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信息 » 为什么现在手机放弃长焦

为什么现在手机放弃长焦

发布时间: 2023-01-07 19:23:34

‘壹’ 为什么旗舰手机上的超长焦都不见了

手机上的长焦镜头,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华为 P30 Pro 发布后朋友圈里的一则小视频。

当你穿梭在卢浮宫中,想要一睹“蒙娜丽莎”的真容,奈何画前人山人海,却只能看个寂寞。此时,后排升起了一部华为 P30 Pro,随着焦距逐步拉近,2 倍、5 倍再到 10 倍,屏幕里显现出了“蒙娜丽莎”。

这则视频其实并不算流畅,运镜也很初级,但却给人一种真实感。尤其是最终“蒙娜丽莎”浮现在屏幕时,相当的震撼,超长焦的优势直戳内心,甚至暗下决心,下一部手机一定要有“超长焦”功能。

在华为 P30 Pro 之后,10 倍左右的超长焦镜头,和潜望式结构迅速成为 Android 机皇们的标配,再加上辅以数码裁切,智能手机一下子拥有了 30 倍的混合变焦,焦段一下子可以扩展到 400mm。怎么说,手机有了 10 倍变焦后,我再也没正眼看过小黑卡系列了。

但 Android 机皇们,尤其是国产机皇们的“超长焦”潮流,也就维持了一两代的时间。伴随着高通骁龙 888 的陆续出货,今年的新机们,齐刷刷的上了“高像素”或“双主摄”,而曾经的“潜望式”和超长焦的配置悄悄地不见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下摄影的常用焦距。

说到焦距,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哪个最好用、最为优秀,但从经验上来说,排风景用广角,拍静物用 35mm、50mm,人像用 85mm,微距 100mm,再远就是长焦镜头了。

其中常用焦段大多集中在小广角到标准焦距,随着焦段更广、更远,用途更为专一,使用频率也在降低。这也就不难看到,不同品牌的相机镜头,在常用焦段上通常会有更多的镜头给你选择。

如果想要更好的适用性,相机的镜头还有 24~70mm 这种横跨多个实用焦段的镜头,价位定位也从千元入门到万元专业等。

把这种摄影焦段的经验移植到手机这里也是成立的,我们常用的焦段也集中在 24~70mm 这个范围内。10 倍的远摄镜头,焦距大概在 250mm 开外,这已不算常用的焦距。

除了开头提到的“小视频”类似的场景,其实仔细想想,用到十倍超长焦的情况比较有限。我们用手机拍照更多还是会落在超广角、一倍或者二倍变焦。比如说,需要拍下更为广阔的景色、建筑,可以切换到超广角,而日常记录或者饭前“验毒”,用到主摄一倍或者二倍的情况比较多。

拍摄场景有限的同时,手机上的超长焦成像也有着不小的问题。

一是,长焦镜头配备的光圈值相对主摄的要小很多,以 Mate 40 Pro 为例,主摄的光圈是 F1.8,而长焦则是 F3.4,这就影响了长焦镜头在弱光、暗光环境下的进光量,成像素质下降。

二是,长焦镜头会把抖动放大很多倍,再微小的动作,反馈到手机里就可能是取景画面的大变。在调用超长焦后,需要一定的防抖算法来中和抖动。长焦镜头体积受限,很难引入光学防抖组件,现在手机们的长焦镜头还是要靠数码防抖,成像时会有一定的裁切以及算法修正。

配合数码变焦,手机上的超长焦镜头能够触及 400mm、500mm 的焦距,属实震撼。但在实际中,它有着较窄的适用场景,对光线要求很高,以及需要很好的防抖算法辅助(往往需要牺牲一定的画质)。

前几年,“高像素”和“10 倍超长焦”们还在争论谁的方向对。

但从去年开始 ,旗舰们逐渐开始向高像素主摄,或者双主摄的路子上靠拢。随着像素四合一 / 六合一技术的流行,让 5000 万、6000 万甚至一亿的高像素传感器更加实用。

日常状态下,四合一、六合一像素,既保证了画面纯净度也降低了超高像素带来的存储、计算压力。而需要超高像素时,也可以展现出高细节保留的优势。

在高像素输出的状况下,配合相应的算法,在 10 倍左右的数码变焦下,还是可以获得“堪用”的照片。而十倍的数码变焦,虽不及十倍潜望镜组的成像,但实际中已经可以覆盖相当多的场合,毕竟超长焦的用武之地确实没有广角、超广角那么多。

潜望镜长焦的传感器以及潜望镜组的体积均受限于机身的厚度.

