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猫没有淘宝用户多
⑴ 淘宝搜索到的东西全是天猫不知道为什么 有没有知道的 怎么样才能搜到淘宝 。
先来说怎么解决
看图,搜索的时候,网页往下拉一点,在搜索框的后面会出现一个可以选择排除词语的设置,输入天猫两个字,搜索结果将不会出现天猫店,基本全是淘宝店。
分析:
按理说,淘宝模式已经成功了,不该让一个半吊子(天猫)掺和进来,这么做极有可能会让淘宝商家寒了心,淘宝倒下了,天猫还能走多远?
说白了还是利益驱使,天猫是企业用户,淘宝个人用户多,天猫成交与入驻都需要交纳费用,所以现在搜索的结果全是天猫,原因不言而喻。
其实绝大部分用户(80%)仍然喜欢用淘宝购物,比如我和身边的朋友等等
正因如此,他们想的是给花钱更多的天猫企业用户更多的扶持和流量,开始忽略了淘宝这个开国功臣的感受和未来。
不过如果有一天淘宝商家走大半,天猫没有了淘宝带来的流量,扶不起的阿斗去依靠谁?
现在购物电商平台崛起的很快,京东,拍拍,蘑菇街,当当网,美丽说,微店,亚马逊,小红书,朴朴等等,还有哪天不知又崛起哪家电商平台也说不准,你知道花落谁家?
⑵ 为什么淘宝自然流量越来越少
流量是店铺的生命线,是所有卖家都需要关注的数据,一旦店铺流量被限制上涨了,大家就要多注意以下这几点了。
1.选品及定价不过关
自然搜索的流量占比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很大。所以我们在选品的时候,自然要选择大众喜欢的产品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产品,因为淘宝搜索引擎会推荐最有可能成交的产品给消费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用户搜索连衣裙。可能会出现雪纺连衣裙、碎花连衣裙、吊带连衣裙等等,如果说系统一统计,雪纺连衣裙是成交比例最大的,那么在无法确定个性化的情况下,它就会主推雪纺连衣裙给用户。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产品是吊带连衣裙,就很难爆起来。
所以我们在根据身边的资源选品时,也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打开淘宝网,输入你的产品词,综合排序下,看看前100的产品都是什么款式,哪个占比多哪个就是淘宝主推的。(搜索前最好清空浏览器,以免数据被淘宝网个性化影响了。)
大家定价考虑三点:产品定价符合大众主流价格区、自己有盈利的空间、有做活动的空间(让利)。
这个做好了就相当于一个转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去另一个宝贝页面,帮助我们留住客户,增加浏览时长。
⑶ 淘宝和天猫有什么区别,手机有必要下载2个app吗
天猫属于淘宝里的企业平台。app淘宝里包含了天猫。而天猫里没有淘宝。用一个app那就选择淘宝(兼容天猫)即可。
(3)为什么天猫没有淘宝用户多扩展阅读:
“天猫”(英文:Tmall,亦称淘宝商城、天猫商城)原名淘宝商城,是一个综合性购物网站。2012年1月11日上午,淘宝商城正式宣布更名为“天猫”。
2012年3月29日天猫发布全新Logo形象。2012年11月11日,天猫借光棍节大赚一笔,宣称13小时卖100亿,创世界纪录。天猫是马云淘宝网全新打造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商业零售)。其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2014年2月19日,阿里集团宣布天猫国际正式上线,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
参考资料:网络-天猫
⑷ 为什么阿里有淘宝和天猫两个APP
淘宝和天猫的维度不一样,就像小米有mix也有红米一样。事实上,只有淘宝和天猫还不够,比如,淘宝就错过了网易严选这个细分市场的机会,最近才有了淘宝优选。
请记住一点,淘宝、天猫和网易严选先后出现,其实是有他们内在的逻辑的。新型细分市场是伴随着消费升级而来的。淘宝代表性价比,天猫代表精选和正片,严选代表中产阶级的风格和个性化。他们每一个都不可或缺。
当年淘宝靠着千万小商家完成了对于ebay的阻击,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电商出现,让外企之后再也没有赢过。不过,以淘宝为代表的小商家,在以性价和品类丰富性取胜后,就会被假冒伪劣所困扰。此外,人们也开始从性价比向正品,大牌过度了,这个时候天猫出现就恰如其分了。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的消费习惯都喜欢以绕坑为乐,或者精挑细选,还有一部分需要正品保证,快速消费和决策。
