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爱反复扔东西
‘壹’ 为什么小孩子很喜欢扔东西
扔东西,是一岁左右孩子的经常性动作。家长在孩子这个阶段一定不要产生反感,不要认为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其实,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为了认知这个世界
宝宝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对事物的因果联系非常感兴趣。通过一次次将玩具扔到地上,小家伙发现了“地心引力”。不管是扔玩具、勺子或者杯子,任何东西对他们而言都是一样的。只要拿到手上,就都可以扔出去。每一个小小的新发现在宝宝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孩子经常扔东西,有时是发泄不满、有时却表现得兴高彩烈。孩子爱扔东西的原因比较复杂,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分析,乱扔东西是许多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敏感期,只要认识清楚,处理好了,很快就能解决。
关注讲燃堂公众号,获得更多燃气知识。
‘贰’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扔东西
链接:
‘叁’ 宝宝喜欢扔东西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对这个世界产生认知的时候,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很多举动都是他们表达和学习这个社会的表现,比如扔东西。下面是我分享的宝宝为什么喜欢扔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喜欢扔东西的好处
符合宝宝的心理发展水平
游戏是由儿童心理特点所决定,各个发展阶段的宝宝,都有属于他们的不同的游戏行为。然而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而言,扔东西也只是其中一个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正好吻合的游戏。成人千万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与标准来衡量宝宝的做法,不要认为只有玩摇铃、躲猫猫等你可以接受并理解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游戏。其实,游戏的主人是宝宝,他们可不希望玩一些成年人设计好的游戏的,他们希望玩那种由自己发展起来,成年人看上去可能并不符合逻辑,但是宝宝却非常乐于玩的游戏。同时,成年人也不应该剥夺宝宝的自主权,阻止宝宝玩他们的自发游戏,因为这些游戏,正是发展儿童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力的最初源泉。
能让宝宝感知世界
小婴儿的感知是笼统而片面,认识是肤浅而表面。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依赖于感知印象的,因此宝宝会通过不厌其烦、乐此不疲的重复同一种动作、同一种行为来加深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认知。也许成年人会非常烦恼,为什么宝宝可以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扔东西这个动作。其实,连续扔东西也属于宝宝感知世界的其中一个过程。而且,这种重复动作联结着宝宝与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动,宝宝正是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感知着与父母的关系,发展着与父母的亲子感情的。
锻炼宝宝的能力
宝宝的这种重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抓握、找寻、手眼协调、沟通等能力,因此,这种婴儿游戏蕴藏着教育契机,应该受到你的重视与配合,并加以顺势引导宝宝对于以下衍生知识的掌握:扔在地板上的物品会发出声响;小球球掉在地板上会弹起来;宝宝把什么东西扔到地板上了?妈妈找一找。妈妈捡起来。
体验了交往关系
让宝宝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宝宝个性的发展。“婴儿游戏”是在宝宝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父母在游戏中的态度与方式潜移默化在宝宝的头脑中留下了最初的痕迹。在“婴儿游戏”中,宝宝与父母通过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沟通,满足了宝宝情感的需求与情绪的发展,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且,父母对婴儿游戏的积极应答反过来又可以激发宝宝的积极反应,使其产生信心感与满足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宝宝形成开朗活泼的个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促进宝宝成长
