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回家省亲时间为什么短
① 《红楼梦》元妃为什么在半夜省亲
元妃省亲的日子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表面上看是考虑到这也算是皇家的事情,所以选日子要慎重,要选择良辰吉日,而元宵节这一天正好是月圆之夜,上吉之日。
实际上,这是皇帝亲自选定的日子,皇帝当然也清楚,元宵节这一天皇家会举行重大活动,而所有皇室成员包括元妃在内都要参加。
相关信息:
皇帝故意把元妃省亲的日子与皇家举行活动的日子定在同一天,就是在告诉贾府,你们贾府的家事要为皇权让路,要有自知之明。
所以,元妃不得不等到夜里才回家省亲。夜里省亲,在古代是极为罕见,也极为不正常的。
而贾府上下,包括大家长贾母、主事的王熙凤等人,却浑然不知皇帝的这层用意,而傻傻地起了个大早儿,赶了个晚集。直到太监过来通禀,贾府上下才明白过来。
② 元春省亲回宫时,为何叮嘱贾府要节省呢暗示着什么呢
《红楼梦》中,秦可卿葬礼和元妃省亲是贾府的两件大事,秦可卿葬礼,京都王公贵族熙熙攘攘、彩棚高搭、设席张诞前来路祭,送葬路上纵眼望去乌压压一片银色,人山人海令人叹为观止。
早在第二十二回,元春做的一个灯谜便是炮仗,“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此乃元春谶语,元春就像那炮仗,封妃时璀璨一刻,惊天动地,不想却是一瞬即逝罢了。王熙凤的玩笑话中,点出四更天放炮仗,大家也散了。而元春省亲回宫的丑时,正是四更天,冥冥中不正是暗示,元春最终像那炮仗一样,在四更天、丑时化为灰烬吗?而倚靠元春得势的贾府,在失去靠山后,不也就“树倒猢狲散”了吗?
所以,元春的结局,早在她归省时,便已经被写好了。
③ 《红楼梦》里贾家是住在京城吗,元妃省亲还不到一天
元春省亲是贾府近几年里最大的一件事情,贾府动员了上上下下所有的人员和钱财来筹办这场省亲。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贾政还请贾母到园中各处都细细查看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差不多筹备了一年的时间才完全弄好到可以请旨让元春回家省亲。
元春要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才可以回家了,可是为什么元春在贾府待的时间却连一天都不到?是贾府不在京城还是元春能待得时间太短?答案很明显是后者。
第一,贾府在京城和金陵都有房舍,元春省亲自然在京城皇家有很多的规矩,元春入宫很多年如今可以回家,可是也只能够待上短短的4、5个小时,不过这对元春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因为很多女子从入宫开始就再不可能踏出这道宫墙,除了偶尔的恩赐或者怀孕到8个月母亲可以进宫来照顾之外,其他的时候是永远都见不到家人的。省亲这件事整体对元春而言是幸运的,可是对贾府而言却未必。
贾府早已不是多年的贾府了,如果没有为元春的省亲有过大的开销,那么贾府再多支持一段时间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如今贾府虽然不到入不敷出的地步,但却已经显露出没落之象。元春封妃妃贾府带来了很短的曙光,可是对于贾府的整体状况并没有改善,反而埋下很多祸患,自己人挥霍无度、滥用职权等等,反正元春省亲这件事对贾府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有趣的人和事儿!
④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为什么是在晚上
因为古代人都讲究天时,帝王家更要注重吉时,为了不耽误吉时,必须晚上起程。
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正当青春灿烂之期,被送入皇宫作“女史”,尔后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成了皇帝老子的侍妾。关于她一生的遭逢际遇,以及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命运结局,判词是这样写的:“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作为一个少女,曾被选送入宫,又成为一个妃子,不能不觉得尊荣。但当元春真正地进入深宫,那种寂寞无聊的生活,对一个活泼的充满青春气息的女性,却是一种惨无人道的窒息。她是皇帝的侍妾,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她不过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皇帝对妃子并无真正的爱情可言,她只是“臣妾”,或者说是一件好看的摆设而已。何况后宫争宠邀幸,一片霍霍磨刀之声,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死境。许多良知未泯的少女,在入宫后,以泪洗面,悲苦万分,无不盼望早离苦海,去过正常人的生活。古诗文中,触及这类题材的比比皆是。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元春省亲,其排场之阔,声势之大,可看出她当时正受到皇帝的宠幸,以及贾府在皇帝眼中的地位,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外表现象。作为元春,她需要的并不是这些。没有自由,没有爱情,没有情趣的宫中生活,使她的心灵笼罩着一片阴影,淤积着不可排解的痛苦。书中并没有对她宫中生活作正面描写,但正是从她省亲的许多细节中,一一透现出来。
只有在这种场景之中,贾元春面对自己的祖母和母亲,才敢真正地说出心里话来,那深宫的“不得见人的去处”,日子寂寞单调和毫无生气,一语中的;“好容易今日回家”,曲折说出宫禁重重,毫无自由可言的生存形态。此时此刻,她是悲怨交加,痛苦难述!
