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雄蜂为什么晚上不进箱子里

雄蜂为什么晚上不进箱子里

发布时间: 2022-06-22 03:49:47

㈠ 既然蜜蜂是群居动物,那为什么雄蜂不参与蜂巢内的工作

成员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种.
蜜蜂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小生灵,一般是以群体方式生产,生活的.每个蜂群自成一体,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我们都称这个社会是"蜜蜂王国".在这个蜜蜂王国里每一个群体都分工细致,组织严密,成员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种.

.从第三天起工蜂头部的乳腺开始发育,它们就变成了保姆,通过舌腺和上腭腺分泌出蜂王浆,来喂养蜂王和幼虫.到了第六天,这些腺体开始萎缩,工蜂这时就开始清理蜂箱中的废物和蜜蜂的尸体,还要储存花粉,酿造蜂蜜,工蜂还负责调节蜂巢内的温度,它们一起煽动翅膀使巢穴内的温度一直保持在34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并且温度可精确到1摄氏度范围内.来降低温度.工蜂这样劳动到第12天腹部又发育出8个蜂蜡腺体,这时称它们为蜡蜂,它们先借助带毛刷的后腿从蜡腺体抓取蜡片,用嘴把蜡片咀嚼成蜡球,再用大颚碾压成厚度紧为0.073毫米的六角形蜂房,高度随用途而变,每一个标准的蜂脾大约有7500个六角形的巢房,蜂房蜡片的总重量为40克,却能容纳2000克的蜂蜜.