另外,移动影像的终极目标,其实还是在一定的空间内,放下最大的传感器,塞入最好的镜组设计。但“潜望镜组”由于结构的问题,很难在传感器尺寸上下功夫,同样镜组也同样受限于体积,发展道路不够明朗,新鲜感过后,差异化也不太足。

在第一批 5G 手机上市时,“厚重”算是统一的特性,9mm 的厚度和 200g 的自重几乎成为一个趋势。而机身的现状,也给了潜望镜组一定的发展空间。

OPPO Reno 10 倍变焦版的三摄模组.

随着 5G 手机们的革新,逐步回归“轻薄”,对于机身内部元器件的设计要求更高。而占据很大一部分空间的潜望镜组,自然最先收到厂商们的优化。而优化的结果就是,被曾经的对手“高像素”裁切所取代。

在 5000 万、6000 万像素,甚至一亿像素唾手可得的时代,一颗高像素主摄,或者高像素双主摄,可能是权衡产品形态、用户需求下的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双主摄这个概念,最开始是 OPPO Find X2 Pro 旗舰上推出的。主要是指超广角和广角两枚镜头均采用类似素质的“旗舰”传感器。后续,vivo X60 Pro+、OPPO Find X3 Pro 以及未来的一加 9 Pro 都会用上“双主摄”。

“双主摄”聚焦的还是常用焦段,平日使用频率很高,在提升成像质量之后,会给使用者带来明显的体验升级。潜望长焦镜头可能不会有如此的效果,“新鲜感”过后,可能会被遗忘在“菜单”里。

通常,配合双主摄模组的,还会有一些“特色”镜头。为了弥补长焦的弱势,OPPO、vivo 的旗舰产品上会辅以一颗成像较为普通的五倍长焦镜头,以备不时之需。

就目前来说,“双主摄”带来的拍摄提升很明显,尤其是超广角,尤其是在弱光下。不同于超长焦镜头定位的“新奇”,双主摄是站在了实用的角度,也是目前主流产品影像系统的“最优解”了。

中杯、大杯、超大杯旗舰的产品序列,主要的还是为了细分市场,让不同配置的产品适合不同市场人群的需求,增加不同价位段的市场深度。

今年的新机潮,很少见到所谓“超大杯”旗舰的身影,多是“中杯”、“大杯”的定位,摄像头上,相对以往的疯狂堆料自然“含蓄”了不少。

蓝绿阵营中,vivo X60 系列、OPPO Find X3 系列以及即将发布的一加 9 系列,都在主打双主摄系列,而其中唯一定位超大杯的 vivo X60 Pro+ 在长焦上也不过是用了一枚 800 万像素的 5 倍长焦。

而小米这边,新旗舰只有小米 11,采用的是高像素主摄,而“真旗舰”红米 K40 系列,也只有中杯、大杯的定位,摄像头的配置方案与小米 11 类似都采用了高像素主摄。

不过,对于小米后续的升杯旗舰,也有了不少的路边社消息。抛开背部模组其他的新特性,10 倍往上的超长焦潜望镜组或许会成为新的“卖点”。

相对来说,超大杯旗舰的价格往往最高,成本自然也会有着更高的操作空间。超长焦潜望镜组除了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也间接增加了整机的成本,包括研发、设计以及整个潜望镜模块的成本。

相对于现在的 5 倍长焦镜头,超长焦潜望镜会多出 4~6 美元的成本,包括棱镜和镜片,而随着对高画质的需求,这个成本还可能会继续翻倍。

定位“中杯”、“大杯”的产品们受限于成本控制(对比超大杯),不可能面面俱到,去做到极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中杯旗舰们用 80 分的产品力去换取 90 分的消费需求,真的是值到了。

