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为什么好多墓都找不到

为什么好多墓都找不到

发布时间: 2023-03-16 01:33:22

1. 很多古墓为何考古专家找不到,而盗墓贼一找一个准

盗墓贼主要从事盗墓职业,会主动去寻找,而考古学家只有发现了才会去研究。

中国古代厚葬思想的存在,使得许多历史陵墓不仅具有考古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在经济的诞生下,中国出现了盗墓者。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盗墓者自然受到轻视。然而,随着近年来盗墓案件的出现,很多人对盗墓有了深刻的认识。盗墓按种类可分为官盗和私盗。私自盗墓,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私自盗掘他人墓穴的行为。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考古学家只对墓葬采取保护措施,所以考古学家从不主动寻找墓葬。由于上述原因,考古学家找不到这座古墓。

2. 为何盗墓贼找墓又快又准,专家却有很多找不到

我们国家在封建的时候,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有钱人,包括一些皇帝皇后,她们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都是非常重视的,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的话,他们希望自己的葬礼可以办得风风光光的,而一些有钱人的话,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葬礼办得非常风光,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坟墓建造的非常的奢华,尤其是在陪葬品方面,自己活着的时候用到的一些东西,死了也一定要用到,而在这里面最突出的一个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死了之后他还让数不清的兵马俑以及一些车来给自己陪葬,说白了就是活着要当皇帝,死了之后也要当皇帝。

另外一方面从考古学家角度来看的话,他们只不过是研究坟墓,并不会主动的去挖掘坟墓,因为在考古界有一个原则就是如果这个坟墓没有被偷挖过的话,他们也一般不会对这个坟墓进行挖掘。这是对死者的尊重。

3. 有大量石刻在地面上的南朝古墓,为何找不到墓

都知道,六朝古都南京,帝王陵墓不在少数,尤其是南朝,石刻更是名闻天下。只是,这33处的南朝石刻,只找到了五、六处相对应的陵墓,其余的都“毫无踪迹”了。


那么,为何还有这么多石刻守护着的主人不知所踪了呢?

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地方城建很快,开山炸石,必然会改变当地的地形地貌,给考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另外,不排除人为的“挪位”。举个例子,原先的石刻和墓是50度角,后来,变成了80度角,使得搜索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很难找到其真正所在的位置。

宋武帝刘裕的墓至今没有着落,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除了城市开发和人为的挪动带来南朝石刻保护工作的难度之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世人一直都没有重视它们,使得它们被一般人当成了普通的石头雕像。甚至于,那些体积较小的龟跌和石碑被用来建房、筑路,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只有从上到下都重视,才能让这些石刻重新和它们的主人“团圆”。

4. 为什么商、周王墓很少发现,几乎没有发现

近年来,国家对于考古工作愈加重视,然而专家确定的商、周王墓却少之又少,真正的周王墓更是一个都没有发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年代久远,大多没有史料记载;第二,盗墓猖獗所致;第三,与商、周独特的殡葬习俗所导致。当然,网络上也有人怀疑是已经发现但是瞒而不报。这种猜想在我看来是不成立的,因为在现在这种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加大宣传反而能更好的保护这些文物古迹。

另外一个很少发现商周王墓的原因就跟当时的丧葬习俗有关系了。当时不流行在墓上封土种树,也因此,这些陵墓缺少了显眼的标志,就难以被人们发现。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能确认的商、周王墓少之又少,周王墓更是一个都没,不得不说,这也是考古学界的一大遗憾。

5. 令人震惊!南京二十多处南朝古墓为何神秘失踪

南京的南朝石刻天下闻名,石刻本是帝王陵墓前神道上的摆设,神道尽头就应该是陵墓,可有谁知道,那些南朝石刻主人们的陵墓,竟然大部分都没找到!南京近日开始对部分南朝石刻进行整修保护,然而记者却从主持修缮的专家处了解到:南京33处列入保护的南朝石刻、国家级文物中,竟然只有5~6处找到了陵墓,其余大

分墓下落不明,墓主人也因此身份成谜!

这些墓为什么会“失踪”?是千年过后河流山川改变了地形?还是为了不让盗墓贼发现,帝王们故布疑阵把自己的墓藏了起来?这些墓如今还存在吗?会不会已经被盗挖一空?

