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昭陵地宫为什么找不到

昭陵地宫为什么找不到

发布时间: 2022-10-18 22:42:35

1. 昭陵地宫被盗为什么不开放

首先我们知道,皇陵地宫的开放基本上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地宫被盗过,已经造成损坏的皇陵地宫,由文物专家们通过实地保护,最后在清理完备之后才能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这样一来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二来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一段历史。其本意是很好的。

所以,对外开放的地宫基本上都要满足——本身已经被盗过,才可以对外开放。那么没有被盗过的皇陵地宫自然是不能开放的。

对待被盗掘过的地宫,那叫“发掘”,对待没有被盗的地宫而人为的发掘,那叫“盗掘”,所以两者意义上有着本质的差别。

那么问题来了,泰陵地宫有没有被盗过?

答案是否定的。

在1975年清理完干隆地宫以后,学术界的一些人就开始站起来,鼓吹者要发掘一下雍正帝的泰陵,好了解一下历史真相。这也受到了支持,为何呢?

因为他们发现在泰陵的宝城琉璃照壁处有一个盗洞,很显然这是盗墓贼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泰陵已经是被盗墓贼光顾过的了,所以此时发掘也算是一种保护。

于是,在这样的鼓吹浪潮下,泰陵的发掘工作便于1980年开始了。当时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泰陵地宫进行发掘,并于同年4月8日,正式开始发掘。场面很大,这次发掘工作由河北省保定市和易县文物局的领导们亲临现场指挥。

就在发掘工作举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发掘队挖了两米左右,就发现下面是原封土,封存的完整无缺,也就是说盗墓贼只挖了两米就挖不动了,这也就说明泰陵地宫并没有被盗掘过。

这件事被媒体曝光以后,被着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得知,便立即向文物局报告,要求立即停止发掘工作并让国家文物局关于立即停止发掘泰陵地宫的命令急告当地。

同年4月11日,夏鼐先生亲临现场,将发掘工作全部停止,还把琉璃照壁下的盗洞口堵死,并要求一律不准再次发掘!

就这样,直到今天,这神秘的泰陵依然保存完整,雍正的遗体之谜还有很多谜团都因为地宫未被打开而得不到验证。但是我们宁愿不要这些验证,也不能擅自打开一座保存完整的皇陵。

2. 昭陵地宫打开了吗

昭陵地宫还未进行挖掘,但在五代时期被军阀温韬盗掘。昭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的主峰,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昭陵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誉为“天下名陵”。

昭陵地宫打开了吗

九嵕山属于石灰岩质,容易被风雨剥蚀,经过历代的兵荒马乱,上面的建筑已经毁坏无遗。

但游殿、最初安厝长孙皇后的石窟喝栈道遗迹仍清晰可辨,昭陵是唯一架有栈道的帝王陵墓。

3. 李世民的陵墓是否真的被盗过

有道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皇帝生前功业赫赫,死后也是隆重奢华,他们四人的陵墓,那是一个比一个壮观。

只可惜的是,最后却都免不了被毁被盗的命运,其中最惨的当属汉武帝和宋太祖,不仅陵墓被毁,尸体都被人给挖了出来;秦始皇陵墓虽然被毁的一无所有,但至少地宫至今还未被找到;至于唐太宗的呢,却着实有点特殊。

这是在贞观十年时,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遗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她死后,把她临时安置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中。

后来李世民见此地风水甚佳,便决定将此处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随后他下令大规模修建陵墓。

按照这段记载,这次温韬把昭陵给彻底盗空了,他亲自下到昭陵地宫,把昭陵里的珍宝,包括前朝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作品,全部盗出。从这层意义上说,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应该是被盗了。

问题是,既然昭陵已经被盗,但李世民陵墓中的陪葬品,诸如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作品,尤其是《兰亭集序》,却为何从来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过呢?

