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晚上死虾为什么会死

晚上死虾为什么会死

发布时间: 2022-06-19 12:11:46

‘壹’ 小虾为什么会死掉

由于缺氧或者是环境的改变,水质的改变造成无法适应,所以才造成的死亡,这一般都是小虾死亡的原因

‘贰’ 我养的虾一下午全都死光了,是什么原因

是在鱼塘养的还是在鱼缸里养的?
我分析有可能是缺氧,或者水质问题、食物问题、天气问题等多因素,如果是刚买回来,要用放过几天的自来水。因为纯净的水中含氧量少不适合养鱼养虾。当然,如果你能弄得到干净的无污染的河水会更好 。也可以在买虾的时候找卖虾的要点他那养虾的水,回家和自来水兑一下才能放入虾。总之过水一定要过好,如果过水没问题,那就可能是水质问题。养虾的缸口不宜太小,缸里建议养一些水草,缸口若太小会容易很难补氧使虾窒息而死亡,晚上和阴天要在缸内放充氧机补氧气,注意给虾补氧气

‘叁’ 室内养虾大量死亡怎么回事

、致病性弧菌感染

由弧菌感染引起的偷死,主要症状是对虾腹节和尾部的肌肉呈现不透明、坏死症状、虾体色加深、断须,以及足变红。



2、水质恶化

池塘底部出现死虾现象,死虾肌肉白浊,同时伴有脱壳不完整的、断须等现象,这种现象常见于高密度养殖池塘,其主要原因是:晚上底层缺氧,底质管理不善,有机物积累过多;氨氮偏高,亚硝酸盐高;水质管理不善。对虾出现鳃肿、黄鳃、黑鳃等,造成对虾生理性缺氧,从而导致偷死。



3、肝肠病变

池塘水质、底质管理不善,导致有害菌大量繁殖,另外养殖过程中的营养得不到补充,导致对虾处于亚健康状态,再加上池塘有害物质,比如藻毒素等不断积累,导致对虾肝胰腺发生病变。如果不及时对对虾的肝胰脏进行保护,那么肠道也会开始发生病变,出现白便等肠道病害,从而发生偷死。



从虾壳的软、硬来判断偷死情况,可以分为三点:

①硬壳死虾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后引起的;

②软壳死虾通常是在虾大量脱壳时塘底缺氧,水质、底质恶化或因气候突变等情况下,虾急性脱壳而引起的;

③硬壳死虾和软壳死虾都有,通常是脱壳不遂引起的。

‘肆’ 为什么水晶虾一夜之间全死了

很有可能是缺氧,然后都死了。如果你种了水草的话没开氧气泵晚上水草会抢很多氧气,虾缺氧就会死亡。或者是你水质有问题,氯含量过多,这个建议用静置3天的自来水养。水晶虾是多种观赏虾里面比较难养的一种,对环境要求较多,最好要有沉木,水草,莫斯是最好的,然后晚上最好开开氧气泵。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伍’ 早晨买的活虾到晚上全死了,还有臭味还能吃吗

不能吃了,死亡两个小时的虾蟹是禁止食用的。

虾、蟹、甲鱼等动物属高蛋白肉类,死后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为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气越来越大,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

腐败变质食品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菌存在的机会,并可使一些致病力弱的细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以导致于人食用后而引起食源性疾病。

某些腐败变质分解产物组胺可引起变态反应,霉变甘蔗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的食物,往往可造成慢性损害。

(5)晚上死虾为什么会死扩展阅读

一、辨别虾的新鲜度

1.新鲜虾体形弯曲。新鲜的虾头尾完整,头尾与身体紧密相连,虾身较挺,有一定的弹性和弯曲度。而不新鲜的虾,头与体、壳与肉相连松懈,头尾易脱落或分离,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弯曲度。

2.新鲜虾体表干燥。鲜活的虾体外表洁净,用手摸有干燥感。但当虾体将近变质时,甲壳下一层分泌黏液的颗粒细胞崩解,大量黏液渗到体表,摸着就有滑腻感。如果虾壳黏手,说明虾已经变质。

