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苏州晚上为什么有装甲车

苏州晚上为什么有装甲车

发布时间: 2022-05-23 14:56:14

A. 装甲车有什么用!

装甲车是具有装甲防护的战斗车辆和保障车辆的统称,是世界陆军的重要装备。
装甲车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
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战斗车辆和保障车辆。
战斗车辆有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具有装甲防护的火力支援车、防空导弹发射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通信车、装甲雷达车、装甲电子战车等。保障车辆有装甲扫雷车、装甲布雷车、装甲架桥车、装甲工程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和装甲补给车等。装甲车上分别配有火炮、机枪、导弹等武器。为保护乘员几车内设备,装甲车通常都有密闭的全装甲防护、三防装置及伪装器材。装甲车一般能抵御枪弹和炮弹碎片,采用坦克底盘及加装附加装甲的装甲车可防炮弹。各类保障车辆装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特种设备。轻型装甲车多具有水陆两用性能,有的还可以空运、空投。

B. 装甲车和坦克有什么区别能不能

一,坦克与装甲车辆在狭义上是并列关系 ,广义上是从属关系。严格意义上说,坦克属于装甲车的一种,是一种将火力、机动、防护性等特点集于一身的武器。从名词释义上可以知道他们的不用。
根据上述原则,坦克通常装有大口径的主炮。厚重的装甲以及大马力的发动机。而通常所说的装甲车一般是指除坦克外的其他装甲车辆,通常不具备坦克的厚重装甲,可完成作战、输送、侦查、武器装载/发射等多种任务,范围较广不好明确定义。
区别主要在:
1、重量不同,坦克即使是轻型也一般在数十吨
2、坦克一般装载大口径火炮,一般是120或125MM,而装甲车一般只装载小口径速射炮,一些装甲车也可以搭载反坦克武器
3、坦克装甲厚,一般可以达到数百毫米,而装甲车不过几十毫米
4、作用不同.坦克的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其强大的防护掩护来撕裂敌人的阵地防御,二是在突击过程中重点摧毁敌人的坚固火力点和装甲装备.
而装甲车主要是运送士兵,并掩护步兵进攻,其装备的武器目的主要在于压制敌人火力,为步兵进攻创造条件
5、坦克一般都是履带式,而装甲车有履带式,也有轮式,也有履带和轮式相结合的

二,装甲车的定义
是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履带或轮式军用车辆,是装有装甲的军用或警用车辆的统称。坦克也是装甲车履带式装甲车辆的一种,但是在习惯上通常因作战用途另外独立分类,而装甲车辆多半是指防护力与火力较坦克弱的车种。
装甲车分类
▪ 步兵战车
▪ 装甲运兵车
▪ 装甲侦察车
▪ 装甲指挥车
▪ 装甲通信车
▪ 装甲救护车
▪ 装甲扫雷车
▪ 装甲架桥车
▪ 警用装甲车
▪ 坦克
等,
列举几种装甲车队的类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排除法国凯撒一类)、装甲侦查车、装甲指挥车、坦克/装甲抢修车、坦克/装甲架桥车、各类导弹发射车(通常为重量较轻的短程防空导弹或反坦克导弹,如我国的红箭-9、俄罗斯的“道尔”等),等等。
三,坦克的定义坦克(闽东语罗马拼音: tang k'hei),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强大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是战争中的威力极大的武器。坦克一般装备一门中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直升机导弹)以及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坦克大多使用旋转炮塔,但亦少数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装甲车体等系统组成。一种全履带装甲战斗车,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具有优良的越野机动性、坚固的装甲防护、强火力和强大的突击能力,可以根据作战任务而携带穿甲弹、破甲弹、榴弹等弹药。此外一些坦克不仅可以在陆地上使用还可以在水上使用,简称水陆两栖坦克。

C. 为什么有人说用两栖装甲车跑圈会被坑死

大家好,我是帅炸谈汽车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装甲车跑圈会被坑死,的原因主要有:两栖装甲车的体积很大,装甲车由于设计较笨重,移动速度太慢,具体如下:



我个人觉得装甲车的设计笨重,造成了其加速难,造成了跑圈会被坑死是最重要的,你们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很开心,今天在网络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D. 如果这世界上被证实有鬼:政府宣布夜晚实行宵禁,军队士兵坦克车装甲车在街上巡逻,到处都是装备精良的解

