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总爱看手机
‘壹’ 为什么我总是看手机上班 下班 我都忍不住看手机
一、学会将网络当成工具,做到良好的工具管理,不被其拴着跑
每天总是忍不住刷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抖音;
只要一有空闲就打开手机页面,即便刚刚才看过的评论,也会再扫一眼;
就算是排队买面包、等车来,甚至地铁上,都恨不能一直盯住手机,上上网;
……
很多人哀嚎,自己得了一种被手机拴住的病,克制力真是太不强了。
就像减肥又贪吃的人,恨不能把嘴缝上,爱玩手机又觉得不安的人,恨不能戒网删软件。
但我想说,如果有人真这样做了,那么大概率是,过不了多久,他又会故态复萌。
心理学上有心量一词。当心空落落的时候,能量会变低。刷手机,只是我们不停填充心空的一种方式。
网络没有错,健康良性的网络软件也没有错。删除解决不了问题。
2013年,全球畅销书作家卡尔·纽波特,跟着名的电子媒体咨询师巴拉唐德·瑟斯顿进行了一个实验。
巴拉唐德被朋友们称为“这个世界上关系最多的人”,每天他都必须使用网络。仅2012年,他就在Gmail有近6万条对话,平均每天要发165条,并在脸谱网发表了1500条动态。他感觉身心俱疲,万念俱灰,迫切地想要戒掉这种网络生活。
实验期间,他彻底屏蔽了网络,甚至连电子邮件也不去看。“第一个星期结束时,每天都安安静静的节奏,已经不显得那么奇怪了。我不用像从前那样,总是担心无法及时了解新事物。”
巴拉唐德开始尝试在现实生活中与陌生人对话,他甚至买了一辆自行车,四处骑行。但很快,因为要经营自己的创业项目,要向市场销售推广自己的书籍,第25天,他被迫、极不情愿地回归了网络。
巴拉唐德原以为自己肯定又会回到从前的状态,但他没有。这次他处理得非常好,他从卡尔·纽波特处得知了“任何益处法则”。于是,在工作与生活中,他极好地运用了“手艺人选择法”,避免“任何益处”带来的困扰。他这回,只是将网络当成工具。有了良好的工具管理,就不会再被其拴着跑。
什么是任何益处法则?神奇的“手艺人选择法”为什么能帮助我们有效使用网络工具?要怎样做,才能使网络工具为我所用?让我们逐个问题来谈一谈。
二、每个人都有“任何益处”思维,简单粗暴地戒网不能解决沉迷问题
什么是任何益处法则?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出,任何益处法,就是指一旦发现使用某一款网络工具,能给你带来任何可能益处,或者不使用你就觉得可能会错过某些事,那么,你就有足够的理由来使用这款网络工具了。
举个例子。某电视台曾做过一次街头访谈,咨询路人喜欢使用网络工具的理由。
答案五花八门,我们来看一看。
XX的娱乐性吸引了我,太好玩了,在里面我能忘记很多不愉快的事。
XX能让我了解到朋友们的动态,并且可以互动。
我第一次进入XX,是因为好奇,但很快,我在那里找到了成就感。因为有很多人觉得我写得很棒,他们会给我点赞、评论、打赏。
XX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我感觉自己的文笔有了提高。
XX有丰富的资讯,很多很新,让我总是能第一个就跟朋友们分享。
……
回复各种各样,但有一个共通点:以我的感受为益处。
在运用网络工具时,人们的确是得到了益处。也正是因为这些益处,成为了大家持续不断进入,甚至沉迷的根源。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这些益处,带来的价值,是生活与工作中显为较次要的,还是必须的?这益处,是不是幸福感的中心?