㈡ 蜜蜂过箱上午还是下午好

过箱条件
1.蜜粉源:由于过箱是一种强迫蜜蜂迁移的方法,难免造成蜂巢内贮蜜的损失和对蜜蜂幼子的伤害。因此,为了过箱后能使蜂群情绪安定,群势能早日恢复,一定要在外界有较多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才能过箱。
2.气候条件:由于过箱时,要使蜂巢在蜂箱外暴露一段时间,气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蜜蜂的幼子闷死或冻死。因此,过箱应在气温为25~30℃、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且要尽量缩短子脾在箱外暴露的时间,才不会造成蜂子闷死和冻死,也不会使蜜蜂情绪暴烈,容易螫人,使过箱能顺利进行。
3.蜂群条件:要求蜜蜂群势过箱后具有两足脾以上,脾上有较多低龄的蜜蜂幼虫,贮粉、贮蜜较足,无病虫害等。过箱工具蜜蜂过箱工具有:蜂箱、上了铁丝的巢框、割脾刀(可用水果刀、垫板(多块,其中一块与巢框内径长宽相同)、缚脾用的绳子(尼龙绳、麻皮等)、收蜂器、面网、喷烟器、装废弃巢脾的桶、毛巾和水盆等,还要一套开箱的工具。过箱方法过箱要求快速时间短、动作轻稳利索,最好能在20分钟内过箱完毕。为达到以上目的,过箱最好由三个人协同操作。
过箱方法
翻巢过箱、原巢过箱和借脾过箱。现将过箱方法介绍如下:
(一)、翻巢过箱所谓翻巢过箱,就是将要过箱的蜂巢翻转180°,使巢脾的下端向上,利用蜜蜂向上的特性,驱赶蜜蜂离脾,使蜜蜂进入收蜂笼或空蜂箱中,然后进行割脾过箱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避免巢脾断折,操作较为方便。对凡可翻转或底板和侧板可打开的箱或蜂桶等,都可用这个方法。
1.翻转巢箱:将巢箱搬离原地,在原地放一个空箱,用于收集飞回巢的蜜蜂。把巢箱底部清扫干净,然后翻转180°,放在平地或另一个空蜂上。如果原巢离地较远,可逐日下降到过箱后放置蜂箱的位置,再过箱。
2.驱蜂离脾:打开诱捕箱的底板或蜂桶无巢门的一头,放上收蜂器,往巢门喷烟,蜜蜂受到烟剌激后,就会离开巢脾,进到收蜂器里面去,最好把打开的一头稍为向上抬高,蜜蜂会更快进入收蜂器。把收蜂器和蜜蜂放在原巢位置上,收集回巢的蜜蜂。
3.割脾:用锋利的长刀(如水果刀),从巢脾的基部把巢脾切下来,用手掌承托取出,对有用的巢脾,可平放在垫板上,不要重叠。对无利用价值的巢脾(如无蜜、无子的老脾),把它放在桶里,留着化蜡。
4.裁脾:裁脾是把巢脾上利用价值不大的部分切掉,把好的巢脾裁切整齐,以便于绑脾。裁脾时,可用一个巢框为规格来裁切,可二到三张脾拼接成一张脾。裁脾的原则是:去旧脾留新脾、去蜜脾留子脾和粉脾、去雄蜂脾留工蜂脾、用大面积的脾,去掉小面积的脾,对子脾上的蜜脾要尽量去掉。裁好的脾,上端应紧贴巢框的上梁,多张脾拼接时,脾与脾之间应紧凑,不能出现间隙。
5.绑脾:绑脾是过箱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定要绑牢。把上好铁丝的巢框放在裁好的脾上面,巢脾的上端一定要紧贴上框梁,沿每道铁丝的下边,用割刀在巢脾上划一条小缝,深度为巢脾厚度的一半(即达巢房的基部),用小刀或小竹片把铁丝压进巢脾里,用绳子在巢脾的下端向上把巢脾绑在上框梁上(在上框梁上打结),这时最好是两个人协作进行。如果一个框只有一张较大的脾,可绑2~3道,如果一个框是由较多的巢脾拼接成的,则要多绑一些。绑好的巢脾要求平整、牢固。脾绑好后,用干净的湿毛巾把粘在子脾上的蜂蜜轻轻抹干净。
6.倒蜂进箱:把绑好的巢脾放进蜂箱里,子脾大的放在中间,子脾小的放在两边,保留蜂路,依次排列整齐,关上巢门,把蜜蜂对准巢脾用腕力抖进蜂箱里,盖上箱盖,把蜂群放在原蜂巢的位置上。
7.驱蜂上脾:过了约十分钟,当蜂群安定后,就可开箱检查,如果蜜蜂已全部上脾,可盖上箱盖,打开巢门,蜜蜂就开始进行清理死蜂等工作,过箱就已成功。如果蜜蜂不上脾,可用手或蜂扫等赶蜂上脾。过箱完毕后,要把场地用水清扫干净。
8.过箱后的管理:过箱后如果原地适宜继续饲养的,就把蜂群放在原地,如果不适宜饲养的,可于天黑蜜蜂全部回巢后,把蜂群搬到有蜜粉源的地方去。由于过箱时对蜂巢进行了破坏,贮蜜也基本去掉,因此,过箱后的当天晚上,要对蜂群进行补充饲喂,连续喂2~3个晚上,以保持蜂群的安定和加快蜂群对巢脾的修补。过箱后的第二天,对蜂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几天后,如果蜜蜂已把巢脾修补完毕,就可把绑脾的绳子去掉。在外界蜜粉源条件较好时,应抓紧加脾,逐渐把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旧巢脾换掉。
(二)、原巢过箱原巢过箱也叫不翻巢过箱,对于一些不能翻转的蜂巢(如大柜、树洞、墙洞等里面的蜂巢),可用这个方法,现介绍如下。先打开蜂巢的一侧(最好是巢脾端头的一侧),往蜂巢里轻轻喷几口烟,驱赶蜜蜂离开巢脾,到另一头结团。用一只手托住巢脾,另一只手持刀,沿巢脾的基部把巢脾割下来,进行裁脾和绑脾,其操作与翻巢过箱基本相同。当割完脾后,如果能用收蜂器收蜂的就用收蜂器收蜂,如无法用收蜂器收蜂的,可用手捧或用瓤舀蜂过箱,注意不要漏掉蜂王,可先找到蜂王,把它用王笼关起,放到蜂箱的巢脾上,如无王笼,可先把蜂王连少量的工蜂一起舀进蜂箱里。用这种方法过箱后的蜂群,最好把它移到其他地方饲养。
(三)、借脾过箱借脾过箱,是在活框饲养的蜂群里,抽出一至几张带有蜜蜂幼虫的子脾到要过箱去的蜂箱里,当蜂群过到这个有子脾的蜂箱里时,比较容易接受,成功率较高。对原群的巢脾割下后,把它绑好,放到被借脾的蜂群里或其他群里,也可放在原群,可视具体情况处理。过箱后的蜂群只要加强管理,能很快繁殖壮大,因此,过箱既能解决蜂种的来源,又能增加蜂群数量。过箱技术是新法养的一项重要技术,每个养蜂者都应熟练掌握。

