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舍晚上要开红色的灯
Ⅰ 蛋鸡养殖当中红光灯和白炽灯的区别
关于使用什么颜色的光照,建议就是让鸡群可以多吃饲料,同时又可以模拟自然光照的刺激作用。 所以,推荐可以不要使用纯白色或者发青色的节能灯,对产蛋率可能有所影响(没有做过相关的试验)。
对蛋鸡生产有影响的几个与光相关的因素
1。光照强度
一般用lux来标示,根据鸡只日龄不同,20-30lux是家禽养殖中通常采用的标准。由于光源数量、类型以及分布位置的不同,鸡舍里的光照强度差异是很大的。所以,我们的经验是,要结合光源,运用科学的计算方式以及专业的照度仪进行测试,来确定鸡舍内灯光的高矮布局,间隔距离。
2。光照时间
不同的生长阶段,蛋鸡对光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且不同的鸡种,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相关标准可供参考,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3。光色
人具有三种感受受体,所以具有三色视觉,合起来人眼能感知的可见光谱波长为400—760nm之间,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引起人眼对光色的感觉不同。而鸡的可见光波范围跟人眼能识别的可见光波范围是不一样的。鸟类是四色视觉动物。它们的四种视锥细胞能够让它们看到红绿蓝和紫外光。而不同的光色感知,也构成了蛋鸡对其的不同反馈。
1986年美国学者MarcO。North编制了一份图表,在此表中,他指出了这些颜色对家禽的某一性能和特征的影响。
4。频闪
频闪是指点光源光通量波动的深度,波动深度越大,频闪越严重,与电光源的技术品质有直接关系。电子整流器不好、电压波动不稳;灯管老化,电网频率不稳都有可能造成灯的频闪,频闪效应危害严重。人眼无法分辨不太明显的频闪现象,而有可靠的数据表明鸡可以看见不同光源的频闪现象,并且这种频闪现象可以影响鸡的行为。因此,有无频闪,可以作为判断一种光源是否健康无害的标准之一。
随着国内蛋鸡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密闭式鸡舍大量出现,在最大程度地阻断了舍内与舍外环境的互通的同时,也对鸡舍内“小环境”的打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实现对舍内温湿度、通风换气量达到更精准的控制,一套分布均匀、照度合理、控制精准的人工光照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目前来说,人工光照几乎都是通过灯光照明来实现,我们用过的灯大致有几种:白炽灯、卤素灯、节能灯、冷阴极荧光灯(CCFL)、LED(发光二极管)。
5。白炽灯
白炽灯的工作原理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其具有价格便宜、通用性高、启动快、显色性好等优点,其光谱是连续而均匀的,拥有极佳的演色性。因此白炽灯在早期被广泛应用于畜禽舍照明。但白炽灯由于工作时灯丝温度很高,大部分的能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浪费掉了,所以电能转化效率很低,只有约2%的所耗电能能转化为光能;同时由于灯丝温度很高,蒸发也很快,所以寿命大大的缩短了,通常寿命都在1000小时左右,而光效大约在每瓦12(Lm)左右。当前,在全球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很多国家纷纷出台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中国也自1996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以促进进一步的节能减排。所以白炽灯已经逐渐淡出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范围。
6。卤素灯
卤素灯基本是白炽灯的一个变种,在保留热敷光源受热发光的有点之外,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但由于其灯光通常用于需要集中照射的场合,且价格较普通白炽灯更高,在畜禽场使用不是很多。
7。节能灯