3.新鲜虾颜色鲜亮。虾的种类不同,其颜色也略有差别。新鲜的明虾、罗氏虾、草虾发青,海捕对虾呈粉红色,竹节虾、基围虾有黑白色花纹略带粉红色。如果虾头发黑就是不新鲜的虾,整只虾颜色比较黑、不亮,也说明已经变质。

4.新鲜虾肉壳紧连。新鲜的虾壳与虾肉之间黏得很紧密,用手剥取虾肉时,虾肉黏手,需要稍用一些力气才能剥掉虾壳。新鲜虾的虾肠组织与虾肉也黏得较紧,假如出现松离现象,则表明虾不新鲜。

‘陆’ 养虾为什么一夜间全都死了

那因为感染了一些病毒。有可能你的水只缺氧。

‘柒’ 救命啊~~~,谁是专家我的虾又开始死了,我要繁殖的,我已经尽力了,可为什么还会死虾

很easy,水池大点儿,一般密度我觉着3cm的小虾1立方米水可以养十几二十只,密度大的话会缺氧,这个不是你用增氧气可以搞定的。增氧气会使虾受惊吓不能安静的觅食等等。自然环境肯定要的,绿藻,浮萍,沉木,水草,然后就扔着别管它了,死了的及时捞出来,最后死剩下的密度就是差不多正好的,剩下的虾也绝对是身体最健康的。

‘捌’ 早上买的鲜虾晚上全死了还能吃吗中间放冰箱的

如果真的像你说的一样,是早上买的活虾放进冰箱冷藏之后,晚上拿出来才死掉的话,那么还是可以吃的,因为这些虾类死去的原因主要是缺氧而引起的,而且由于一直放在冰箱的冷藏当中,冰箱内保鲜的效果会一直保证虾的鲜美,所以这个时候吃掉的话,几乎与活虾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正常的把虾烹饪之后再吃掉,但是不建议大家直接生吃,虽然生吃虾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吃法之一,但是很多虾类基本上都需要在活着的时候生吃,死掉后的虾即使再新鲜也不适合生吃,而且生吃虾还具有很大的被寄生虫感染的危险。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想要很好的保证虾的鲜度的话,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长时间存放的东西需冷冻

想要长时间放在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必须要冷冻,只有冷冻才能帮助我们最大限度的保存食物的新鲜度,比如说上面我们所说的大虾就是这样的,冷冻过的大虾,虽然在新鲜度上没有新鲜的大虾要好,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玖’ 虾是怎么死的

书上说原因可多了,亚硝N、白斑、红体、缺氧、体质差、水质差、细菌、蜕壳不隧或软壳不硬、高温、泛底、藻毒。。。。。还有说是综合因素的,这个牛,无敌解释

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人,没有一本书能说明偷死的生理过程(大意)。估计没有人去认真研究或者研究不出来。

在珠三角(南方),为了了解塘内有没有虾死亡,虾农一般都在(叶轮式)增氧机旁边放置一个网缯,时间久了(超过一两个小时),被水流带来的死虾会渐渐地堆积在缯里,多者半天就可以集满一大缯,象小山一般,一般装不下时会有20多斤,有点提不动甚至是怕缯给扯破的感觉。增氧机底下每天有多少死虾(个数,重量),是指导虾农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极其重要的指标。。。

我所了解的白对虾偷死,基本上没有到增氧机底下去死的,从缯内死虾的数量根本反映不出有无偷死和偷死的严重程度。以我上半年的一个塘为例,据推算,30天不到至少偷死1500斤,每天平均有50斤,最严重时弄不好有一百多斤!!!可以明确的是,即便是偷死100斤,别说增氧机底下的缯会告诉你,连所谓的常规指标都可以撒谎——它们测起来都算是正常范围!不相信吧?不相信没关系,我不会和你争,因为这是我已经确定无误的,不需要靠争论来佐证。呵呵。。。那死这么多虾,水有没有坏呢?当然不大好了,不过和平常坏水的程度差不多,没有达到倒藻的程度就是了,谁知道这次水不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没有经历教训时,哪里会想到是因为偷死引起的水坏?

