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雏鸟咬东西是为什么

雏鸟咬东西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0-21 06:38:44

❶ 为什么有些鸟儿叼着食物反复试探雏鸟

观察很细,但这就是小鸟的习惯和喂小鸟的方法啊。

❷ 养的鸟一直不停地啄自己的羽毛这是怎么回事

引起啄羽症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鸟儿长时间没有陪伴,又被困在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近期换了新环境或是新主人,也很容易成为小鸟焦虑或紧张原因,因而引起鸟儿出现啄羽症的症状。
除了过份忽略,原来平日太宠鸟儿,花很长时间陪伴它们,也很可能会在主人日后陪伴时间减少而咬羽毛。
小鸟出现啄羽情况,会让它们因羽毛疏落而无法飞行或比以前怕冷。假如家中鸟儿患上啄羽症,除了要多陪伴照料它们,还可以于食物中多补充矿物质、维他命等微量元素,帮助小鸟长出新羽毛;假如它们身上出破皮、出血等情况,则需要为它们做好消毒处理。假如小鸟一直未能戒掉咬羽毛的习惯,建议带它们寻求兽医协助。

❸ 虎皮鹦鹉在巢箱内育雏时总是啄雏鸟的毛,这是为什么呀怎么预防呢

那是啄羽症,1.因为亲鸟要准备产第二窝卵,巢里铺垫材料不足,为了营巢,时间长鸟儿就会啄小鸟羽毛,你可以从鸡毛掸上揪一些羽毛放入鸟窝里,或是多准备些营巢材料,如果还是不奏效,要把亲鸟雏鸟分开饲养;2.应该是饲料营养不全,要喂多些品种的食料,也不要喂太多油脂饲料,这类比较难治,可以在饲料里伴些羽毛粉、沙子或是天然石膏,其次缺乏活动也是会诱发啄羽症。这是我个人总结的,你可以试试,希望你家小鸟可以健康成长!我们家也养虎皮鹦鹉O(∩_∩)O

❹ 雏鸟为什么互相争抢食物

本能啊,小猪小狗也都是这样的。

❺ 新手饲养鹦鹉的必备干货

二、怎样饲养鹦鹉

要想良好饲养鹦鹉,应该注意到鹦鹉的各方面的细节。其中包括温度、营养、陪伴和防病害等方面:

1、合适的温度对鹦鹉而言非常重要,因为鹦鹉是热带动物,而人工饲养鹦鹉的抵抗力没有野生的强,所以它们所处环境的温度不可长时间低于15℃。尤其是对于雏鸟来说,雏鸟对温度的要求越高,因为没毛和有毛的差距是很大的,对雏鸟进行保温是必须的,直至它们的羽毛丰满。随着雏鸟不断长大,可以逐渐降低温度,降到与室温接近后才能让雏鸟脱离保温箱。

2、鹦鹉的饮食不能过于单一,以保证鹦鹉营养均衡。鹦鹉在长期缺乏营养的情况下会出现脱毛,精神不好等状况。饲主每天除了需要给它们提供基本的谷类食物之外,还需给它们备好充足的水分,并给它们补充适当蛋白质食物和蔬菜水果。但是要注意不要给鹦鹉喂食含有油脂的食品,如瓜子等,鹦鹉摄食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容易生病。

3、饲主的陪伴对鹦鹉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鹦鹉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长期缺少陪伴可能会使它们感到孤单或孤独。有时候鹦鹉的叫声大或乱咬东西,其实也不过是需要吸引主人的注意,希望主人陪它们玩。此外,主人长时间没有和鹦鹉互动玩耍,它们还可能会出现羽毛采摘等行为出现,所以给予鹦鹉足够的陪伴也是必要的。

4、鹦鹉也会生病,肠道感染病、呼吸道感染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等疾病都是鹦鹉常见的疾病。鹦鹉肠道病一般伴有消化不良,拉稀等症状,可以在它们饮水中加入益生菌、酵母等药物解决;鹦鹉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症鼻毛周边湿润,瞌睡,颤抖,畏寒等,可以通过饲喂板蓝根颗粒给患病鹦鹉治疗。


爪爪博士温馨提示:饲养鹦鹉其实不难,难的是没有耐心。希望各位饲养者在下决心饲养鹦鹉之前先彻底了解鹦鹉,了解鹦鹉的各个方面之后再决定要不要饲养。


❻ 鹦鹉饲养

鹦鹉的种类很多.不知你家的是什么鹦鹉.下面我介绍几种鹦鹉,你可作参考.