㈢ 新手养中蜂,2脾的弱群雄峰很多且蜜蜂晚上结团不进巢,这要怎么办

因为你是新手,所以有很多东西要学!首先确定一下蜂王在不在箱内,因为才2脾蜂,雄蜂多就有失王的可能性,如果蜂王不在了就麻烦了。其次取蜜,取一脾留一脾,这样工蜂才有事可做。最后蜜蜂不造脾的原因,要么是外界没有蜜源,要么还是蜂王的原因,如果没有蜂王或者蜂王不产卵,那工蜂肯定是消极怠工!所以重点还是确定蜂王在不在,如果没有蜂王了,看有没有合适的卵,这样还可以急造王台,那么蜂蜜就不要取了,这样利于新王成功交尾!!

㈣ 装了防逃片蜂箱子里死了很多雄蜂是怎么回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9

㈤ 夜间能装蜜蜂在箱子里吗怎么装

夜晚放进去最好,箱内放些蜂蜜或白糖就行。
蜜蜂总科(拉丁学名:Apoidea)为膜翅目的一个总科,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该总科包括11科约1.5万种,分布遍及全球,其中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膜翅目昆虫形态变化很大,与其他昆虫主要区别有:①具有咀嚼式口器,一些蜜蜂为咀吸式口器;②具翅者有膜质翅2对,前大后小,飞行时以翅钩联接;③雌虫具衣鱼型的产卵器;④触角显着,一般9节或9节以上,有些小蜂减少,少数种仅3节。
中华蜜蜂主要特征:躯体较小,头胸部呈黑色,蜂王体长17.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体长11mm左右,喙长5mm左右,腹节背板呈黑色黄色环,处于高纬度、高山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黄,全身被覆灰色短绒毛。雄蜂体长12.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黑棕色,全身被覆灰色绒毛。中蜂耐寒性较强,飞行敏捷,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适宜在山区、半山区的生态环境中饲养。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常咬毁旧巢,抗囊状幼虫能力弱,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

㈥ 现在冬李子蜂箱子里还有那么多的雄蜂咋回事啊

虽然现在是冬季,但是子蜂箱子里的雄蜂是可以安然过冬的。所以很多雄蜂都在子蜂箱子里!

㈦ 雄蜂太多要杀死吗

要杀死,这个简单,装防逃片把门关起来,把除了蜂王那张子脾不动,其他的抖落到箱子外面盖起来,雄蜂进不去3天就饿死了。

㈧ 装了防逃片蜂箱子里死了很多雄蜂是怎么回事

摘要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㈨ 看到你对蜜蜂很有研究,向您请教点问题,前天在小区树上发现一群蜂,我就收了回来,可有人在我之前。

飞来飞去的工蜂,工蜂就是未完全发育的雌蜂,所以里面应该有雄蜂吧!

给片相关文章给你看看,可能有用吧!