那有没有办法确定偷死呢?也有,但没发现靠谱的。我有两个办法可以定性白虾偷死。办法一,潜下水去摸,象十亩的塘,我下水一个半小时,脚不曾着地,严重时能摸到30多头(一斤多),然后按摸过的面积和分布情况大概推算有30多斤,可实际上肯定不止,连平均数都不到。所以只能定性,不好定量。。。。办法二,等死虾浮起来。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大量偷死+正常投料时,死虾是吃不完的,于是在高水温(30-35度)下过2天左右,没被吃完的会浮起来,不过呢,实践经验是,等你发现有死虾浮起来了,已经是相当+相当+相当地严重了,比如按我的经验,10亩的塘,存塘5000斤的话,只要有死虾浮起来,那它们死的当天,至少有50斤!也就是说,等你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发现连续两天的话,那可能有200斤左右死底了,如果发现连续7天,上千斤都有可能,或许你根本没有机会连续发现7天。到3天或45天你就得清塘了。我见过有一两个浮起来的,也见过30多个的,最多是200多个,,暂时和具体严重程度不上号。不过肯定是属于损失惨重的级别的。我估计浮起来的只占总偷死的20-50分之一。。。。按我的经验,两天前(的那天)偷死超过30斤(10亩5000斤),才有可能发现有浮起(不然有可能被及时吃掉)。。。

一般来讲,增氧机底下发现大量死虾,我不怕,按步就班,不行就清。。。最怕的是,某一天,你一计算饵料系数,发现明显不对头,这时你才知道,池底有很多故事早就发生很久很久了。。。。所以,在珠三角,很多虾农在发现有死虾肉浮起来时,马上安排出一网或者清塘。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偷死不挑个好地方,随地仆街死?为什么死几十斤上千只,基本上都没有游到增氧机底下去死呢?我的祖宗心肝,你们不知道那里有大救星吗?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白虾偷死,基本上是猝死?以致于来不及跑到安全或可缓解病情的地方就沉底了。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脏病突发?白斑病毒咬你?毒气熏你?吃饭给刺卡死了?蜕不了壳憋死?蜕壳后精尽人亡?。。。

还有一些现象,料台内正在吃料的虾也会有猝死,关增氧机后也常常会有虾猝死,开机时可能也有吓死的,不过没检查过。

偷死可能有三种原因(不知对不对啊,咱们水平也就如此了----瞎扯).
一、死虾肠内有料,虾壳较硬,基本上是猝死,也就是急性缺氧。
二、死虾肠内没料,虾壳较软,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壳了(亲眼见过啊),基本上是亚硝酸盐很高,PH值很低,溶氧也低(有时也很高,但据说虾利用不上,血液先与亚硝酸盐结合了)----水质恶化中毒身亡。这种死法很惨,死很多。
三、死虾肠内没料,虾壳较硬,绝大部分是肝脏收缩变硬,出现白斑。这种死法也很惨,也死很多,与水质无关。今天早上,我看就是这种。

底死即增氧机底、池底有对虾死亡,又叫“偷死”、“冒底”。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 底质、水质恶化:亚硝酸盐含量过高、pH值偏低,对虾功能性缺氧引起。这种底死一般虾壳较硬,常伴有少量的细菌感染。
处理方法:用复方过氧化钙 + 池底解毒丹增加底部溶氧改良池底环境(单独用增氧底毒清也可),同时泼洒草本应激灵;再处理亚硝酸盐(详见问题38、处理亚硝酸盐有哪些方法?)。
⑵ 水体硬度小,对虾体质弱,蜕壳障碍:这种底死一般虾壳柔软或双层壳(蜕壳不遂),常有断须的现象,在天气变化或恶劣(寒冷)时常见。
处理方法:可先泼洒复方过氧化钙或钙镁活力源增加水体硬度,同时内服人参多糖补钙。
⑶ 应激底死:明显特征是肝脏肿大变黄、变白、甚至萎缩透明。常见于转塘、过苗、刮虾、台风后,对虾吃料不受影响,摄食量有时还会突然猛增。
处理方法:立即停喂或减料,泼洒草本应激灵和解毒高稳C,内服免疫星、人参多糖保护肝脏,此时切忌换水消毒。
注意:底死易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附近的蜕壳期(因为蜕壳期对虾体质较弱)。所以蜕壳期前就应施用钙镁活力源或复方过氧化钙,内服人参多糖,做好预防工作。

