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为什么要重组小米
‘壹’ 曾经放言小米 5 年内不上市的雷军这次为什么改了口
2016年3月雷军曾经非常肯定的表示小米5年之内不会上市,同年,雷军又在另一次活动上将这个时间延长至2025年。到2017年11月雷军谈到上市的时候态度出现明显转变氏液陵,没有再强调期限,而是用一个比较含糊的界定:“会在业务比较埋铅舒服的时候IPO。”12月,当有记者在2017骁龙峰会上再次询问关于小米IPO的消息之时,雷军只回应“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雷军为何会出现态度的转变?从肯定的否认到沉默应对究竟又是什么原因促使雷军变卦呢?这点非常值得深思。
原因一:小米销量出现回暖 手机市场格局已定
无论是昔日手机巨头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没有哪家手机厂商在销量下滑后能够实现回转的,最后的结局无非是卖身手机业务或者彻底宣布砍掉这一业务。小米可以说在是手机历史上首家在经历低迷期以后销量还能实现回暖的。
2011年小米发布首款手机,依靠线上销售、饥饿营销等模式一度成为热门产品。然而好景不长,自OPPO和vivo全面进攻线下、华为实行荣耀和华为两个品牌策略以后,小米渐渐跟不上节奏,供货不足永远都是小米和米粉不能承受之痛。
据IDC中国曾经披歼戚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小米的手机出货量下降36%,仅仅只有4150万部。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雷军决定重新掌管小米手机研发和供应链,全力解决小米的供货问题。同时,雷军也在吸取过往的教训,疯狂布局线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到了2017年第二季度,小米终于迎来了久违增长,随后小米一路高涨,成功挤掉vivo拿下全球智能手机排名第五的宝座,同时在印度抢过三星霸占多年的魁首。
现在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格局基本已定,华为、小米、OPPO和vivo已经坐稳一线厂商的位置,二线手机厂商几乎很难有机会再超越这四家。在实现完美逆袭后,小米自然也有功夫开始思考IPO的问题。
原因二:全球智能手机增长进入瓶颈期 此时是小米上市的最好时期
不可否认的是2015年之后全球智能手机增长已经放缓。在根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1月发布的报告称,2017年智能手机增长为6.5%,这个数字会在2018年下滑至5%,并且这个趋势会保持几年的时间。几大手机厂商纷纷削减了来年的部分订单,以减少库存过多的压力。
虽然小米现在增长迅猛,但是受到行业大趋势的影响,小米不可避免的会在明年出现增长下滑的局面。作为小米最主要的业务,手机占据了小米大部分的营收。如果小米在2018年的增长出现下滑,那么毫无疑问会直接影响小米IPO的整体估值。
得益于小米今年逆袭,估值也一涨再涨。从最初的500亿美元涨到1000亿美元,坊间甚至有传闻称雷军给小米定下2000亿美元的目标。当然随后36氪报道称,一位接近小米的投行内部人士透露,小米上市时间、地点还没有定论,2000亿美元的估值自然也是捕风捉影。从市场对于小米的反应来看,2018年对于小米来说无非是上市的最佳时期,能够以比较高的估值IPO。
原因三:不缺钱的小米在建立生态圈的同时也开始缺钱了
虽然雷军不止一次强调过小米并不缺钱,然而小米究竟缺不缺钱恐怕雷军心中自有一本帐。据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刚发布的去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小米平均每部手机的利润只有2美元。相比之下,苹果的利润则高的吓人,达到151美元。对于一家依靠以手机为主业的科技公司来说,小米的利润可能还比不上OPPO和vivo两家。
但是,无论是小米之家、小米智能家居还是小米IoT开发者平台的都揭示了雷军的野心,那就是建立一个小米生态圈。建立生态圈意味着小米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小米有这么多资金支持吗?恐怕这里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据悉,小米光是在2017年投资的生态链企业就已经达到了89家。再加上扩展海外业务,为入驻loT平台的合作者提供启动资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同时,雷军曾经放言要在三年内开1000家小米之家,布局小米线下业务,这些统统都需要钱。
小米账上的资金根本就不够用来打造雷军所谓的小米生态圈,来自投资人以及各方的压力,迫使小米不得不通过IPO快速获取资金,打造雷军为小米亲手规划的未来,这也是雷军近年来对于IPO开始松口的重要原因。
原因三:小米成立七年之久 无论是市场还是员工都需要一份答卷
从2011年雷军与创业团队喝完一碗小米粥开始干到现在,小米已经走过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之中小米的发展究竟如何?市场需要一个答案,而小米自身也需要向市场证明自身价值。无论外界对于小米的估值是多少,小米一日不IPO这个估值不过是纸上谈兵。显然,IPO是小米提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渠道。同时小米的早期员工也同样希望公司上市获取相应的回报,只要小米不上市,那么他们手中的员工股就不能变现。对于小米的离职员工来说,在小米困难时期他们与小米共同渡过,但是离职之后只能选择放弃股权是极不公平的。
基于以上原因考虑,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小米其实已经到了不得不IPO的时候。再加上雷军本身对于资本市场抱有极大的热情,曾经一手推动多个企业上市,改变口风足以见得他对上市的考量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相信小米IPO的时间不会离我们太远。