以往,国产 Android 厂商们会在一场发布会上齐放出三种不同定位的系列旗舰,信息量相当丰富,别说普通消费者,就算对消费电子十分了解的发烧友也很难在发布会后,一口说出不同产品间的具体差距,中、大、超大杯旗舰们很难不去互相影响。

如今放缓的产品上新节奏,可以让厂商们去聚焦于一款产品,给到消费者的信息也更加明确,让后续的产品布局更加从容一些。

如今旗舰机们消失不见的超长焦镜头,用得少、场景有限以及减重的大环境是外因,而高像素摄像头的裁切能力越来越强,产品的策略,成本的控制则算是内因。

以现在的节点往回看,超长焦潜望镜确实越来越少出现。但如果往后去猜想的话,潜望镜组很有可能随着新的一波“超大杯”旗舰们再次出现。

‘贰’ 手机长焦镜头实用吗 到底有没有实际用处

1、有用的,在拍远处的事物时,非常好用。

2、现在已经有一些智能手机的后置双摄中加入了长焦镜头后,支持2倍光学变焦,可以在用户拍照的时候,将画面放大一倍,并且还保持画面清晰。如果是那种后置单摄像头或者是后置双摄中的两个摄像头都是广角的话(一般而言)就不支持2倍光学变焦,在拍照的时候,觉得被摄物太远了。

想通过放大拍摄画面来让被摄物看清晰的操作会让画面呈现较多噪点和涂抹感,拍摄出的照片也不清晰。对于这种手机,虽然本身不支持光学变焦功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外置长焦镜头达到同样的效果。

3、有没有体会过每次抬头看到圆圆的月亮时,拿起手机,打开拍照功能,想拍个照留作个纪念却发现月亮在手机上看太小了,小得就只看到一个小光点。如果直接通过数码变焦放大拍摄画面的话,月亮又很模糊。

这个时候有个外置长焦镜头就方便多了,直接夹在手机后置镜头上,打开手机的拍照功能就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月亮变大了很多,而且也很清晰。对于喜欢旅游或者对拍摄距离有点要求的用户,其实有个长焦镜头也挺好,不用因为距离太远而拍不了自己想拍的东西。

‘叁’ 手机和数码相机拍照区别怎么那么大为什么手机不能做长焦和大CCD为什么手机不能加各种镜片红外线透镜

附带的功能,当然不会与主要功能比了。
好比让体操运动员~去打蓝球。

‘肆’ 曾经在手机上大吹特吹的潜望式镜头,为何现在都被厂商砍掉-

曾几何时,有机行业的 长焦镜头 卷得多狠呐~


不展示几张月亮样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能拍照。



事情还得从两年多前说起。


自华为 P30 Pro、OPPO Reno 十倍变焦版开始,“潜望式镜头”几乎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



5 倍潜望式遍地可见,华为、三星甚至还做出了 10 倍光变,数字变焦能拉到百倍,直接对标望远镜。



你以为长焦镜头只是旗舰机的赛场,那就大错特错了。


华为 nova 、小米青春版等定位中端的机型,同样有一个望远梦,力争在长焦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从去年开始,手机厂商不约而同按下了暂停键,长焦竞争一夜之间冷了下来。


