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推迟又量少时间短为什么
㈠ 经期常推迟,且时间短还量少,是什么原因
很有可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这种情况建议去找医生咨询。在这里寻找答案怕会误人子弟!
㈡ 月经老是推迟一星期左右,而且经期短,量少,颜色淡,咋办呀
问题分析: 您好;引起月经量少的原因有很多,如妇科炎症,内分泌紊乱,精神工作压力大,贫血等.其次,可能是子宫内膜本身的原因,如多次人工流产子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刮宫引起子宫内膜薄等都可以引起月经量少。 意见建议: 建议你及时到医院检查性激素六项及B超,明确病因后积极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祝你健康。SA
㈢ 为什么来月经的时间总是延迟,而且经量少,经期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月经量减少、经期变短是属于月经不调的症状月经量少的原因1、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供给不够,如果吸收的养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身体产生防御性反应,也可能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闭经。2、经期受寒:因为女性在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抽缩,就会产生月经量少,甚至闭经。3、内分泌原因:如各种激素分泌异常或不排卵等。4、子宫内膜本身的原因:如宫颈管粘连,则经血难以排出,这些病人往往有每月一次的周期性腹痛。如子宫粘连,则因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粘连范围大可致闭经,范围小可使月经减少。 5、生闷气或相遇重要魂魄刺激和心理创伤,也容易导致少女月经量少。
㈣ 我最近大姨妈老是迟迟不来,量也很少,很担心怎么办
不要焦虑,月经期不准,或经量少,可以服用一些保健品调理身体,也可能是身体过于劳累导致的,在经期最好用艾条艾灸熏小腹距离肚脐下方三个指头处,有义帮助你度过经期,而且会调理你的月经时间
㈤ 女人月经时间短怎么回事
1、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发育不全可表现为无月经、月经过少、月经时间短或痛经。子宫发育不全以幼稚子宫最为常见。
2、内分泌异常:内分泌系统对月经来潮起调节作用。如果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过低,容易出现月经时间短、经量过少等症状。
3、无排卵性月经:无排卵性月经常常导致不规则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无排卵性月经可以表现为月经时间短,出血量少。
4、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结合常常累及子宫,引起不孕症,故最常见的症状是不孕,其次为盆腔痛、月经紊乱,并可伴有闭经、月经量少、功能性子宫出血。
5、人流刮宫:子宫颈内膜在人流刮宫时受损,术后发生粘连,如宫颈管粘连。粘连范围大可致闭经,范围小可使月经减少、月经时间短。
㈥ 月经延期,而且量时多时少
你好,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两大类: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等 建议相关检查确诊病因对症治疗
㈦ 月经周期短量少是什么原因
月经量减少、经期变短是属于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量少的原因 1、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供给不够,如果吸收的养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身体产生防御性反应,也可能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闭经。 2、经期受寒:因为女性在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抽缩,就会产生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3、内分泌原因:如各种激素分泌异常或不排卵等。 4、子宫内膜本身的原因:如宫颈管粘连,则经血难以排出,这些病人往往有每月一次的周期性腹痛。如子宫粘连,则因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粘连范围大可致闭经,范围小可使月经减少。 5、生闷气或相遇重要魂魄刺激和心理创伤,也容易导致少女月经量少。
㈧ 我的大姨妈量少时间短来的晚是身体出问题了吗
血亏 流过产吧?
