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晚上为什么要吃烩豆腐
① 为什么要吃青菜炖豆腐
青菜炖豆腐很有营养,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并且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下面来看看青菜炖豆腐的做法:
白菜炖豆腐
原料:白菜(青菜),豆腐,姜,蒜,香葱,盐。
做法:
1.白菜切段,豆腐切块。
2.豆腐下水焯一下,捞出沥干。
3.白菜下水焯一下,捞出沥干。
4.锅中热油,放入姜蒜葱,炒香,入豆腐略煎一下,加水(或高汤)小炖一会儿。
5.放入白菜翻炒一下, 最后调入盐即可。
白菜别名大白菜、小白菜、油白菜、松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白菜和青菜的幼株。每100克白菜含水分91.6克,蛋白质1.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1克,粗纤维0.6克,灰分0.8克,钾130毫克,钠89.3毫克,钙69毫克,镁12毫克,磷30毫克,铁0.5毫克,锰0.21毫克,锌0.21毫克,铜0.03毫克,硒0.33微克,胡萝卜素0.25毫克,维生素B10.06毫克,维生素B20.07毫克,烟酸0.8毫克,维生素C47毫克,并含硅、钼、硼、镍、钴等微量元素。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② 为什么过春节前都要做豆腐
营养好 补
红烧豆腐煲
材料:
滑豆腐2块、鲜冬菇(切片)3只、珍珠笋数条、红萝卜片数片、菜心数棵、上汤1/2(汤)碗
献(芡)汁用料:
生抽1/2汤匙、老抽1/2汤匙、糖1茶匙、酒1茶匙、生粉1/2茶匙
做法:
① 每块豆腐切为四件,放碟上,洒�茶匙盐于豆腐上,隔水蒸约10分钟。
② 取出豆腐,用厨房纸吸干水分,放入滚油内慢火炸至金黄色,盛起。
③ 烧热 砂窝下油1汤匙,放入豆腐,再加入冬菇片、珍珠笋、红萝卜花、菜心,再注入上汤,慢火煮至汁液浓稠,打献汁(埋芡),即可上桌。要趁热进食。
麻辣豆腐
【菜名】麻辣豆腐
【所属菜系】东北菜
【特点】色深、味厚、麻辣烫鲜
【原料】
豆腐 一斤 猪肉 二两 菜油 一两五钱 郫县豆办 一两 盐 三分 花椒面 二分 蒜苗 一两五钱 豆豉 十余粒 酱油 五钱 麻辣面 四钱 水豆粉 一两五钱 汤 八两
【制作过程】
1、将豆腐切成五分见方的颗2、把瘦多肥少的肉剁成碎粒,蒜苗切成五分长节子,豆豉用刀按细 3、炒锅置中火,下菜油至五成热时下碎肉,肉炒干水汽后,下豆办、豆豉,炒出香味,下辣椒面(若火太大,可将锅暂端离火口),炒出红油放盐、酱油,同时下豆腐;豆腐下锅后烧约三分钟下蒜苗(注意铲动以免巴锅);蒜苗一变色(颜色生绿、熟而不蔫),用水豆粉勾芡,起锅装碗,菜面上撒上花椒面即成
③ 正月初一吃什么
饺子,山东是典型的北方省份,过春节的习俗也比较有代表性。有人说,从山东的过年习俗,可以看到北方大部分省份是如何过年的。山东人有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这绝对是家家户户春节期间不能少的东西。就山东各地而言,没有太大差距,济南人大年初一吃饺子,其余的十六个地市也是如此。
五福粥,大年初一如果不是吃除夕剩下的菜,也有的地方吃五福粥,里面有芋艿、白米、红枣、豆腐、豇豆意思是“五福”降临,那么为什么吃除夕剩下的菜呢?因为它带有“连年有余”的吉祥意境哦。
年糕,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群众,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鸡汤,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鸡蛋,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④ 正月初一吃青菜豆腐的寓意是什么
你好,寓意
新的一年
清清静静,顺心如意。
谢谢。
⑤ 年初一可以吃豆腐吗
初一是可以吃豆腐的。那些说初一不能吃豆腐是封建迷信,
⑥ 正月每天吃什么讲究
一、正月初一
1.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2.万年粮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3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饺子 除夕、正月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正月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4.汤圆 正月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5.长面 长面,也叫长寿面,正月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6.鸡汤 正月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
7.甜食 正月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二、正月初二
面 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2.剩菜 正月初二是女儿(偕女婿)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东西,比如鸡,年夜饭是要把头,翅,脚,尾留着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有年夜的饭要多煮,留下年饭初二开吃。其中必有腊肉香肠,鱼和面。
3.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三、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谷子神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1.合子 俗话说:初三合子往家转,合子是中华面食中的一种,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区流行的一种面食。比较常见的是韭菜、茴香、鸡蛋、猪肉,以韭菜+鸡蛋、茴香+猪肉、韭菜+猪肉的组合最常见和最受欢迎。 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发酵的面,而是用烫面和冷水面这两种。合子皮薄、馅大、味道鲜美,因此深受欢迎
2.饺子 北方有些地方流行在“初三”也吃饺子,由于一部分人此时需要提早出门,赶往工作地点,民俗、民风的名言是:“出门饺子、进门面”。也就是说:亲人离开家门时,吃饺子保平安,来年再团圆,家中亲人的祝福都包在饺子中。
四、正月初四
折箩
正月初四这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残羹剩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
五、正月初五
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老北京有讲究,“破五”吃饺子的肉馅儿,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馅儿也要自己去剁,这样的话,就是预示着来年一切都很顺利,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有了。 “破五”的饺子讲究馅儿是一个肉丸的,饺子的形状是扁圆的,它和古代象征财富的元宝的样子很相似,一家人团圆吃“破五”饺子,那么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头,可以增加财富,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
六、正月初六
百无禁忌 “年关”已过,一切恢复往常的生活,因此可以像往常一样吃什么都可以。
七、正月初七
1.七宝羹
正月初七为“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人日要吃以七种菜所做的“羹”,称“七宝羹”。除了吃“七菜羹”,有些地区还有吃“及第粥”与“面线”等象征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等食物。
2.面条
此外,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3.饺子
人日这天早晨吃饺子,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
⑦ 为什么过年要做豆腐
过年一些地方吃的食品讨个好彩头,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过年吃豆腐,来年更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等等。
⑧ 正月初一吃青菜豆腐的寓意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正月初一都有吃“斋”的习俗,像粤西和粤北地区,菜的品类很多,包括腐竹、粉丝、菠菜、黄花菜、冬菇、木耳等,而青菜豆腐也是其中最常见的菜品之一。那么,正月初一吃青菜豆腐有什么寓意呢?
其实,选择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吃青菜豆腐,里面也是有讲究的,因为青菜青,豆腐白,吃青菜豆腐,寓意着来年可以清清白白,平平安安,这是一种美好的新年愿望。其次,豆腐的谐音是“都福”,寓意着每个人都福气安康。另外,豆腐的谐音还有“都富”,寓意着大家都富起来,表达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之意。
豆腐还代表锦衣玉食中的“玉石”之意,因为玉是白色,而豆腐也是白色,极其相似,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以备过年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