‘贰’ 雷军为什么要创办小米。怕中国人买山寨机。尼彩大家记得吗
雷军创办小米是为了国货强大崛起。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雷军一手创办的小米代表着性价比,品质,时尚,和其他明星企业不一样,小米成立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雷军非常成功地把它推向了时代前列,并成为一家明星公司,这显然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而他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雷军创办小米是为了国货强大崛起。尼彩手机是由尼彩科技集团出品,尼彩科技集团是在香港注册的并专业从事手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尼彩手机将前沿消费电子讯息与全球手机潮流设计相融合,以时尚外观及流行应用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叁’ 雷军回应小米合照统一衬衫牛仔裤:摄影师建议,雷军创办小米的初衷是什么
雷军回应小米合照统一衬衫牛仔裤:摄影师建议,雷军创办小米的初衷是什么首先就是想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来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其次就是想要做一家伟大的企业来为社会持续不断地创造社会价值,再者就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跟上时代给出的一个智能手机发展的风口时期,另外就是想要改善国内的手机带给客户整体的体验感,还有就是雷军希望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来造福社会,最后就是创办小米主要就是为了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软件能力,然后就是通过组建一支强大的团队来创造更多的优质产品。需要从以下七方面来阐述分析雷军回应小米合照统一衬衫牛仔裤:摄影师建议,雷军创办小米的初衷是什么。
一、想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来满足自身的成就感
首先就是想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来满足自身的成就感 ,对于雷军而言他希望通过自身的持续不断的奋斗可以做一些伟大的事情来满足男人的虚荣心和内心的成就感。
看待雷军的成功的正确角度:
雷军是一个很拼命的创始人,成功都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肆’ 小米重组手机芯片团队,“二次造芯”的小米能否再次“澎湃”
小米重组手机芯片团队,“二次造芯”的小米能否再次“澎湃”?
2017年2月28日,对小米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小米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芯片-澎湃s1。在发布会上雷军激动地说:做芯片真的很难!小米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而芯片是手机 科技 的制高点。
可能是雷军从格力的广告词中获得了什么启发,总之,小米的造芯计划从2017年正式启航。
时隔四年时间,我们也只看到小米澎湃s1这一款手机芯片产品。
为什么四年来小米芯片裹足不前?其实从2017年的发布会我们已经初见端倪。
第一个原因,是研发芯片太费钱
发布会现场雷军就坦言,预计造芯片所需要的投入是10亿美元,而且需要长达十年研发周期。
小米并不是一家很赚钱的企业,长期以来小米都依靠性价比来取得市场,小米手机的利润不超过5%,开个专卖店还需要其他产品来分摊成本。
早在2019年4月份,小米就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小米芯片部门被分拆成两部分,新公司南京大鱼 科技 将专注于LOT芯片与解决方案的研发,原有的小米松果继续研发手机芯片。
小米拆分芯片部门,就是为了将企业重心转向LOT领域,当时雷军还宣布,未来五年会在AI和LOT领域投资100亿。而在2019年,小米的总利润也有115亿,说白了,就是把钱都花在别的地方了,芯片的事情就往后拖一拖。
第二个原因,是小米内部对造芯计划的意见并不统一
雷军在发布会当场这样说“我心里稍微平静一点,因为我做好了干十年时间的准备,但我们大部分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冲出去是死是活”。
在2020年2月份,小米副总裁卢伟冰曾用“自研猪肉”的段子来讽刺华为,足以见出卢伟冰对自研芯片的态度。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澎湃s1芯片的市场表现并不好,搭载这款芯片的小米5C性能一般、卡顿严重、待机时间短而且还烫手。毕竟是第一次做芯片,华为当年的k3v1也不怎么样,但华为坚持过来了。
2021年6月,时隔四年之久,小米又要重新启航了。根据多家媒体消息,小米正在与相关ip供应商进行授权谈判,并开始招募团队,准备重新回到手机芯片赛道。
重回手机芯片赛道,小米的底气在哪里?其中小米手中的筹码并不多,2021年华为发展遇到阻力,小米趁机吃下了不少原本属于华为的市场份额。据财报显示,小米集团今年第一季度营收768.8亿元,同比增长54.7%。
同时,这几年国内的半导体发展受到重视,资金、人才大量涌入,还有龙芯、华为、紫光已经培养成熟的人才在市场流动,这是小米的天赐良机。
出色的财务数据,加上市场上出现的契机,小米决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雷军说,小米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可现在的小米有什么核心技术呢?