牡丹鹦鹉
【形态特征】
牡丹鹦鹉,体长约14厘米,嘴红色短粗,呈倒钩状。鼻和眼皮白色,面颊到胸部橘红色,其余羽毛翠绿色,爪灰色。与鹦鹉科其他品种相比,牡丹鹦鹉尾较短。
【生活习性】
牡丹鹦鹉似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浆果为食。可成对或成群笼养,为避免鹦鹉咬坏笼子,应采用铁丝网笼。未发育成熟的雏鸟可养在一个大笼内,一般1立方米不超过15只。繁殖用的笼子应挂一个有相当于5只鹦鹉体积的巢,可用三合板或纸板做,开一个直径5~8厘米的孔。不论群养笼还是繁殖笼,除在笼体的后部装鸟巢,笼内还要准备栖杠1根,水浴器1个,食、水罐各1个。食物主要以谷子和稗子为主;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蔬菜、骨粉、牡蛎粉。
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
[形态]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
[生态]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在南方,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
[饲养管理]人工饲养牡丹鹦鹉可成对或成群笼养。繁殖鸟的活动空间不得小于0.5立方米。鸟笼需用12号的铅丝编制,网眼的直径不得超过2厘米,以防鸟钻出飞走。笼底应铺细沙,并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笼内清洁卫生。如果养一对牡丹鹦鹉进行人工繁殖,可自制一个70厘米×60厘米× 50厘米大小的繁殖笼,内放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开一直径5厘米的圆形出入口,口下设一木台,供鸟进出时蹬踏。牡丹鹦鹉的饲料是稻谷、谷子、粟子、小米等,为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还要加喂10%的麻子或葵花籽、牡蛎粉、青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
[繁殖]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
绯 胸 鹦 鹉
介绍: 绯胸鹦鹉属于鹦形目,鹦鹉科,英文名Psittacula alexandri ,又名红嘴绿鹦鹉、大鹦哥、大紫胸鹦鹉,海南鹦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向南一直延伸到国外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目前除家庭饲养外,野生的数量已十分稀少。
绯胸鹦鹉体重约150克,体长约33厘米。羽色上绿下红,雄鸟额基有一黑纹,向左右伸达至眼;最外侧初级飞羽几乎为纯黑褐色,中央尾羽天蓝色,有长长的楔状尾,十分漂亮。雄鸟和雌鸟上嘴颜色不同,雄鸟是珊瑚红色,雌鸟为黑色,这是两性最易区别的特征。其观赏饲养一般爱选择雄鸟。成鸟雌雄的区分可根据上嘴的颜色,雌鸟黑褐色,雄鸟红色。但幼鸟雌雄区别若是根据嘴的颜色,不太容易区分。因为幼鸟嘴色不仅雌雄相同。而且随着日龄而有变化。雏鸟时期呈红色、近离巢时变褐色,出飞后分别变成红色(雄鸟)或黑褐色(雌鸟)。
绯胸鹦鹉体形优美,羽彩绚丽,能效仿人语,故人们喜欢饲养。为了学“说话”,或者使其繁殖,最好选择幼鸟饲养。很多有经验的饲养者,可以人工繁殖绯胸鹦鹉,成功率很高。平时饲养成鸟主要饲料可按玉米3份、稻谷3份、花生果(连壳)1份及一些青绿饲料(苹果、青菜或其他瓜果类)、少量昆虫等配合喂养。饮水要清洁,每天要更换。笼内设一砂池,砂粒需经太阳暴晒消毒过。在越冬期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点维生素E。

金 刚 鹦 鹉
介绍:红金刚鹦鹉,英文名:Green-Winged Macaw,学名: Ara Chloroptera
产地:巴拿马东部至巴拉圭。身长约90厘米,体重1200~1400克,深红色,肩部及翅膀的覆羽是黄色,翅膀、尾部及尾羽的末梢是蓝色的。脸颊上有几条红色的线条,灰白色的上喙,上喙下边的基部为灰黑色,下喙为黑色。黄眼,深灰色的脚。母鸟体型较小,头部也较小。成对或是成群的生活在一起,通常栖息在树的顶端。性情温和,对小孩友善,但容易受到突如其来的吵杂声或是移动的惊吓。母鸟产下2~3个卵,孵化期为24~26天。在野外,幼鸟通常三个月离巢,但是人工饲养往往超过一百天才能离巢。