节能灯是指将荧光灯与镇流器(安定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其工作温度比白炽灯低,所以它的寿命也大大提高到8000小时以上,其光效能达到每瓦60(lm)流明。价格跟普通白炽灯相比差距不大,能耗比白炽灯节省80%以上。因此该灯得以在一些家庭式农场、半开放式的鸡舍大量使用。由于节能灯的寿命有两部分组成:灯管的寿命+电子镇流器的寿命。设计环节过多,如果工艺控制不好,质量管理欠缺,产品品质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目前养殖场所在的农村市场,大量的劣质低端节能灯品牌充斥,加之消费者对产品的识别有限,所以对很多养殖场管理人员来说,普通节能灯并不能满足其需求。
Ⅱ 养土鸡 鸡舍晚上要开灯么开的话具体季节的开灯时间以及该选用的灯泡类型 越详细越好
养土鸡的过程中,晚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一会灯,但是无需长时间开灯。比如在进入秋季以后白昼逐渐变短,鸡舍在夜晚开灯一段时间有助于提高土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
LED是农业照明方案中最高效和环保的产品,并且光谱近似日光,没有光谱间隙,是连续不断的,此外LED使用寿命极长,坚固耐用,不易受到震动的影响,并允许色移和颜色控制,效率高等等。
LED最大的优势是能提供可定制的可调频谱。动物的光谱灵敏度不同于人类,光谱要求也是如此。通过优化畜棚中的光谱、辐射和调制,农户可以为家畜创造一个良好的照明环境,让家畜心情愉悦,从而促进其生长,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饲料的支出。
(2)为什么鸡舍晚上要开红色的灯扩展阅读
养鸡育雏过程,鸡舍光线过强,鸡群兴奋,容易出现打架情况,啄的严重,这是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这就是光照过强的刺激。土鸡本身体型小,好斗性强,育雏期间光照强,更容易出现啄癖。
鸡休息喜欢在阴暗的地方,而且鸡不会进入深度睡眠,只有浅度睡眠。这是鸡在长期自然选择中,抵御天敌的一种手段。暗光饲养,更符合鸡的天性,有助于鸡更好的休息发育,提高鸡群的均匀度。
Ⅲ 小鸡的,鸡舍晚上需要照明吗不开灯行吗
晚上可以点灯,点灯增加温度,促进鸡的生长,鸡舍在晚上开灯的好处是,会让鸡一直以为是在白天,就会不停的进食,这样能够起到加速鸡的生长的目的。
提高室内温度,使鸡认为是白天,一直进食,提高鸡的生长速度 ,便于工人管理 光吃了,当然长的快。
而且在天气寒冷和凉爽的时候,在夜晚开灯还能起到提高鸡舍温度的作用。坏处就是在夏季和温度高的季节,会提高鸡舍的温度,很容易让它们感到不适从而互相打架。
(3)为什么鸡舍晚上要开红色的灯扩展阅读: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
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
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Ⅳ 为什么养鸡场24开灯采食
1、
在鸡舍中晚上开灯,一是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二是让认为还是鸡白天从而会持续进食,三是在光
照条件下提高鸡的生长速度。
晚上开灯可以增加鸡只的采食量,特别是夏天白天天气较热,可以采用晚上开灯加餐来加快鸡的生
长。
2、方便管理
在晚上开灯方便管理,饲养人员在亮光下操作会更方便,便于观察鸡群的饮食与活动情况。
养鸡时晚上开灯,可以防止患产蛋疲劳症的鸡瘫痪时被别的鸡只踩死,开灯检查能够有效避免此类
情况。
Ⅳ 鸡鸭晚上要开灯吗
最好不要,有研究证明下列光线√鸡的生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一、红光
红光对种鸡的性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可使种蛋受精率降低。另外红光对于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鸡影响颇大,可引起推迟成熟降低鸡的生长速度这些弊端,所以发育中的雏鸡与青年鸡应该禁止使用红色灯光照射!
二、绿光
长期照射绿光的蛋鸡,产蛋率较正常水平会明显降低,且产蛋高峰期缩短,鸡蛋质量相对下降。所以蛋鸡是不允许照射绿光的!
三、蓝光
如果你的鸡有啄癖的现象发生,不要一味的考虑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还应考虑下光照,光照比较强的情况下会造成啄癖,蓝光也会造成啄癖,不仅如此,蓝光对各个年龄段的鸡影响都很大,照射蓝光鸡的抵抗力会严重下降,所以鸡舍一定禁蓝光!
四、黄光
黄光也会诱发鸡啄癖,且会降低蛋鸡产蛋率,使种母鸡降低受精率。所以不管是什么鸡,什么年龄段的鸡都要禁黄光!
