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夏日出时间不一样
① 为什么日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日出时间提前,日落时间推后;南半球各地昼变短,日出时间推后,日落时间提前。
日出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出的时间最晚,然而事实上日出最晚的时间该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时间并非在夏至时,而是在6月中旬。即使在赤道地区,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在全年里亦会有少量的变更。
事实上,对于地球上除赤道与两极及其附近的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都在夏至之前,日落最晚的一天都在夏至之后,日落最早的一天都在冬至之前,日出最晚的一天都在冬至之后。
(1)为什么冬夏日出时间不一样扩展阅读:
地球每时每刻都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根据运动的相对性,我们从地球上也能观测到太阳陆橡在一年当中围绕天球黄道自西向东旋转一圈。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使得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大圆对地球的天球赤道是倾斜的,当太阳在两个分点时,穿越赤道时会有一个角度的,所以平行于赤道的速度分量小于年平均速度。
当太阳在至点时,它的运动方向是完全平行于赤道的,所以运行速度高于年平均速度。这会导早败旁致在春分、秋分前后,一天当中的白昼时段逐渐提前;夏至、冬至前后,一天当中的白昼时段逐渐推迟。
因为太阳光会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而产生折射,所以当太阳仍未升上地平线时,人们已看到日出的景色,这是每天日出时产生的错觉。中国古枯饥代天文学家曾记录名为“天再旦”的罕见天文现象,意思是同一天接连出现两次日出的情况。
由于清晨五点到七点的日全食所引起的天文奇观,第一次日出时,天色又逐渐暗去,接着又迎接第二次日出。
② 日出日落时间与什么有关
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相关。首先是地理位置的影响,包括经度和纬度。在同一纬度带上,东经地点的日出日落时间会比西经地点早。例如,2017年1月1日,北京在东经116.5度,日出时间为7:36,日落时间为17:00;而乌鲁木齐在东经87度,日出时间为9:43,日落时间为18:45。纬度的变化则体现在季节性昼长的差异上。在冬季,高纬度地区昼短夜长,夏季则相反。以北京和广州为例,尽管北京的经度与北京相近,但由于广州的纬度更高,导致其日出时间更早,日落时间更晚。
季节也是影响日出日落时间的重要因素。在同一地区,夏季昼长夜短,冬季则相反。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变化显示,冬至日的日出时间为7:32,日落时间为16:53,而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为4:46,日落时间为19:46。
对于中国国内各地区的比较,冬季时,西南地区日落较晚,东南地区日出较早,东北地区日落较早,西北地区日出较晚;夏季时则相反。
需要指出的是,日出日落时间还受到大气散射和视角效应的影响。例如,春秋分时,由于散射作用,昼长会略长于夜长。纬度越高,太阳落下的倾斜角度越小,散射效应越明显。此外,散射还导致日出前后的曙暮光现象,即天亮时间早于日出,日落时间晚于天黑。
关于日出日落时间之间正午的时间关系,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即认为日出日落时间之间正好相差12小时。实际上,由于经度和季节的影响,这个时间并不准确。北京的经度大约为116.5度,相对于东经120度的东八区标准时间,日出日落时间会晚约14分钟。而且,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而有所摆动。立冬和立春时,尽管昼长几乎相等,但日出日落时间相差约30分钟左右。
③ 为什么夏天日出时间早
跟距地域不同,太阳升起和落下丛雀段的时间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夏天南极太阳升起的时间比较晚,落下的时间比较早。
春季太阳早上八点升起,下午六点落下。
夏季太阳早上六点升起,下午七点落下。
秋季太阳早上七点升起,下午六点落下。
冬季太阳旱上九点升起,下午五点落下。
日出的时间转移:
日出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出的时间最晚,然而事实上日出最晚的时间该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时间并非在夏至时,而是在6月初。即使在赤道地区,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在全年里亦会有少量的变更。
而这些变化可以用日行迹表达。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可以借由跟踪太阳的轨迹而计算得到,但所计算出来的时间会比真实感觉的有些微不同,所岁则计算出来的日照时间会比真实感觉到的长,而所计算出来渗誉的黑夜的时间则比真实感觉到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