不信我们来盘一盘,这一代还在大吹特吹高倍变焦,下一代却 毫不留情砍掉 的机型。


小米 11 Pro 搭载 800 万像素 5 倍潜望式镜头, 小米 12 Pro 这代降至 2 倍。


虽然像素提升到 5000 万,但画质差距依旧非常明显。



iQOO 5 Pro 到 iQOO 8/9 Pro ,长焦配置从 5 倍潜望式将为普通的 2.5 倍。



OPPO Find X2 Pro 搭载 1300 万像素 5 倍潜望长焦, Find X3 Pro 降至 2 倍,之后的 Find X5 Pro 也是一样。



荣耀 50/60 Pro 的定位虽然也很高端,却直接把 30 Pro 的潜望式长焦砍了,连普通 2/3 倍都没有,放大全靠主摄裁。


哦对了,大家可能已经忘了,连 Redmi K30 都推出过变焦版,但 K40/K50 系列 也给取消了。



既然高端、旗舰机都这副德行,咱就别指望中端机能有什么造诣了。


小米 10 青春版 华为 nova 7 Pro 均搭载了 5 倍潜望式长焦,迭代机型都给砍了。


上面这些机型,可以说是明目张胆地降配。而有些机型比较巧妙,虽然变焦倍数没有变化,但镜头配置也在悄咪咪下降。



比如 vivo X50 Pro+ 一加 8 Pro ,长焦 S5K3M5 传感器,但迭代产品都变成了 OV08A10。


无论是底的大小还是像素,后者都低了一档。



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所以说啊,今年要买一款长焦能打的机型,实在是非常不容易,大伙且用且珍惜吧。


这就奇怪了,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为什么手机厂商对长焦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对于高倍长焦,网上一直都存在“噱头大于实用”的声音。



如果你也的手机也搭载潜望式镜头,不妨打开相册简单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照片用到了 10 倍、30 倍或者更高倍率。


应该大多数人占比都不高吧...


这里并不是想表达高倍变焦无用,而是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高倍变焦的使用率确实不高。


其实一些厂商的沟通会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调研显示,大家确实更喜欢主摄和超广角。



除了使用频率低之外,长焦镜头还有一根非常明显的软肋:太占空间。


长焦镜头的底虽然不大,但长焦长焦,长长的焦距就意味着内部的光路更长,体积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华为 P40 Pro+ 通过多次反射延长光路)


另外,长焦把画面放大的同时,防抖程度也会增加,轻微的抖动都可能让画面变糊。


所以厂商不得不在防抖方面堆更多料,这也是模组体积增加的一大原因。


以三星 Galaxy S21 Ultra 为例,一个潜望式长焦模组,面积都快赶上其余三摄的总和了。



对于手机这种内部空间寸土寸金的设备来说,确实很难找到潜望式长焦的容身之处。


除了从长焦镜头本身出发,咱们还得考虑整个手机行业的大环境。


大家应该都有察觉到,如今几乎每款旗舰,都在堆散热。


就连眉清目秀的三星,都开始在发布会上聊这件事情了。


(三星 Galaxy S22 系列散热示意图)


显然,以当下旗舰芯片的表现,散热能力的优先级,确实排在长焦镜头前边。


电池也是同样的道理,功耗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必然要牺牲一些其他配置来保证续航。


没办法咯,只能让长焦牺牲一下啦~


不过,即便有这么多理由不搭载潜望式长焦,也并不意味着相关机型会消失。


这不,前不久亮相的努比亚 Z40 保留潜望长焦,小米 12 Ultra 也爆料不会减配,就连 iPhone 15 Pro 系列也很有可能上潜望长焦。



不难发现,潮流退去后,市场对潜望式长焦的态度趋于理性。


顶级长焦镜头被视为个性化选择,而非所有高端机的标配。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下一台手机,还会追求长焦配置吗?

‘伍’ 为什么没有长焦镜头的手机算垃圾呢

没有长焦镜头的手机是垃圾……这样的说法只在部分人那里成立。
对于多数人来说,手机相机并不是太重要,长焦镜头更不是必须。……因此没有长焦镜头的手机对于多数人来说照样好用,他们并不在乎手机有没有长焦镜头。

‘陆’ 灵魂拷问:旗舰手机到底要不要标配长焦镜头,你会怎么选

2月28日, 荣耀 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向全球发布了 荣耀Magic 4系列高端旗舰手机。先来看看荣耀Magic4与荣耀Magic4 Pro两款的后置摄像头配置,前者是5000万广角主摄+5000万超广角+800万潜望式长焦,后者是5000万广角主摄+5000万超广角+6400万潜望式长焦。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一代的荣耀Magic4系列全系标配了潜望式长焦镜头,并且位居“缪斯之眼”的C位,在其他品牌纷纷砍掉长焦镜头的当下,荣耀却选择了保留潜望式长焦镜头,使其具备全焦段镜头的覆盖,满足用户对于影像功能的所有需求,由此可知,荣耀在Magic4身上进一步打造超级强大的影像功能的决心,因此荣耀Magic4系列具备了差异化的产品力与竞争力。