一旦逆向思维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任何益处”思维的弊端:仅仅只是盯住了一些益处,而忽视了伴随着网络工具带来的损伤度。它损伤了职业和个人目标更直接帮助的活动中,那些更可贵的时间与注意力。
所以,当这种益处不是价值核心,你又过度使用后,你将陷入精疲力竭、注意力散乱的网络依赖状态,就像从前的巴拉唐德一样,身受其害、饱受煎熬。如果不努力权衡利弊,一看到可能的益处就决定不加限制地使用某种工具,那你很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在知识工作世界里取得成功的能力。
三、运用“手艺人选择法”,帮助我们有效使用网络工具
什么是“手艺人选择法”?
卡尔·纽波特告诉我们,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是要明确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艺人在对待自己的使用工具上,是很谨慎的,因为磨炼的时间足够长,出品的东西追求匠心,他们更加深思熟虑,来选择那些不会占用过多注意力与时间的工具,从而使得专注力能聚焦到自己的手艺与物品上。
手艺人选择法与任何益处法则恰好对立。后者认为任何潜在的益处都可以成为使用此工具的借口,而前者则要求这些益处,必须是能够影响到核心因素,益处要大于害处,方能使用。
虽然手艺人方法否定了任何益处方法,但并没有忽视使用网络工具的益处。它在教你评价任何一款网络工具时,要借鉴熟练手艺人的选择哲学。
‘贰’ 你知道你为什么总是忍不住想玩手机吗
无聊的时候你会干嘛?想必很多人在无聊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掏出手机来找点事做来慰藉我们内心的无聊。就好像对抽烟患者而言,没事的时候抽抽烟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一般,我们在无聊的时候掏出手机刷刷微博刷刷微信或者是看看看看视频玩玩游戏所有的孤独,不安全感,以及烦恼似乎都消失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人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手机上,虽然知道频繁的玩手机不好,但是很多人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啊,还是会忍不住的一直玩手机。

‘叁’ 为什么人总是喜欢看手机而不是看现实呢
人对手机的依赖性相当明显——一个人经常手里拿着手机或试图让它在视薯明线范围内。
DEPOSITPHOTOS / ADAMOV_DI
专家指出一种在智能手机上获得完美照片的方法
甚至在重要谈话时他也时不时看看屏幕,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东西。心理学家跟Prime新闻社记者说,让人注意现实中的谈话不容易,但可以做到。
心理学家解释说,不应该呼吁人放下手机加入到谈话中,这未必能有效果。拿出自己的手机并提出和谈话的另一方两个人一起把电话先放一边,这样可能更有效。这可能会引起愤怒和惊讶,但是会让注意力集中。
心理学家最后说,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分心。但是这只有短暂的效果。如卖手闭果人有意识地经常地喜欢虚中裂拟的交流而不是喜欢真实的交流,那么他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单独来处理。
‘肆’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青人都喜欢玩手机
1.逃避现实。这一部分人生活遭受到重大挫折乃至 失败,沉迷在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
2.空虚无聊。这类人富裕时间比较多,通过游戏消磨时间。
3.增进感情。当年的同学现在的朋友总不能时刻聚在一起。一起游戏开黑能增添彼此乐趣,拉进距离。
4.休闲娱乐。比如古人的一种娱乐方式是看戏,游戏也仅仅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
5.厌恶社交。总是宅在家里,游戏是必不可少的。
6.兴趣爱好。随着技术发展,游戏的制作越来越精良,不少人,被其深深吸引。
手机的普及是主要原因,每家几乎都有手机,年轻人基本人手一部,手机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方便好玩,玩游戏有很多乐趣,手机游戏多样化简单化,充满趣味,年轻人很容易上手和沉迷,也跟年轻人时间多比较无聊有关。
‘伍’ 你为什么整天一直玩手机,无所是事
因为手机好玩啊,才上高中那会儿,虽然我是走读生,不用像住校生那样得备个手机联系父母,但我爸妈还是给我配了个手机。记得高一那会儿,智能手机兴起没多久,那是多么诱人啊,躲在床铺里就可以玩游戏、可以和狐朋狗友畅聊整晚…天天晚上玩手机玩到凌晨一两点,后果是成绩越来越下滑,脸上的痘痘也是越熬越多。好在后来意识到了,果断的调整了自己。
‘陆’ 从心理分析 为什么现在的人是依赖迷恋手机
1、第一个方面: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有缺乏自控力的心理问题
太喜欢玩手机的人,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过度玩手机的危害,在意识层面他们知道过度玩手机会影响到身体,比如颈椎、眼睛等。
他们也知道太喜欢玩手机,沉溺于手机,会荒废很多时间,没有办法专注于工作和学习,但是他们就是没有办法放下手机,因为他们控制不了自己,即他们有缺乏自控力的心理问题。