金刚鹦鹉
大金刚鹦鹉的种类
琉璃金刚鹦鹉 对于一般饲养者而言,琉璃金刚鹦鹉有趣且充满娱乐性,它因此而理所应当的广受欢迎。但是,它们被广泛饲养的原因往往被错误的认为是它们相对普通,而且它们被频繁的与其他种类进行杂交。或许,作为最常见的大金刚鹦鹉,它们的性情的确理想,很容易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相对于其他的大金刚鹦鹉,它们是非常友善的,很容易融入你的家庭。对于琉璃金刚鹦鹉,可选择的颜色有三种。
绿金刚鹦鹉 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误导了,事实上,绿金刚鹦鹉是以绯红色为主只是在翅膀上有绿色的带线。在它们脸的部分有横贯的红色羽毛,看起来很象是印第安战士脸上的图案。由于很少被饲养,这种极度聪明的鸟类对任何事情都显的很好奇,尤其是喜欢与人类交流。绿金刚鹦鹉近期才开始出现在宠物店里。野外捕获的鸟类是难于饲养的,然而家庭繁殖的幼鸟又供不应求。绿金刚鹦鹉是所有的金刚鹦鹉中最聪明的一种,它们又喜欢恶作剧的倾向,快速学习的能力也非常强。在不同的群体中,它们具有超群的友好交往能力。从形体上,绿金刚鹦鹉比琉璃鹦鹉和绯红金刚鹦鹉都要大的多。比起小丑鹦鹉和紫蓝鹦鹉,它们是鹦鹉家庭中最大的。此外,绿金刚鹦鹉有两个亚种,其中的一种和紫蓝金刚鹦鹉一样大!
军用金刚鹦鹉 这是一群最被低估了的鹦鹉种类,它们的性情和语言能力都足以跟琉璃金刚鹦鹉媲美。军用金刚鹦鹉具有一身的暗淡色调,这或许使它们在其他同类面前显的有点失色,可它们依然是非常漂亮的。由于鸟类的走私问题始终存在,此类鸟的购买是有限度的。军用金刚鹦鹉比前述的几种都要小,因此,对于喜欢喂养小型鸟类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军用金刚鹦鹉天性善良,相较于于其他的大金刚鹦鹉也不算活跃。在新环境中,它们很容易快速的成为人类的朋友。
红胸金刚鹦鹉 这类滑稽且引人注目的金刚鹦鹉比常见的一些种类要小的多。它们具有欢乐的声音和淘气的性情。红胸金刚鹦鹉喜欢吃坚果和包谷,在美国本土和玻利维亚,它们主要吃这两类食物。作为一个中等大小的金刚鹦鹉鸟类,它们大约两英尺长,却比同类中较大的成员要少一英尺。但它们性格上的诸多优点,足以弥补其体形上的差距。尽管它们或许不象琉璃金刚鹦鹉和绯红金刚鹦鹉那样常见,供饲养的鸟种还是可以找到的。
绯红金刚鹦鹉 在这类鹦鹉身上,你会看到大自然在色彩搭配上所创造的奇迹。绯红金刚鹦鹉可以列入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鹦鹉之一,在种群中会最快获的人们的喜爱。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公众生活,它们肯定会变成真正爱炫耀的一群。作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对于任何不当的饲养方式都非常的敏感,因此它们有的时候会被称为"刺头",但 如果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并有适当的时间从笼子里出来玩耍,它们将会可以和琉璃金刚鹦鹉媲美。绯红金刚鹦鹉对环境异常敏感,不适合孤立喂养。它们可以成为最有趣最可爱的家庭成员,但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不当饲养,或者被耍弄,它们会变的顽固且沉闷。绯红金刚鹦鹉的种类很多,最不寻常,最值的注意的一种,是翅膀上具有翡翠的绿色和黄色的色块。野生绯红金刚鹦鹉的数量持续减少,目前已经收到热带环保人士的广泛关注。
