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裂谷东西气候不同为什么
‘壹’ 东非大裂谷是怎么样的呢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大裂谷自叙利亚向南,延伸数千千米。大体来说,东非大裂谷北起西亚,从靠近伊斯肯德仑港的土耳其南部高原开始,南抵非洲的东南部,一直延伸到贝拉港附近的莫桑比克海岸。整个大裂谷跨越五十多个纬度,总长超过了6500千米,人们称它是“地球最大的一条伤疤”。由于这条大裂谷在地理上已经实际超过东非的范围,一直延伸到死海地区,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非洲—阿拉伯裂谷系统”。裂谷谷底大多都比较平坦,裂谷带宽度较大。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度差从几百米到两千米不等。西支的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湖泊,逐渐向北消失。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还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三十多个,这个地堑系统还包括红海和东非的一些湖泊在内。
据地质学家们考察,大约在三千万年以前,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使得一块大陆与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逐渐漂移运动,最终形成了这个裂谷。当时,这一地区的地壳正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都出现了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在这个力量下,地壳发生断裂,形成了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地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地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则慢慢变成众多的山峰,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
东非裂谷带不停地向两翼扩张、抬升,虽然速度非常缓慢,近200万年来,平均每年的扩张速度仅仅为2~4厘米,但是如果不停地发展下去,在未来的某一天,东非大裂谷终究会将它东面的陆地从非洲大陆分离出去,并且产生一片新的海洋和众多的岛屿。谷地上还有很多死火山的遗迹,在谷地边缘还能看到过去岩浆活动的痕迹。
裂谷带的气候温和凉爽,雨量十分充沛,山清水秀,物产很是丰富,不仅盛产茶叶和咖啡、水果,还盛产除虫菊、俞麻等植物。在这里,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势,咖啡豆一年可以采摘两次,茶叶在一年中的九个多月内,可以每半个月采摘一次,除虫菊全年中可以每10~14天采摘一次,而俞麻成熟后甚至可以天天收割。
裂谷带的湖泊是最生机盎然的。湖水水色湛蓝,辽阔浩荡,千变万化,不仅因为风景秀美而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还因为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狐狼、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栖息,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政府,已将这些地方辟为野生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肯尼亚峡谷省省会纳库鲁近郊的纳库鲁湖,就是一个鸟类资源丰富的湖泊,共有鸟类四百多种,是肯尼亚重点保护的国家公园。这里的鸟类中,有一种叫弗拉明哥的鸟,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鸟。
‘贰’ 东非大裂谷是什么样的
1.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
2. 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后分为东西2支:东支裂谷带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
3. 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派昌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亮运行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4. 西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
5. 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
6. 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二深湖。
7. 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里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即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敬哗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
8. 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
9. 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
10. 由于这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多火山多地震。东非大裂谷是纵贯东部非洲的地理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断层陷落带,有地球的伤疤之称据说由晌轮于约三千万年前的地壳板块运动,非洲东部地层断裂而形成。
11. 东非大裂谷分东西两支。东支南起莫桑比克境内西雷河口,向北穿越肯尼亚全境,一直延伸到西亚的约旦河岸,全长5800公里(一说6500公里)。
12. 其中以肯尼亚境内的一段具有最显着的地貌特征。这段峡谷长约800多公里,宽50~100公里,深450~1000米。
13. 裂谷两侧断层崖壁陡峻,象筑起的两道高墙,谷深达几百米至2000米,高差悬殊。首都内罗毕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东墙上。
14. 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群山,无数热带野生动物生活在群山的怀抱中,一座座高大的死火山屹立在群山之中,在火山熔岩中蕴藏着大批古人类、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的宝贵研究资料。
15. 裂谷底部是一片开阔的原野,20多个狭长的湖泊,有如一串串晶莹的蓝宝石,散落在谷地。
16. 中部的纳瓦沙湖和纳库鲁湖是鸟类等动物的栖息之地,也是肯重要的游览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的纳瓦沙湖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内最高的湖。
17. 南部马加迪湖产天然碱,是肯重要矿产资源。北部图尔卡纳湖,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曾在此发现过260万年前古尘谨扒人类头盖骨化石。
18. 裂谷地带由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肯尼亚主要的农业区。东非大裂谷带湖区,河流从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区雨量充沛,河网稠密,马隆贝湖马拉维南部湖泊。
19. 北距马拉维湖南口仅19公里。长29公里,宽14.5公里,面积420平方公里。水深10-13米。地处东非大裂谷南段,希雷河流贯。原为马拉维湖一部分,因水面下降而分出。富水产,渔业发达。有通航之利非洲起源说是目前的主流学说。
20. 科学家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大量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尤其“露西”的骨架化石同时呈现了人、猿的形态结构特点。
21. 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在肯尼亚境内,裂谷的轮廓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亚获得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
22. 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山峦起伏,犹如高耸的两垛墙,首都内罗毕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东“墙”上方。
23. 登上悬崖,放眼望去,只见裂谷底部松柏叠翠、深不可测,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抛掷在沟壑中的弹丸,串串湖泊宛如闪闪发光的宝石。
24. 裂谷侧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这一带是东非大平原,也是非洲地势最高的地主,气候温和凉爽,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盛产茶叶、咖啡、水果、除虫菊、俞麻等。
25. 在这里,咖啡豆一年可以采摘两次悄侍,茶叶一年内有9个多月可以每半个月采摘一次,除虫菊全年中可以每10天至14天采摘一次,而俞麻成熟后天天可以收割。
26. 东非大裂谷还是一座巨型天然畜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这里,大大小小约有30来个,例如阿贝湖、沙拉湖、图尔卡纳湖、马加迪湖、(位于东、西两支裂谷带之间高原面上)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属陆地局部拗陷而成的湖泊,湖水较浅,前者为非洲第一大湖。
27. 马拉维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7倍,最深达706米,为世界第四深湖)、坦噶尼喀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的10.3倍,最深处达1470米,为世界第二深湖)等。
28. 这些湖泊呈长条状展开,顺裂谷带宫成串珠状,成为东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
29. 这些裂谷带的湖泊,水色湛蓝,辽阔浩荡,千变万化,不仅是旅游观光的胜地,而且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活,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狐狼、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栖息。
30. 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政府,已将这些地方辟为野生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比如,位于肯尼亚峡谷省省会纳库鲁近郊的纳库鲁湖,是一个鸟类资源丰富的湖泊,共有鸟类400多种,是肯尼亚重保护的国家公园。
31. 在结众多的鸟类之中,有一种名叫弗拉明哥的鸟,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鸟,一般情况下,有5万多只火烈鸟聚集在湖区,最多时可达到15万多只。
32. 当成千上万只鸟儿在湖面上飞翔或者在湖畔栖息时,远远望去,一片红霞,十分好看。
33. 有许多人在没有见东非大裂谷之前,凭他们的想象认为,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深,其间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涉无人烟。
34. 其实,当你来到裂谷之处,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宫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的紫红色、淡黄色花朵的仙人滨、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山水之间,白去飘荡。
35. 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36. 此时此刻,你就会真正感到,只有亲临裂谷之巅,才能切身体验到自然界这种举世无双的奇秀景色,感受天地之广阔,气象之万千。
37. 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地质学家们考察研究认为,大约3000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