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为什么找不到第九大行星
① 有人说太阳系还有第九大行星,人类没有发现,这是真的吗
更重要的是,我们很难把第九行星的存在与目前所了解的太阳系形成过程联系起来。当然,天文学家还是可以将第九行星纳入太阳系,比如说,可以认为这是一颗被“弹射”出去的行星内核,或者是被捕获的流浪系外行星。但是,情况越复杂,解释就越难以成立。
因此,在获得这颗行星的确凿图片之前,天文学家还需要寻找其他证据,来解释外太阳系这几颗冰冻小行星的“任性”轨道,而寻找第九行星的工作也仍将继续。
② 太阳系有第九大行星吗为啥要把冥王星踢出去,重新找行星X
在望远镜被发明之前,人类知道的行星只有六颗,那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它们和星空中的其他星星不同,因为它们的位置每一天都在变化。这还是在哥白尼之后的情况,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人们甚至不知道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更不会把地球看作行星了。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利用他自己打造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打开了天文学的新大门。从这一天开始,人类意识到太阳系比想象中更大,我们还可以通过望远镜发现其他的行星。
奇怪的是,天文学家们此后对天王星的观测,都遇到了一些麻烦,那就是每次按照计算出来的天王星运行规律预判它的位置时,发现都没有找到它,它已经蹿到了另一个地方。很长一段时间里,天文学家都对此一头雾水。
1846年,勒维耶和亚当斯分别提出了大胆的猜想,那就是天王星外还有一颗行星,它的引力干扰了天王星的运行。于是,他们进行了自己的计算,然后请求天文台按照计算结果去特定的位置寻找那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果不其然,天文学家真的在这里发现了新的行星,那就是海王星!
海王星的发现,再一次创造了 历史 。相比于用望远镜漫无目的地观测后发现行星,天文学家们明白了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来发现太阳系天体。
那么,除了海王星之外,还有其他行星吗?
天文学家发现,海王星的运行规律也和理论有些偏差,于是依样画葫芦,推测海王星以外也有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星,并宣布发现了第九大行星,进而要去寻找“第十大行星”。后来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其实非常小,直径仅有两千多公里,只有月球的2/3左右,这让它的身份遭受到了质疑。
2005年,天文学家又发现了阋神星。根据当时的估算,人们认为它比冥王星还要大,但又不肯承认阋神星属于行星。随后在2006年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天文学家投票将冥王星逐出行星行列,正式归类为矮行星。
尴尬的是,后来人们发现,阋神星其实比冥王星小一点。但冥王星的身份已经尘埃落定,无法更改了。
从那时候开始,太阳系又重新只有八大行星了。而原本寻找的第十大行星,又重新变成了第九大行星。那么,这颗行星存在吗?
和天王星、海王星相比,冥王星的运行规律也非常诡异。它的近日点大约是44.37亿公里,远日点却达到了73.76亿公里,是一个偏心率非常大的椭圆。纵观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太阳系内侧的小天体,这样的偏心率都非常罕见。
随着人类天文观测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海王星外天体被发现,它们被统称为柯伊伯带天体。天文学家发现,不仅仅是冥王星,柯伊伯带天体普遍都拥有着这样高的偏心率,而且轨道所在的平面和地球的黄道面也有着比较大的夹角。
这些现象难道是巧合吗?天文学家不这样认为,他们相信,其中一定有某种机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有人认为,是柯伊伯带天体之间互相的干扰,导致了它们出现这样的运行规律。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的引力干扰,造成了这个结果。
那么,如果真的是第九大行星导致的结果,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关于第九大行星的各种参数,天文学家们提出过许多种猜想。毕竟没有真正发现,甚至连是否真实存在也不知道,怎么可能完全准确呢?这里,咱们就选取一些相对比较流行的数据来介绍。
天文学家认为,第九大行星的半径是地球的2-4倍,质量是地球的5-10倍。它的轨道偏心率可能也非常高,半长轴可能达到了7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超过1000亿公里,是海王星的20倍以上,这使得它的公转周期超过了10000年。轨道倾角可能达到了30 ,同样相当惊人,这两点和柯伊伯带天体有些相似。
不过,就像我们说的,这些数据目前也只是推测,所以就算第九大行星真实存在,数据偏差可能也相当大。那么,天文学家数十年来的研究,就一点收获都没有吗? 历史 上是否有过疑似第九大行星的天体呢?