元春对宫中生活是厌恶的,无可奈何的,对于“省亲”所获得亲昵的情感氛围,是十分珍惜的。“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碑坊上明显天仙宝镜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这个细节,正说明她对所谓“天仙”生活的否定,她渴望回到这生养她的家庭,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
当太监启奏“时巳丑正三刻,请驾回銮”,元春宛如从一个梦中惊醒过来,“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第17回至18回)
元春又回到深黑似海的宫中。
⑤ 元春省亲,晚上7:15离宫,凌晨2:45回宫,时间为何如此诡异
作为贾府中最大的靠山,贾元春无疑是非常悲剧的人物,她没有别的选择,为了家族自己进入到宫中,在宫里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只能是不断小心,好不容易能回一趟家,不仅时间安排有着问题,还不能在家中过夜,只能是匆匆过来,匆匆回去。
贾元春作为府上最后的靠山,她的离开将会是决定贾府走势的关键,因此元春后来在丑时寅时交界的时候去世,这个时间也就成为贾府的转折点,在这里的安排是非常巧妙,利用这么一次省亲,实际上已经把后面的很多情节发展都展现出来,贾府中人的命运也早已决定了,联想起当初省亲的盛况,真真应了那物极必反的名言。
⑥ 元妃为什么在半夜省亲
元春省亲之所以在晚上是因为皇帝批准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省亲,元宵节最大的特点就是晚上的灯会,所以她才会选择在晚上回家。元春那时候深得皇帝宠爱,所以才能出宫回娘家,一般的嫔妃都没有这个待遇。
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嫡女,从小在贾母身边教养,温柔贤淑,大方知性,她早年间因为“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担任女史,秦可卿死后进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元春是贾家的荣耀,她成为皇上的嫔妃,使得贾家也一下成为皇亲国戚,而且元春在宫中十分受宠,她还获得了回家省亲这样的殊荣。
要知道,很多女子进宫后便一辈子都出不来了,即使成为嫔妃,也没有办法再出宫回到自己的娘家,只能在自己马上要生产的时候才能将母亲等女性家人召进宫来短暂会面,所以从元春回家省亲也能看出来当时元春在宫中的势态正盛,贾家也在那时候富贵兴盛到了极点。
⑦ 红楼十八回中,元春省亲为什么晚上才来,半夜又走了
元春是贾政的大女儿,也是贾府全族人员的骄傲,因为元春小小年纪就被选入宫中,从女史一路做到了贵妃的位置,大家只看到元春成为贵妃的荣耀去很少人能够看到她背后的心酸。好不容易天家恩赐,元春可以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回家省亲,可是这一天元春并不是早上就可以归家,实际上她只有晚上的几个小时可以回家,半夜的时候还要回到宫中去。
为什么不早点回家而要等到晚上才回去,而且不住一晚要连夜启程呢?其中有元春无数的心酸和无奈,也许直到了原因或许也会羡慕平常人家共享天伦也会很好的事情。
第一,皇家规矩错不得,元春一定要遵守
元春此次封妃来得突然,元春在宫中已经很久了可是之前都没有过任何晋升,贾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恩遇,以致于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传回贾家时都没有人预料到,甚至还一度以为将要大祸临头,所以这也暗示元春在宫中并不得宠。
元春的封妃让贾家风光一时,可是过后不久又回归寂寥,所以这是昙花一瞬的恩遇,元春在宫中确实不得宠。
古代嫔妃入宫之后,就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基本上没有再出宫的可能,除非遇到皇上恩赐或者出游巡查才能够有机会伴驾随行,如果太平盛世这样的机会还多一些,如果身逢乱世或者不得宠那这样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
元春在作为新宠,在宫中的地位和权利都还不稳固,此次能够回家省亲已经是莫大的恩遇了,她可以回家停留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能待几个小时已算万幸,元春根本都不敢想可以留在家中住上一宿,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不得在家过夜的规矩,元春明白,贾家也清楚,所以大家都默契地没有挽留。这一次元春省亲众人都在哭,本该是喜庆的事情,可是因为能够相见的时间太短,所以大家都格外珍惜。也许这就是元春背负家族使命入宫必须要放弃的东西,也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
