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旋转延迟时间取一半
‘壹’ 磁盘转速提高一倍,平均寻道时间到底怎么变
答案是D寻道速度和读写(数据传输)速度不是一个概念,寻道是指磁头从一个磁道到另一个磁道,相当于磁头做圆的径向运动,而读写磁道是沿圆周运动。
因此磁盘转速提高只是提高了读写(数据传输)速度,而磁头的摆动速度并没有提高。
‘贰’ 磁盘访问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时间应如何计算
1.寻道时间,启动磁臂的时间s与磁头移动n条磁道所花费的时间之和
t=m*n+s(一般磁盘,m=0.2,高速磁盘,m<=0.1)
2.旋转延迟时间,是指定扇区移动到磁头下面所经历的时间
3.传输时间
,指把数据从磁盘读出或向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
若每次读/写的字节数为b,磁盘每秒钟的转速为r,一条磁道上的字节数为N
t=b/(rN)
‘叁’ 问一下这道题怎么算,详细过程
磁盘访问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寻道时间已知,为20ms 两种情况下旋转延迟时间相同=磁盘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一个扇区上数据的传输时间相同 文件放在8个相邻磁道上只需要寻道一次第一次的时间=寻道+旋转延迟+传输剩下7次方的时间=旋转延迟+传输文件放在随机的256个扇区上需要寻道256次每一次的时间=寻道+旋转延迟+传输 过程如下:
‘肆’ 为什么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
旋转一周内肯定能找到数据,而且数据在这一周内的分布是等概率的,所以平均查找时间应该是旋转一周的时间的一半(对这一周线性积分)
‘伍’ 平均旋转延迟的计算机专用术语
然后,通过盘片的旋转,使得要读取的扇区转到读写头的下方,这段时间称为旋转延迟时间(rotational latency time)。一个7200(转 /每分钟)的硬盘,每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60×1000÷7200=8.33毫秒,则平均旋转延迟时间为8.33÷2=4.17毫秒(平均情况下,需要旋 转半圈)。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一个5400(转/每分钟)的硬盘,平均旋转延迟时间为60×1000÷5400÷2=5.56毫秒。 平均寻道时间与平均旋转延迟时间之和称为平均存取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最后才开始数据的读取。读取一个扇区的时间约为零点几个毫秒,相对平均存取时间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决定一个硬盘读写速度的是它的平均存取时间。 通过简单的加法,我们就可以得出:7200转的硬盘,平均存取时间约为10+4.17=14.17毫秒;5400转的硬盘,平均存取时间约为 10+5.56=15.56毫秒
‘陆’ 为什么硬盘的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
这是用概率算出来的,其实一想也是。盘面旋转方向一定。可以第一扇区就找到数据,也可能最后一个扇区找到数据。期望就是中间的扇区找到数据。
补充下:这时机械盘的计算方法。电子盘是没有转动结构的
‘柒’ 问一下这道题的数据传输时间怎么计算那个16.7和0.5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磁盘访问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寻道时间已知,为20ms
两种情况下
旋转延迟时间相同=磁盘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
一个扇区上数据的传输时间相同
文件放在8个相邻磁道上
只需要寻道一次
第一次的时间=寻道+旋转延迟+传输
剩下7次方的时间=旋转延迟+传输
文件放在随机的256个扇区上
需要寻道256次
每一次的时间=寻道+旋转延迟+传输
过程如下:
‘捌’ 平均旋转延迟怎么算
旋转延迟用磁盘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来表示。
例如转速为5400转/分,则它的平均旋转延迟为60/5400*0.5=0.0056s=5.6ms
硬盘参数的几个计算公式如下:
1、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2、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
硬盘转速为6000R/MIN,所以得出盘面转一圈的时间为:60S*1000/6000=10MS,
所以平均等待时间为:10MS/2=5MS。所以,平均访问时间=5MS+5MS=10MS。
(8)为什么旋转延迟时间取一半扩展阅读:
平均寻道时间与平均旋转延迟之和称为平均存取时间。 最后才开始数据的读取。读取一个扇区的时间约为零点几个毫秒,相对平均存取时间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决定一个硬盘读写速度的是它的平均存取时间。
通过简单的加法,就可以得出:7200转的硬盘,平均存取时间约为10+4.17=14.17毫秒;5400转的硬盘,平均存取时间约为 10+5.56=15.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