‘拾’ 死了极火虾,求原因

极火虾死亡原因有:
丝状细菌病
病原菌为丝状细菌丝状细菌寄生于虾幼体和稚虾的体表,如幼体附肢的刚毛, 稚虾的肋部,鄂足等处。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幼体, 稚虾的患病部位可发现这种细菌。当虾体寄生大量丝状细菌时,就发生大量死亡。

黑斑病
本病由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Benekea sp.所引起。 有时伴随有假单胞杆菌和极毛杆菌。发病初期病灶处是较小的褐斑,以后病灶处逐渐溃烂,变为黑色。 细菌腐蚀被破坏了的甲壳下面的组织,最常被细菌感染的部位是鳃丝, 腹部腹面的肌肉,尾节和步足。
黑斑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 疾病发生的过程,首先是甲壳遭到破环,其次是分解甲壳和腐屑的细菌侵入, 最后是一种致命的淡水藻状菌的侵入,蔓延和发作,引起虾死亡。用呋喃西林可以治疗此病,但效果不稳定。

细菌坏死病
本病的病原没有确定。可能是几个属的细菌。此病主要发生于虾幼体,患病的虾的附肢,尤其是触角的腹肢发生坏死。细菌首先集中侵袭1~2个附肢, 然后很快使幼体发生死亡。突然的温度变化和操作不慎均可降低幼体的抗病力。 幼体密度过大(100尾/L),投喂没消毒的饲料均可引起细菌坏死病的发生。

累枝虫病
病原体是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累枝虫。病情严重的虾,在体表经常有绒毛状物。 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带柄的累枝虫。沼虾幼体遭到累枝虫的侵袭,会严重妨碍其摄食。硫胺奎宁和醋酸均可治疗此病,但以醋酸较为常用。

肌肉变白坏死病
此病是由于盐度过高,密度过大,温度过高, 溶氧过低等不良的环境因子的刺激而引起。温度突变是主要原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弧菌感染或孢子虫寄生于肌肉。
症状:腹部最后一、二节的肌肉坏死,逐渐变为不透明的白色(乳白色),失去透明性,起初只是尾部肌肉变白,而后虾体前部的肌肉也变白。 个别病虾则全身变白,镜检变白处肌肉已坏死,肌纤维紊乱,横纹不清。池塘水面很难见病虾,池底有死虾,

桃拉症病毒病
对虾规格在6~9厘米;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天,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易发病;养殖时间在30~60天;发病虾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厘米以内,pH值高于9,氨氮含量则在0.5毫克/升以上。桃拉症病毒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发现对虾染病。部分虾池在积极消毒后转为慢性病,逐渐死亡,至养成收获时成活率—般不超过20%。
症状 :病虾有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急性:对虾机体非常虚弱,活力低下,甲壳变软,空胃、空肠,体表呈淡红色,尾扇、游泳足变红,对虾在蜕壳过程中大量死亡;慢性:急性发作后的幸存者,甲壳表面出现多重损坏性黑斑,能正常摄食。

白斑病
症状:病虾摄食量大减,甚至停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浮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头胸甲及腹甲易剥开,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淡褪色,体表粘附污物,典型的病虾在甲壳内侧肉眼可见白斑。

红腿病
症状: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食,个体消瘦,最主要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最早变红,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此病常呈急性型,死亡率高。