⑧ 元妃省亲为什么在晚上
一、元宵节一般都是晚上赏灯吃元宵
《红楼梦》里皇上恩准元妃元宵节回家省亲,放在晚上,大家可以一起赏灯吃元宵。
二、元妃必须陪伴皇上吃完家宴,才能外出探望家人,
书中交代“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元妃还要在酉时吃皇上亲赐的宴席然后陪伴皇上看灯之后才能起身省亲。元春动身的时候是“戌初才起身”,戌时是指晚上七点到九点,而且乘轿子从皇宫到贾府至少需要一个时辰左右,所以到达时间假设在八九点。
(8)元妃回家省亲时间为什么短扩展阅读
《红楼梦》元春省亲的梗概:
在贾政生日的那天,忽然被召见进宫,贾府上下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心情焦虑的等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是贾政的大女儿贾元春被封为了贤德妃并且被恩元宵节的时候回家省亲。
为了迎接元妃回家,贾府上下开始着手准备并且专门修建了一座大观园,在元妃准备回家的那天,贾母率领着众仁在门口等候。
元妃坐着八人大娇被宫女们簇拥着进到了大观园,在大观园里面转了一圈以后,元妃看到园内金碧辉煌,树上和水池当中挂满了有螺蚌做成的彩灯,觉得太过奢华靡费。
⑨ 元春省亲,为何晚上7:15离宫,凌晨2:45回宫
元春之所以能够按照这样精确地时间点离宫、回宫,完全是按照当时严格的皇室礼仪和当时的天象预测严格的时间点,所以在当时注重礼仪的年代,这些规矩尤其是皇家规矩必须是要严格遵守的。
我们大多数人是被现代很多电视剧给误导了,认为没有那么多君臣礼节,所以再看红楼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
根据当时的记载,曹雪芹之所以会这样写是在凌晨回到皇宫去,也是为了烘托出元春这个任务的命运,凌晨回宫,是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意味着元春再也不能回到贾府了。所以元春之所以设置这样的时间点,即与当时的背景有关,也与要烘托人物有关。
⑩ 《红楼梦》元春省亲的时间为何如此诡异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的一场大戏,省亲时间虽短,整个贾府却准备一年左右,而元春晚上7:15离宫,凌晨2:45回宫,这个时间表面看是礼部制定的,是一种必须遵守的礼节,而实际上这个时间也透着诡异,暗示着贾府由此盛极而衰。
众所周知,凌晨2:45其实是一天“极阴之时”迷信一点的说法叫做百鬼夜行,当初看电视剧时就觉得这一幕看着格外透露着诡异的色彩,办丧事会才在晚上进行盛大活动,而元春省亲对于皇家和贾家来讲都是大事,应该是正大光明、在阳光下进行的大事,而这一切都披上了规矩的外套。
元春省亲其实就是一场披着礼节外套的落幕之戏,为何这么说呢?
第一:自古女子入宫后,几乎终生不得出宫,这已经形成了定理,而曹雪芹所在的清朝时期已经有数位妃子获得了出宫省亲的恩赐,这也算不得什么新鲜大事了。而在《红楼梦》中,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比作一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事。烈油喷在鲜花上,自然上香消玉殒,这也预示着元春命不久已。
第二:元春省亲时,除了太监、钦天监、礼部、御马监、五城兵马司,从礼节、时间、护卫一样不少,说是保护,其实更像是监视。
元春作为皇帝的贵妃宠妾,宁、荣二府作为当朝显贵,她回家,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哪里行,哪里坐,哪里更衣用餐,哪个时间做什么,见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都提早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元春回宫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老太妃病逝,元春没了靠山,她在宫中的日子也一落千仗,而后王熙凤流产,贾家的衰败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再结合后面王熙凤梦见有一个太监来向她要一百匹锦,而这个来要的太监却不是元春派来的,而是另一个娘娘,其实就是暗示元春会被另一个娘娘所取代,而贾家的百年富贵了也就此烟消云散了。
其实从元春省亲这一细节,作者就已经埋下多处伏笔,证明贾府的衰势已经日显了,《红楼梦》里的每个细节都值得细品、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