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为什么比较重视时间
‘壹’ 急需英国的详细发展史及风土人情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威尔士语:Teyrnas Unedig Prydain Fawra Gogledd Iwerddon 苏格兰盖尔语:An Rìoghachd Aonaichte na Breatainn Mhòr agus Eirinn mu Thuath;爱尔兰语:Ríocht Aontaithe na Breataine Móire;苏格兰语:agus Thuaisceart éireann Unitit Kingdom o Great Britain an Norlin Airlann),简称联合王国(英语:The United Kingdom)或英国(英语:Britain),英文缩写(GBR),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岛国,还包括一些英国海外领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 ,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中大部分岛屿组成的,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岛上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苏格兰西部沿海有一个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岛。苏格兰本土的东北沿海有奥克尼群岛和萨得兰群岛。上述这些群岛都与本土有行政上的关系,但爱尔兰海上的马恩岛以及大不列颠与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则基本上自治,不是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 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从南部海岸到苏格兰的最北部差不多将近1000公里(约600英里),横向最宽处差不多将近500公里(约300英里)。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和拉丁词,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着名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者。
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43年起延续了300多年。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该岛开始遭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经历了一段日趋混乱的时期。"England"这个词正是从"Angles"而来的。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侵扰逐步变成了定居,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不列颠人在如今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独立生存下去。这些小王国中出现了力量较强称霸全国的王国,先是在北方(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在中部(麦西亚王国),最后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国)。但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海盗接着入侵英国并定居下来,尽管在10世纪时西撒克斯王朝曾击败过入侵的丹麦人并一度称霸英格兰的广大区域。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爱尔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许多王国,但爱尔兰并没有能免受北欧海盗的侵犯,到公元10世纪时竟成了北欧海盗的一统天下。
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黯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18世纪末,英国政府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主权;在宪法上与大不到颠的唯一纽带是王国政府。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20年通过的爱尔兰政府法案规定要成立两个地方自治议会,一个设在都柏林,另一个设在贝尔法斯特。该法案于1921年在北爱尔兰实施,乌尔斯特省9个郡中有6个接受了它们自己的议会,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仍享有席位,并服从英国议会的最高管辖权。但是,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在南部为争取脱离英国当局赢得独立而战斗。1921年6月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根据同年12月缔结的英—爱条约建立于爱尔兰自由邦,1949年该自由邦成为爱尔兰共和国。
海峡群岛和马恩岛虽不属于联合王国,但与联合王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海峡群岛在10世纪和11世纪时曾是诺曼底公国的一部分。马恩岛在1266年以前名义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权,到1765年最终才直接由王国政府管辖。今天,海峡群岛和马恩岛都有各自的立法机构和法律制度,英国政府则负责那里的防卫和国际关系事务 英国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议案拥有否决权;英国也是欧盟成员国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 英国的风土人情英国人是以保守出名的。在英语中,保守除了有因循守旧、愚顽不化的贬斥之意外,还有谨慎、稳重和不冒失的褒奖内涵。当我们观察和了解英国人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及其社会发展的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英国人的保守表现在他们倾向于接受熟悉的事物,而对于新奇或者外来的东西总是持怀疑态度。他们说,“英国人一般比较保守,或者比其他大多数国家的人们略微保守一些”。这个自我评价也是比较保守的,因为在外国人看来,英国人简直保守得不可理喻。英国人虽保守但不乏幽默感,而且以其幽默感闻名于世。矜持、谨慎和幽默是英国人天性的一部分。英国人的礼仪是出名的,所以你到英国去一定要遵守他们的礼仪。