紫蓝金刚鹦鹉 此类鹦鹉是族群中最大的,足有四英尺长和展开可宽达四尺的翅膀。最近的调查表明,紫蓝金刚鹦鹉的数量在2500-3000只之间。不同于大部分的金刚鹦鹉,紫蓝是很挑剔的食客。在野生条件下,它们以两种不同的棕榈果为食;在家养条件下,以澳大利亚胡桃,巴西豆,榛子,胡桃,杏仁,大胡桃,坚果和椰子进行饲养都非常成功,苏式饼干,水果和蔬菜也可以作为补充食物。它们的饮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较低的维生素。由于它们特殊的饮食习惯,还由于它们需要很大的 笼子供它们生存,因此,饲养紫蓝金刚鹦鹉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作为宠物的金刚鹦鹉
如果能给予健康的饮食,有适当从笼子里解脱的自由,并受到大量的关注,金刚鹦鹉会成为你一生的长期伴侣。这些鸟类都很长寿,在它们的一生中,也许会看到很多猫或狗在你家里的出生和死亡。正是由于它们的长寿,以金刚鹦鹉为宠物并不应当是一个草率的决定,不能一时冲动的买回家又后悔。我们的一些客户会带着它们的鸟儿去上班,在那儿度过它们的一天,就象第二个家一样,这种安排把客户和它们的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有些人会为他们的鸟建立很大的生活空间,让鸟儿快乐的生活。相当数量的金刚鹦鹉种类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被喂养,还有些种类依然难于饲养,其野生数量也依然很低。野生的小丑鹦鹉,紫蓝鹦鹉和蓝喉鹦鹉(Blue-throated)的数量近年来都急剧降低。就我个人的意见,这些鹦鹉太珍稀,不适合做宠物,但我想鼓励那些有经验的饲养者喂养这些品种。
健康
在考虑购买金刚鹦鹉的时候,这是一个需要独立做考虑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卖金刚鹦鹉的人都应该会愿意让他们的鸟儿接受鸟类兽医的检查,然后再让你带他们回家,其中包括全面的血液检查(即CBC),喉部和气管的健康和鹦鹉病的抵抗性。你大概需要等两天的时间,才能获的这些检查的最后结果。鸟儿应该有带兽医签字的证书。如果所有的检测都表明鸟儿没有明显的疾病,那么你就可以很有信心的把它们买回家。为了预防起见,新鸟即使经历了所有的检查,也最好跟你已养的鸟儿隔离最少45天。
年龄
年龄是仅次于健康和性情的重要考虑因素。买一个年龄较小的鸟,没办法保证它们能很驯服,而买一个年老一点的金刚鹦鹉也不代表它们会成为好的宠物。金刚鹦鹉是独立的生物体,即使到了一岁甚至一岁半,它们也依然保持生长。金刚鹦鹉的幼鸟具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变浅。小丑鹦鹉和紫蓝鹦鹉例外,即使进入成熟期,它们的眼睛也还是黑色的。