针对第九大行星,天文学家提出过许多可能的目标。这里,咱们同样只选取比较有影响的疑似天体。
1999年的时候,有天文学家根据长周期彗星的运行规律推测,在距离太阳约15000个天文单位(约合2.25万亿公里、0.24光年)的位置上,有一颗非常巨大的天体。它的质量至少和木星相当,极有可能远比木星大得多,轨道周期达到了180万年,这颗天体今天被称为幸神星。
不过,根据美国宇航局接下来的观测,这颗“天体”并没有再出现过。到了2014年,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们遗憾地宣布,幸神星存在的概率,几乎为0。
也有人认为,我们观测不到第九大“行星”是正常的,因为它可能不是和八大行星一样的天体,而是一个黑洞。黑洞可以吞噬周围的光,自然无法被我们观测到。和其他黑洞不同的是,这个黑洞非常小,也就是基本符合上面的推测数据,所以可以围绕太阳公转。
宇宙中真有这么小的黑洞吗?
霍金曾经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初期可能会导致一些极小的原初黑洞出现,隐藏在今天的宇宙中。第九大行星可能就是一个原初黑洞,体积非常小,可能只有西柚那么大,换算下来质量就是地球的5-10倍了。
我们上一期说过,太阳系实在太大了,我们对它的了解真的非常有限。如果太阳系是一个苹果,我们连苹果核都还没有研究明白。在更广袤的太阳系空间内,或许真的隐藏着一颗行星吧。你认为呢?
③ 太阳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吗真是一个黑洞
第九大行星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康斯坦丁巴特金所推断的一颗存在于太阳系外围的冰态巨行星,2016年1月20日他们在《天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结果。关于这颗行星存在的假说是在对冥王星轨道以外的六颗天体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它们的轨道极不规则,于是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得到了结果。
天文学家说,这颗被昵称为"行星九"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超过冥王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找到了太阳系存在"行星九"的"铁证"。
这颗行星引力足以影响太阳系边缘几个矮行星的运行
通过计算,天文学家认为这颗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引力足以影响太阳系边缘几个矮行星的运行。一个比冥王星大5000倍的行星,自然更有资格成为第九大行星。把冥王星赶出行星圈后, 布朗几乎成了"全民公敌"。最"恨"他的,竟是他现年11岁的喜欢冥王星的女儿莱拉·布朗。最近5年,布朗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不断,每当新华社记者去采访他时,他都会提到,为了让女儿原谅自己,他要再去找一颗新行星。得知知这一消息后,新华社记者立刻打电话给布朗,问他女儿原谅他没有。他说:"莱拉现在只是原谅了我一半。"
④ 关于银河系中的第九大行星,怎么就一直都找不到
天文学家怀疑在太阳系遥远边缘地区隐藏着一颗巨大行星,在最近的研讨会上,他们集思广益,想出各种办法来说服大家接受这一观点。东京大学天文学家苏鲁德说:许多天文学家都相信,新时代发现即将来临:一个可以让教科书水平变成小学水平的时代,每当我们拍摄照片时,都有可能拍摄到九号行星。九号行星是潜伏在海王星之外的假想天体,天文学家将继续为它的存在积累间接证据,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架望远镜观测到它。
博科园-科学科普:天文学家迈克·布朗对九号行星假说持积极态度,相信很快就会有人发现它,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九号行星如果存在,目前的观测站还难以观测到它。第一个关于九号行星存在的证据于2014年浮出水面:一颗小行星揭示出柯伊伯带之外的几个微型冰世界正沿着可疑路径围绕太阳运行。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斯科特·谢泼德说:如果物体在同一轨道上运行,那么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动它们前进。