甲壳溃疡病
病原:1)弧菌、假单胞杆菌、气单胞菌和粘细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分解几丁质的能力,但人工感染都没有成功,这种病可能是由于对虾体表受机械损害后细菌入侵而引起的;2)维生素缺乏引起 症状:患甲壳溃疡病的虾行动缓慢呆滞,有时失去平衡,侧游,匍匐在池底,最后死亡。将病虾离水,发现其头胸部侧面甲壳上第一、第二和第三腹节的背部和两侧甲壳以及尾节处均有不同程度的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的中部凹下,色深,边缘色稍白。

黑鳃病
镰刀菌或由水质恶化、维生素缺乏引起,鳃病变而产生黑色素沉积,尤其鳃丝末端,点状或整个鳃呈黑色,如细菌侵袭引起,菌丝大量生长时会突破鳃膜长出鳃外,使鳃丝末端象“花”朵状,病虾反应迟钝,濒死的个体侧行于池底。

幼体真菌病
虾各期幼体大小皆比同期幼体小,无节幼体体长不大于0.5毫米,该期最易受真菌感染,其次是蚤状幼体。该病原菌在体内繁殖迅速,从幼体活力减弱到幼体死亡一般只需8~10小时。由链壶菌引起的,该病菌可营寄生生活,也可营腐生生活。

蜕壳综合征
死亡后壳软,体色变红,鳃丝发黄或发白,有的还伴有零星黑色斑点。由于该临床症状在对虾蜕壳后所发生,故称为“蜕壳综合征”。该病发病突然,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每年8~10月份,尤其是9月中旬以后,在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容易暴发。

维生素C缺乏症
病因:饵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病虾体表的甲壳下层,发生片状的黑色斑点,但黑斑处的甲壳表面光滑,无损伤。黑斑特别容易发生在关节处或关节附近。黑斑也可发生在鳃、胃和后肠的壁上。病虾厌食,腹部肌肉不透明,变黑处的组织附近有血细胞炎症。仔虾和幼虾阶段易发生。通常24~27小时死亡,每天死亡1~5%。

痉挛病
病因:温度、光度、压力、惊扰等刺激而引起。病虾的腹部向腹面弯曲,僵硬,不能拉直,轻者仅腹部的中部弯曲,重者则将尾部弯到头胸部之下,最后死亡。病虾腹部略呈白色,但不象肌肉坏死病那样不透明。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因:由纤毛纲的多种原生动物寄生在虾体内引起。主要种类有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等。病症:病虾体表、鳃、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物,当虫体寄生在鳃部时,可使鳃变黑,鳃组织变性或坏死,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体表感染严重时,阻碍青虾脱壳,引起死亡。

烂鳃病病因
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病症:青虾鳃部颜色先变成红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点,鳃丝残缺破损、溃疡,病虾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17红体病
由多种弧菌感染引起病症:本病以躯体和附肢变红为主要特点,有些青虾心区附近由透明青色变成了桔红色,俗称红头病.本病有暴发性特点,有些患病青虾尚未表现出红体特征,即伏于水草或池边死亡。

18软壳病
该病病因眼前尚不清楚,疑与种质退化、不良环境条件、营养缺乏有关。
可否采纳! 虾对水质也有要求~

热点内容
为什么截屏以后相册找不到 发布:2025-05-21 05:48:41 浏览:527
为什么退出微信显示下次能登录 发布:2025-05-21 05:43:37 浏览:919
双眼皮为什么颜色深 发布:2025-05-21 05:34:51 浏览:128
为什么发呆时间长了眼睛也不好 发布:2025-05-21 05:34:05 浏览:518
女人为什么腰那么细 发布:2025-05-21 05:31:59 浏览:595
为什么工程车都是黄颜色的 发布:2025-05-21 05:31:23 浏览:298
为什么手机别人打不进来 发布:2025-05-21 05:31:16 浏览:373
为什么交友软件累英语 发布:2025-05-21 05:15:52 浏览:538
淘宝为什么卡里的钱少 发布:2025-05-21 05:01:32 浏览:430
晚上睡觉为什么手臂发麻 发布:2025-05-21 04:55:51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