而且昭陵整体的山势至今完整,并没有明显的挖掘痕迹,史料记载昭陵地宫在山里面75丈深,山体是石山,如果挖这么深又不对山体造成明显破坏,似乎不太可能。

目前昭陵及昭陵博物馆中的介绍,也是认为昭陵的地宫目前仍然没有被挖掘过。

4. 唐太宗李世明的昭陵的地宫发现了吗

是的,已经发现了。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5千米九嵕山的主峰。距西安市70千米,咸阳市30千米,咸阳国际机场25千米。

九嵕山山势突兀,海拔1188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主峰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嵕,因而得名九嵕山(或称“九嵏山”)。

(4)昭陵地宫为什么找不到扩展阅读

636年,长孙皇后病危,眼看不治。她在临终前留下遗言,希望薄葬,“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感情很深厚,他尊重长孙皇后的遗言,在她死后将其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李世民同时决定,自己也要选择这里作为归宿之地,并与长孙皇后合葬。

很快,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就开始进行大规模营建。从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至649年李世民病逝,昭陵的营建工程一共进行了13年。

5. 李世民昭陵地宫打开了吗 李世民昭陵地宫可不可以打开了

1、李世民昭陵地宫没有打开。

2、遵从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的原则,在科技能力没有达到条件时,暂时不会展开挖掘,这是古人留给后人的遗产,应给予最大的尊重。昭陵从公元636年开始修建,一直修建到公元743年,历时107年之久,其中共有108座陪葬墓,号称天下名陵。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6. 唐昭陵地宫是否已发掘

唐昭陵地宫还没有进行挖掘,但在五代时期就被军阀温韬盗掘了。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旧五代史·温韬传》:“唐诸陵在境者悉发。”《资治通鉴》亦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6)昭陵地宫为什么找不到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选址背景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遗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唐太宗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所谓的陵墓堪舆风水之说,伴着姓氏的不断扩大及五行阴阳之说的流传而逐渐完善,至南北朝时基本形成了一套评定风水好坏的理论。

九嵕山满足了堪舆家认为帝王陵墓应具有的所有条件,自唐以降,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

除此,唐太宗选择昭陵还有附加的政治背景。按照唐太宗最初的想法,帝王陵寝要完全效仿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务从丰厚。但精通经史的虞世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汉制既劳费了民力,还使盗贼生心,所以汉陵大都被盗,帝王的尸骨也被抛弃荒野,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他建议太宗应当向尧帝那样,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予以说明[9]。虞世南所说的“因山为陵”既能节俭民力又能防盗的建议,为唐太宗最终决定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起到了思想和理论的启迪作用。

因山为陵

唐太宗以九嵕山建昭陵,并诏令子孙“永以为法”,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制度“因山为陵”的先例。

昭陵自贞观十年(636年)首葬长孙皇后起,便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埋葬唐太宗,营建工程才基本结束。除主陵墓道地宫以外,还在陵山周围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10]

历代祭祀

唐时昭陵有宫人供养,官兵守卫,护陵军官的军衔为将军,还专门设立五品陵令管理。每年春二月,朝廷还要委派重要的大臣来昭陵祭祀。遇有太宗诞日、忌日,还安排大臣到昭陵侍奉太宗灵魂“起居”,仪仗蔽路,从不间断。

《唐会要·亲谒陵》载,有唐一代,高宗皇帝和玄宗皇帝曾亲谒昭陵,拜奠先帝。永徽六年(655年)正月一日,唐高宗亲谒昭陵,庄严肃穆,规模空前。这次祭奠活动结束后,高宗诏令免除了醴泉县当年的租赋,并将护陵的将军、郎将进爵一等,对陵令、丞加阶赐物,又诏令在陵侧修建佛寺。