2020年小米总营收为2459亿元,其中销售和推广支出为104亿元,研发费用93亿元,小米用于研发的费用还没有打广告用的多。创建十一年来,小米的年研发投入从来没超过100亿。
对比华为你能明显地看出两家企业的差距,2020年华为总营收为8914亿元,研发支出1418亿元。也就是说,华为一年的研发费用是小米的15倍。现在你明白小米为什么没有核心技术了吗?
对小米来说,现在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刻
尽管手机销量大增,但拿下的都是中低端市场,根本不挣钱。本该属于华为的高端市场,基本都被苹果拿走。
在手机领域,雷军心心念念要将小米推上高端,这几年小米手机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始终无法取得用户认可。为什么华为可以,小米却做不到,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小米手机上用的是高通芯片、三星的屏幕、索尼的镜头、谷歌的系统,利润几乎都被这些企业拿走了,而且还要看他们的脸色。
卢伟冰曾用“自研猪肉”讽刺华为手机,为什么大家愿意支持华为?自研芯片真的那么重要吗?你听过管仲买鹿的故事吗?有些选择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你一定要选的。
小米吸引用户的只有一个性价比,而在意性价比的用户对小米这个品牌,就没有那么高的忠诚度了。一旦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出现,他们会马上转身离开。问你一个问题,买高通芯片的小米,性价比能超过自研芯片的华为吗?
蓝绿大厂已经出手了,realme、iqoo两大性价比品牌用户数量不断上升,小米可以依靠一时的性价比拿下市场份额,但想要保住市场份额,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如果小米用的是自研手机芯片,走向高端、保住市场,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已经重金投入,布局多年,但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基础在于通讯,而5G技术牢牢掌握在华为手里,如今华为又搞出一个鸿蒙物联网系统,小米更没有胜出的把握了。
小米的出路在哪里?
小米是一个借助电商,依靠产品性价比崛起的黑马,不到十年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一员。小米要赶快积累起自己的核心技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在未来的 科技 赛道上,我们希望能够见到小米的身影,就像雷军说的那样,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伍’ 雷军卸任小米电子软件公司董事长,雷军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雷军卸任小米软件董事长,去搞小米造车,据雷军本人表示是说小米造车是自己退休之前所进行最后一次创业活动。而小米本身这个公司,它已经成熟了,就算离开了雷军,其他人也能管理的好也能掌控住这键肆族个集团的发展,但是小米造车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
年轻人还都是比较期待小米的造车活动的,也就是说它的造车如果真的能成型了,推出的车子价格不是特别贵的情况下,符合年轻人的使用需求,他在年轻人之中就占据了一定的先天优势了,那年轻人觉得小米一直都是搞性价比的。就算是做汽车,它的产品可能卖的也不会特别贵,同配置里面价格也会比较优惠,大家自然也会优先考虑。
‘陆’ 雷军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公司,雷军为何这么做
或许存在着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雷军将逐渐转移到幕后,并且致力于汽车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二是雷军将更多的机会留给有实力的年轻人,从而保证小米公司的发展呈现出年轻化状态。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的多家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多家手机制造厂商。反观我国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小米公司和华为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雷军作为小米公司的最大股东以及创始人,自然会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小米公司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雷军更有时间将精力集中在其他领域。
总的来说,小米公司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公司决策人员的变动引起了网友的重视。雷军作为小米公司的创始人,自然会得到更高的曝光机会,科技公司的职位变动非常正常。
‘柒’ 雷军自称37岁已财务自由,为何又要办小米,还要造车
雷军之所以既办小米又要造车,就是因为雷军是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要展现自己的个人才能,除此之外,也是为了让国内的科技发展更上一层楼。
在看到雷军说自己37岁就实现财富自由后,很多网友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但雷军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能够实现的梦想。
一、雷军之所以既办小米又要造车,就是雷军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当提起雷军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表达对于雷军的尊重,因为雷军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编程大牛,正是由于雷军的天赋极高,使得雷军很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雷军才会既创造了小米这家公司,又要发展造车领域的事业。
由于雷军才刚踏入造车领域,所以雷军在造车领域并没有获得任何成就,不过我相信凭借雷军的能力,雷军肯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惊喜。
‘捌’ 雷军称已财务自由,称办小米是为了影响全世界,如何看待其发言
如何看待,雷军 说大话了么,雷军的履历大家都知道,37岁财务自由 对他而言就是平常的现实。
他早年学业有成,考入武汉大学,两年毕业。
读硅谷之火,兴奋的在操场跑了一夜,后来毕业没多久就加入了金山。
如果中国有民族软件企业的话,金山是毫无疑问的之一。
他在金山多年,最终把金山带到了上市,由此错过了互联网时代。
他说他想影响全世界,这句话难道不是真的吗。金山软件与微软对拼的时候,就已经至少影响了全中国。
只是读硅谷之火,就能兴奋的跑一夜的晚上,他说要影响全世界,这句话一点也不可笑。
有的人读硅谷之火想要影响全世界,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什么勾八。
当今互联网主流掌舵一代,都是先后在2000左右崭露头角。
这其中有多少个影响世界的,雷军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说这句话很正常。
当你站在10年这个关口,洞悉移动互联网要大发展,看到了山寨机横行,看到了诺基亚等群雄固
步自封,看到了苹果即将一统,你会怎么想?