凤 头 鹦 鹉
介绍: 葵花凤头鹦鹉,英文名Cacatua galerita,其中还有小葵花凤头鹦鹉、鲑色葵花凤头鹦鹉、大白葵花凤头鹦鹉等几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及北部、东部岛屿等地。
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凤头寿命很长,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也有的活到60-80年。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眼沙为黑色,雌鸟为褐色。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每天加喂些苹果和少量青菜。人工饲养应采用金属笼或金属架,架两边设有金属的食罐、水罐。葵花凤头鹦鹉嘴掾坚硬,破坏性强,饲主要经常检查锁链牢固情况,以免鹦鹉咬坏后逃跑。该鹦鹉聪明,乖巧,富有感情。鸣声响亮,善学人语,深受朗鹦鹉爱好者喜爱。
玄 凤 鹦 鹉
又名: 鸡尾鹦鹉、太阳鸟、欧卡美
分布于澳洲中部一带
形态及习性: 身长三十公分,照片左边为原种鸡尾鹦鹉,右边为其黄化种,鸡尾鹦鹉还有许多的变种已经育种成功。
它的个性相当温和,饲养在合适的环境中,它就会准备繁殖。母鸟会产下4~7个蛋,约孵化二十天,公鸟负责白天的孵化工作,母鸟则负责晚上的,孵化后,幼鸟大约三十天后离巢。
在台湾鸡尾鹦鹉已经能够商业化的大量生产了,小鸟的爱好者可以在市面上购买约三尺大的笼子以及专用的巢箱,并且提供适当的食物,您就可以准备繁殖鸡尾鹦鹉了。因为它的个性相当温驯,非常适合初学者饲养,当作手乘的宠物鸟。如果您对繁殖鸡尾鹦鹉已经很有心得的话,您还可以试试繁殖其他的变种喔。
(一)生活习性
玄凤鹦鹉栖息草原、树林及农田中。喜小集群活动。食物主要为植物果实种子,兼食植物嫩芽。筑巢于树洞内,由雌雄共同孵化和育雏。
(二)形态特征
玄凤鹦鹉体长约23~25厘米。嘴短、阔,前端具钩。头具淡黄色的冠羽。脸颊具橘黄色的圆形块斑,中央尾羽特长。
(三)玄凤鹦鹉的雌雄鉴别
雌雄同色,雄鸟脸颊斑的颜色深,雌鸟脸颊斑的颜色稍暗淡。雌鸟尾羽下侧具黑色横斑。幼鸟的体色相同,雌雄很难鉴别。
(四)玄凤鹦鹉的品种
目前国内饲养的玄凤鹤鹦鹉只有灰色、花色和白色3个品种。
1.灰色玄凤鸦鹦鹉全身体羽为青灰色,头具淡黄色冠羽,嘴黑灰色,头顶、前额、下顿至喉部均为淡黄色,脸颊具橘黄色圆形块斑,上体、胸、腹为青灰色,两翼外侧覆羽为白色(也有的背部及翅膀上具白色块斑),尾羽为黑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脚为黑灰色。
2.花色玄凤鹦鹉体羽为青灰色,全身具黄色斑块。其它似灰色玄凤鹦鹉。
3.白色玄凤鹦鹉全身体羽为白色,头具淡黄色羽冠,嘴为象牙白色。头部、脸颊、下颌至上喉部均为淡黄色,脸颊具橘黄色圆形块斑。脚为肉粉色。
(五)玄凤鹦鹉的饲养管理
玄凤朗鹦鹉体格健壮,抗病力强,耐粗饲料,较容易饲养繁殖,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很少发生死亡现象。但要注意不要断食、断水,饲料不要太单一。作为观赏鸟或驯鸟也可用鹦鹉架饲养。由于它善于攀缘,喜欢啃咬木质,玄凤鹦鹉的饲养应用金属笼,每对玄凤鹦鹉的繁殖笼大小为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栖杠宜选用硬木或硬树枝,直径2厘米右。食水用具应结实、稳妥,防止被咬坏或蹬翻。巢箱可用五合板制成封闭式的巢箱,大小为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6厘米,中间最好加一块5厘米高的隔板,巢箱正面开一个6~7厘米的出入孔,内垫锯末。沙盘最好用铁皮托盘。水罐每天或隔天清洗1次,更换清洁饮水。青菜每天或隔天喂1次。沙盘每周清理1~2次,食罐、水罐及用具应每月消毒1次。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调节室温,预防疾病的发生。冬季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应加强通风。
(六)玄凤鹦鹉的饲料
主要以谷子、黍子、稗子、稻谷、麻籽、葵花籽、鸡蛋小米、油菜或其它青菜等。
1.粒料搭配比例谷子40%,黍子20%,稻子10%,麻籽20%,葵花于10%,把几种饲料混合均匀即可。
2.鸡蛋小米在配鸡蛋小米时,应在每l千克小米中加2克食盐和4克多种维生素、钙粉和微量元素。
(七)玄凤鹦鹉的繁殖
幼鸟的性成熟期为8个月左右,此时即可参加繁殖。玄凤鹦鹉一年四季均繁殖,但夏季天气最热的7~8月份,也是鹦鹉换羽的季节,应把窝巢拿掉停止繁殖。如果不把窝巢拿掉,鹦鹉会继续.繁殖,由于天气闷热,孵化的蛋虽说发育得很好,但出雏率很低,会有相当部分的雏鸟憋死在蛋壳内,并使鹦鹉 换羽期推迟。这样反而不如让鹦鹉停止繁殖,待恢复体力换 羽期后,再挂窝巢进行繁殖,保持较高的出雏率,以提高经济效益
玄凤鹦鹉全年可繁殖3~4窝,初产的鸟每窝可产3~4 枚蛋,以后一般多为4~6枚,蛋呈白色,隔天产1枚蛋,在产 第三枚蛋后,雌鸟开始孵化。孵化主要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 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约50天左右。幼鸟开始学 着吃食,等雏鸟能吃食后可分笼饲养,这时雌鸟又开始下蛋繁殖了。
在种鸟繁殖、孵化期间应注意环境的安定,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不要移动鸟笼,尽量不去翻动鸟巢,以免惊动亲鸟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小鸟出壳后要注意室温和食、水的充 足,在繁殖期应补充无机盐饲料和微量元素。
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玄凤鹦鹉平均寿命18年左右,最长可活20多年。
玄凤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5~7年左右,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