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发育的不同分工的个体,它们本是一群亲密无间的姊妹,
1》奇妙的蜂蜜世界
社会组织严密的昆虫--蜜蜂
一个健壮的蜂群约有3万只的成蜂与2万只的幼蜂,这些个体构成一个蜜蜂社会,成蜂们肩负着社会责任与义务,彼此进行着严密的社会性分工,幼蜂则在成蜂细心的呵护下成长,一旦羽化为成蜂则立即加入分工的行列。在昆虫世界中,类似蜜蜂具有如此严密的社会组织者,只有蚂蚁与白蚁。蜜蜂因为易于饲养与观察,又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人类对她特别有兴趣。距今8000年在西班牙发现的岩洞中,就出现了人类采猎蜂蜜的壁画;中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出现“蜜”字,足见中国人利用蜂产品也有悠久的历史;2300年前的大哲学家与博物学家--亚里斯多德,也对蜜蜂做了详细的观察与记录。这些历史记录说明人类与蜜蜂,一路走来,始终相随。
也许是蜜蜂的名气太大了!一般人被蜂类螫伤,就说兇手是蜜蜂。事实上,具螫刺的蜂类种类十分众多,例如:胡蜂(虎头蜂)、长脚蜂(马蜂)、熊蜂、花蜂、泥蜂…等。事实上,全世界的蜜蜂种类主要只有4种,即大蜜蜂(Apis dorsata)、小蜜蜂(A. florea)、东方蜂(A. cerana)与西洋蜂(A. mellifera),而台湾只有其中的东方蜂与西洋蜂。一般而言,螫伤部位留有螫刺者,才是蜜蜂所为,此乃蜜蜂的螫刺具有明显的倒钩,而且其构造上又易于脱落所致。正如大家所熟知地,由于体内器官受到损伤,蜜蜂螫刺后,不久便壮烈牺牲了。
蜂后与工蜂都是女生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蜜蜂是一个女性的社会,更无法相信辛勤工作的工蜂居然是雌蜂。笔者近年来经常担任国立台湾博物馆自然探索队的讲师,带领学员们一起探索蜜蜂的世界,当我问起工蜂的性别时,总是约有80%的学员认为是男生。事实上,在蜜蜂的世界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受精卵会发育为雌蜂,未受精卵则为雄蜂。蜂后与工蜂都是授精卵发育而成的雌蜂,一群蜜蜂只有1只蜂后,她专司产卵的工作,每天可产下1500-2000粒卵,这些卵的总重量远大于蜂后的体重!而且蜂后的寿命可达3-5年;蜂群中绝大部分的个体是工蜂,她们不具生殖的能力,其产卵管已特化为螫针。工蜂负责蜂群中除了产卵以外的所有工作,寿命只有1-2个月。
为什么同样是受精卵发育而成,蜂后却拥有如此的“超能力”呢?关键在于营养的差异。如果受精卵被产在特殊的巢房--王台,则幼虫孵化后工蜂即会餵她吃神秘的食物--蜂王浆(royal jelly),吃了蜂王浆的雌性幼虫生长特别快速,13天后便会羽化成为蜂后;如果受精卵被产在一般的六角形巢房,则孵化后只吃营养价值较差的食物--工蜂浆(worker jelly),将来也只能发育成为不具生殖能力的工蜂了!此外,在成蜂阶段,蜂后每产下10粒卵,负责照顾的侍卫蜂(也是工蜂)即会分泌蜂王浆给蜂后补充营养,如此蜂后才能源源不断的产卵,且寿命达3-5年。而成年工蜂则吃花粉与蜂蜜,再加上工作劳累,寿命仅1-2个月!因此,蜂王浆一直被人类视为营养补给的圣品。
做鬼也风流的雄蜂
雄蜂是蜜蜂世界中唯一的男性,他们的体型硕壮,但却没有采集食物的能力,因此在蜜蜂社会中是个“吃软饭”的角色。雄蜂唯一的任务是与处女蜂后交尾,为了要追女朋友,所以他们的嗅觉与视觉特别发达。但是,真正能与蜂后交尾的雄蜂却很少,因为蜂后一生仅外出交尾1次,这1次交尾飞行便把众家好汉(约10只雄蜂)的精子收集在蜂后的储精囊,储精囊是一个精子银行,可储存约7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的活性可维持3年以上,足以供应蜂后一生产卵的需要。如此一来,能够有幸一亲芳泽的雄蜂真是凤毛鳞爪,少之又少。由于雄蜂不事生产,一旦蜂群储存的食物不足时,雄蜂便会被扫地出门,饥寒交迫而死;但是,如果真有机会与处女蜂后交尾,雄蜂的下场也很惨!他们因为气力放尽而且内部脏器受损,交尾后即死亡,印证所谓的“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