9处南朝石刻主人是谁至今是谜

近日,南京开始启动第二批南朝石刻的保护计划,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神道石刻、梁建安敏侯萧正立墓神道石刻、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和侯村陵墓石刻4组石刻、7只大型石兽、6根石柱、2只龟趺都将成为继萧秀墓之后“穿衣戴帽”的石刻。

记者了解到,本次整修为侯村陵墓设计了一系列的园林修复及保护计划,可该项目到现在也没有个正式的名字。为什么?因为地处侯村的是一座“失考”墓,也就是说主人不知道是谁,因为墓到现在也没找到!负责本次整修工程的专家、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南京的南朝石刻中并不少见。

但是这却有些“说不通”。“按照常理,石刻是神道上的石刻,神道是墓的神道,沿着神道就能找到墓,范围不大,并不会费很大工夫,可是怎么会还有这么多的石刻找不到墓,找不到自己的主人呢?”周琦告诉记者,南朝石刻就以南京及周边最具代表性,石刻很多,其中列入文物保护的就有33处,这其中“失考”墓、也就是连主人名字也不知道的墓就有9处。

大墓一般都有墓志,虽然也有墓志风化找不到姓名的情况,可一般找到墓就可以有多种线索来确定主人,可见失考墓大多连墓都没找到。大大的石刻、明摆的线索在那里,南朝石刻又是南京的代表文化之一,这么多年过去了就是找不到,作为建筑专家的周琦也感到奇怪。

那么,考古学家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已经认定的南朝墓主也大多不对?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曾写过多篇有关南朝石刻墓主人身份的考证论文,他一见记者就坦言:南京何止9处墓的“主人”找不到呢?就算是现在大家在各种文章中看到的什么“梁武帝与简文帝父子墓”,还有很多人到荒郊野外去寻古,有时还会就他们的事迹感怀一番……可这些墓究竟是不是他们的,“那大多都不准!”

王志高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南朝石刻墓主人闷薯的说法大多来源于民国时期的朱希祖和朱父子。他们写了《六朝陵墓调查报告》、《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金陵古迹图考》等学术专着,主要都是根据一些考古文献来认定石刻的年代和主人身份,“可那也是推断的多,现在看来大多数都不准,比如南京的麒麟铺、方旗庙、石马冲、狮子冲等地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都需要重新考定。”

王志高告诉记者:目前能确定身份的只有萧儋、萧景等为数不多的几处,其中萧儋是因为神道中的一块碑被搭了房子、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上面有他的职位、名号,萧景也是因为神道华表上有他的职位,所以才能确定身份无碧罩告误。“此外最牢靠的方法就只有找到墓、进行考古发掘,如果从墓志上找到名字或找到印章什么的,那当然才能真正确定身份。”

可奇怪的是,南京就这30多处重要的“保护石刻”中,至今却依然只有5~6处找到陵墓的所在。难道寻墓就那么困难吗?那些贪婪的盗墓者会放过如此明显的目标吗?

根据石刻为何找不到那些帝王墓?

“找到的有萧容墓、萧秀墓、萧宏墓、萧伟墓 ……大部分都是考古发掘找到的。”王志高告诉记者,按照帝王们生前身份的高低、陵墓的规制大小,一般墓都在正对神道500米、800米或1000米的地方找到,所有的石刻神道肯定都悔明有对应的墓。在他看来,“这些墓不是不见了,而是没有去找。”一般来说,地下的东西挖上来如果没法保护好,还不如就保存在地下,“因此如果不是施工发现了古墓或发现盗墓的迹象,我们是不会主动去找墓挖的。”王志高如是说。

可神道石刻人人能找到,考古队不去挖,难道就不怕盗墓者去找吗?不动土挖掘可以,可现在连方位都没有经初步探测确定,如何保护呢?

就此,南京文物专家蒋赞初、贺云翱都有话要说,他们认为:作为南京着名的历史遗存,这方面的考证工作太落后了。有关南朝石刻的基本信息如此缺失,居然从未有人系统地整理过,这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古墓若不及时找将会永远找不到?

那么这些墓今后还有可能找到吗?等到找到之时,会不会已经被盗掘一空了呢?“古墓百分之九十以前都已经被盗过。”文物专家们如是说。可盗墓者只要随葬财宝,就算找到被盗过的墓,好歹也能确定一下主人身份,研究一下当时的墓葬习俗和文化发展情况啊!

但记者却了解到,这些墓如果不及时被找到,如果已经被彻底损坏,就有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墓主人将永远成谜!这是为什么呢?