❼ 亚历山大鹦鹉幼鸟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吃食

当你的鹦鹉大概90天大,而身体表面羽毛已经完全长好,并覆盖全身的,那么表示你的幼鸟即将进入断奶期,断奶的过程,主要是从流质食物,渐渐过渡到软固体到固体食物的过程。如前面所说,从大概60天大就开始每天保持喂食流质,并在保温箱内放置软固体食物,这个时候的幼鸟开始比较顽皮了,也是本能的驱使,它开始到处啃咬东西,这个时候的幼鸟一般会对食物发生兴趣,并对食物初步的啃咬和学吃,根据多年观察和实验,这个时候如果家里有另外一只体型差不多的成年鹦鹉为伴(为伴并不等于混养),喂食相同的食物,幼鸟就会学习成年鹦鹉的进食,幼鸟学习进食的时间会比没有成年鹦鹉作伴的幼鸟快。到了大概90天大,正常情况来说,幼鸟的进食应该是比较顺利了,自己可以进食同类鹦鹉正常食量的一半或以上,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幼鸟每天喂食流质的次数改为每天1次,让幼鸟在流质消化完后,有更多的时间感到饥饿而促进幼鸟自己进食软固体、固体。若过程继续顺利的,20-30天后,就可以完全断奶了。 断奶后,一般我有一个非正常的做法,就是无论鸟龄多大,都保持一周或者2周喂一次流质,我采用这个方法,主要是为了定期把日常的添加剂(如钙粉、维生素、体内驱虫药,甚至有病的时候喂药等)混和到流质里面喂给鹦鹉进食,如果不采用这个方式而采用把添加剂防到水或者饲料里面,那么添加剂或者药物将不能很好有效的吸收,而且很浪费,采用喂流质的方式就比较有效全面的解决这个问题了。对于一些非正常的断奶问题,一般鸟友比较常见的是不肯断奶,无法断奶的情况,鸟友都说自己的鹦鹉不肯进食固体,也对固体、软固体不感兴趣,碰都不碰,对于这些问题,在饲养过程中,是应该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问题出现的,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因为前期喂食时候没有注意,或者不懂得断奶程序导致的,具体情况主要有:
1、有些鹦鹉是不会主动产生断奶意欲的,也就是说不会主动断奶,主人不断喂奶,没有按年龄缩减喂食次数,也没有在适当时候给予鹦鹉固体和软饲料学吃,导致鹦鹉到了断奶阶段,依然保持每天进食相同的次数,相同的量,由于没有进食固体食物,幼鸟就完全失去自己主动进食固体的意欲了,所以到后来,该断奶的时候,由于幼鸟已经过份依赖主人的喂食,而不主动啃咬食物了,所以会出现断奶难的现象。
2、有些主人是知道断奶程序,但在初初放固体,软固体给鹦鹉学吃的时候,由于部分鹦鹉不敢进食这些固体、软固体或者家中没有进食的学习对象而学习进食很差的,这时候主人没有马上采取措施帮助鹦鹉学习进食的,导致鹦鹉进入断奶期依然不会自己进食,或进食情况差,而这时候,主人偏偏又不忍心看着鹦鹉挨饿,所以继续跟以前一样喂食,结果主人的纵容就变成跟1一样的结果了。
在这里说一下,鹦鹉要断奶,饥饿是其中主要的原动力,如果主人不忍心让鹦鹉适当挨饿的,那么你的鹦鹉是永远不能学会自己进食固体的。此外,鹦鹉在断奶期间,由于进食不足,渐渐出现消瘦情况是绝对正常的,不用过份担心。当学习进食完毕后,自然能恢复体重。
详见青鸟论坛 亚历山大,大、小绯胸幼鸟饲养全攻略。

❽ 鹦鹉幼鸟啃咬东西是不是可以准备断奶了

1鹦鹉断奶/断奶期是怎么一回事?
鹦鹉是晚成鸟类,出壳后还是未发育成熟体,不像鸡鸭之类出壳后就可以自己啄食,是靠鸟爸爸鸟妈妈反刍出来的流质食物喂养长大的,从一个肉球一直长到羽毛丰满能自己觅食独立生活。

