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淘宝标题党为什么不治理
Ⅰ 为什么有人从淘宝京东上买比原价便宜东西然后转手卖
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 实际上去网站买东西 只要不着急的话 可以先把货放进购物车里 然后经常去看看它的价格 有时就会惊喜发生 比如 某网站上 同一款进口葡萄酒时而会卖98元一箱(6瓶)时而会卖468元一箱 最后的价格是在468元时全部售完了(网站会显示最后的库存数) 而同一款双开门大冰箱放进购物车后 它的价格也一直在变化 从3299元 一直卖到2599元全部售完 所以购物只要有耐心就有可能买到便宜货。说的这些基本都是一些皮毛,还是我来说说吧。黄牛撸东西很少用淘宝客优惠卷下单的,没意思价格不够买菜,也就是糊弄小白去下单,或是应需才这样玩,平时撸便宜的都是时时监控平台价格,发现特别白菜的才会大批量的下单,打个比方,卫生纸,清风的,原价卖18一提,历史最低16。但是京东和天猫偶尔会突然降价几分钟,或是价格变成16了,但是跟着平台的某些优惠卷可以用,忘了设置了,那我们就会可劲撸,199-100直接软件上号领卷批量下单,等可爱的京东发现弄错了,其实已经下了完了。还有就是秒杀,比如天猫聚划算,第一名免单,或是洗衣液前100免单。也有时候是商家出错,记得有两次是运费6快,中粮集团的和田枣500克,应该限购1份。但是它弄个限购20那就是6.2元买20袋。一共是活动卖2000袋。我下了有大概600袋子。回家枣出乎意外的好。市场价也要十几块一斤,我卖5块钱一袋,上午10点多快递车送过来,晚上8点全部卖完。自己也就是留了一箱20袋。还有一次是稻香村的蜂蜜蛋糕也是出现了这样类似的情况。第一名,半价洗衣机,半价电视,免单衣服鞋子,因为这些都是大多聚划算上做活动,价格比较就算低了,再来的半价还是可以撸的。但是这样的商家很少会弄后台卷。玩秒杀第一那种都不用自己电脑,都是用租金服务器,10点下单1秒付款,就是这样也不见得是第一,因为现在软件党太多了。也要看运气。现在聚划算很给力的活动不多了。我还撸手里,华为小米之类的也是软件撸,现在都带盾了,淘宝号死的快,成本也很高。不过还是可以撸到的,v9首发,米6现在还有利润一二百块钱。我大概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足的地方希望补充
Ⅱ 为什么网上卖德运奶粉(1000g/袋)价格差别这么大,从五六十一袋到一百多一袋都有,淘宝和京东都是
我也来说两句。 首先,请把真货假货反正一边暂且不论。也请国内的代购们或京东铁杆们耐心看完。我和我亲人也不从事代购,不会去特意批评或赞美任何一方。 按照京东的宣传,京东是德运股东之一,但绝不是前三大。那么以这点为基础,展开一下的说法: 第一,澳洲的两大超市集团(两个国际巨型集团的公司)跟国内公司不同,...党的领导么,每年必须公开税务,利润等。最新2015年平均利润是5.7%,而厂家的利润点一直在下降(澳洲超市的竞争打压价格,尤其是奶制品)。那么从此可以看出,打特价时候的奶粉为$9 (8.99),从厂家进货价格按6%超市利润点来算是$8.46,即$8.5。 超市的进价绝对是最低的一类,他们也在做自己的产品并且有股份,但是有股份不代表其他股东会同意你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这个价格应该是最低一批的进货价了。 现在来算邮费,澳洲普遍中国快递公司(都是跟中国政府有些关系的)一般价格是$9/kg,一袋奶粉是1kg,不算包装箱。那么我们按50%的利润和某些黑色上交来算,邮费最低成本不可能低于$4.5。 现在,总计费用为$13,即65人民币(汇率按5计算)这个是最低成本价,也就是国际巨头的最多进价,不包含任何成本,例如人工等。 而京东等如此低廉的价格有些人会说是因为京东是股东,请耐心再看一遍,那两大超市集团比京东要大得多,也是入了很多股份,进价不应该比京东高,而且,如同以上所说,一个小股东(包括京东和两大超市)是不可能让集团来低价出售给你让你挣钱其他股东喝西北风去。所以在澳洲销售的奶粉最低进货价就是65元。 那么,如果京东不想关门的话,即使有再大的背景,那么是不会卖假货的,或者大量假货。那么如此低廉的价格是从何而来的呢? 请看评论!
Ⅲ 淘宝,京东为什么那么多黄牛明码标价,不违法,不封店吗
1.之前国家的互联网相关法律并不完善,所以网络上的确有很多违法的,但是无法追缴
2.自19年开始电子商务互联网领域法律逐渐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这种黄牛无法存活,或者转为淘宝标题微信交易
3.法律出台后估计阿里巴巴也会加强监管,封店可能会越来越多,就像之前没人管代购,结果今年代购就很难生存了
Ⅳ 双11战绩披露,为何说淘宝拼多多终于斗不过京东了
中国的电商市场,是淘宝、拼多多、京东三足鼎立的格局,而近来有网友断言,刘强东的“物流真经”,肯定敌不过淘宝拼多多的“吸星大法”。
但问题是从这次双十一的成交额涨幅来看,京东的物流优势,非但能与淘宝拼多多的低价优势分庭抗礼,甚至还隐隐占了上风。
京东所坚持的品牌战略,始终就那一句话:“品质、品质、再品质!”
淘宝和拼多多通过价格优势争取到的那些用户,原本就不是京东致力于捕捉的受众主体,甚至即便是这些“长尾用户”,在涉及品质因素时,也会更倾向于考虑京东。
结语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淘宝和拼多多的低价攻势,恐怕难以对京东的品控打法构成实质性威胁,但是光说不做也是假把式,“吸星大法”和“物流真经”到底谁厉害?
就让时间来说明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