㈨ 请问女性月经量少,经期时间短是什么原因对身休有哪些影响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相当于西医月经不调中的月经稀少。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也有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为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 月经过少可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如月经先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 如属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而导致月经过少,则应停药,并可参照本病论治。 月经过少的诊断,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一贯月经正常,突然月经过少者,应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所表现的少量阴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鉴别。 经期血量过少应警惕 正常情况下,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60毫升左右,低于30毫升为过少,超过80毫升为过多。怎样知道自己的月经量是否正常呢?卫生巾可以帮我们的忙。一般来说,每个周期的用量不超过两包(10片/包),如果超过三包,且每片都是湿透的,就属月经过多;如果每次一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就属月经过少,这两种情况都属异常。 一般来说,经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未受孕,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得不够厚,月经时出血少,这种情况日后是会影响受孕的。 但初潮后不久的少女,体内雌激素分泌还没有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因此一般经血量都不多,而且月经有时提前有时错后来,都是正常的。即使在形成规律的月经周期,或出血量也较稳定后,但遇上情绪紧张,环境改变,或心理压力加大,或突然变故的刺激等,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的暂时性紊乱,使雌激素分泌增减,使经血量增多或减少,只要以上暂时性因素消失,月经又可恢复正常。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有些女孩有挑食、偏食的习惯,身体瘦弱;还有的人为了减肥而刻意减少食物摄取量,导致营养供给不够。但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活动量要消耗较多能量,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如果吸收的养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身体产生防御性反应,也可能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闭经。这种情况不仅引起子宫等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为未来患不育症埋下隐患,而且会引起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为疾病的侵蚀创造条件。青春期少女应多学习一些保健方面的知识,切不可因无知而损害自己的身体。 如果月经周期稳定后经血量持续过少,又不是因为营养缺乏造成的,同时发现身体发育不理想,如乳房、臀部隆起不明显,就要引起警惕,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检查雌激素水平。发现雌激素偏低还要寻找偏低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所引起。找出病因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雌激素,是能够改变月经状况的。 参考资料:http://image.psychcn.com/magazine/greenapple/04/jieqc_jing.htm 经小论 月经问题不仅是女性朋友最头痛的问题,也是临床上最头痛的问题,有些女性朋友的月经不正常,到这家医院治疗了,不好.又到另一家医院治疗了,也不好.感到十分困扰.现发表一下自己在医院的心德,和自己所知的有关知识.虽谈不上能药到病除,但是希望对广大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月经是指子宫内膜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出血的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的间隔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经期一般为2—7天。月经血一般为暗红色,有些人的则是鲜红色,不凝固,偶尔有小血块。月经血除了子宫内膜碎片,还有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正常的月经量为30—80毫升: 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异常引起的子宫出血,而不是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其中50%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 一、临床表现 1.最常见的不规则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一般月经周期为26—34天,月经周期紊乱是指周期缩短或延长,有些妇女的月经周期可缩短至半个月,而有些妇女的周期可延长至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而且同一患者的月经周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月经经期的长短和经量变化很大,有些妇女经量很少,经期也很短,而有些妇女经量很大,持续时间也很长。 2.贫血:这大多发生于经量多或经期长的妇女。 3.感染:多发生在经期长的妇女。 二、诊断要点 1.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 2.全身及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并且排除了妊娠。 3.基础体温测定:每晚睡前把体温表甩至36℃,第二天清晨醒后不讲话,也不活动,取体温表放于舌下5分钟,每天测定体温的时间最好固定。然后把每天的体温画于体温单上。这对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妇女最为要紧。 4.诊断性刮宫:可以了解子宫内膜有无病变,并且还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治疗方案 1.加强营养;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如果贫血严重还需要输血;如果出血时间长,需要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止血:可以通过激素或手术止血。对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妇女首选雌激素或孕激素,而对于绝经前期的妇女应当进行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才能用激素治疗。 3.调节月经周期:血止后,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周期,如乙炔雌二醇、倍美力和安宫黄体酮或妇宁片联合应用,一般需要3--6个周期。 4.促进排卵:对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妇女可以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激素或尿促性激素等。 5.减少经量:主要用于绝经前妇女,用孕激素如安宫黄体酮或妇宁片等。 6.手术治疗:如果诊断性刮宫报告为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或不典型增生,而且患者年龄大于40岁,可以考虑切除子宫。 月经提前 方1 组成:丹皮10克,栀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柴胡5克,白术10克,薄荷3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 主治:气滞血瘀型月经先期。症见月经量多,色红或紫,有血块,小腹胀痛,胸胁痛,乳房发胀,心烦不安,爱发脾气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2 组成:生地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黄芩5克,茯苓1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 功效:清热凉血调经。 主治:血热型月经先期。 月经量多,色红或紫,有血块,小腹胀痛,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苔黄。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3 组成:熟地12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 功效:补气摄血。 主治:气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少,色淡红,面色黄白,没精神,全身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大小便正常,舌质淡无舌苔。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4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黑枣10枚,枸杞子15克,龙眼肉15克,瘦猪肉100克。 功效:补气摄血。 主治:气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少,色淡红,面色黄白,没精神,全身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大小便正常,舌质淡无舌苔。 用法:将肉与众药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后,吃肉喝汤,每周一次。 方5 组成:阿胶10克 功效:补血调经。 主治:血虚型月经先期。 用法:加放少量酒,放于饭上蒸,待阿胶溶化后与饭一起吃。 方6 组成:猪肝25克,柏子仁10克。 主治:原因不明的月经先期。 用法:将肝洗净,切口 ,装入柏子仁,上笼蒸熟后吃。 方7 组成:鸡蛋2个,艾叶6克。 主治:原因不明的月经先期。 用法:先将艾叶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加入鸡蛋黄,将蛋黄煮熟后,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月经后期 方1 组成: 当归、香附各6克,乌药、茺蔚子(布包)、赤芍、白芍各9克,生地、熟地各10克,元胡5克,川芎3克。 主治:月经后期。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7-10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