喷气推进实验室物理学家马坎·穆哈格认为,原子群冷却到可以像波浪一样运动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两个波状物质包之间的干扰对运动极为敏感。在轨道上放置3到4个基于这种技术的传感器,就可以精确定位未知重力扰动的具体位置。他的团队在五月份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一个测试设备。即使九号行星不在那里,继续搜寻也会有其他发现。谢泼德很快就会证实他发现了木星的小卫星(在某些情况下是重新发现)。莫尔与布朗合作进行斯巴鲁的研究,他们通过瞄准闪烁的恒星绘制了银河系周围的暗物质光环,谢泼德说: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任何在夜间发生碰撞的物体。
⑤ 为何我们发现了上千颗系外行星,却找不到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1781年,对于人类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
在此之前,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都是早就被人类所熟知的。它们的发现实在太早,不仅没有任何记录,甚至被认为是神指示人类发现的。而赫歇尔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发现新行星的。
1846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发现了海王星。至此,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对于太阳系的了解还很少,太阳系等待我们发现的东西还很多。人们也相信,在海王星以外,还有其他的行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发现了冥王星,将太阳系的行星数量提升到了9。就在人们兴致勃勃继续寻找第十大行星时,2006年,冥王星被除名行星行列,太阳系重归八大行星时代。
可是,不论是当初寻找的“第十大行星”,还是现在寻找的“第九大行星”,始终不曾露面。而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发现的系外行星却越来越多。随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等一系列高尖端的望远镜开始服役,人类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激增,已经达到了4位数,其中不乏距离我们几十甚至几百光年的天体。
很多人对此都会很纳闷:为何我们可以找到几百光年以外的行星,却找不到1光年以内的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呢?
按理说,的确是距离越远的天体,好像更难发现一点。可是,问题在于,我们观测系外行星和寻找“第九大行星”,其实是两种观测方式。
不论是天王星、海王星还是冥王星,科学家用的观测方式都是用眼睛通过望远镜直接观测。这句话听着像废话,其实不然。这意味着,我们是通过它们表面的光来观测的。行星本身虽然不发光,但是它们会反射太阳光,而这种光通过望远镜进入我们的眼内,我们才能发现。
可是,这些遥远的天体,能够接收到的阳光本来就极少,更不用说反射了。以冥王星为例,它的视星等仅有15.1等。一般来说2个星等之间的亮度差了2.512倍,人类肉眼能看见最暗的是6等星。也就是说,冥王星要比现在亮4000多倍才可能被肉眼看见。因此,在比冥王星更远的位置,会比冥王星还要暗得多,自然难以发现。
但是,观测系外行星就不是这样了。
目前,科学家最常用的发现系外行星的方法,就是凌日法。系外行星在运行到它的宿主恒星和地球之间的时候,虽然不会完全挡住宿主恒星的光,但也会对其光芒有所影响。就比如夏天的夜晚,路灯照亮了地面,你看到路灯投射的光经常有一个小黑点在动,你就会知道有虫子在下面飞。同样的,虽然系外行星挡住宿主恒星造成的光谱变化极其不明显,但是人类的科学设备已经足够发现这个变化,从而确定系外行星的存在了。
所以说,这是一种间接的观测方式,不论这颗系外行星有多暗,只要它能够遮挡住宿主恒星,造成足够的光谱变化,就能被人类发现。
再回来看太阳系的外围行星,就无法利用这种方式观测了——它们距离太阳都比地球更远,怎么挡住太阳呢?
因此,从观测手段来说,就导致了这颗行星的难以发现。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有可能,太阳系的行星真的就仅限于8颗,并没有第九颗行星。如果完全没有这颗推测出来的行星,我们又何谈发现呢?
⑥ 宇宙中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有何科学依据
在冥王星被排除出九大行星以来,第九大行星的位置一直无星代替,科学家一直寄希望于太阳系靠近边缘的柯伊伯带,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寻到第九大行星的线索,却始终未能如愿。似乎在我们太阳系寒冷的广阔区域外,轨道上的一些天体与我们太阳系的八颗行星相比毫无意义。
相反,它的计算机承担了大部分日常工作。天文学家使用算法让计算机在恒星的背景下寻找移动的物体,当计算机找到一个时,它就标记它。然后,天文学家看一看计算机是否正确。然后他们进行后续观察以确认这些发现。
那么对于行星9的新证据真的会找到吗?
