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信息 » 为什么麦子替代了小米

为什么麦子替代了小米

发布时间: 2025-09-23 20:45:43

① 麦子成熟后是小米还是大米

水稻种出来是大米 白色的 用的是水田
俗称谷子的植物 种出来的是小米 鲜黄色的 是旱田
小麦种出来的是麦粒 就是面条的原料 加工好了以后是面粉

一.冬小麦的出现商周时期,麦(大麦小麦先后)就已经从西亚传入中国,《左传·成公十八年》中有这么一段:“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说明春秋时期,麦已是中原地区比较常见的作物,不能辨识大豆和小麦成了“无慧”的标志。但是小米此时在中国人饮食中的地位是小麦无法企及的,从远古先人时期,粟(小米)就是黄河流域的主食,这种传统延续了上千年,对小米来说,不管是种植技术还搏侍是饮食技术,都已经非常发达,而小麦则不然,它的抗寒能力强于小米而耐旱却不如,加上粒食传统和路径依赖,麦还不具备取代小米的资格,但就在这一时期,麦种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巨变,冬麦出现了滚渗。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巨变呢?冬麦是秋播夏收的品种。中国传统的粮食作物都是春种秋收型的,比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得就是小米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基备吵。每年的夏季往往会出现青黄不接,引发粮食危机,而冬麦的出现给了旱地农业的中原地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种冬小麦,起到继绝续乏,缓解粮食紧张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一点,小麦的种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中国,这是革命性地物种,给了小麦巨大的政治光环。

② 小麦是何时被引进中国的

小麦至迟在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已经传入中国。

在历史文献中,先秦·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释义: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什么是豆子,什么是麦子都分不清,不能立为国君。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中国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小麦了,以至于当时的普通人都应该能够分得清大豆和小麦这两种农作物。

当然在殷墟的甲骨文没悔中也已经出现了“来”和“麦”这两个字,“来”指小麦,“麦”被释为大麦。“来”字是个象形文字,本意应该是专指小麦。

在古代粒食传统背景下,小麦和水稻、小米一样也许被煮着吃,很难下咽。因此在北方的产量和播种腔察滑面积并不大。直到秦汉,将小麦磨成面粉后蒸食成馒头,它的面积与产量才大大提高,并最终代替了粟与黍。和西方烘烤的面包传统不同,馒头是中国蒸食传统的代表,和面条一样深得人心。


(2)为什么麦子替代了小米扩展阅读: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的三大主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四大农业起源区对于世界的贡献基本有了定论,比如西亚贡献了小麦和大麦,中南美洲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花生等,非洲贡献了高粱,而中国作为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则贡献了水稻、粟、黍和大豆。

根据近些年的考古进展,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考古学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浮选出少量的炭化粟粒,伍腊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了小米的种植。

而在距今八千的前后的内蒙古兴隆沟遗址的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的粟和黍,类似的植物遗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陕西华县老官台、甘肃秦安大地湾也都被发现。

这个似农非农的阶段是第二阶段,也是探索中国农业起源的关键时期,农业的起源并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

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旱作农业基本建立,农耕取代了采集狩猎。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形成之后,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间,逐渐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制度转变,为中华文明起源打下了经济基础。

而最终来自西亚的小麦取代传统的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大格局。

热点内容
男人为什么要女人的肯定 发布:2025-09-23 22:13:46 浏览:428
微信为什么有收款码 发布:2025-09-23 21:56:49 浏览:368
为什么rvt文件转换为nwc颜色变 发布:2025-09-23 21:38:58 浏览:233
为什么苹果换屏后感觉颜色加深 发布:2025-09-23 21:38:58 浏览:731
秋天茶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9-23 21:33:38 浏览:327
为什么微信变成另一种模式了 发布:2025-09-23 21:20:16 浏览:811
瘦女人肚子为什么大 发布:2025-09-23 21:13:43 浏览:165
为什么麦子替代了小米 发布:2025-09-23 20:45:43 浏览:566
为什么眼睛闭久了都看不见了 发布:2025-09-23 20:29:46 浏览:340
女人来月经为什么是黑色的 发布:2025-09-23 20:20:15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