首先,这标志着孩子能够初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手了,这是脑、骨骼、肌肉、以及手、眼协调活动的结果。反复扔物,对于训练小儿眼和手活动的协调大有好处,对于听觉、触摸觉的发展,以及手腕、上臂、肩部肌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其次,通过扔东西,可使小儿看到自己的动作能影响其他物体,使之发生形态上或位置上的变化。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萌芽。由此可见,扔物是小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而正常的需要。家长不应极力阻止、限制,而要允许孩子扔物。
怎么指导宝宝扔东西
1、在宝宝刚刚学会抓起、扔出动作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即使扔了不该扔的东西,也不要严厉责备宝宝,否则宝宝会以为可以借乱扔东西引起大人注意,久而久之养成乱扔东西的坏习惯。
2、平日里多关心宝宝的心情,让宝宝感受到关怀和爱,但切不可过分注意、溺爱,否则宝宝会用扔东西来发泄情绪,对美好性格的养成不利。
‘肆’ 孩子爱扔东西是怎么回事
1、为了引起大人注意
当孩子看到扔出去的东西在第一时间就被大人捡回来,他会觉得是和大人玩游戏。
2、为了认知这个世界
比如他扔掉一个玩具,玩具掉在地上发出“咚”的声音,他就知道,之所以会发出“咚”的声音是因为它扔掉了玩具;再当他把小球往远处扔,小球连前败滚带跳的往前滚动,他会明白,他扔小球的行为引发了小球的滚动。这些亲身体验让他理解了事物发生的变化,发现物体更多的属性,从而增长了他的知识和经验。
3、能力的表现
孩子能扔东西必须具备一些能力,比如抓握能力,投掷能力。当孩子刚刚能够用手抓住身边的东西时,他会感觉到惊喜;当他看见自己奋力一扔,就能够让手中的慧凳颤东西飞离那么远,就有一种成就感。宝宝被这种新技巧深深吸引,想整天地“熟练”下去,而自主操纵的感觉也促使宝宝不断地试验,粗空一次又一次感受成就感。
‘伍’ 宝宝喜欢反复扔东西是什么原因父母应该如何回应
如果宝宝扔掉东西,我该怎么办?许多宝马受到这种“坏习惯”的婴儿的困扰,说他,没听,但越来越抛出它,然后继续,直到最后一次我只能有努力清理。刚转向眼睛,玩具,食物,衣服.已经满了。智力发展抛出的东西实际上可以帮助你的宝宝来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当物体落在地上时,宝宝还明白球将需要几次,水果会掉出地面,金属的东西会期待它.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认知能力不断进步。当宝宝感觉到这是他的身体的一部分时,它就像一个较小的。所以这不是一件坏事,宝马不需要阻止宝宝扔东西,最好为宝宝开一个环境,让他投掷,为他提供海绵,沙袋,球等我等了在这个阶段,宝宝不会再扔东西了。
事实上,很多次,父母都会妥协于他们的孩子。当他们测试他们的父母时,他们的父母仍然是撤退,这有很多不合理的孩子。因此,由于父母必须有一个原则,那些无法退休的原则,让孩子知道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变得更好,更好。
‘陆’ 一岁的孩子玩耍之时,为什么总是喜欢扔东西呢
一岁的孩子玩耍之时,为什么总是喜欢扔东西呢?
爱扔东西的理由
宝宝到了这个阶段会爱乱扔东西,家长可能会生气,其实应该开心才对,因为这种行为说明宝宝大脑正在快速发育。宝宝会故意把桌子上面的东西扔在地上,或者在床上玩耍时,将玩具丢到床下,这些行为不是因为宝宝故意调皮;而是因为宝宝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力量了,在发现自己可以将一样东西扔远之后,出于好奇心的驱使,他们会乐此不疲地开始尝试扔各种东西,这对他们来说是益智游戏。
‘柒’ 为什么宝宝这么喜欢扔东西
最近,有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说是自己1岁多的宝宝特别喜欢扔东西:
看书的时候,把书架上的书扔到地上;
玩玩具的时候,把玩具从手里扔到地上;
吃饭的时候,把水杯扔到地上……
气的她想骂人,宝宝却一脸无辜的哈哈笑。
如果宝宝一直扔,家长一直捡,肯定是不行的。
家长可以试着跟宝宝做小游戏“你丢我捡,我丢你捡”也是一种亲子互动。
●制定“游戏”规则
要明确的告诉宝宝东西不能往人身上扔,尤其是小朋友。
避免宝宝因为喜欢某个小朋友而向他扔东西来表达喜欢。
‘捌’ 一般是因为哪些内在原因,导致宝宝会乱扔东西
小李最近非常苦恼,因为她快2岁的宝宝最近行为显得有点“怪异”,他变得特别爱扔东西,还是故意扔的那种,小李已经发现好几次自己刚收拾过的玩具又被他扔在地上了!
这让小李心里窝了一团无名之火!
宝宝到底为什么会变得爱扔东西呢?相信有此疑问的不止小李一个。
其实1-2岁左右爱扔东西是很常见的,导致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总的来说,宝宝扔东西的起因是中性的,甚至是正面的(满足身心发展需要),但是如果家长应对不得当,一方面可能会打击宝宝探索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能会真的把扔东西变成一种坏习惯,所以家长要当心喔!
