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

三、干隆

1、摒除困局

干隆六年(1741年)七月,干隆帝首次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奉崇庆皇太后至避暑山庄,免除所经过地区额赋之十分之三,减行围所经过州县额赋,岁以为常。

干隆帝坚持行围木兰,并非为了狩猎取乐,其目的是为了遵循祖制,整饬风气日下的军队作风。干隆帝在即位第六年恢复木兰秋狝,并非偶然,继平定贵州苗疆之乱,清朝与准噶尔部息兵议和,雍正帝留给干隆的两项未竟之业都已经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他虽即位伊始,着手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不盲目乐观。他曾多次就军队中贪图安逸、军备废驰的现象,申斥将领。因此干隆六年的木兰秋狝有重要的开局意义 。

干隆帝“冀为成康”之治,除了通过木兰秋狝整顿军队之外,还通过解决经济上面临的最严重困扰,即粮价上涨、民食艰难问题。起初他以为造成粮价上涨的问题是浪费,特别是烧锅酿酒,因此颁布了“禁止烧锅令”。

2、戡乱边疆

干隆初年,大金川日益强盛,该土司头目莎罗奔兴兵攻打小金川,劫持了土司泽旺及其印信。不久,又出兵攻掠革布什札、明正两土司。

为了惩治大金川对邻部的侵犯,干隆十二年(1747年),干隆帝调动三万大军,分两路进攻大金川。

然而,由于当地山势险峻、气候恶劣等许多原因,直到干隆十三年(1748年)夏秋,清军仍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干隆帝势同骑虎,又增兵增饷,特派大学士傅恒前往该地指挥作战。

傅恒至军后,采取了岳钟琪选锐深入的作战方略。[42-43]干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清军进逼莎罗奔老巢勒乌围,莎罗奔被迫乞降。

干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发生了以郡王珠尔墨特那木札勒为首的地方贵族割据势力的武装叛乱。

以达赖喇嘛为首的广大僧俗和入藏清军联合作战,这次叛乱很快即被镇压下去。干隆帝意识到让西藏个别贵族拥有过大的权势,很不利于西藏政局的安定和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便于干隆十六年(1751年),在平叛斗争胜利后,立即废除了旧有的藏王制度,并成立了由四名噶隆组成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不久,又制定《西藏善后章程》,提高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力。

(1)康熙干隆为什么赏赐西藏很多东西扩展阅读: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干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将此时期称为康乾之治。西方传统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支持的人称这段时期为"High Qing",即清朝的高峰期。

不支持的人之指出此期间制度僵化,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对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而清廷社会统治和管理能力日渐衰微。干隆后期各种民变相继爆发,也标志着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萧条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康乾盛世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时期,学界对“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争议,争议的原因:一方在用传统史学话语叙述,另一方则在用近代化全球视野叙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康熙

网络——雍正

网络——干隆

2. 干隆、康熙、雍正皇帝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区的

在这里设立了督户,拥有着非常高的自主独立权,这也是为了能够加强对西藏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

3.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西藏

康熙平定西藏是为了不让准葛尔进行领土扩张,要知道一旦准葛尔拿下了西藏,就会威胁到蒙古各部的安全,所以说康熙必须要平定西藏。

4. 干隆的裹尸布值多少钱,干隆的裹尸布为什么会值钱呢

在2005年干隆的裹尸布在拍卖会上出现,但当时还不知道这是干隆的裹尸布,只是声称它为清末的一件袈裟,被拍出九万元的价格。在2010年,这件裹尸布再次被拍卖,拍出了1.3亿的天价。前后不过五年,为何干隆裹尸布的身价翻了一千四百多倍。

裹尸布的来历

综上所述,干隆的这块“裹尸布”的价值翻倍似乎是必然的事,有价值的物品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它的价值是一定会被发现的。

5. 干隆时建立什么加强对西藏管辖

干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管辖。

干隆五十七年,干隆帝颁布《钦定西藏章程》,对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军事和外交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金瓶掣签”制度便是其中宗教事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干隆帝推行的“金瓶掣签”制度,是规定在拉萨大昭寺内供奉一尊金瓶,“灵童转世”时,由驻藏大臣将数名“灵童”的姓名、生辰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上,转入金瓶内,然后诵经七天,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抽签决定一名“灵童”。