人工饲养繁殖的鹦鹉基本不管是人工从蛋孵化的还是由亲鸟孵化后取出人工手养,都是由人用鹦鹉奶粉饲喂。
我个人把鹦鹉从仅能靠人工饲喂流质食物的雏鸟到可以完全靠自己吃固体食物吃饱的幼鸟的这个过程称为断奶。
从羽毛基本覆盖全身开始可以学习啃咬固体食物一直到不太愿意再以流质食物为主食,可以自己吃的很好,很饱,不再需要人来定时定量喂奶的过程,我称之为断奶期,由于这个阶段有时候会给饲主造成一定的苦恼,很多人也称之为厌奶期。
着重强调一下,断奶期对于一只鹦鹉来说是一生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绝不可当作儿戏。
2我不建议任何新手饲养未完全断奶的雏鸟
看到这里,很多人开始说了,别人都说小鸟要没断奶的时候带回去才能和人亲,断奶了就不亲了,而且自己养更好,喂的好,如何如何。
我只想说,你懂个屁!别人说你就信了?你把别人叫到我面前来,我保证不打死TA。
幼鸟的互动能力还有亲人程度只和饲养的方式和细节有关,和年龄没什么直接关系。
断奶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断奶期内,小鸟开始羽毛丰满,离开育雏箱/保温箱,进入断奶笼,开始学习在笼内攀爬,学着啃啃蔬果,咬咬鸟粮,同时嗉囊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收缩,吃奶的量会慢慢减少甚至经常拒食,但是进食固体的粮食开始慢慢增多,嘴部和脚步的攀爬力量增强,开始探索未知世界。
在这个阶段如果一直顺畅的由专业的饲养者来把控,可以很好的监控小鸟的生长曲线,每次的进食量,排便健康状况,同时小鸟在安全不变的环境下能更容易放松的去学习进食,玩耍和锻炼,往往能很顺利的过渡完断奶期,不容易出现进食紊乱,同时避免体重和体质下降等问题
但是如果贸然把一只正处在断奶期的幼鸟交给一个新手,甚至要在路上颠簸十几个小时的话,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或者紧迫造成的问题。同时环境的更换,温度的差异,喂奶方式的区别和熟练程度,食物的转换,能不能发现小鸟的排便或者别的方面的异常等等这里每一点的疏忽都可能对鸟造成致命的问题,这时候刚才还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是超级好主人的买家就会开始到处求助,胡乱治疗,治疗不好的话就会开始怀疑买到了病鸟,接着控诉无良商家不得好死,一出出闹剧层出不穷。
其实很简单,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让你的卖家帮你好好养到断奶稳定后再交给你(价格自己协商妥当,应该会比没完全断奶的贵一些),你只需要按照正常的饲养方式好好照顾你的宠物就可以,并且日常细心观察健康状况,大都可以有一个可以陪伴你很多年的宠物鹦鹉。
不过如果你已经带了一只没有断奶的幼鸟回家的话,那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帮到你。
3不同鹦鹉品种大致的断奶年纪
小型鹦鹉里面一般牡丹鹦鹉或者玄凤鹦鹉大约在50-60日龄就可以完全断奶适合带回家
小太阳,草科,和尚,金太阳,吸蜜,月轮之类的中小型鹦鹉一般在2个半月左右年纪可以完全断奶
塞内加尔,贾丁氏,凯克等约在3-3个半月左右大小可以完全断奶
灰鹦鹉,折衷之类的一般在3个半月到4个月左右大小可以完全断奶
大型鹦鹉正常4个月左右时候能自己进食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一般4-6个月大小比较适合带回家,也要看饲主的饲养能力
每个品种的断奶年龄只是根据我以往的饲养经验来的大致范围,具体到每个个体可能还会有比较大的区别,购买时最好先和卖家确认好小鸟的具体情况。
4要准备好什么?
在带一个小鸟回家前先把奶粉,喂奶器具,鸟粮,住的笼子,日常常备药物准备好。千万别等到小鸟接回来了觉得缺这缺那再临时去买。
如果在温度很低的季节,或者是温差大的季节,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幼鸟来说能准备一个保温箱会比较安全,因为在28-30度左右小鸟的身体机能会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同时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者别的异常,保温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5要个什么样的笼子?
不管你是不是已经给它准备了一个很豪华,很大,很高档的笼子
我都建议你还要给它准备一个幼鸟的断奶笼,因为幼鸟在刚换了环境,同时还不太会吃食物的年纪,如果在一个特别大的笼子里面,一个是会觉得紧张,一个是很难马上找到吃食物的地方,还有一点很重要,刚吃完奶嗉囊鼓涨的小鸟如果从很高的笼子高处摔下来很可能造成致命的损伤,有前车之鉴的惨痛经历。
别看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扁扁笼子,但是对于没有断奶的幼鸟来说可以安全的锻炼攀爬,另外就是水和食物就在面前,随时可以去啃啃咬咬,主人在的时候可以定时把小鸟放到大笼子里面玩一玩,慢慢适应,等完全断奶后就可以移到大笼子里面生活了。
6我的饲养习惯

我个人在饲养鹦鹉的过程中一般是这样的一个习惯:

