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就想睡
A. 我每我每天不管多晚睡觉,都会在7点到8点之间醒来,这是为什么我想多睡一会儿
通常来说,不管是几点睡早上7点都会醒过来,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正常现象:如果患者已经养成每天早上7点醒的习惯,那么即使有时候睡得很晚,可能还是会在7点醒,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个生物钟。
2.神经衰弱:如果不管是几点睡早上7点都会醒过来,同时伴有头晕、头痛、犯困、身体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可能是由于神经衰弱导致。建议患者可以使用氯硝西泮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盐酸文拉法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建议患者多做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机体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可导致脑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影响到睡眠,出现不管是几点睡早上7点都会醒过来的情况。建议患者按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卡比马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还有就是早上7点都会醒来。
这是与你长期形成的早上7点起床的习惯有关系。不管什么时候睡觉,只要躺下能够睡着就没有问题。
不管几点睡都是8点醒,可能是身体习惯以往8点醒等因素导致,如果入睡晚,醒来后感到疲倦不适,建议将入睡时间提前,以保证充足睡眠,保证第二天的生活、工作状态。
通常人体脑内有许多部位和投射纤维参与觉醒和睡眠的调控,其可形成促觉醒和促睡眠两个系统,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以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若出现不管几点睡都是8点醒的情况,多考虑是机体已经适应8点醒的节律,还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如8点钟左右室内过亮或者周围过于吵闹等,也会使人体被迫醒来并无法入睡。如果入睡时间较晚,且醒来后并有倦怠感,可以将入睡时间适当提前,成年人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在7-9小时,避免因睡眠不足而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工作状态。如果8点时周围环境不佳,而自己仍想继续进入睡眠状态,可以考虑调整居住环境,如换用遮光强的窗帘并在睡前拉严,或在睡眠时带耳塞阻隔外界声音,也可以考虑更换居住环境,以提高睡眠质量。
若出现不管几点睡都是8点醒的情况,如果对自己身体、生活没有影响,可以不用进行处理,放松心情,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熬夜。
一般情况下无论睡多晚7点就醒了可能是身体形成了坚固的生物钟或者气血不和导致,可以通过服用谷维素、安神补脑胶囊、人参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无论睡多晚7点就醒了,第一种可能是身体形成了坚固的生物钟,主要是由于多年的习惯,所以养成后想改变的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可以等7:00醒来的时候再在床上躺一段时间来,慢慢削弱生物钟,也可以通过晚上适当运动增加身体疲惫感,适当增加深睡眠时间,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睡眠质量,并且睡前服用少量中药酸枣仁或安神补脑胶囊,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睡眠的作用。 无论睡多晚7点就醒了也可能是由于气血两亏导致,还会表现为脾胃虚弱、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建议口服当归丸、人参归脾丸等药物补充身体气血,同时不要吃辛辣食品,保证清淡,饮食适当加强运动,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症状的作用。
睡眠的话,不要太过度关注他,不一定非要睡到7个小时,有些人可能6个小时,睡了5个小时,只要是第2天,不影响功能,不影响正常的这种工作学习生活,这种情况都属于正常的,不要太过度关注他,越关注他,你这个越影响睡眠质量。人的睡眠会有一个生物钟,也就是说像你说的,早上7点,不管什么情况下他都会醒的,能睡到7点,这都算不错的了。加上中午休息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实际上你这个睡眠已经能够完全足够,这都属于正常的,你不要去过度的关注这个问题,没必要。如果你要是晚上七八点钟睡,有可能半夜你可能就醒。这是正常的,这是正常现象。
B. 晚上七八点特别困为什么
如果晚上七八点钟特别困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会的,调好时间休息半小时就可以了。
C. 为什么晚上很早就想睡觉,七八点就一直很
一般情况是生活习惯导致的,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十点之前睡觉,习惯了就会到十点就困,是大脑适应你的活动而形成的反馈,你可以强迫自己晚睡一会儿,过些天大脑就会适应你这个晚睡的时间点了!
也可能是由于你平时事情比较少,没什么可干的,人太闲的时候就会困,建议你可以找些事情做,来使自己的精神比较集中就不会困了!
或是你早上起的太早,白天又做很多事情,所以到晚上比较疲惫就会困的!
最快的可能是血脂比较高,血液太粘稠了,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嗜睡,但这种情况常表现为随时都能睡着,只要躺着就能睡着!
不过,十点睡也不是很早,这个时间睡不是异常现象啊,如果你早上6点起床的话就是每天睡8个小时,这样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的哈!