科学家称其实对第九大行星的搜寻已经全面展开,如果第九大行星——正如我们在这里所设想的那样——真的存在,那么它将在未来十年被发现。
尽管柯伊伯带遥远天体的轨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我们的八颗行星太阳系来解释和预测,但有些却不是。直到最近几十年,我们才开始在太阳系外围发现所有较小的天体。然而,这一种群中最极端的成员,在以千年为单位的周期中,可以找到高度拉长的轨道,并显示出许多奇怪的轨道模式,再加上它们偏心轨道的“惊人的排列”,轨道平面的共同倾斜,以及“远远超出海王星引力范围的近日点距离”。让科学家开始关注起这一片区域。
科学家称,只有一个非常遥远和足够大的行星才能解释这一切:行星9。当然对于这些遥远天体的轨道,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不需要行星9。正在加快。随着更新、更好的望远镜上线,以及改进的计算机和算法的开发,任何行星,特别是质量可能是地球10倍的行星,将越来越难以隐藏,最终它们将暴露在我们的视野中。
⑦ 人类发现上千颗系外行星,为何却找不到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1781年,对于人类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
在此之前,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都是早就被人类所熟知的。它们的发现实在太早,不仅没有任何记录,甚至被认为是神指示人类发现的。而赫歇尔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发现新行星的。
1846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发现了海王星。至此,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对于太阳系的了解还很少,太阳系等待我们发现的东西还很多。人们也相信,在海王星以外,还有其他的行星。
因此,从观测手段来说,就导致了这颗行星的难以发现。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有可能,太阳系的行星真的就仅限于8颗,并没有第九颗行星。如果完全没有这颗推测出来的行星,我们又何谈发现呢?
⑧ 太阳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吗真是一个黑洞
寻找“第九大行星”
2006年,冥王星惨遭降级,这根本原因在于冥王星的自身引力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轨道上的一些天体清理干净,这是区别行星和矮行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基于这个原因,所以冥王星只能被降级为矮行星。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其他的几大行星,你就会发现,其他的行星的轨道上就没有像冥王星那样有很多小行星和陨石。
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只是有科学家猜测太阳系的外围存在一个黑洞,但具体的观测还没有证实。所以,我们还没有办法武断地去下这么结论。
或许,未来随着科学理论和观测的技术的发展,我们还有可能推翻这种假设,或者验证这个假设。
⑨ 为什么现在是八大行星第九大行星为什么被剔除了
众所周知第九大行星是被人为的除名了。
不过呢,最近又有一些科学家呼吁恢复冥王星的行星资格。还有就是科学家又观测到了太阳系中其它天体的异动,这有可能让科学家发现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⑩ 科学家确定太阳系还存在第九行星,却为何如今还没有找到
自从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IAU)正式定义行星概念,将冥王星排除行星范围,将其划为矮行星(类冥天体)。科学家就想在太阳系找到第九行星。
很多人对于太阳系的结构很模糊,太阳系可以分为三层,一部分是内太阳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阳系,有些天体就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绕太阳公园,它们构成了柯伊伯带,其他一些天体距离太阳更远,轨道平面也更为倾斜,它们构成了所谓的离散盘。而在离散盘以外,还存在一大群小天体,构成了奥尔特云,最远可以延伸到大约10万亿公里以外,有将近1光年之遥!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进行巡天项目,除了探测宇宙加速膨胀机理,还有就是寻找第九行星,对那些遥远的星系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分析,搜寻那些非常缓慢移动中的天体。说不定在哪一天,随着天文学家继续搜寻,第九行星就此浮出水面。
第九行星将会让人类重新审视太阳系,对于人们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如果能发现它,它很可能会以一位希腊或罗马神祗的名字命名,与太阳系其余天体命名的方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