当你去访问一个英国人是一定要先在门口敲门,等他说“请进”是才能进去,先生进门要脱帽。英国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即使一家人在吃饭,父亲叫儿子递个东西也要在前面加个“请”,事后总不会忘说“谢谢”。在英国,如与别人相遇时,总会以“今天天气很好”或者“看起来要下雨”之类的话。如果你用国内的“你吃饭了吗?”是很不礼貌的。
三个禁忌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插队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问女士的年龄。英国人非常讨厌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在英国没有比对中年妇女说一声“你看上去好年轻”更好的恭维话了。
不能讨价还价。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这是被认为很没面子的事。如果你认为一件商品的价格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解题过程]
风俗习惯
伦敦的星期天,商店都停止营业,所有的剧场和大多数电影院也都关门。因为伦敦人都喜欢在星期天出城去郊游。
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象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
饮茶,是英国各阶层人民都喜爱的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
下午茶在乡间,也叫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
英国还有五时茶,是有亲阶级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五时茶叙,见见面,谈谈心,相当于欧洲大陆妇女们的咖啡招待会。
英国人见面时不爱讲个人私事,而爱谈论天气,否则会受以冷遇。
在英国翘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之意。
在英国,如果戴口罩上街,人们会认为是传染病者跑出来了,也许还会有人叫救护车。--衣着:
英国人在穿戴上依然比较讲究,因此在会客、拜访或参加酒会、宴会、晚会时仍要穿西服打领带。在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衬衫,但也得打领带。
--约会: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强。对安排好的约会一定要准点。无故迟到很不礼貌,到得太早也不必要。如因故延误或临时取消约会,要设法用电话通知对方。英国的电话可以直拨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城市。
--谈判习惯:
英国商人并不喜欢长时间讨价还价。他们希望谈一、两次便有结果。除了重要谈判,一般有一小时已足够。他们有时还利用午餐讨论业务。如果对方邀请可以参加。
同英国人谈生意,讲究谈判的方法和策略是很重要的。重要的业务谈判,要与公司的决策人物,如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商谈,而且要提前约见。英国人在商谈中讲究礼节,保持矜持,不过分流露感情,因此同英国人谈生意,要仪表整洁,谈吐文雅,举止端庄。
英国商人在商谈中既保守又多变,所以,我们要不卑不亢,把握火候,力争双方达成协议。有时在谈判中,商人突然改变自己的主意,特别是谈判后如果不及时签订合同,他会反悔已谈妥的条款。因此,抓住时机,及时签约是一个招数。
英国人一般不善交际,但有时为了生意的需要,也作一些必要的应酬。而这种应酬,也显得保守古雅。
英国人从不把时间同金钱相联系。英国人的节假日是不可侵犯的,每年7月底到9月初是他们休假时间,因此出国洽谈最好避开这个时间。在同英国人商谈之中,礼节礼貌是很讲究的。在谈到“英国人”时,不要使用“英吉利人”一词,否则会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满。女王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乃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家的象征。因此席间不可有对女王不礼貌的言词。当生意谈得双方都比较满意时,英国商人会邀你去他家里作客,你应按时赴宴,鲜花、巧克力和酒,可以作为赴宴时的礼品。圣诞节、新年和对方的生日,寄上一张贺卡也将会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可以促成生意。
--展览:
英国每年有许多贸易博览会和展览会,出访时间最好和对口展览会相一致,这样可以了解英国市场和接触大批商人。这类展览很少超过一星期。博览会印制的目录上刊有展出者名字和展品,对做生意很有帮助。
--节假日:
绝大部分英国商人每周工作5天,星期六和星期日是假日。8月份最好不要访英,因大部分人都去休假。另外,还要避开12月20日至次年1月2日,因人们都准备过圣诞节和新年。3月底至4月中旬是复活节。5、8两月还有假日。
英国人一般要喝啤酒及不加冰的威士忌。此外,他们喜欢成群结队去取较远的地方旅行。因此这个假期对英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吃别的东西。如果在这个星期内收到别人的礼物,觉得不合用或不满意时,还可以拿着礼物到原来的商店,换一些自己喜欢而价格相若的东西。这样,送礼物和收礼物的人都会感到很方便。
煤块英格兰人新年到别人家拜访时,必须携带一块煤,并且亲手把煤放进人家的炉子里,作为敬贺新年的礼品。同时还说一句祝福的话:“祝你家的煤炭,长燃不息。”
小费