应该请示中央军委,让部队进入战备状态,消灭一切鬼魂

E. 步兵战车、防暴车、装甲车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不一样,差别很大

步兵战车:步兵战车是供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等方面都优于装甲人员输送车,并且车上设有射击孔,步兵能乘车射击。步兵战车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其任务是快速机动步兵分队,消灭敌方轻型装甲车辆、步兵反坦克火力点、有生力量和低空飞行目标。

防暴车:它不采用机动性差又扰民毁路的履带车,而使用轮式车辆;车辆自身能防枪弹、防地雷、防燃烧瓶,甚至能防水、防汽油;防暴车的外形设计也很特别,为了防止有人登车,有的防暴车在扶手栏杆上通电,有的则在车体两侧装上排气管,并使发动机排放的热气从排气管内排出,让排气管烫得使人无法抓握。
除此以外,防暴车的装备也很特殊。防暴车的基本装备游戏哀思化学刺激及发射器和手榴弹、水枪、高速发射石子的石粒跑等。同时,防暴车还装备了广播喊话系统、车内空调系统、摄像机、通话系统、警报器、排障铲刀等。这些设备都是防暴、控暴维持治安所必需的。有了以上这些装备,防暴车就可以有效地维持治安了。

装甲车:装甲车是装甲汽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等的统称,它是装有武器和拥有防护装甲的一种军用车辆,按行走机构可分为履带式装甲车和轮式装甲车。装甲车是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侦察车、装甲工程保障车辆及各种带装甲的自行武器的统称。
在装甲车辆中,除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人员运输车这三种主要车型外,还有装甲侦察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自行高炮、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以及工程保障和后勤技术保障车辆等。

另外,防暴车主要是配备在武装警察部队和防爆警察等,用于城市内的防爆,防恐怖袭击等。
步兵战车主要用于战场上小规模的步兵做快速机动用。
装甲车则是用于大规模的战场上大规模的机动,战斗等。是战场上最主要的作战单位。

F. 为什么有的坦克可以在水中漂浮前行

1958年8月23日,我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奉命开始对蒋军盘踞的金门等岛屿进行猛烈炮击,给予疯狂叫嚣反攻大陆和严重袭扰我东南沿海的敌军以应有的惩罚。随着炮击金门作战的开始,我东南沿海地区装甲兵部队也把随时准备迎击敌军的登陆反扑以及夺取敌占岛礁,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首要任务。为适应两栖作战需要,军委装甲兵领导机关于同年10月决定研制水陆坦克,从此,一场打造我军装甲“水中蛟龙”的科研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63式水陆坦克

一、横渡琼州海峡,成为我国装甲装备研制的壮举

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研制任务下达后,装甲兵科研机构和兵工战线的有关工厂立即投入精兵强将进行科研会战。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科研院等先后披挂上阵,承担设计、试制等各项任务。从1958年10月开始设计到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两辆样车,只用了不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样车随即交付试验机构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承研单位对样车的设计进行过多次修改。随后,某工厂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先后交部队试用。

经过小批量生产和部队试用,科研人员发现该坦克在性能和结构上仍存在一些问题。1960年底和1961年初,科研人员为进一步掌握水陆坦克的特性,辗转数千千米,分别在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性试验,并提交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国防科委组织有关专家于1961年5月在苏州召开水陆坦克设计定案会议,确定了总体修改方案,随后在北京重新进行全面设计。1962年5月,某工厂试制出火炮和发动机水上冷却系统各不相同的两辆设计定型试验样车,并分别在陕西和江苏等地进行了陆上2500千米和水上70个摩托小时的设计定型试车。根据试制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科研人员又对水陆坦克进行了85个大小项目的修改。修改设计后,样车又进行了2650千米的补充试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过1958年至1962年历时4年多的研制,科研人员笔下的“水中蛟龙”,在战术技术性能、结构合理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了战技指标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代水陆坦克终于“横空出世”。1963年4月13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水陆坦克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水陆坦克(以下简称“63水”),并投入了批量生产。

登陆演习中的63式水陆坦克,该车装有激光测距仪。

设计定型后,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先后在桂林、苏州、乍浦、连云港和浙江的海盐等地对定型后的63水进行近乎苛刻的使用试验,以确保部队官兵用上可靠、放心的两栖装甲车辆。试验的压轴戏是横渡琼州海峡。为展示水陆坦克的良好水上性能,同时探索水陆坦克海上长距离航行的可行性,装甲兵某试验大队的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大胆组织了一次水陆坦克横渡海南琼州海峡的试验。我国自行研制的水陆坦克不负众望,安全顺利地渡过了宽达几十千米、海况复杂的琼州海峡,写下装甲兵试验的壮丽篇章。据笔者所知,这一记录至今尚未被改写。许多参加过横渡海峡试验的装甲兵老专家,一提起这次试验仍然是异常激动和兴奋。以后,63水在各种重大演习中频频“上镜”,并多次参加核沾染地带通过性试验。

