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造车这么多人黑
1. 小米为何要执于造车,造车到底有多香背后的野心你看懂了吗
小米郑重官宣,正式启动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由雷军亲自挂帅!
为什么用郑重这个词呢,熟悉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要造车的传闻都飘了好几年了,米粉也激动好几年了,但是迟迟不见小米行动。
就在最近,还传出小米与长城 汽车 联手造车,当时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还特意出来辟谣:“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真真假假,乱花渐欲迷人眼。
但是我知道,只要小米一上市,小米造车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出多长时间,小米绝对会公布自己的造车计划。
果不其然。
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判断?
实在是造车太香了,其次造车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雷军2013年就到硅谷拜访了马斯克,在深度了解了特斯拉 汽车 后,雷军发现,马斯克正在用“软件+硬件+互联网”的思维做电动 汽车 ,同时特斯拉精准的定位和先进的产品思维简直是和小米不谋而合。
再到今天,特斯拉已经摘下全球市值最高车企的桂冠。要知道特斯拉才成立了多少年?竟然干掉了宝马、奔驰和丰田这些百年品牌。
这就可以证明,电动车走的路完全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它不需要太深厚的技术积淀,也不需要品牌影响力。
硬件上,特斯拉和小米一样都是依靠供应商,只有系统是它自己的。
这事,小米也能干。
我想那时的雷军心里就已经暗暗下定决心, 汽车 这个事,小米未来一定要干,因为它的潜力和现在的智能手机是一样的。手机市场和未来的 汽车 市场,都将重新面临一次洗牌。
小米几次向大家释放自己造车的想法,一直没有兑现,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手机是不赚钱的,只是交个朋友,只有达到千万级的规模,才敢谈利润。而且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太大了,不能仅仅依靠上下游技术了,还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研发,这就导致,手机厂商的利润被极限压榨。
但是一旦小米上市了就不一样了,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到钱,凭借着硬件厂商的身份,小米绝对不可能拿到一个较高的估值,它必须要时刻的展示它互利网的基因,才能有给投资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小米拼了命的搞生态。
但是所有的生态加一起,都不如一个智能 汽车 。所以,小米想要自己的互利网故事一直讲下去, 汽车 这一步,是绝对要走的,也是不得不走的。
现在小米6600亿港币,我敢肯定,小米只要发布量产车后,迟早破万亿的大关。之前小米与长城传绯闻的时候,小米当日股价大涨超9%。
看看,这就是大家的态度,所有人都希望小米去造车,尤其是小米的股东。
那么小米说自己先拿100亿玩玩,能玩得转 汽车 这个行业吗?
当然可以,之前蔚来给了江淮几十个亿就敢说自己的工厂比保时捷更先进,小米完全可以也拿出几十个亿给长城或者比亚迪,去定制工厂。
厂子定下来后,就可以去找供应商,去挖传统车企的技术大牛来调教,加上自己本身就是搞软件的,系统肯定没问题。这一系列的操作后,小米在两年之内量产首款小米牌电动 汽车 是问题不大的。
很多人对小米造车不看好,连官媒都出来质疑一下。不知道大家想明白一个问题没有,如今的小米造车,就如同腾讯去搞一个应用一样。
腾讯利用微信或者QQ给旗下的任何一个应用导流,都能成就一个千万级日活的APP。
而小米庞大的用户群体,也可以成为小米 汽车 的自来水,懂吗?这是其他新能源 汽车 厂商无法比拟的优势。
小米只要在10万左右这个级别,拿出一款非常有性价比的产品,小米 汽车 也就基本成了。
最后总结一句:造车也是不赚钱的!股价才是关键。
2. 小米造车对于民众们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提起小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小米的手机,小编还记得当时红米出来的时候,都是靠抢才能买到,小编当时就抢到了一台,用起来非常的不错,小编用了好几年才换的手机,最近小米又上了热搜,却不是因为手机,而是因为小米要造车了,那么小米造车对于民众们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让小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总而言之,小编觉得小米造车对于民众们是件好事,毕竟国产汽车的价格会低一些,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减轻了一些压力,以后买车少花点钱总归是对民众好,小编期待着小米造出更好的新能源汽车。
3. 小米刚宣布造车,央视泼冷水就差点名雷军,友商员工都是什么态度
在3月30号的小米发布会上,要说最轰动的还是雷军宣布小米造车。新能源电车确实是当下以及未来的一个流行趋势,雷军在发布会上阐述了许多造车的理由,也是让很多米粉听得颇为感动。不过就在米粉还沉浸在“年轻人第一辆车”的美好想象中的时候,央视率对新能源电车泼了一盆冷水,而且从央视的字里行间,很明显就是针对的小米。对此也是有网友调侃,雷军:你直接点我名得了。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这是雷军的着名理论。不过等到风停了,绝大多数的“猪”飞得多高就摔得多惨。央视直接引用这句话,明显暗示意味非常明显。