王志高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江宁方青庙参与一座南朝石刻陵墓的考古,当时按照石刻神道方位,认为墓就在正对神道的一处凸起的山包上,结果挖开了整个山包都没有。

最后考古队认为“可能是在旁边的一处山包里”,可是前几年江宁开发滨江开发区,已经把那个山头推平了,这才知道考古队一开始就判断错了。“这要是当时推土机一下就推平了,没及时发现没停工,这座墓瞬间就彻底损毁了,永远也找不到了。”考古专家表示:这类开发不仅会变化当地的地形,使得墓按照常理找不到,还有可能使古墓永远灭失。南朝石刻究竟有多少是因此而墓葬难寻?又有多少还存于世上?没找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关南朝石刻谜团远不止这一个。

神道尽头的墓主为何会神秘消失

朱氏父子曾经在《六朝陵墓调查报告》里面提到:神道石刻到墓地的距离大约在800~1000米的范围内,而且墓葬是在神道的中轴线上,两者朝向是一致的。“依照这个结论,我们曾经很顺利地找到了南朝的墓葬,比如萧恢墓和萧儋墓。”曾多次参加六朝陵墓考察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既然多次考古发掘证明了依据神道石刻能够找到墓地所在,为什么一千多年之后,那些守护者(神道石刻)和它们的主人会失去联络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社会建设带来的地形、地貌的变化。贺云翱说:“比如江宁的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我们知道,江宁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个地方,那边要盖房子搞工程,开山、炸石的很多,这么大的动作肯定会使当地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而这正是我们进行考古勘探时很重要的一个依据,一旦被破坏,会给我们寻找陵墓设置很大的障碍。”而记者从南京市博物馆研究员王志高处也了解到相关的事实。

第二个原因是石刻被人为挪动过。南朝的神道石刻和墓葬之间原先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一旦石刻被挪动了位置,就会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效果。“比如原来石刻是50度角摆放的,你把它搬一下变成80度角,那两者指示的1000米外的陵墓的距离就相差非常大了。以1000米为半径画个大圆?这个勘探面积大得不得了,现在看来是不现实的。”贺云翱告诉记者,之所以宋武帝刘裕墓到现在还没找到,也和这个原因有关。“朱先生在解放前的一次考察中发现,刘裕陵神道上的石麒麟是淹没在泥土里面的。而上世纪50年代,为了保护南朝石刻,就对这对石麒麟进行了提升,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挪动了位置。现在看来,已经很难再去考证它们原来的位置了。”还有一种更坏的可能性。由于南朝石刻过去长期处在一个缺少保护的环境里,很多在当地修路或者搞建筑的工人缺乏认识,他们会以为这只是一些普通的石头雕塑,就把那些体积小的龟趺、石碑拿去修路了,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6. 为什么商、周王墓很少发现,几乎没有发现

年代久远加上历史文献记载少。

在新中国成立后,商周考古为了配合国家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才迎来了它的春天。

3.文献记载少

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国外不承认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是因为确实没有相关文物来证明,而历史文献记载遗失,破坏则更是雪上加霜,对商周王墓的发现造成了阻力。

7. 为什么商、周王墓很少发现,几乎没有发现呢

商周王墓较少发现的原因,不在乎两点,一是年代久远,大多无文献(或者说较为准确的文献)可考;二是葬俗所致,商周时期的墓葬不封不树,缺乏地面标志,所以难以被发现,墓上封土的流行是在春秋以后开始兴起的,这以后的王陵才开始修筑大型封土,最着名的就是秦始皇帝陵。当年在岐山发现周公庙遗址时,都期望那里是周天子的墓地,后来在神禾原发现“天子驾六”时,开始认为是东周末代天子周赧王,甚至推测过那里会不会是所有西周天子的墓地,但最终都没能得到认定。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缺乏确切的文字、文物佐证,导致很多帝王特征明显的王陵,不能得到清晰认定。清朝末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很多残存的商周大墓在那时候被疯狂盗掘,文物被掠夺出境,造成文物、史料的永远灭失。如着名的河南金村东周王陵墓葬群,在1928年曾出土过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玉器,但却被英法美日等国侵略者盗掘一空,无法获得准确的文字资料,因此无法清晰认定其墓主人确切的身份。

热点内容
抱小孩子为什么会头疼 发布:2025-07-19 00:16:21 浏览:448
帕劳人为什么不喜欢手机 发布:2025-07-19 00:03:41 浏览:627
牙齿为什么粘东西 发布:2025-07-19 00:02:55 浏览:411
为什么女人的鞋那么丑 发布:2025-07-18 23:16:01 浏览:285
生完双胞胎后为什么骨盆不一样高 发布:2025-07-18 23:10:10 浏览:235
为什么女生向男生要秋后第一杯奶茶 发布:2025-07-18 23:02:51 浏览:985
为什么离婚了孩子不想见对方 发布:2025-07-18 22:43:18 浏览:488
为什么帅男人喜欢丑女人 发布:2025-07-18 22:35:59 浏览:729
刚下载激活好的软件为什么闪退 发布:2025-07-18 22:31:03 浏览:225
癌症晚期为什么晚上睡觉脚发麻 发布:2025-07-18 22:25:50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