水上突击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针对63水装备部队后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科研人员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该车在防护性、密封性、零部件可靠性和使用维修方便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1979年,63水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强渡红河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大展国威军威。战后,装甲兵针对63水参战中出现的防护能力严重不足(有的水陆坦克车体被越军的高射机枪击穿数处)等的问题,进行了增加高射机枪防护板等多项改进。从1980年起,改进后的63水陆续装备部队,使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轴流泵喷水推进,是当时最先进的水上推进方式

说起63水,由于它在近几年我军举行的数次大规模两栖作战演习中频频上镜,使军事发烧友们对它并不陌生。另外,本刊2004年第1期“铁甲英豪”栏目中的《江河湖海总关情》一文,也从水陆坦克研制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生动和感人的报道。本文侧重从它的结构和特点方面再做一些介绍。

它的外部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车体长而像一艘船,车首锋利似犁水之刀;履带有点像62式轻型坦克,带有增强附着力的“人”字花纹,以便在水网稻田地等泥泞地上更加平稳的行驶;采用了单轮缘的中空大负重轮,以减轻重量提高浮力,轮缘卡在两排卡齿之间(59式中型坦克是双轮缘负重轮,履带是单排卡齿,卡在双轮缘之间);火炮细而修长,安装在酷似船体的底盘上,显得十分清秀;后部的特征则是独一无二的,有两个喷水口和水上转向用的活动水门(简称活门),坦克入水后,两道白色的水柱从活门处喷涌而出,仿佛是两条白色彩带在水中飘舞。另外,它的车首前端装有防浪板,水上行驶时驾驶员在车内将防浪板摇起,以防止水浪涌上车首。

登陆演习中的63式水陆坦克群

它的总体布局与59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也是4名乘员(驾驶员、车长、炮长和装填手),驾驶室位于车首,战斗室位于车体中部,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后部。它的内部结构给人的印象是车内明显宽大,不像59坦克那样狭小拥挤。由于它是两栖装备,水上性能自然也就不能含糊(一般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辆的水上性能是兼顾的),因此,用于水上航行的设备自然更为讲究:一是它装有专用的喷水推进器,以便在水上能够高速航行;二是前面提到的后部装有水活门,以便进行灵活的水上转向和倒车;三是装有机动、电动和手动三种排水装置,以便及时排出车内积水;四是它的发动机与62式轻型坦克的功率相同,都是400马力的,但放置方式与众不同,是纵向放置的(与笔者所在部队存放的几辆T-34坦克一样。有关专家说纵置发动机震动小,但不足是占地方太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水中蛟龙”的看家本事有三大法宝:一是能够在大风浪条件下在海上高速航行,而且不翻不沉;二是在水上能够发扬火力,看得见、打得准;三是“水中蛟龙”上陆后也能变成“陆上猛虎”,在濒海地区的陆上或内陆江河湖泊地区冲锋陷阵。它的85毫米火炮及陆上作战能力与62式轻型坦克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63水还可进行水上射击。但是,由于早期的63水没有安装火炮稳定器,所以水上射击的精度不高。这里重点说一说它的“浪里白条”功夫。直到上世纪末,63水仍保持着现役两栖装甲车辆水上航行最快的桂冠。而这一殊荣的获得,一靠它的大马力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二靠先进的喷水推进器。

先看它的强劲动力。63水不仅是我国现役两栖装甲装备中发动机功率最大的车辆(400马力,单位功率达到16千瓦/吨),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前苏联的∏Τ-76水陆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仅为240马力,单位功率也只有12.57千瓦/吨;美国的M551“谢里登”水陆坦克单位功率也仅为13.9千瓦/吨)。再看它的水上推进器。水陆坦克光有“劲”还不够,还要看劲怎么“使”,也就是说水上推进方式很关键(美国的“谢里登”水陆坦克虽然“劲”也不小,公路最大时速达到了70千米/小时,但由于水上行驶采用了履带划水的推进方式,所以水上航速只有5.8千米/小时,还不如我国的63式装甲车呢)。由于63水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喷水推进,因此,水上航速高居世界榜首。关于装甲车辆的水上航行方式问题,有必要多说几句。