分工合作的工蜂
工蜂是蜜蜂社会的主干,她们的数目约有3万只,负责蜂群中大部分的工作,因此必须采分工合作的方式才能维持蜜蜂社会的运作。工蜂分工是以“日龄”为基础,1-20日龄的工蜂为内勤蜂,负责巢内所有的工作;21日龄以后为外勤蜂,专门负责巢外采集水、花蜜、花粉与蜂胶的工作。
内勤蜂的工作非常繁琐,一般也以日龄再将工作细分。初羽化的工蜂先从清洁巢房的工作开始,约1周后,她们分泌食物的腺体发育完成,开始负责育幼(称为护士蜂)与餵饲蜂后(侍卫蜂)的工作;接着,她们的对蜂巢的熟悉度增加,开始担任“搬运工”的角色;她们清除巢中的碎屑,接收外勤采回的花蜜与花粉至仓库储存。随后,工蜂身体的蜡腺发育成熟,她们也担任建筑巢房的工作。如果天气太热,她们还得把自己当作电风扇--搧风以调节巢内温度。最后,19-20日龄的工蜂体内的毒液量达到高峰,她们负责守卫巢门的工作,这些守卫蜂特别凶猛,因此最好不要去招惹这些巢门口的守卫蜂。
守卫工作是内勤蜂最末的任务,接着她们便会加入外勤蜂采集的行列了。
蜜蜂世界的语言
社会性的动物必须发展一套彼此沟通的方式,否则整个社会组织将因沟通不良而无法正常运作。蜜蜂不会讲话,她们以肢体动作和化学物质作为沟通的语言。
外勤蜂专司采集食物的工作,她们采集的食物必须供应族群所需,任务非常艰钜,因此必须发展一套有效的采集策略。清晨时,外勤蜂中的侦查蜂即外出找寻食物,采集食物回巢后,她们便以“跳舞”的方式告知同伴食物源的方向和距离,以方便同伴前往采集,这些同伴采妥回巢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告诉其它同伴,如此一来,外勤蜂们便得以直接前往食物源采集食物,而不必浪费于漫无目的的摸索了。
除了肢体语言外,蜜蜂体上具有多种外分泌腺体,用以分泌多种化学物质来传达讯息,这种同种生物间用来沟通的化学物质称为“费洛蒙”。蜂后、工蜂、雄蜂都会分泌不同的费洛蒙,甚至幼虫也会分泌费洛蒙与成蜂沟通。蜂后利用性费洛蒙来吸引雄蜂交尾,利用大颚腺分泌物抑制工蜂卵巢的发育;工蜂螫刺后,于螫刺同时会分泌警戒费洛蒙,引起其它工蜂的连锁螫刺反应….等。
蜂巢结构的奥秘
达尔文(Darwin, 1809-1882)说:“观察蜂巢的结构而不称赞者,是糊涂虫。”到底蜂巢有什么秘密呢?
工蜂从腹部的蜡腺分泌蜂蜡筑成蜂巢,做为后蜂产卵、育幼,以及存放蜂蜜、花粉的储藏室。据估计,工蜂分泌1公斤的蜂蜡,需要消耗16公斤的蜂蜜,而采集1公斤的蜂蜜,外勤蜂们必须飞行32万公里才得以完成,相当于绕行地球8圈的距离!因此蜂蜡对蜜蜂而言非常珍贵。蜜蜂凭借着本能,采用“最经济原理”来建筑她的蜂巢,也就是运用最少的材料--蜂蜡,创造最大的空间--巢房。
从正面看来,蜂巢是由许多正六边形的中空柱状储藏室连结而成;从立体剖面来看,它具有左右两侧的储藏室,而且它的底部是由三个全等的菱形面组成,菱形面的内角分别为70°32'、109°28'。
科学家对于蜂巢的结构,由观察产生惊奇,进而提出两个数学问题:
(1)为何蜂巢正面是正六边形?
(2)底边为何是三个全等的菱形面组成?它的内角为何 是70°32'、109°28'?
第一个问题涉及古老的等周问题,即在平面上,要用固定长的线段围成一块封闭的区域,使其面积最大,问应如何围法?
对于这个等周问题,古希腊数学家Zenodorus(180 B.C.)已经证明得出下列结果:
※在所有的n边形中,以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而且边数越多,面积越大。
另一方面,古埃及人已经知道,用同一种形状与大小的正多边形地砖铺地,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与正六边形等三种选择。从以上数学理论发现,蜜蜂的蜂巢正面选择正六边形,符合了数学上极值的原理,以有限的蜂蜡原料,创造了最大的巢室空间。
第二个问题比较困难,为什么巢室底部不用平面结构,而由三个全等的菱形面构成?事实上,其中原因也是与极值有关,也就是说三个全等菱形面创造的空间最大,最能节省材料。