随后,央视再次提到一些新能源 汽车 厂商的豪言壮语,包括“市值超过宝马,丰田,法拉利”,“年底造出飞行 汽车 ”,“研究3个月,押上人生全部”……故事都是血脉喷张的,不论是做地产,手机,空调,互联网的巨头都纷纷跨界行动。但是更多的还都是打嘴炮,营销流,资本堆积的互联网打法。
之所以央视不看好这些跨界造车的企业,还是针对目前市面上所谓的新能源电车注水太多,问题车过多。而且很多技术问题自己都不过关。所以央视认为跨界造车最重要的还是精耕细作,不要只梦想的“弯道超车”,也要防止中途“翻车”。
之前那么多厂商造车央视都没有相关的点评,唯独小米宣布造车之后,央视就来泼冷水了。没办法,谁让小米热度最高,央视也算是及时泼一盆冷水,让大家看清当前电动 汽车 行业的现状。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可以成功的。
或许有人肯定要疑惑,中国手机厂商这么多,比小米有钱的也不少,为什么只有小米选择了造车呢?华为、魅族等厂商仅仅宣布打造车载系统,但是没有造车的计划。苹果此前也被爆出要造车,但是至今都没有官方消息。
雷军给出的造车理由是,小米有钱,1080亿现金。小米有人,10000多的研发团队。小米赔得起,有世界第三的手机销量,有全球最好的生态链,最后就是有大批米粉的支持。
然而在脉脉上的其他公司的员工对于小米造车也是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自然是看好小米。OPPO员工表示,小米都开始造车了,OPPO连电视还没弄明白。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VIVO员工表示,我们连电视都没开始。魅族更惨,活着都成问题。华为员工表示,三年不造车。苹果员工表示,秋天一定发。估计调侃居多。同为手机厂商,这些公司的员工认为小米造成是一个比较有先见之明的做法。
另外一种声音来自传统的 汽车 厂商。很多人认为小米 汽车 是年轻人的第一辆 汽车 ,会像手机一样颠覆 汽车 行业,主打性价比。不过有网友表示, 汽车 整体成本都很高,小米自己又不造硬件,难道还能像手机一样通过广告补贴硬件?如果保证了性价比的话, 汽车 的安全性是否可以保障。
手机出问题最多让用户难受一下, 汽车 出问题可能直接就送走用户了。所以又想要保证高品质,又想要低价格,这又是小米面临的一个问题。
不管外界是看好还是看衰,雷军这一次是要做出最后的拼搏了。以小米的财力和决心,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只要小米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况且小米本身也有持续的收入来源,相信小米一定可以造出让广大用户满意的新能源电车。想获取更多 科技 资讯,快来关注我们吧!
4. 小米造车成功唯一途径是挤进世界前五,这场竞争到底有多残酷
小米造车成功唯一途径是挤进世界前五,这场竞争异常残酷:
一、跨界造车代价很大
小米公司是一家做手机起家的公司,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最近曝光出小米开始转行做汽车,这一消息还是让很多“米粉”异常激动,毕竟小米的“为发烧而生”曾经让很多人为之疯狂。中国的手机市场经过群雄逐鹿,最终只有华为、小米、oppo、vivo几家做的好,企业的很多品牌都在无情的竞争中成为了泡沫。小米之所以能够杀出重围就在于产品的性价比极高,关注用户体验,但是手机做的好是因为经验丰富,产品基础性好,如果转行做汽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未免有点隔行如隔山的感觉,所以小米转行做车可以说是从零起步,代价很大。
5. 小米回应造车被叫停: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为何会出现这些传闻
自从小米宣布强势入局造车行业以后,很多人对它都不看好,理由很简单,造车是一门技术活,并非什么人都能揽得下来。小米严格意义上并不算一家高科技公司,更像是家手机组装厂,早年靠着高性价比,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将智能机价格打下来,这是他最大的功劳。虽然我们很感激雷军,也知道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和非凡才能的狠人,但造车和造手机完全是两件事,你不能用组装手机的经验来组装一台汽车。
未来10年小米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来研发芯片,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以及车载电池等方面的技术。这注定是一个无底洞,而且能否获得回报也不好说,大家只能拭目以待了。不过雷军作为一个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科技牛人,个人在这里还是希望他能够成功,到时候给大家推出一款高性价比的电车,这怕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6. 小米造车引发的全网狂欢,为何小米造车能引起大众普遍关注
小米造车引发的全网狂欢,为什么说小米造车引起大家的关注了呢?因为小米公司本身做的产品一直以来就是做的性价比产品是迎合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的,所以大家都很关注,觉得如果小米造车真的能成型了,自己买车子可能能够买到价格更便宜的,或者说同等配置价格更便宜的车子。
其实这次造车行动小米公司也是投入了很多的,可以说是面临着关键的抉择期,是再次发展重续辉煌,还是说伤筋动骨这个都说不准,我们非常期待小米公司的成功,自己身为年轻人的一员,也是觉得小米公司的品牌文化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投进去这么多钱,那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真的不敢说是一定赚钱的,因为任何一个投资者他都不敢说自己投资某个项目一定会赚钱都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