在坦克博物馆停放的退役63式水陆坦克

装甲车辆在水上行驶,主要有三种推进方式。一种叫做履带(轮胎)划水,就是车辆入水后,靠履带(轮胎)的转动在水中产生推力,使车辆向前航行。国产的大多数履带式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如86式步兵战车、63式装甲车等,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推进方式。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不足是划水效率低,水上航速慢,63式装甲车的水上航速仅6千米。这种推进方式用于克服一般江河障碍还凑合,用于登陆作战时的抢滩上陆,就显得太慢了。还有一种叫做螺旋桨推进,就是装甲车辆装有像船一样的螺旋桨,车辆入水后,螺旋桨转动产生推力。国产的轮式装甲车辆都采用了这种推进方式,其推进效率要高于履带划水。如92式轮式装甲车的水上航速达到了8千米。再一种就是喷水推进方式,它是效率最高的推进方式,水上航行快的两栖装甲车辆大多采用这种推进方式(如前苏联的∏Τ-76水陆坦克、美国在研的AAAV高速两栖突击车等)。

63水的喷水推进系统是这样构成的:在坦克的传动装置两侧各装有一套带叶轮的轴流泵和水道,每个水道均有尾喷管和倒车水道和倒车喷水口(在照片上可以看到在两侧车体的后部有几个带栅栏的出水口,即为倒车水道和喷水口),喷水口设有可转动开闭的活门。其水上推进原理是:当坦克在水上要向前行驶时,驾驶员挂上水上前进档,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主离合器、分动箱、万向联轴器传至左右两侧的轴流泵,轴流泵的叶轮正转,水流向后喷出使坦克前进。此时,驾驶员通过操纵车尾的活门来实现水上转向:当关小或完全关闭一侧活门时,该侧喷水减少,同时部分水流经倒车水道向斜前方倒喷,产生反向推力,使水陆坦克迅速向该方向偏转。当坦克需要在水上倒车时,有两种方法:一是需要短距离倒车时,前进档不变,驾驶员拉操纵杆同时关闭车尾的活门,此时水流同时经倒车水道向斜前方倒喷,产生向后的推力,实现水上倒航。二是当需要较长距离倒车时,挂上水上倒车档,此时,轴流泵的叶轮反转,水流从后部吸入向进水口方向倒喷,实现倒航。据驾驶过水陆坦克的同志介绍,水上倒车档还有“另类”用法呢。一个是可以用倒喷水流清除水道进口铁栅栏上的水草与杂物,防止堵塞;再一个就是当水陆坦克被淤泥等托住车底(坦克兵们叫做“托肚皮”)时,挂上倒档让水倒喷,此时车尾上翘,车头下扎(由于发动机后置,正常情况下水陆坦克是后沉前翘的),使托底情况得以缓解;同时强大的倒喷水流冲击车底的淤泥,水陆坦克就顺利地脱陷了。“水中蛟龙”水上自救的这一绝招(还有一招就是全浮装载,即在海上上登陆舰的动作),是北方坦克兵不能不佩服的。

77-1式履带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由于采用了高效率的推进方式,63水的水上航速达到了12千米/小时,这是一般装甲车辆所望尘莫及的。最新改进型的63水的水上航速更高,接近登陆艇的航速了。据63水的总设计师杨楚泉先生介绍,我国自行设计的喷水推进器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拥有多项专利。读到这里,大家一定会为我国的坦克设计师叫好吧!