‘玖’ 孩子总喜欢扔东西是到了“空间敏感期”,正确引导有利孩子成长
很多父母都会跟别人反应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刚刚帮孩子收拾好的房间,没一会就又被孩子弄乱了。
小娟是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每天出了上班,回到家还要做家务自己收拾孩子那一团乱的房间。
"我的孩子四岁了,每天回家我都要帮他收拾玩具,每次收好之后不到一会又是乱糟糟的一团,我真心觉得累啊。"
通过小娟的话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孩子喜欢乱扔东西,那是因为孩子的空间敏感期到了。
空间敏感期,是指孩子在 0~6岁 持续发展的一个时期,这时期的孩子会对空间感兴趣。一开始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手和口来 探索 世界,当他们开始行走的时候,通过更多的感官来体验这个世界是立体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喜欢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爬到大的空间里面,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兴趣。
而反反复复地重复"爬"这个动作,是因为孩子在运用身体感知空间。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孩子在下楼梯的时候是用手趴着下的,因为手的长度刚好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感知到楼梯的高度,只有在手上有把握只扣才能让他们合理地利用他们的腿。
这就是孩子利用身体对空间 探索 的一个时期。
孩子们喜欢把东西从高处往下面抛撒,然后再把它们找到,再回到高处再抛落,在这不断重复的过程,他们会发现,原来物体可以在空间中被抓捏、移动,可以被任何形式抓弄,向任何位置移动。
有些孩子他会站在椅子上面然后把玩具往下扔,再把它往下扔,再捡回来,渐渐地他会伸出手去接住玩具,便会发现原来物体也可以这样被接住的
婷婷近来发现,自己的儿子在家喜欢把积木累得高高的,然后再把搭好的玩具一下子给推倒在地。
看着满地零零碎碎的积木,婷婷只觉得很无奈。
对于这个行为,其实是孩子智能的发展。当自己的作品垒到最高时,他们将自己的作品"豪爽"地推倒在地,看着他们铺满整个地板,感受到了空间能够不断地扩大,为他们驾驭空间奠定了基础。
从高处往下跳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感受到了空间大小的变化,更是他们打开自己所有感官一起感受空间容量的时候。
根据自己积累出来的经验,判断自己能从多高的地方跳下来,就算出现了挫折,他们也不会轻易就放弃尝试,而是重新吸取教训,调整自己所认为的"安全级别",降低高度。
这一个过程,孩子的空间掌握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种方式决定了他在未来是否具有 探索 空间的能力和魄力,是获得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父母应该将家里面比较危险的物品或者一些比较细小的东西收起来或者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幼儿园的老师经常会嘱咐家长定期检查孩子书包,提防藏有细小物品。
有的孩子喜欢把细小的物品塞进耳朵或者鼻孔里面,这样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而孩子这样的行为不过是因为他们想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空间的大小。
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 探索 的时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他们做一些他们年龄段该做的一些家务。
比如说慧答扫地,孩子可以通过手、脚、扫把等来 探索 空间的大小;擦桌子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感官体验空间的大小以及物体变化,桌子的大小和抹布的大小会让他们发现两者的大小差异。
小时候,我妈教我拖地的时候,会告诉我你要按顺序从上面往下拖,这个过程中能让我体会到是空间大小的变化。
叠衣服的时候就会觉得,原来物体可以被我任意拿捏成我想要的形状。
做家务的过程中,能让孩子感受空间变化,充分激发他们 探索 的能力和锻炼他们空间发展能力。
教育源于生活,父母应该从小事中锻炼孩子,发展孩子 探索 的能力。
父母可以试试一下这几个小 游戏 :
(1)钻床单: 先把干净的床单铺开,然后带着孩子一起钻到床单下面。在床单下面时,父母可以用手顶住床单,让孩子感受一下变小、变暗、全封闭的空间。这个 游戏 能为孩子创造新的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能逐渐培养孩子的空间感。
(2)搭积木: 这个 游戏 是每个孩子的最爱,因为它可以在自己的创造中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既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益智作用。家长可以让孩子纵向或者横向搭积木。
(3)折纸: 这一项可以前谨慧晌枣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把一张平面的、单调的纸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图案,对于孩子来说是多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4)听音乐: 音乐其实是有空间感的,不仅可以塑造空间的情绪,也改变着空间的尺度体量。音色变化丰富,高低音节奏明快,层次鲜明突出,空间感觉强烈,所以让孩子弹奏乐器,或者听音乐,肯定会让孩子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是手指的活动,弹钢琴的孩子比学电脑的孩子在空间的推理能力上会更胜一筹。
当孩子玩小木琴玩具时,用小锤敲出节奏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结果。所以鼓励孩子接触乐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空间感。
以上几种小 游戏 在平时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都可以实现,既能增进亲子 情感 ,又能锻炼孩子的 探索 能力,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在将危险物品收起来之后,家长就不要再过多地打扰孩子的 探索 行为。父母过多的打扰,只会妨碍孩子的 探索 行为,消除他们 探索 世界的好奇心。这样的做法 其实不利于孩子的 健康 成长,让孩子的智能得不到更好地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形成不愿意付出精力去 探索 和发展的坏习惯。
当自己的孩子开始喜欢乱扔东西的时候,或者喜欢从高处抛物的时候,家长要多注意了,你的孩子正处于空间敏感期,只有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够有利于孩子的 健康 成长,孩子空间的发展和 探索 ,有利于孩子智力和未来发展。
我是尼莫妈妈 育儿 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