时间来到了2022年,谁能想到曾经红极一时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如今却成为了稀有物,各大品牌几乎不约而同地砍掉了长焦镜头,至于理由嘛,无非就是通过用户调查的结果显示,长焦镜头在日常的使用率极低。作为旗舰手机来说,这个理由真的很牵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个几乎从来不用但是必须要有的灭火器。

数码圈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这句话还真的有其道理,至少作为高端旗舰机来说,配置拉满才是它该有的样子,至于在配置方面,不是让品牌方考虑用户是否会使用或者使用率到底高不高,品牌方要做的就是:你用的我都给你,你不用的我也给你,至于使用权与使用率,那是用户自己选择的自由,品牌方要保证用户在需要的时候有得用,这才是对用户也是对旗舰手机的尊重。

那么,对于旗舰手机是否需要标配长焦镜头,你怎么看,你有如何选择呢?欢迎评论交流,给出你的选择1或者选择2,感谢观看!

选择1:长焦镜头必须标配,全焦段覆盖配置拉满才配叫旗舰手机。长焦镜头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更多,体验更全面的影像魅力,我可能用得不多,但我需要用的时候必须得有。

选择2:长焦镜头完全可以取消,使用率低还徒增成本。据调查在通常情况下,用户使用率最高的是主摄镜头与广角镜头,旗舰手机标配长焦镜头完全没必要,使用率低会变成浪费。

‘柒’ 为什么手机的摄像头更新换代的好慢数码相机500米长焦清楚的。手机就不行呢现在出个华为20p还行

数码相机的发展比手机要早很多年现在的数码相机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到现在不足10年,最主要的是要把那么大的相机镜头缩小到手机摄像头那么小难度很高,首先焦距的问题就很难解决,但是现在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也非常的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的拍照效果会赶上数码相机,甚至超越数码相机的!

‘捌’ 为什么2022年 手机的潜望长焦镜头不香了

潜望长焦镜头,通过对光路的巧妙设计,让轻薄的手机也可以像长焦镜头一样捕捉远距离的影像。但不知你发现没有,虽然手机采用潜望长焦镜头的 历史 并不长,从2019年3月华为P30 Pro最初采用潜望长焦镜头至今还不到3年时间,却好似昙花一现已经越走越远。我们看到各大手机厂商都不约而同的从去年开始弱化手机的长焦镜头,例如华为P50 Pro弱化了潜望长焦倍率,vivo X60 Pro+较上一代弱化了长焦镜头素质,OPPO在2021年就没采用过潜望镜头,小米12系列也取消了潜望镜头……为什么一时间手机上的潜望长焦不香了?

我抓紧手里的小米11 Ultra,不知今年是不是还能有更强的长焦手机出现。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潜望长焦虽好,但挤占了本不富裕的手机空间,又增加了手机厚度,把这个空间省出来放电池,不仅续航提升,手机还能更薄。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有几个人会只因为手机配了一枚5X潜望长焦就决定购买?不能引导消费者做出消费决定的配置就不是好配置。虽然从影像的角度看拥有一枚5X潜望长焦是何其的惬意,可以让你轻松获得差异化视角。但……终归还是要回到那个现实的问题。

商家做手机

不是为了奥林匹克

聊情怀,聊环保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挣钱


不可否认,潜望长焦镜头是大家使用率最低的一支镜头,主摄和超广角镜头的使用率要远大于长焦,即使拍人像或扫码,也是使用主摄裁切或者使用2X镜头更加方便,5X可能仅在“偷拍”或者拍摄路边的小野猫时才用的到。


但不论怎么讲,手机上潜望长焦,我们永远爱它。


想给手机“减肥”,又不想舍弃长焦镜头,看看大家是怎么做的吧。华为在P50 Pro上采用3.5X的潜望长焦,辅助计算光学,让10X的成像效果看上去也很不错。vivo改用了更薄的潜望长焦组件,小米和OPPO则在最新的手机上直接弃用了潜望镜头……