1712年,巴黎天文观测所的天文学家G. F. Maraldi,他实际测量蜂巢菱形面的角度,得到的结果是70°32'与109°28'。这个结果引起法国着名的博物学家Rêaumur的兴趣,他认为这个角度一定有原因,可能是蜜蜂以最少的蜂蜡做出最大容积的巢室有关。Rêaumur就去请教瑞士的数学家Samuel König如下的问题:
* 给定正六角形柱,底部由三个全等的菱形构成,问应如何做最节省材料?
Rêaumur并没有告诉König这是有关蜂巢结构的问题。
König用微分法解出了这个极值问题,算得结果70°34'与109°26',与蜂巢观测值仅相差2',他们惊讶不已,蜜蜂居然也使用高等数学的原理建造巢房。关于相差2分的问题,后来经过其他数学家的重新计算,发现蜜蜂是对的,König是错的,他在计算时出现了一个小错误,因而结果有误差。
小蜜蜂大学问
蜜蜂具有奇妙的生物特性,又兼具经济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在总数约100万种的昆虫世界中,她是被科学家研究最多的一种昆虫。虽然,2300年前亚里斯多德已经开始研究观察蜜蜂,但是,时至今日,蜜蜂的世界仍留下许多的谜团未知,等待你我一同探索呢!
2》工蜂逸话
众所周知,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发育的不同分工的个体,它们本是一群亲密无间的姊妹,只是因为蜂王发育时居住在宽畅的王台里和终生食用神奇的王浆而后来在屡全群的首脑,而主要食用花粉花蜜的工蜂们后来发育成不完全的雌性蜂而成为蜜蜂王国中的芸芸众生。终生劳碌的工蜂们是勤劳、勇敢无私的化身,出世后不久就在蜂群内担当起清巢,育儿、酿蜜、筑巢等内勤工作,2—3个星期以后又勇敢的挑起外勤工作的重任。它们每日飞出巢门十多次,顶着烈日、冒着风雨,搜寻着蜜源,采蜜采粉。在夏季大流蜜期,工蜂们早出晚归,足系金粉,襄带琼浆,裹腹往返。在夜间,工蜂们振翅鼓风,加班酿蜜,挪花粉封蜡盖,吐浆育虫,建造巢房,夜已继日地苦干。它们的生命在勤劳创造、无私奉献中发出耀的光芒,只可惜,生命太短,太短,工蜂出世30—60来天,工蜂们的生命就在辛勤劳碌中消耗殆尽。如果它们劳逸结合,珍惜生命,那将会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那该多好啊!
但是在蜜蜂越冬期,工蜂们除在晴日作排泄爽身游飞外,一般均要蜂巢内活动,过着半蛰居生活,保存实力,积蓄精锐,准备投身来年春季的忙碌,它们的寿命,从上年的十月份活动第二年三、四月份一般可达几个月。由人类发现的生物寿命公式=生物的寿命等于该生物发育日期的5—7倍,工蜂发育期为21天,那么它们的帮助时限应为21×7=147天左右。可见在越冬时,工蜂们的帮助一般达到本该寿命的极限。工蜂寿命问题的事实启示我们:生物的生命是一个可长、可短的变值。生命既需要运动也需要休息,如果走向极端,那将事与愿违。
健康长寿地是人类梦寐以求永恒的话题,“生命在于运动”古代先哲这句促人勤奋的名言已经成为妇孺皆知健康长寿的常识。
生命在适度的运动中达到了辉煌。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还能使体内产生抗动脉硬化(如高密度脂蛋白酶等)和抗衰老的物质(如超氧化歧化酶等)的数量明显增加,这些对于人们延年益寿,提高生存质量无疑是好处无穷。但是剧烈大量的运动,尤其是长期大量的运动,只会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加速衰老,促进死亡。大流蜜期,昼夜辛劳,勤奋采集的工蜂们的短命正是很好的证明。
现代医学表明: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矛盾的过程:运动对人不仅有上述好处,还会因运动,使体内氧气温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活性氧,它是促进人体衰老的一类重要物质。像爬行动物龟、鳖等这些不大活动的动物,正是因为体内氧的消耗量低而成为动物长寿之王。联想,工蜂在越冬期寿命是平时越夏大流蜜期大运动量时的几倍的事实又一次说明了生命也在于休息。