唐高宗时,唐军远征凯旋而归,献俘仪式也常在昭陵举行。依照中国古代传统礼制,献俘通常都在太庙、太社举行,但高宗为了慰藉先帝未灭顽敌的遗憾,将献俘仪式移至昭陵。

《唐会要·献俘》载,显庆三年(658年),苏定方俘叛将阿史那贺鲁,于十一月十五日献俘于昭陵;乾封元年(666年),李绩灭高丽擒高丽王,于十月二十一日献俘于昭陵。

唐时昭陵陵区严禁随便出入,至于陵区内的一草一木就更不得损坏。《资治通鉴》载,仪凤二年,左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树,按律当除名。大理寺奏报高宗,高宗大怒,“特命杀之”。

大理丞狄仁杰奏道:“二人罪不当死。”高宗说:“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多亏狄仁杰依法力谏,又罗列古代先贤事例,并明确表态:“臣不敢奉诏。”高宗怒气稍解,将权、范二人除名,流放岭南。

开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唐玄宗亲谒昭陵,规模可能较高宗亲谒昭陵为小。唐玄宗这次祭奠昭陵,有高力士陪伴,史载高力士见到寝殿里太宗生前所用过的梳子等物,深为太宗的节俭所感动。

从唐代开始,历代帝王都委派官员代表朝廷祭祀昭陵。由于昭陵正南方献殿前的空地不多,加之道路崎岖,石料搬运不便,所以,历代的祭陵碑都立于北司马院内,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北司马院称为“祭坛”。已知历代皇帝祭陵碑30余通。

最早的祭陵碑是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后所立,碑上尚存“监察御史赐绯鱼袋臣韩云卿述并书”15字。其次是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员所立的“御制祝文”碑。

在30余通祭陵碑中,立碑最多的是清代康熙皇帝,至少有7通,其次是清代干隆皇帝,至少在3通以上。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当中,唯昭陵在其以后形成了“祭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昭陵

7. 昭陵地宫是否已发掘

截止2020年9月26日,昭陵地宫并未挖掘。但是墓穴已经被盗过很多次了,昭陵中有《昭陵六骏》的巨大浮雕,其中“飒露紫”、“拳毛驹”两块浮雕被盗买美国,余存西安碑林博物馆,一些陵墓中的宝藏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就被其它国家抢走了。

昭陵,被誉为“天下名陵”,虽然被盗了,但盗的主要是金银等细软或器物,还遗存的大量的历史文物,现如今陈列在昭陵博物馆内,展示着唐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盛况。 昭陵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景区。

(7)昭陵地宫为什么找不到扩展阅读:

旅游信息

门票:昭陵山门票旺季30元、淡季20元;昭陵博物馆门票旺季40元、淡季25元。

开放时间:夏季8:30-18:00;冬季9:00-17:30

交通:

1、从咸阳汽车站乘坐咸阳至烟霞、赵镇方向的汽车,在昭陵博物馆下车。

2、从西安城西客运站坐西安至烟霞、赵镇方向的汽车,在昭陵博物馆下车;或者城西客运站乘坐西安至礼泉高速,西安至礼泉、乾县方向的汽车在礼泉县下车,换乘礼泉至北屯的班车在博物馆下车。昭陵现没有直达车辆,游览须包车或租车。

3、自驾车:从312国道北上召路口向北直走28千米,到达北屯后,向左拐7千米即到。


热点内容
为什么孩子比自己的命重要呢 发布:2025-05-15 19:25:26 浏览:640
为什么小米官网老是配货未出库 发布:2025-05-15 19:18:48 浏览:336
为什么会有陪佛修炼的女人 发布:2025-05-15 19:01:42 浏览:258
为什么女人喜欢流浪 发布:2025-05-15 19:00:25 浏览:547
看图为什么默认苏打看图软件 发布:2025-05-15 18:54:16 浏览:166
为什么快递派件要很长时间 发布:2025-05-15 18:53:31 浏览:563
为什么难言的黄金风衣不一样 发布:2025-05-15 18:26:45 浏览:423
为什么男生表白后又不主动了怎么办 发布:2025-05-15 18:23:04 浏览:103
u盘为什么装不了文件 发布:2025-05-15 18:21:59 浏览:874
小米手机为什么用的时候没有声 发布:2025-05-15 18:15:15 浏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