宇宙的尽头,未必是加法


一直以来,手机新品沿袭加法策略,各方面都做一些加法即可得到下一代的手机新品,以至于根据每年末高通发布的处理器和三星发布的屏幕信息,即可“猜”到来年手机新品的大致配置……宇宙的尽头,一定不是加法。当加不下去的时候,就要上一些新手段了。

OPPO在2021年8月19日召开了一个技术发布会,宣称已经开发出一支85mm-200mm等效焦距的可连续变焦的镜头,索尼则在Xperia 1 III上已经使用了一支可以“变焦”的潜望镜头,虽然不算连续变焦,但终归让使用者多了几个焦段的选择。随着主摄传感器面积逐步增大,像素越来越高,使用主摄裁切出的长焦效果用起来也不错。于是,有人设想,如果超广角镜头像素足够高,通过裁切和数码优化,是不是一支镜头就可以实现从超广角到超长焦各个焦段的变化,甚至还可以是“先拍摄后变焦”的鬼魅玩法。通过AI让影像看上去更清晰(不只是标准化文字),已经不再是什么梦想,能达到类似目的的算法和软件也已经出现,让手机拍摄的影像超越所见,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虽然,我们现在对潜望长焦镜头有着特殊的迷恋,但计算光学之于手机影像的意义要远大于传统光学;手机的续航性能、手感和易用性的意义也要远大于偶尔用到的远距离拍摄。因此,可以预见,在2022年采用潜望长焦镜头的旗舰手机数量会下降,旗舰手机也会更注重手感与体验,长焦镜头不会消失,但会以其他的形态出现。在此前的一期视频中我发起过一个投票,问问大家觉得未来会不会有采用5支摄像头的手机出现,多数人还是相信会出现,这也是加法思维的推演结果,或者只是一个美好的期许。毕竟,手机造出来是要每天拿着用的,长焦拍摄只是少数场景下的需求。为了一个少数情景下的使用需求而牺牲日常的便捷与体验,尽管我们很爱潜望长焦镜头,但这注定只能在极少数 探索 性产品上存在。

‘玖’ 手机长焦镜头无用论你怎么看

如果仅仅用来“照相”,手机里的任何焦距镜头都是有用的;如果是用来“摄影”,别说是手机的数码变焦,就是物理变焦镜头也是没有什么用滴![呲牙]

手机长焦镜头无用论?你怎么看?

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下面我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手机摄影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手机摄影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长焦拍摄,一是外挂镜头,另一个方法是用手机摄影自带的变焦。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很完美,最主要是画质急剧下降。

1、外挂镜头

本人也是买过相关的手机镜头,当然本人购买的是“便宜”货,在品质上肯定是和高档的有所差异,用这样的镜头,说个实话,画质不是一般的差,总感觉虚的地方太多。所以本人使用过一两次后就再也没有用过这外挂镜头。

2、手机变焦

有时我们用手机拍摄时,较远距离景物不是太清晰时,我们会用手机的变焦来“拉近”拍摄,这样的变焦我们都知道有两大缺点,一是容易虚,拍摄时我们就能感觉到手机晃得厉害,另一方面是噪点太大,画质很差,所以略微变焦还是可以,长变焦就不是很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本人觉得手机长焦基本是没有用处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欢迎各位朋友交流。

剑舞影像,西部摄影爱好者,欢迎关注

热点内容
保险为什么有报案时间限制 发布:2025-07-12 16:58:37 浏览:308
宜家蜡烛为什么有颜色深浅 发布:2025-07-12 16:58:25 浏览:497
为什么近段时间总觉得乏力 发布:2025-07-12 16:53:28 浏览:150
为什么我的手机需要实名登记 发布:2025-07-12 16:48:12 浏览:554
为什么微信视频人脸变大 发布:2025-07-12 16:46:28 浏览:304
为什么粘贴的字体颜色特别淡 发布:2025-07-12 16:46:25 浏览:384
批处理为什么创建错误记录文件夹 发布:2025-07-12 16:46:24 浏览:462
悦客淘宝为什么不让买 发布:2025-07-12 16:36:36 浏览:789
为什么小米系统更新以后还是稳定版 发布:2025-07-12 16:28:46 浏览:379
青苹果电影为什么看不到 发布:2025-07-12 16:24:21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