D. 不知为什么整天都打瞌睡,晚上从十一点睡到早上六点半还困,,,,,这睡眠应该够了,为什么还发困
打瞌睡大致分为四种:
一种是应大脑的睡眠要求引发的、作为总体睡眠不足的补充而打瞌睡。
第二种是因逃避现有状况的心理需求,由逃避的姿态逐渐引起的。并不是睡眠不足,而是因为眼前的情况太令人乏味,心理上无意识地认为睡着了就能避免。这种瞌睡是心理作用造成的。在不感兴趣的会议或报告会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
第三种是无所事事、百般无聊时不由自主的瞌睡。野生动物在无须觅食、无须照看孩子、无所事事、周围又安全无威胁时最容易发呆出神打瞌睡。对于生物而言,这种瞌睡是一种理想状态,不仅保存了生物体内的能量,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入眠,是维持生命的理想方式。发明家爱迪生爱打瞌睡的轶闻就是一例。他似乎总是在打瞌睡。拿破仑、丘吉尔也是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外面战火纷飞,却能照睡不误。
第四种就是失眠多梦引起的,老是想睡,可却总是睡不着,这个跟人的生活、精神压力有关,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己就要注意放松自己了,不要还一个劲的让压力压垮自己。我刚来威尔芙节能机油上班的时候也因为压力过大而造成过失眠,这个很正常,我们乐观对待就好了。
在睡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这些都不失为高效的睡眠方式。 从瞌睡姿态看得出睡眠的深浅下面我们讨论瞌睡的姿态。想象一下在电车上打瞌睡的人的样子。有的人全身搭靠在别人身上,有的人随着车身摇晃时不时地晃着脑袋,也有的人挺直脊背闭目养神。为什么打瞌睡姿势各不相同呢?总体上,睡眠差别分种类差别和个人差别。马站着睡觉,大象、长颈鹿也是以站立姿势入睡。同为人类,有人睡觉时不表现出肌肉紧张,也有人睡觉时姿势随肌肉放松程度而放松。一般来说,随着睡眠程度的加深,肌肉也逐渐放松。人类的睡眠从无雷姆睡眠的浅睡时段开始,这时肌肉的紧张程度还相当高。因此即使睡着了,姿势仍保持原状。在无雷姆睡眠的第一阶段姿势基本保持不变。到了第二阶段,首先头颈肌肉开始放松,于是脑袋开始前后左右地摇晃。随着无雷姆睡眠的的继续加深,腰部肌肉逐渐放松,无法保持坐姿,开始全身摇晃。再继续深睡到雷姆睡眠阶段的人不大见到,进行到这一阶段,全身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将从座椅上跌下来。如果瞌睡到从电车座椅上跌下来的程度的话,说明严重缺乏睡眠,人已处于完全无意识的深睡状态。
打哈欠不是偷懒最后谈谈和瞌睡密不可分的哈欠。人们总是认为,打哈欠是瞌睡时的前兆,事实上打哈欠却是高度紧张时或头脑清醒时的产物。可以回忆一下打哈欠时的情况。是不是有既不是睡眠不足,也不是在睡觉时间却哈欠连天的时候?在重要的会议期间或者与人会谈时,越是这种似乎不应该打哈欠的场合,越是不自觉地想打哈欠?于是使劲地憋着,憋得眼泪都要流出来。引起哈欠的原因不是困乏,而是紧张和压力。身体通过哈欠提高紧张程度,使头脑更清醒。那么为什么打了哈欠就会觉得更清醒了呢?我们知道,下巴是哺乳动物身体的重要部分,它的肌肉相当发达。通过收缩和扩张下巴肌肉,能够向大脑输送强烈的觉醒信号。因此,为驱除睡意,维持大脑高度的意识水平,身体自然产生哈欠的动作。动物在威胁敌人时会张大嘴巴,这动作也近似打哈欠时的动作。打瞌睡、打哈欠都是生理现象,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
E. 人为什么会很困,每天都想睡觉…
1.压力大
2.心理因素
3.睡眠
4.饮食
5.保养
中医称嗜睡为“多寐证”,其特点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醒后复睡。中医认为嗜睡是阴气太盛,阳气虚弱以及脾虚等病因所致。中医分两型治疗:
脾虚湿重型:主证为身体肥胖,胸闷,身重乏力,食欲不振,食后困倦易睡,或大便溏稀及痰多,舌苔白腻。方用平胃散合三仁汤加减:苍白术各10g,厚朴6g,陈皮6g,猪茯苓各12g,苡仁15g,制半夏10g,砂蔻仁各6g,炒三仙各10g,滑石10g,贝母10g,木香6g,车前草15g。
阳气虚衰型: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懒言多汗,畏冷肢凉,舌苔白润。方用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制附子6g,党参15g,白术10g,干姜6g,黄芪15g,当归10g,升麻6g,陈皮6g,柴胡10g,炙甘草5g,炒三仙各10g。
并可用针灸或耳针等综合治疗之。
西医认为老年人嗜睡,多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供血不足而缺氧所致。关于中风的脑血管意外及高热昏迷等嗜睡,不属此范围,所以不在此讨论。下面谈谈动脉粥样硬化:人身的大小动脉,随年龄的增长而动脉内逐渐有胆固醇等脂质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粥样斑块,使动脉管腔变小,血流不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1)脑动脉硬化时,易引起嗜睡、头晕,病程久了,脑动脉进一步硬化,可引起中风(脑血栓等),有的可成痴呆等。