比如有一个来访者(心理咨询中的求助者),他告诉咨询师,他太喜欢玩手机了,即使是上班工作的时候,他也会时不时地看一下手机,他其实对于这种行为很痛苦,但就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自我太虚弱,没有办法延迟和等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小婴儿他的状态,他饿了、渴了就想马上得到满足,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变得强大,他接受不了延迟,他没有办法说工作结束了再玩手机。
一个在上班的时候,动不动就要玩一会手机的人,这和小婴儿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契合的,都是在找外界的人和自己连接,这反映出他有缺乏自控力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分析就是他的自我太虚弱,接受不了等待。
2、第二个方面:太喜欢手机的人,有回避社交的心理问题
太喜欢玩手机的人,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有回避社交的心理问题,即他不愿意和真实人,在现实的场景里互动、交往。
他喜欢在手机上,在网络上和人互动,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人缺乏安全感,他觉得在现实的生活中,和别人交往,自己会失控,自己会不舒服,因此他不想和现实中的人打交道,他喜欢在网络上和别人互动。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来访者张平(化名),他特别喜欢在社交平台和别人聊天,他的手机通讯录会添加很多人,看起来他的朋友很多,但是实际上,他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
张平从小就不喜欢说话,因为父母离婚,自己跟着母亲,母亲经常生病,所以他从小就特别没有安全感,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即从小他就有回避社交的心理问题。
但是他也想有朋友,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手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通过玩手机认识了一些虚拟场景中的朋友,但是他回避社交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3、第三个方面: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有内心孤独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总是会刷新各种动态,总想看别人在干什么,他想看到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因为他内心孤独,总是感觉到很孤独,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心理问题。
比如下面的例子:
来访者王克,他告诉咨询师,他必须过几分钟看一下手机,刷一会各种动态,不然他会焦躁不安,他会感到自己一个人很孤独。
他忍受不了孤独,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成年人身上的问题都是婴儿特征的延续,一个人成年人,忍受不了孤独,这主要是因为在他还小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人,为此他体验到焦虑和恐惧。
你可以想一下,一个小婴儿,如果没有人陪伴他,照顾他,他会有怎么样的感受,他会孤独、焦虑,甚至恐惧,这样的感觉会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成为他的情绪感受的基础,伴随他一生。
而这个来访者王克,他就是这种状况,表面上看起来他是特别喜欢玩手机,背后反映出的是他的孤独和焦虑的心理问题。
他在试图用刷手机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这就像小婴儿在找找妈妈,或找大人一样,找到了他就会安静下来。
4、第四个方面: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有自卑的心理问题
太自卑的人,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注,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一诉求总是得不到满足,他只能寄希望于手机上,于是他会特别喜欢玩手机,热衷于在手机上寻求被关注和被认可。
‘柒’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玩手机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许多事情都离不开手机,比如打电话、发邮件、上QQ、玩游戏、听音乐,看网页,上网购物等等,都是现代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特别是QQ、微信等等这类社交软件的流行,让人们对这些软件产生了依赖性,接着就会每天刷空间,刷朋友圈等来消磨自己的时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不看手机就感觉不舒服的情况,这属于现代手机成瘾。手机对工作也有很多帮助,如机器维修时可以通过视频和图像远程查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