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为什么早上颅压高晚上低
Ⅰ 脑瘤的早期症状是怎样的
脑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性质和生长速度,以及颅脑解剖与生理的特殊性。发病过程多为缓慢进展,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增多且加重。急性发病时,患者可能在数小时内迅速恶化,甚至出现瘫痪、昏迷等严重症状,常见于肿瘤囊性变、瘤出血(瘤卒中)、恶性肿瘤或转移瘤并发急性弥漫性脑水肿,或因瘤体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引发脑疝危象。
颅内压增高是最常见的症状,占比高达85%。其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占位作用、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肿瘤压迫脑组织或血管导致脑代谢障碍、颅内静脉回流障碍、肿瘤卒中与变性,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如摄入水分过多、呕吐、剧烈咳嗽或用力、腰椎穿刺不当等。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90%的脑肿瘤患者都有头痛经历。头痛性质多为搏动性胀痛或钝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时轻时重,通常清晨或起床后出现,白天逐渐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头痛可减轻。头痛的部位与肿瘤位置有关,如脑膜瘤常引起相应部位头痛,垂体腺瘤多为两颞侧或额部头痛,幕下肿瘤头痛常位于枕颈及眶额部,脑室内肿瘤引起的头痛可能因肿瘤位置移动、头位变化而加剧。
恶心、呕吐也是脑瘤常见的首发症状,多伴头痛、头昏,常发生在清晨空腹时,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恶心或喷射性呕吐,且常在剧烈头痛、头昏之后发生,头位变动可诱发或加重。儿童颅后窝肿瘤出现呕吐较早而频繁,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而成人呕吐出现较晚。恶心、呕吐是因颅内压增高或肿瘤直接影响迷走神经核(呕吐中枢)所致。
视乳头水肿与视力障碍与脑肿瘤的部位、性质、病程缓急有关。颅后窝肿瘤出现较早且严重,大脑半球肿瘤较颅后窝者出现较晚而相对要轻,恶性肿瘤一般出现较早,发展迅速并较严重。长期颅内压增高可导致失明,眼球外展麻痹亦常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可出现斜视和复视。
精神症状因大脑皮质受损引起,表现为淡漠、迟钝、思维与记忆力减退、性格与行为改变,进而发展为嗜睡、朦胧或意识不清。恶性肿瘤患者的精神障碍较明显,额叶肿瘤常引起精神症状,或表现欣快、易激动及痴呆等。
癫痫是脑瘤的另一常见症状,约占20%~30%,其中半数病人是首发症状。
生命体征变化则取决于颅内压增高的程度。颅内压呈缓慢增高时,生命体征多无明显变化。颅内压显着增高或急剧增高可表现为缓脉,常慢至50次/分钟左右,伴有呼吸深慢,血压代偿性升高。这些已属脑疝前期或已有脑疝的表现。如继续恶化,则出现脉搏细速,呼吸不规则,呈抽泣或潮式样呼吸,血压降低以致周身循环衰竭,最后呼吸停止。下丘脑及脑室内肿瘤或恶性肿瘤,可出现体温波动,体温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