三、一车多用、一车多能,开创了装甲装备系列化之先河

要说63水的另外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一车多用、一车多能方面下了功夫,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坦克与装甲输送车同一个底盘的系列化杰作。这一创举不仅为我国装甲车辆的发展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为我国新一代两栖装甲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63水装备部队后,军委装甲兵就开始着手考虑其系列化的问题,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相继推出了多种改进型和变型车。主要改进型有WZ211-l水陆坦克、ZTS63水改进型(为海军陆战队的专用装备)等;变型车主要有76式水陆坦克抢救牵引车【(WZ401)、本刊2005年第1期《现代战场上的“大力神”--坦克抢救牵引车》已做介绍】、77-1式履带式水陆装甲输送车(WZ511-1)、77-2式履带式水陆装甲输送车(WZ511-2)、水陆两栖新122mm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上游一号履带式地舰导弹发射车等。这里重点说一说伴随水陆坦克作战的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为满足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登陆作战中步坦协同作战的需要,63水定型和装备部队后,军委装甲兵很快就决定研制两栖装甲输送车。科研工作于1965年4月启动,当年制成2辆样车,经试验改进后,于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小批量生产,尔后又进行过4次大的改进,1977年11月设计定型,并命名为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该车以63水为基础,去掉炮塔,将原车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作为运载车厢,动力、传动、水上推进、操纵、行动、通信设备等主要部件与63水相同。该车与63水具有相同的机动性,可乘载步兵,运载和短距离牵引火炮,输送物资、器材、弹药和油料等,是典型的多用途装甲车辆。与其他国产装甲输送车相比,它还真有不少“另类”的地方,可以说是亮点频现。

一是在它的后部设有火炮专用牵引钩,可以用于短距离牵引火炮机动。其他坦克和装甲车辆后部也有牵引钩,但那是用于牵引装甲车辆的,能不能挂火炮,笔者还真没有考察过,所以不敢妄下结论。

二是它可以“驮”火炮。如果部队需要强渡江河,这时牵引火炮就犯难了,牵引汽车不具备两栖能力,炮兵就过不了河。没关系,77-1水陆装甲输送车可以把炮“背”到自己身上过河--它可以轻松地驮1门85毫米加农炮加30发炮弹和1个8人的炮班,或1门122毫米榴弹炮加1个炮班,或1门120迫击炮加1个炮班。为了方便驮炮,在车尾还专门设置供装卸火炮用的可折叠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牵引钩,以及拉炮上车的电动牵引绞盘等,装载火炮上下车的时间不超过13秒,火炮上车后采用半刚性固定装置。笔者认为,这一功能在强渡江河作战时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在工程兵一时难以架桥的紧急情况下,把火炮、高炮等不具两栖能力的装备以及弹药物资迅速驮过去,以解燃眉之急。但是,后来的77-2水陆装甲输送车,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驮炮的功能。笔者分析可能是因为登陆作战时在登陆舰艇上驮炮难度较大;驮好炮再上舰也很不方便。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一功能仍然值得称道:它在作战需求上着眼于两栖作战诸兵种密切协同的需要,在设计上大胆新颖,在功能上也是目前国产装甲车辆中独一无二的。

三是驮炮和运输物资、人员三不误,而且载员的数量大。运载舱的顶部驮火炮后,顶部的其他部位还开有3个窗口,供步兵、物资器材、弹药装入运载舱内。由于整车对输送人员、载炮和物资作了合理安排,实现了驮炮、载人和运弹药都不误。另外,77-1水陆装甲输送车可载20名步兵,载运量是一般装甲车的2倍。但是,由于该车发动机后置,步兵和物资、器材等要从车顶的3个窗口出入,不太方便,特别是在敌火威胁时步兵从车顶下车战斗,过于危险。后来的77-2水陆装甲输送车,取消了驮炮功能后,将运载仓加高,同时开了一个侧门,使步兵下车的安全性有所改善(还是不如开后门的装甲车),同时,还可以直接进担架,运送伤员。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水陆两用新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这款自行火炮于1979年研制。该自行火炮是以63水底盘为基础,增大了战斗室空间,车首前下甲板内开有宽敞的大门,炮塔上安装1门新122毫米榴弹炮,它具有良好的水上性能,可以有效伴随水陆坦克登陆,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笔者认为,由于两栖自行火炮是两栖部队不可缺少的重要配套装备,因此,当时军方提出研制这种两栖自行火炮是卓有远见的,可惜的是这款两栖自行榴弹炮只研制出样车,未能投产和装备部队,给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装备发展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遗憾。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63水从装备部队到今天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在装甲兵中还是配角的水陆坦克,如今已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宠儿”--63水经过重大改进后,作战效能大幅提升,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争奇斗艳,竞放光彩,为我军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铁拳头”--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坦克发烧友们都期待着能够早日揭开他们那神秘的面纱,一展新“宠儿”的风采吧!