是否付小费视情况而定,一般服务行业以10%付小费。旅馆每天每间20便士左右,房等级高的小费应略为增加。中晚餐可给10%的数目。车站和机场行李搬运工人视情况给一镑左右的小费。(车站和机场均备有小车,可借车自己推运行李)。出租车小费亦给10%,长途租车可每天给二至三镑。此标准也还可以再加20%的物价膨胀指数。
办公时间:
政府机关:09:--17:30
公司行号:09:--17:30
银行:1)英格兰:周一至周五9:30--15:30(部分大的分行周六亦对外营业09:30--12:00)
2)威尔士:周一至周五9:30--15:30
3)苏格兰:周一至周三营业时间为09:30--12:30及13:30--15:30,周四营业时间为09:30--12:30,13:30--15:30及16:30--18:00,周五营业时间为09:30--15:30
4)北爱尔兰:周一至周五营业时间为10:00--12:30及13:30--15:30营业时间:
商店和百货公司的营业时间一般是9至17时,星期三、四有许多商店延至19时,星期六在13时关门,但牛津街和庞德街附近的百货公司营业到17时,星期日几乎所有的店都休息。
‘贰’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
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用严格的时间做严谨的工作,用剩下的时间享受生活
‘叁’ 哪个国家最注重时间
对,英国人很死板。他们说话通常都很谦逊很严谨,一般不会说自夸的话。所以对于时间很重视。其实像日本这个国家生存压力很大,每个人都为了生活绞尽脑汁,其实现在对时间的重视应该超过了英国。
‘肆’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英文版)
找不到纯英文的,你把下面这个美国全部改成英国,凑合用吧。。。
What is time? Is it a thing to be saved or spent or wasted, like money? Or is it something we have no control over, like the weather? Is time the same all over the world? That's an easy question, you say. Wherever you go, a minute is 60 seconds, an hour is 60 minutes, a day is 24 hours, and so forth. Well, maybe. But in America, time is more than that. Americans see time as a valuable resource. Maybe that's why they are fond of the expression, "Time is money."
时间是什么?是一种像金钱一样可以节省、花用或浪费的东西吗?或者它像天气那样,是一种我们无法掌握的东西?全世界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呢?你会说,那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管你去那里,一分钟都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一天是24个小时,以此类推。嗯,也许是这样吧。但是在美国,时间的意义不只是如此而已。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重要的资源,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说“时间就是金钱”的缘故。
Because Americans believe time is a limited resource, they try to conserve and manage it. People in the U.S. often attend seminars or read books on time management. It seems they all want to organize their time better. Professionals carry around pocket planners-some in electronic form-to keep track of appointments and deadlines. People do all they can to squeeze more life out of their time. The early American hero Benjamin Franklin expressed this view best: "Do you love life? Then do not waste time, for that is the stuff life is made of."
美国人认为时间是一项有限的资源,所以他们试着去爱惜时间且加以管理。美国人经常参加有关时间管理的研习会或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他们似乎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好。专业人士随身带着口袋型记事本,有些甚至是电子的记事本,好随时留意所订的约会与工作截止日期。人们想尽办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挤出更多的时间来。早期的美国英雄班哲明?富兰克林将这种想法表达得最淋漓尽致:“你爱生命吗?如果爱就不要浪费时间,因为生命即是由时间组成的。”
To Americans, punctuality is a way of showing respect for other people's time. Being more than 10 minutes late to an appointment usually calls for an apology, and maybe an explanation. People who are running late often call ahead to let others know of the delay. Of course, the less formal the situation, the less important it is to be exactly on time. At informal get-togethers, for example, people often arrive as much as 30 minutes past the appointed time. But they usually don't try that at work.
