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为什么要规定
1. 何为水泥的凝结时间国家标准为什么要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水泥从加水开始至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为水泥初凝阶段,这段时间称为初凝时间,从加水至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为水泥终凝阶段,这段时间为水泥终凝时间。凝结过快,拌制的水泥浆和混凝土还来不及输送和浇筑就失去流动性,使浇捣不能顺利进行,或因为浇捣而破坏已形成的水泥石结构,最终降低水泥 和砼的强度,凝结太慢势必延长混 凝土的脱模时间,影响施工进度。
水泥,俗称洋灰、红毛泥、英泥,用于土木工程上的胶结性材料的总称,依照胶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硬性水泥与非水硬性水泥,诞生于1824年,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中国称水泥作红毛泥是因为水泥从外国引入,而外国人被称为红毛。水泥的种类繁多,按其矿物组成分为硅酸盐水泥(又名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以及少熟料或无熟料水泥等。而按其用途和性能又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三大类。
2. 为什么要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中的初凝时间达不到,就会导致急凝;超过了终凝时间就会导致早期强度达不到。这个指标是为了施工制定的
3. 国家标准规定的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为多少为什么
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h3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两个概念。我国水泥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简介:
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Portland cement),国际上统称为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4.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有哪些,为何要做出限定或要求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比重与容重:普通水泥比重为3:1,容重通常采用1300公斤/立方米。
(2)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
(3)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搅拌到开始凝结所需的时间称初凝时间。从加水搅拌到凝结完成所需的时间称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12小时。
(4)强度:水泥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5)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水泥中含杂质较多,会产生不均匀变形。
(6)水化热:水泥与水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5. 国家标准对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
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对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有规定,见下图:
6. 国家标准对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控制凝结时间主要还是为了方便施工浇筑的需要。
7. 水泥凝固要多长时间
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初凝时间不得短于45分钟,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小时,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小时。
根据水化反应的速度和物理化学主要变化,可将水泥的凝固硬化分为:
1、初始反应阶段 5—10分钟;
2、潜伏期 1小时;
4、凝结期 6小时;
5、硬化期 6小时到若干年。
水泥和水后将成为具有可塑性的半流体,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泥浆逐渐失去可塑性,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分为初凝及终凝)。随后即进入了硬化期,水泥的强度逐渐增加。
施工中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凝结过快,混凝土很快会失去流动性,从而影响振捣;相反,如果凝结过慢,就会影响施工速度。因此,标准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在一定范围之内。
凝结时间的测定是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由加水时算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
Omm时为止,所需时间为初凝时间,此时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
Omm时为止,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此时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而开始进入硬化期。
3、石膏掺量
水泥中掺人石膏,可调节水泥凝结硬化的速度。在磨细水泥熟料时,若不掺入少量石膏,则所获得的水泥浆可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凝结。这是由于铝酸钙所电离出的三价铝离子,而高价离子会促进胶体凝聚。
当掺人少量石膏后,石膏将与铝酸三钙作用,生成难溶的水化硫铝酸钙晶体(钙矾石),减少了溶液中的铝离子,延缓了水泥浆体的凝结速度,但石膏掺量不能过多,过多的石膏不仅缓凝作用不大,还会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
4、温度和湿度
温度对水泥凝固时间有着明显的影响。提高温度可加速水化反应,通常提高温度可加速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使早期强度能较快发展,但后期强度反而可能有所降低。在较低温度下硬化时,虽然硬化缓慢,但水化产物较致密,所以可获得较高的最终强度。
当温度降至负温时,水化反应停止,由于水分结冰,会导致水泥石冻裂,破坏其结构。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泥水化的早期阶段,对后期影响不大。
8. 为什么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个小时
从水泥加水拌合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 从水泥加水拌合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具有硬度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6.5个小时。其它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凡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9. 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目的是什么
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水泥凝结时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初凝与终凝之分。自加水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流动性减小所需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自加水时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开始有一定结构强度所需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是通过试验来规定的。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分钟。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分钟。凝结时间不符合标准的水泥为不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