63式水陆坦克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战斗全重

18.4吨

乘员

4人

车长(炮向前)

8.435 米(车体长7.150米)

车宽

3.2米

车高(至指挥塔顶)

2.522 米

单位功率

16.O千瓦/吨

单位压力

56.4 千帕

最大速度

64.2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土路)

370千米/340千米

航行/推进方式

自浮/轴流泵喷水推进

最大航速

12k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

120千米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

85毫米/线膛坦克炮

辅助武器口径/类型

12.7毫米/高射机枪

7.62毫米/并列机枪

弹药

基数

85毫米炮弹

47发

12.7毫米机枪弹

500发

7.62毫米机枪弹

2000发

装甲类型(炮塔/车体)

铸钢装甲/钢装甲板

【评论】【陆军论坛】【关闭】

G. 警用装甲车和军用装甲车有什么不同,哪个厉害

警用主要考虑社会治安问题,面对的都是持小型轻武器的恐怖分子,所以威胁相对较小,装甲厚度一般能抵御7.62mm子弹。而军用考虑的是重型武器的威胁,装甲较厚,一般能抵御12.7mm的子弹。

H. 步兵战车和装甲车有区别吗

呵呵,这个问题我比较了解,我来回答。

第一:他们之间有区别又没有区别,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性质去定义的。相对来说,装甲车的含义更广泛一些。

第二:装甲车是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履带或轮式军用车辆,是装有装甲的军用或警用车辆的统称。也就是说凡是有装有装甲的都可以叫装甲车,不管他是扫雷的,还是运兵的,还是工程车,还是坦克,还是步战车都可以叫他是装甲车。只要他装了装甲。

第三:步兵战车是主要用于运载步兵战斗的车辆,一般它也装有装甲进行防护,所以也可以说它是装甲车中的一种。但和坦克不同的是,步兵战车的火力和防护不如坦克强,但它里面的空间更大,能装载一个组到一个班的步兵,到达目的地后,步兵可以下车进行战斗。
因此,我们可以概略的总结为:步兵战车和坦克等车辆都可以归类为装甲车的一种,但不同的是,步兵战车主要以运输战斗人员进入战斗前线为主,本身的火力和防护力都比较弱。坦克是以自身战斗为主,只搭载自身的操作人员,自身防护力和火力均强于步兵战车。

I. 装甲车与坦克有什么区别

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区别吧
1火力:装甲车主要以根据作战需要配备机炮或小口径火炮为主,而坦克配备主要是一门大口径的坦克炮,一般在105毫米以上
2.装甲防护能力:装甲车的防护能力和坦克相比要差很多,主要是因为装甲车主要是对轻武器的防护,而坦克的正面装甲可以达到800毫米匀质轧制钢板以上
3.机动能力:装甲车的机动性能一般都要优于坦克
4.用途:装甲车是为步兵提供一定防御能力和机动能力的轻型装甲平台,而坦克是歼灭敌各种装甲平台的作战车辆,对固定或运动的庄稼目标进行攻击,不能为步兵提供保护

J. 有的装甲车和坦克一样都是履带式的,那装甲车和坦克从外形上看有没有什么区别

1、重量不同,坦克即使是轻型也一般在数十吨
2、坦克一般装载大口径火炮,一般是120或125MM,而装甲车一般只装载小口径速射炮,一些装甲车也可以搭载反坦克武器
3、坦克装甲厚,一般可以达到数百毫米,而装甲车不过几十毫米
4、作用不同.坦克的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其强大的防护掩护来撕裂敌人的阵地防御,二是在突击过程中重点摧毁敌人的坚固火力点和装甲装备.
而装甲车主要是运送士兵,并掩护步兵进攻,其装备的武器目的主要在于压制敌人火力,为步兵进攻创造条件
5、坦克一般都是履带式,而装甲车有履带式,也有轮式,也有履带和轮式相结合的

热点内容
淘宝上卖牡丹梢头为什么剪掉 发布:2025-05-11 04:59:45 浏览:42
watch为什么配对不了手机 发布:2025-05-11 04:55:25 浏览:928
为什么苹果卸载软件没卸载完 发布:2025-05-11 04:55:24 浏览:551
为什么很多东西都缺货 发布:2025-05-11 04:54:01 浏览:619
小鼠灌胃为什么维持时间长 发布:2025-05-11 04:53:51 浏览:199
晚上手伸出被子为什么会僵硬 发布:2025-05-11 04:50:43 浏览:738
wps为什么找不到空白表 发布:2025-05-11 04:42:02 浏览:151
为什么现在注册淘宝都是tb的号 发布:2025-05-11 04:24:00 浏览:921
苹果手机为什么开定位会重启 发布:2025-05-11 04:23:25 浏览:462
为什么电脑一直按回车键了会闪退 发布:2025-05-11 04:16:22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