小鸟刚从大鸟身边接出来放在保温箱饲养,等小鸟羽毛能覆盖身体80%以上的时候就会在保温箱里面放一个小碗放少量食物让小鸟学着啃食了,学吃阶段的食物建议使用合成粮,因为酥脆好消化,而且以后转换食物也比较容易些。
如果是中大型鹦鹉的话还可以放一些水果和煮过的新鲜玉米,胡萝卜,西兰花等等蔬菜给小鸟啃着吃,天然食物也很容易消化。
这时还可以慢慢调整保温箱的保温温度直到接近室内常温,等小鸟毛基本羽毛长齐就可以转换到断奶笼里面生活了。
转换到断奶笼后还是正常喂奶,不过随着小鸟的年龄增大嗉囊收缩可能会减少吃奶的量或者某1顿或者两顿直接拒食,这是很正常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转换成少吃多餐,同时可以把奶粉冲调的稀一点更温热的时候喂食,千万不要去硬灌或者不管鸟多大年纪永远每天3顿每顿50毫升这样喂法,要根据年龄段和身体特点灵活调整。不少幼鸟就是因为主人喂奶的不当方式造成的消化系统问题。
随着小鸟自己可以吃比较多的固体食物,可以把喂奶的次数从每天3顿减少到早晚各1顿,1天1顿或到两天1顿,基本自己可以吃的很好,两天1顿的时候就可以接回家了。
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鹦鹉断奶并不是说永远不喂奶了,比较建议保持每周2-5次喂奶的习惯,这是为了保持鹦鹉愿意吃主人喂的温热流质食物,如果以后出现不舒服需要喂药的时候可以非常容易的拌在奶粉里面喂下去。
没什么秘诀,就是最简单的多观察,观察进食,消化,排便的状况来随时调整饲养的细节,如果你没有经验的话可以把我的经验作为参考,虽然对于新手来说并不是像说起来那么轻松简单。
7给你的建议
一个没有断奶的小鸟带回家后
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冬季最好加温,夏季保持阴凉通风
让它待在安全的笼子里面休息,干净的食物和水放好
尝试喂食/奶,详细咨询好你的卖家使用的奶粉和食物还有喂奶习惯,可在这个基础上奶的温度稍高一点和稀一点,更容易接受
喂奶后观察消化状况,和排便状况
有任何异常马上联系卖家,身边了解鹦鹉的朋友,或者专业兽医

❾ 为什么我的桃脸牡丹鹦鹉喜欢啄它们的幼鸟的眼部羽毛

成年的鹦鹉是很少会给自己的雏鸟梳理羽毛的,就算是给雏鸟梳理羽毛也不会梳理眼皮,
因为鹦鹉有啃咬异物的习惯,可能是把雏鸟当成【异物】了,所以尽量不要让成年鹦鹉啄雏鸟,如果发现雏鸟的眼睛出现红肿,流泪的现象,就要马上给雏鸟滴上抗生素眼药水在鸟笼里面放置一些小木块,纸壳,树枝之类的让鸟啃咬,会缓解成鸟啄雏鸟的现象,但是如果成鸟一直不肯放弃啄雏鸟的念头,那只能把雏鸟拿出来人工喂养了
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可以加我,我给你做更全面,更具体的解答

❿ 为什么野鸡 雏鸟孵出后会吃饲料怎么还是慢慢死去

雏鸟光会吃东西不代表一定能活,因为雏鸟抵抗力弱,环境对它们的影响非常大,比如环境过湿,不通风、温度不够或过高,都容易导致雏鸟生病死亡。

热点内容
当小姐的为什么每个一段时间回家 发布:2025-05-15 04:53:01 浏览:975
微信拉黑好友为什么还能搜到 发布:2025-05-15 04:53:00 浏览:619
手机为什么无法打开压缩包 发布:2025-05-15 04:48:33 浏览:896
u9为什么绑定不了手机号 发布:2025-05-15 04:45:19 浏览:959
为什么物质光谱不一样 发布:2025-05-15 04:44:29 浏览:69
为什么电脑不会重新启动 发布:2025-05-15 04:43:53 浏览:157
吃完东西一直饿为什么 发布:2025-05-15 04:38:46 浏览:321
为什么淘宝买东西套餐比单买还贵 发布:2025-05-15 04:37:25 浏览:398
腾讯的审美为什么辣眼睛 发布:2025-05-15 04:35:18 浏览:693
手机为什么不能读文件 发布:2025-05-15 04:31:36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