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休息,这似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其实这是一对矛盾的统一,生命在适度的运动中减少了器官的衰退,得到了正常新陈代谢,增强了免疫;生命又在适当的休息中得到调整修复,清除了活性氧,抗御了衰老,延长了寿命。只要人们掌握了运动和休息节律的分寸,健康长寿已不是梦想。
3》工蜂通过外激素控制战斗蜂的数量
蜜蜂向来以高度组织性着称,在蜜蜂组成的“社会”里,每只蜜蜂都扮演着精心分派的角色。但是,它们到底怎样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劳动力总数?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工蜂通过一种外激素控制蜜蜂幼虫的发育程度,从而达到控制蜂群中“战斗蜂”数量的目的。
工蜂刚出生时承担打扫蜂房的工作,然后逐渐把职责扩大到照看蜂群、储藏食物,在2至3周大时最后“进阶”到终极职业——四处觅食的“侦察员”和捍卫领地的“战士”。其中进化到“战斗蜂”的转变,和蜜蜂体内的激素水平、脑部结构转变和好战基因表达程度的提高有关(sciencenow,2003年10月10日),但是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人们仍不清楚。科学家猜测,成年蜜蜂通过一些化学物质控制幼蜂的发育,已有经验表明这只在它们能彼此触碰到时才能实现。
法国阿维尼翁大学的研究生Isabelle Leoncini和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昆虫学家Gene Robinson一起,开始着手寻找这一神秘物质。他们发现和“护士蜂”相比,战斗蜂的蜜胃里油酸乙酯的浓度要高大约30倍——这种脂肪酸混合物作为蜂群外激素的组分,控制着蜜蜂行为的进化。研究者在本周的《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报告,幼年工蜂吃下油酸乙酯和蜂蜜的混和物,2到3天到后开始变得冲动好斗。Robinson说,蜜蜂的寿命只有5到6周,但是这段时延确实存在。他们认为战斗蜂很可能是在交换食物时,将这一外激素传递给小工蜂的。
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昆虫行为学家Francis Ratnieks说,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有趣的负反馈机制。他解释,负责收集花蜜的“集食蜂”最有可能接受战斗蜂传递下来的外激素,而它们恰好是下一批要成为“战斗蜂”的蜜蜂。当蜂巢里的战斗蜂很多——例如雨天——巢里的油酸乙酯水平就会升高,集食蜂向战斗蜂转变的过程就被延迟。反之,战斗蜂数目减少后,油酸乙酯水平回落,集食蜂成长的速度就变得更快。他表示,通过这一方法,蜂巢不需任何“集权统治”,也能根据自身需要和环境条件,优化配置“蜂力资源”。

㈩ 蜜蜂雄蜂在箱子外面结团,晚上也不进去箱子里是为什么

天气变冷以后,蜜源枯竭,蜜蜂为了过冬,会把只吃饭不劳动的雄蜂赶出蜂巢,雄蜂无处可去,只能在蜂箱外结团直至饿死或冻死。

热点内容
医院的碘伏为什么颜色深 发布:2025-05-20 03:23:33 浏览:453
染彩色为什么顶部色下部不一样 发布:2025-05-20 03:18:41 浏览:464
男人头发为什么会长得快 发布:2025-05-20 02:51:57 浏览:828
为什么手机两个卡插不起 发布:2025-05-20 02:51:07 浏览:363
今日头条号为什么微信登陆不了 发布:2025-05-20 02:50:31 浏览:915
逍遥手机模拟器为什么下载不了 发布:2025-05-20 02:46:22 浏览:272
面团为什么老是发不好 发布:2025-05-20 02:42:01 浏览:889
小米相纸3寸的为什么比6寸的贵 发布:2025-05-20 02:36:23 浏览:47
为什么漂过头发后发尾的颜色发红 发布:2025-05-20 02:19:25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