做中华酷联?还是躺着挣钱?
说我想改变世界,于是有了小米,于是形式比人强,山寨机没了,国内就剩下了几家主流厂商。
四、说雷军不甘心也好,说雷军想继续赚钱也好,从公开的信息来说,雷军真的37岁实现了财富自由。
自由之后才继续做小米的。
如果这句话从一个真正的很普通的50-60岁的人,或者是曾经37岁财务自由 后来又破产的企业家
口中说出来,全世界都会嘲笑他无知,幼稚;
但是这一句话从雷军口中说出来,没有几个人敢笑他吹牛皮,因为他真的做到了。
老套的道理:强大的实力才是王道小米虽说很多缺点,但是好歹是世界500强 ,去年研发投入100亿,智能手机出货量这么多年稳稳
地在全球前六沉浮,这样的企业说是对世界有那么一丝丝影响,不过分吧?
‘玖’ 雷军为什么投资小米
2010年4月,雷军的师弟李华兵给雷军发了一封邮件,推荐一个从德信无线出走的无线业务团队,他们希望做一款独立的手机硬件,得到了雷军的支持,随后这个团队被更名为“小米工作室”,也就是小米公司最早的前身,而他们的计划目标就是制作一个完全的手机体系—“小米手机”。
“做手机”的计划目标,与小米科技的创业完全同步。这个计划早于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更早于2010年底才形成完整蓝图的类Kik通讯工具—“米聊”。也就是说,雷军一开始就选择了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高难度动作。
难度越高,别人就越难以复制—腾讯、阿里巴巴和都没有直接做手机的经验,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一下,雷军和小米科技就占领了商业形态的制高点。
按照雷军自己的说法,他花了这么多年测试了50多款智能手机,没一款是真正无可挑剔的,这是他决定自己做一款手机的理由。如果这真的算个理由的话,口气也足够大了。
‘拾’ 剖析:小米重组团队做芯片背后的原因
大家好,我是水大亦鱼大, [水大说 科技 ]创始人, 是一枚自媒体写稿人,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您读有所思,读有所获,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关注哦。
本文共一千二百多字,大家花3-5分钟就能看完,现在我们直奔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结论从何而来呢?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前天看到雷总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内容是一段歌词:“
又是一年毕业季,也让我想到了当时的自己。
看到这条内容,我突然想到了,小米之前的澎湃S1芯片。
澎湃S1是什么?
澎湃S1是一个八核64位处理器,主频2.2GHz,四核Mali T860图形处理器,32位高性能语音DSP,支持VoLTE。
在这之后澎湃芯片遭到了巨大的困难,虽然计划还在继续,但是没有了新的进展。
直到今年3月底,小米发布了首款ISP澎湃C1。现在又有消息称,小米将卷土重来,期待小米接下来的表现。
在说这个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现在的芯片情况,一句话概括就是:全球都缺芯片。
不仅手机缺芯片,就连 汽车 也缺芯片,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米重新入局芯片行业,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今年4月小米官宣了造车项目,雷军将亲自操刀(这个消息大家都听说过了)。
小米是造新能源 汽车 的,新能源 汽车 需要什么?
当然是芯片,没有芯片就算不上是新能源 汽车 ,只能说是电动 汽车 。所以要想造新能源 汽车 ,必须得有芯片。
现在全球芯片产量这么紧张,很大车企都在抢芯片,小米能抢到的芯片更是少之又少。
那小米自己造芯片,岂不是更好,反正小米在芯片研发方面,是有一定的基础。一旦研发成功了,我们不到即可以自己用,也可以卖给别人,这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这就是小米重组团队做芯片背后的原因。
这让我想起了,雷军的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说实话我是看好,国内芯片未来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目前我国是大力支持芯片研发的,这个就是风口,而小米最擅长的就是抓住风口。这次小米抓住了两个风口,一个是新能源 汽车 ,一个是芯片研发。
我非常看好雷军身上的那股精神,所以我也看好小米芯片未来的发展。
写在最后
自主研发芯片,应该是 科技 类公司的目标,正所谓 科技 兴国,祝我国早日完成高精度芯片的量产。
读到这里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有不同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水大说 科技 (全网同名),专注 科技 领域和互联网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