“金瓶掣签”的制度很好地维护了公正性,也让农奴主们无法暗箱操作人选,如此一来,朝廷对西藏的治理也得到了加强。

附:

金奔巴瓶即金瓶,珍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为清代干隆五十七年(1792)所赐,通高34厘米,通体以莲瓣纹、如意头纹、缠枝纹等图案组成。


金瓶外包五色锦缎制成的瓶衣。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象牙签五支,供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时用。

清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于干隆五十七年(1792)而特意颁发的,共两只,一只贮北京雍和宫,一只存拉萨大昭寺。

6. 历史上的干隆、康熙和雍正,都是怎么管理西藏的

因为在那个时候为西藏设立了制度,而且西藏的大臣也可以治理西藏,而且西藏也有军队,也可以有自己的权利,但是都要听从皇帝的安排。

7. 干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孙殿英弃掉,为什么拍出1亿多天价

孙殿英乃近代大军阀,不以所谓的军事才能和智才谋略出名,而是以“盗墓”名声远扬。而他因盗墓所带来的“成就”,使得作为一个盗墓犯罪分子,也逍遥法外地度过了精彩传奇的一生。

其中最着名的就数“慈禧东陵、干隆裕陵、康熙景陵”。而从这三座陵墓中获得的不计其数的财富,让孙殿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了“民族英雄”,抗日胜利后成为了“爱国忠臣”,国民战争时期委任先遣军总司令。

文化价值

这件经被上包含了梵、藏、满、汉四种文字,主体是一座佛塔,因为是寿礼,所以有多个圆圈,这些圈圈代表的就是吉祥驱邪。

文物价值

这件高2米、宽1.38米的巨幅经被上标注了“左脚掌”、“右脚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尤其是干隆的身高,据记载,干隆身高1.8米,这也给这件经被增加价值,况且300多年保存完好,要知道清代的瓷器经过300年的历史都是古董。

研究价值

毕竟是一种工艺品,上面可供研究的内容太多,不仅可以了解西域文化,还可以了解清朝的历史以及西藏和清朝的祭奠文化。

8. 干隆、康熙、雍正皇帝在当初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区的

设立了很多管理人,让这些人一人管一片地方,这样就可以了解这个地方,可以控制这个地方。

9. 康熙赏赐弘历金如意,背后有何含义

康熙帝把金如意赏赐给弘历是因为弘历出来帮助了康熙解围,另一方面弘历嘴甜夸了康熙,康熙心里也很受用故赏赐于他。

康熙原本拿出金如意出来是为了奖赏当天狩猎最多的人,这个决定在当时让众人以为最终谁得到金如意谁就是太子,于是皇子们狩猎都很积极。等狩猎归来,十三王爷狩猎最多,但是八王爷狩猎的活物最多。十三王爷本就无意储位,而且他为人心眼少,过于仗义,不适合当帝王,康熙为了保护十三王爷,不给他树敌所以没有打算把金如意给十三王爷。

在康熙不知如何应对接下来局面的时候,弘历站了出来说:“皇爷爷是大清第一巴图鲁”,此时弘历即讨好了康熙又帮助康熙解了围。康熙就顺势把金如意赏赐给了弘历,也顺便警告了当时个蠢蠢欲动的势力:何必这么当真,朕又没说金如意赏给谁,谁就是太子。

热点内容
为什么originos找不到主题了 发布:2025-05-19 18:55:10 浏览:57
晚上睡了口干喉咙干不知道为什么 发布:2025-05-19 18:52:43 浏览:29
咸鸭蛋为什么颜色很深 发布:2025-05-19 18:42:47 浏览:386
为什么越对孩子大声吼 发布:2025-05-19 18:41:19 浏览:720
为什么男朋友的社交软件都搜不到 发布:2025-05-19 18:40:26 浏览:305
为什么女人那里很热 发布:2025-05-19 18:38:07 浏览:555
台式电脑夜间模式为什么是黄色的 发布:2025-05-19 18:20:31 浏览:434
扫描的文件纸张大小为什么不让选 发布:2025-05-19 18:18:43 浏览:172
为什么金枪比三文鱼便宜 发布:2025-05-19 18:04:06 浏览:967
为什么我们有记录东西的习惯 发布:2025-05-19 18:03:11 浏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