(2)表现在心脏方面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冠心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3)肾动脉硬化者,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治疗:软化血管(包括降脂、活血等)。中药:川芎10g,赤芍10g,丹参15g,三七粉(冲)2g,制首乌15g,泽泻15g,茺蔚子15g,黄精15g,虎杖15g,桑寄生15g,决明子12g,山楂15g。
成药: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丹七片:每日3次,每次3片。活血通脉片:每日3次,每次5片。上药的一种,并配合愈风宁心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同服。
饮茶:因茶叶中含茶色素,软化血管,并有兴奋、提神作用,所以可常泡浓茶饮之。
西药:心脑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作用,每日3次,每次2~4粒。脑心舒:也有降血脂及软化血管的作用,每片10mg,每日3次,每次2~3片。血脉宁:也是降血脂及软化血管药,每片250mg,每日3次,每次3次,每次1~2片。弹性酶片:为降血脂软化血管药,每片10mg,每日3次,每次1~2片。
嗜睡症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嗜睡通常最初发生在15~30岁的年龄段,但也有的人出现嗜睡现象的时间比较早或比较晚。一旦出现嗜睡的现象,它会伴随你终生。男人和女人受影响的程度一样。
嗜睡的最初症状通常是白天时感到很严重的睡意。然而,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确诊病人的确患有这种疾病,因为引起白天睡意过多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都能产生这种症状。
症状
医学将嗜睡用四种主要症状进行了定义,这四种症状被称为嗜睡四分体:
白天睡意过多——这种症状始终存在,而且通常最为明显。
猝倒——猝倒是指肌肉品质的突然或暂时性消失,这引起了头部或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瘫痪。它可以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轻微症状表现为含糊不清的语言或口吃、眼皮下垂或手指无力拿不住东西。严重的猝倒会引起膝盖弯折,使人虚脱。大笑、兴奋或生气是引起猝倒的典型性原因。肌肉品质的突然放松可能是大脑突然进入REM睡眠的结果。有嗜睡病的患者中有猝倒现象的不到一半。
睡眠瘫痪——所谓睡眠瘫痪就是当人入睡或要醒来时暂时不能运动。它只持续几分钟。和猝倒类似,睡眠瘫痪可能也与REM睡眠和清醒状态之间的过渡不充分有关。睡眠瘫痪与幻觉有关。
催眠性幻觉——是指精神、梦境般的影像,通常很恐怖,常见于入睡时或发生睡眠瘫痪前。
大约有90%被确诊为患有嗜睡病症的人至少不存在以上症状中的一种。具有这四种症状的人不到一半。
通常这些症状对青少年或刚成年的人来说在此之前并无病例。患有嗜睡的人会抱怨感到疲劳、工作、学习和社交关系的表现不佳。白天过度的睡意会使人丧失能力,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记忆力下降、视觉障碍可能尤为使人感到不安。
一半以上患有嗜睡的人都会记忆力下降或发生记忆中断,这是由闯入清醒状态的“微睡眠”引起的。在这些阶段中当行走或驾车时他们会不知所措,胡说或胡写,放错东西或撞上东西。代表性的是他们在这些阶段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事后记不清发生的事。
F. 为什么人中午睡两个小时就不会困了,而晚上要睡七八个小时,但还是会困
“小暑”节气,风中携着热浪,暑气节节上升,颗颗汗珠往外冒。从小暑到大暑再到立秋的一个月的时间内,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这不,杭州一跨进小暑的门槛,气象台就预告说杭州“出梅”了。这意味着我们将正式迎接高温来临。炎热夏季,气温较高。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和学习,人体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吃过午饭后,一定要躺在床上睡上一会儿,缓解一下疲劳,补充一下体力,这样才会有更充足的体力和精神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午睡时间,使午睡睡得更健康、最科学?
