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铁乘车时间要隔一段
1. 地铁发车时间间隔与站与站间隔一样吗
你好,不一样的。地铁有其AFC系统控制,一般两站行车时间为2分钟不到,而行车间隔一般为4分钟以上(其实我们是以相距公里数计算,为方面你的理解顾换算成时间),所以就算间隔短了时间不会快
2. 地铁乘坐上车到下车中间隔时间是多少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3
3. 为什么地铁跑起来站点之间间隔只有一分多钟,可是等地铁要等6分钟
地铁跑起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地铁想要停下来却很慢,所以说这才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都是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但是车想要到达这个车站却比较慢,这是各种各样的现代交通工具所没有办法克服的一点。
现在交通工具一直都在去想办法克服这一点,比如说有人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设想,能不能在高铁上面建一个活动的,车体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直接把车体带离车站,这样就不需要完全的停下来,就可以完成乘客的正常,上下车交通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只不过这还是一个设想,没有真正的实行,需要大量的实验来保证安全才可以尝试。
4. 坐地铁买好票马上有车来吗,要等多少时间
来车频次取决于城市,线路,乘车时段的不同。地铁是市内交通工具,间隔不会太大。但买好票就来车是不太可能得,看运气。个人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地铁班次间隔最短是北京4号线.早高峰90秒一列车。基本到站就有车。大多数城市的地铁列车间隔都在8分钟以内,不用怎么等。也有特例,如上海11号线花桥支线,上海3号线,武汉4号线。这些线路间隔有时会超过12分钟,甚至达到20分钟以上,不过这些线路行进路段都不太繁华,估计你也不会坐到。
5. 北京地铁为什么末班车之后还要空驶一圈
地铁末班车空驶一圈是为了回库或者是回到车厂里检修。
6. 上海地铁,每天各个时间段,从A点到B点所用时间都是大致相同的吗
也只能说大致相同,但绝对不可能分毫不差。比如高峰期间,上下车人流很多,车门打开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因此耽搁的会久;非高峰期间,上下车人少,车门打开的时间就短,耽搁的时间也少。地铁的运营需要人的调节,不是完全自动的,所以A到B的时间不可能完全一样。
7. 地铁两分钟一站,为什么等一趟地铁要5分钟
这是两个概念,两分钟一站代表的是列车运行速度,这个速度比较恒定;
5分钟一趟车是发车速度,或者叫做发车间隔时间,这个往往根据峰谷人流动态调整的。
8. 在地铁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用手向前指一下,为什么
这是手指示法。用来提醒驾驶员时刻注意前方信号状况、线路状况和区域限速情况。这种方法最早为日本的列车司机所使用,现在我国地铁列车操作员也基本使用这套方法。这套方法有严格的手势规定。如列车在站台准备发车时,驾驶员必须伸出手臂摊开手掌确认已收到发车信号,然后同样手势通过监视器确认站台情况良好,最后确认车门与屏蔽门之间没有夹物。然后做手势向当班站务员示意准备发车,在得到站务员确认手势(或者旗语)后方可进入驾驶室准备发车。这种方法有助于帮助驾驶员更好的集中精力确认各种情况,以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9. 地铁为什么要在半小时内换乘
3站点将持交通卡出站换乘 出站换乘间隔30分钟
30分钟时限内,上海火车站站、虹口足球场站、宜山路站这3个站点换乘,便可以实现“出站换乘”,检票系统将克服物理换乘上的“断层”,对其进行连续计费并按票价表扣费,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人大“公交优先”专题调研上海轨道交通座谈会上了解到的。地铁部门解释,“出站换乘”是针对暂不具备物理连接收费通道的换乘车站而增加的一种特殊换乘方式,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上海火车站(连接1、3号线)、虹口足球场站(连接3、8号线)、宜山路站(连接3、4、9号线)都属于该类型车站。此次交通卡“出站换乘”方式在上述三个换乘站率先试点运作。另就“出站换乘”的时间间隔,地铁部门表示,目前该时间间隔暂定为30分钟,即持交通卡乘客在规定的30分钟内,从上述站点出站并通过本站换乘另外一条线路,售检票系统对其进行连续计费并按票价表扣费。需要注意的是,“出站换乘”仅限于交通卡换乘,单程票IC卡并不在其列。地铁部门表示,由于单程票采用IC卡,制作成本较高,需循环使用并出站回收,因此目前单程票无法实施“出站换乘”。持单程票乘客出站后需另行购票换乘另外线路。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为配合市里即将发放的“敬老卡”的使用,地铁运营部门已基本完成相关软件升级及测试工作。届时,按市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70岁以上老年人持“敬老卡”,便可在非高峰时段在地铁内通过标有“专用通道”的闸机免费进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