对美国人来说,守时是一种尊重他人时间的表现。通常若约会迟到超过10分钟,就应该向对方道歉或解释原因。知道自己会迟到的人往往会先打个电话,让对方知道自己会晚一点到。当然,会面场合愈不正式,精确准时的重要性就愈小。举例来说,在非正式的聚会中,人们往往会在约定时间过后30分钟才到,不过,他们上班通常就不会这样做。
American lifestyles show how much people respect the time of others. When people plan an event, they often set the time days or weeks in advance. Once the time is fixed, it takes almost an emergency to change it. If people want to come to your house for a friendly visit, they will usually call first to make sure it is convenient. Only very close friends will just "drop by" unannounced. Also, people hesitate to call others late at night for fear they might be in bed. The time may vary, but most folks think twice about calling after 10:00 p.m.
美国人的生活型态表现出他们对别人的时间有多尊重。当人们在计划一项活动时,通常会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前把时间定好。时间一旦决定,除非情况紧急,否则不会轻易改变。如果有人想到家里拜访你,他们通常会先打电话过来,以确定你是否方便,只有很熟的朋友才会未经通知就突然造访。同时,人们也不太喜欢太晚打电话给别人,因为怕对方已经上床睡觉了。何时才算太晚并不一定,不过,大部分的人若想在晚上10点钟以后打电话,都会再三考虑。
To outsiders, Americans seem tied to the clock. People in other cultures value relationships more than scheles. In these societies, people don't try to control time, but to experience it. Many Eastern cultures, for example, view time as a cycle. The rhythm of nature-from the passing of the seasons to the monthly cycle of the moon-shapes their view of events. People learn to respond to their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they find it easier to "go with the flow" than Americans, who like plans to be fixed and unchangeable.
对外人而言,美国人似乎很依赖时钟;其它文化背景出身的人则看重人际关系甚于时间表。在那些社会型态中,人们不会设法去控制时间,而是去经历享受它。举例来说,很多东方文化把时间视为一个周期。从季节的更替到每个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这些大自然的节奏塑造了他们对事情的看法。人们学习去因应环境的变化,因此他们比美国人更容易视情境而作弹性的应变;而美国人则喜欢将计划固定好不要更动。
Even Americans would admit that no one can master time. Time-like money-slips all too easily through our fingers. And time-like the weather-is very hard to predict. Nevertheless, time is one of life's most precious gifts. And unwrapping it is half the fun.
不过连美国人都承认,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时间。时间就像金钱一样,很容易就从我们的指间溜走;时间也像天气一样,是很难预测的。然而,时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之一,而拆开(这项难以掌握和预料的)礼物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乐趣了。
‘伍’ 英国的习俗有哪些要详细点的
这个问题有意思!
如果是英国的话,禁止宰杀天鹅算不算?
从12世纪开始,泰晤士河以及支流上的野生天鹅都属于王室财产,宰杀其中任何一只都是违法的,每年英国王室还会派人清点天鹅的数量。之前,就有留学生因为企图宰杀食用野生天鹅,导致差点被遣返。
还有搬运大件物品回家犯法。
在伦敦,根据1839年伦敦警察厅法案第54条例规定:在人行道上滚动或者搬动任何木桶,缸,梯子,木板,海报等大型物品,属于违法行为(从路边手推车或者马车上下搬运之类物品除外)最大限度罚款£500,但该条例仅适合于伦敦。
听我们以前回来的一位留学生说,还有禁止在公共场合唱生日歌……
由于版权问题,法律规定不可以在公共场合给朋友唱生日快乐歌,否则将不得不付费。
还有什么好玩的暂时想不起来了,大家想到什么都来说说哈~~我也很好奇的说!
‘陆’ 英国人对时间的重视体现在哪里
人们互相约会要提前一周左右,一般先用电话联系好。英国人对自己的时间,习惯于有条有理的安排,随便打乱和改变计划,轻意辞掉约会,是对人的不尊敬和失礼。
‘柒’ 从总体上看泰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对时间的态度。是否珍惜看重时间是否约定守时
泰国人应该很守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