鸡是感光动物,养殖事情无大小,都说养鸡就是养肠道,养鸡也是养细节,细节做到位了,事情才能做成功。
Ⅵ 鸡舍为什么点灯
你好:
一般鸡舍分为蛋鸡和孵化雏鸡两种情况。
蛋鸡的光照关系到蛋鸡的开产时间和产蛋性能。光照对蛋鸡的性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适当调节性成熟必须遵守两个原则:
1、 育成期不要使鸡生活在日照时间增加的环境中。
2、 产蛋期不要使鸡生活在日照时间减少的环境中。
点灯要符合点灯基本原理,要遵守以下原则:
1、 如果产蛋鸡的日照时间或点灯时间延长后再缩短是绝对不行的。育成阶段不可增加日照时间或点灯时间。
2、 变化日照时间的类型对点灯程序来讲最重要的因素。无论何种光色在育成期间都可使用。但从管理和经济的角度来看,乳白色电灯为最佳,荧光灯因随外界气温、光线而发生变化,所以不使用为宜。
点灯的要领:
1、 无论进入成年鸡的时期和鸡舍环境条件如何,育成鸡的饲养管理程序是不会变的。
2、 对平养鸡群进行闭灯是为了防止鸡集中于中央,要逐渐闭灯。
3、 产蛋有效的点灯程序中,光照强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要考虑以下内容:
1) 地板面积每3.3m 要9—12瓦光照
2) 点灯以40瓦乳白色光为宜(也可以采用黄、白灯交替的方法)
3) 灯泡高度以2.1m为好,使用直径为30cm的灯罩可节约25%的光
4) 若为平养,应使料槽和饮水器周围光照强度最强
5) 若为笼养,为使灯光均匀,灯距应为3 m左右
6) 定期檫灯,断裂时要立即更换。
一般鸡舍的点灯程序
1、9—3月间孵化的雏鸡
9月起到来年4月孵化的雏鸡在育成期间分2期固定点灯。
1) 第1周龄:7天24小时点灯。
2) 第2周龄到12周龄之间的点灯是13周龄到18周龄间总日照时间加5小时。
3) 第13周龄到18周龄之间点灯时间与18周龄时自然日照时间相同,18周龄时以过夏至时以夏至时间为准。
4) 第19周龄起进入产蛋鸡点灯程序,每周增加15分钟到16小时固定,一直到淘汰为止。
5) 4—8月雏鸡采用此程序时如果18周龄时的日照时间不到12小时的话,开始时间应加2小时。
6) 进入16小时固定时间后如果再需要光的刺激可增加一些光照时间后固定。
7) 调整光照时间可早晚交替,隔周实行。
2、4月中旬—8月中旬之间孵化的雏鸡
从4月到8月中旬孵化的雏鸡4周到18周龄育成阶段处于日照时间自然缩短的夏至到冬至的时候的点灯按
1) 第1周龄:24小时点灯
2) 第2周龄的总日照时间是以18周龄时自然光照时间为准。每周缩短15分钟。
3) 第2周龄到18周龄每周缩短光照时间15分钟
4) 缩短点灯中自然日照时间与点灯程序一致时采用自然日照时间
5) 19周龄起加2个小时后每周增加15分钟直到16小时后固定
6) 进入16小时固定时间后如果再需要光的刺激可增加一些光照时间后固定
7)调整光照时间可早晚交替,隔周实行。
无窗鸡舍的点灯程序
1) 第1周7天24小时点灯
2) 第2周龄到18周龄为止,点灯时间固定为8小时
3) 19周龄点灯时间一次性加2小时后每周提高15分钟,到达17小时后固定直到淘汰为止。
间歇性点灯程序
间歇性点灯原理是把灯开一段时间后闭灯,其光的刺激与连续开灯一样。所以电耗只是目前电耗的1/4。同时,此程序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中各节约4%和7%饲料,并增强蛋壳质量,但只在无窗鸡舍中获得完全的效果。
---------四川省鼎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Ⅶ 为什么养鸡舍里傍晚和阴天要亮灯
在养鸡生产中,合理应用光照可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成熟期,提高产蛋率、受精率、种蛋合格率,并可减少啄癖的发生.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Ⅷ 为什么养鸡场晚上开着灯
1、提高室内温度
2、使鸡认为是白天,一直进食,提高鸡的生长速度
3、便于工人管理
Ⅸ 养鸡场晚上为什么要开灯,具体原因是什
晚上开灯也可以增加鸡的采食量、提高室内温度、使鸡认为是白天,一直进食,提高鸡的生长速度、便于工人管理。光吃了,当然长的快
Ⅹ 蛋鸡鸡舍里应该用什么样的灯
就用暖白色或者暖黄色光的灯就好。其它任何单一有色光线都会对动物某些方面的功能造成影响。比如研究发现:红光有促进产蛋的作用,但会阻碍禽类生长发育,延迟性成熟;绿光能促进生长,但抑制产蛋,对免疫力也有影响;黄光能增加蛋重,但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增加啄癖概率。我们平时用的普通白光又有较大应激效应,使免疫力下降。所以综合考量的话,介于暖黄和暖白之间的光色是比较适合的,这种光色也恰恰是欧美国家人们居家照明比较常用的光色。色温范围在3000K左右。另外养殖场环境特殊,温度高,湿度大,照明时间长,用普通的灯肯定是不行的,需要封闭性好,散热性强,没有频闪,能适应不稳定电压的灯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