午睡有什么好处
专家介绍说,夏季正午时分,烈日当头,太阳像火球一样灼热,由于周围环境气温高,皮肤的血管往往容易扩张,血液大量集中于皮肤,引起体内血液分配不平衡,尤其是脑子方面的血液减少,从而发生一时性的脑供血相对不足现象,使人感到提不起精神来,昏昏欲睡。因此午睡显得至关重要。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上午,人的精力总是比较旺盛的,这是因为经过了一夜休息,内部机能获得了休整,前一天的疲劳消失了。但是工作或学习一个上午以后,由于体力和脑力的高度集中和紧张,新的疲劳又产生了,并且人体内的热量也有很大的消耗,这时候生理机能除了要求补偿消耗掉的热量外,也要求能够适当地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以便下午更好地进行工作和学习。
补充睡眠,消暑解热。夏天日长夜短,天气炎热,早上鸟鸣蝉噪,夜间蚊叮蝇爬,加之暑热袭人,人们夜间入睡迟,早上醒得早,不仅睡眠时间短,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这就更需要通过午睡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况且,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人的中暑大多发生在中午前后,此时若能来个午睡,放松静养一下,会降低中暑的发病率。
增强体力,改善功能。午睡虽不是主要睡眠,且时间短暂,但它所产生的效应却不容忽视。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必需的睡眠时间,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对改善脑部血供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午睡还具有增强机体防疫功能的作用。此外,午睡还可减少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机会。
保护大脑,缓解紧张。当睡眠时,不但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受到保护抑制,得到休息,同时身体各部分也得到一个全面的休息,全身肌肉松弛了,因活动而消耗的体力就可以逐渐恢复过来,身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就可以平静更有规律地工作。
如何午睡更健康
据有关调查显示:只有近三成的人有定时午睡的习惯,而这些人中,又有80%的人因睡姿不当、睡眠时间失度而使午睡质量大打折扣;另有过半数的人认为,午睡可有可无,实在太困时才敷衍了事。由于夏季正午时分气温较高,在人体的降温排汗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滞留外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再经过一上午的繁忙工作和学习,普遍会感到疲乏和精神不佳。如果午饭后正确午睡,会对身体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下午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十分有利的。那么,如何午睡更科学、更健康呢?彭石林主任告诉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睡前不吃油腻食物,不吃得太饱。油腻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影响午休质量。
睡觉时应垫上枕头,这样可以减少心脏压力,防止打鼾,并有助于胃肠功能。
午睡姿势宜平躺仰卧或侧卧为佳。
把握好午睡时间长短,可随夜晚的睡眠状态及上午工作的劳累程度而定,一般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时间睡得太长由于进入深睡眠,醒来后会感到头部昏沉。
醒后轻度活动,午睡后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不要马上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
避免受较强的外界刺激,因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还要注意免受风寒,避免空调电扇直接吹向身体。
不要坐着或趴着打盹,伏案午睡和坐着打盹会减少头部供血,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等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时间长了还可引发脊柱变形、腰肌劳损等。有的人用手当枕头,趴在桌上午睡,这样会使眼球受压,还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也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双手发麻刺痛。
午睡不能随便在走廊上、树阴下、草地上、水泥地上就地躺下就睡,也不要在风口处睡。因为人在睡眠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重者受凉感冒,轻者醒后易造成身体不适。
但是,由于夏季正午时分气温较高,在人体的降温排汗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滞留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再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工作和学习,人们普遍会感到疲乏和精神不振。如果午饭后正确进行午睡休息,会对身体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人的健康以及工作和学习都是十分有利的。
G. 每天睡很长时间还是觉得困,怎么回事
从晚上10点到早上7点都是身体重要脏器活动排毒时间,晚上不按时睡觉,白天补再多也没用。
睡午觉的话最好在11点到下午1点之间,才符合身体规律。而且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如果超过了1个小时,就容易越睡越困。而且睡眠时间太多,睡觉起床以后会觉得浑身无力、精神困乏,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说道三餐按时吃,如果你早上11点半才醒的话,你的早餐是在梦里吃的么。。。。。
容易犯困除了与作息不规律有关以外,还和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有关。
体虚、挑食(或饮食过于单一)、缺乏运动,坐、躺太久都会引起精神不振,容易困觉。
如果没有运动习惯的话,可以先选择跳绳、散步、没事踢踢腿弯弯腰什么的,睡前仰卧起坐10~20个也不错。等一段时间,再进行打球、跑步之类耗体力运动。
其实还有很多别的因素,这儿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