天猫和京东后来能够兴起,也是得益于2010年之后这一波消费升级。阿里走到这一波,也颇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明白的可以看看2010年时阿里遭遇的危机:
2011年逍遥子做双十一,我当年也在天猫这边的时候,为了将淘宝和天猫分离开,我们在思考将淘宝商城的品牌跟淘宝的品牌分开,因为淘宝商城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就是卖便宜货的想法和概念。
2011年10月10日,淘宝商城发布新规,调整对商家的技术服务费和违约保证金,引发了淘宝中小卖家的抗议。
我们希望建立一个非常严的入驻门槛,于是我们在一夜之间宣布将我们的淘宝商城入驻费用,服务费从一年6千提到了6万,保证金从1万提到了10万。然后还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今年的销售额没有超过15万,无论如何明年清退出去。
是没有想到我们这个规则出来以后,第二天就有很多的人反对。淘宝商城当年有8万多的商家,8万家里面只要有1%反对就有800家,对不对?有十分之一反对就有8000家。
我们当年先开了一个大商家的有二三十人的会,我们问大家说我们把服务费提升10倍,你们怎么样?大家说没问题,我们都支持。没有想到没开会的商家不支持。
后来这个事情变成了阿里的十月围城,这一步壮士断腕的勇气,但后来成功了,否则淘宝很可能被天猫吊打了。
后来有了网易严选了,为什么?我们可以注意一个趋势,就是同期的奢侈品在去魅。80一代的消费者,这些奢侈品是个大ip,但是到了90后、95后,这个ip就没有价值了。不足以作为自己风格和个性的展示,另外在舒适度和性价比也不够吸引力。这和美国轻奢兴起是一样
网易严选说白了就是伪轻奢,让一些没钱讲究腔调的人,或者追求消费效率的人,能够有自己拿得出来的产品。这个市场潜力很大,因为很多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大城市里,在买不起房的前提下,会把钱花在更多其他的地方。
所以,随着细分人口的存在,一个淘宝,一个天猫,显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用淘宝吸流量,用天猫来挣钱。虽然阿里管理层没有明说,但是他们确实是这么做了。
当年阿里淘宝网的推出,一举奠定了阿里在中国电商界的地位,天猫则在淘宝商城的基础上建立的。时至今日,淘宝和天猫依然是阿里巴巴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当时天猫品牌的建立,一方面是由于淘宝低质低价、假货横行,必须要有一个高端品牌的树立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另一方面,要“正品行货”的京东进行竞争。
于是,伴随着马云“消费升级”的演说,天猫和淘宝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APP出现在市场上。我为什么说,淘宝吸流量,天猫来挣钱?
1.淘宝和天猫的流量扶持力度已经出现明显差异,天猫从淘宝独立出来,会得到更大搜索加权。
如果亲搜索的是一个品牌产品,我们打开淘宝,以苹果7plus为例,综合排名前5名的都是天猫店铺。
除非不知名品牌,或者没有品牌,当你搜索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淘宝店铺进入到你的视野。我们想一下自己的购物行为,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耐心都是有限的。用电商的专业说法,叫“坑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当天猫把首页几个坑位站住时,那么其他的小淘宝店铺,只能分得一些残羹剩饭。所以,众多的淘宝店,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里,很难被顾客发现。
我们原以为,用淘宝购物是淘宝店,用天猫购物是天猫店,结果淘宝、天猫APP里面,都已成天猫主导。所以淘宝APP就成了一个为天猫导流的入口。并且,从腾讯近两年电商布局来看,电商竞争会越发激烈,流量也会变的越来越分散。增加一个流量入口,占领用户的手机第一页,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高端用户可以直接去天猫,中低端用户可以去淘宝间接上天猫。淘宝里面的天猫店铺,在大促期间会得到更大搜索权重。而且双十一,已经变成了“天猫全球购物狂欢节”,而不是淘宝双十一云云。你在双十一的时候,前十的品牌店铺,必定是天猫。
天猫从淘宝中独立出APP,反映了阿里对天猫的重视。
2.阿里重视天猫的原因,是由于天猫给阿里带来更多利润。
淘宝开店交1000元起(有的类目钱多)的保证金就可以开了。那开一个天猫店铺,需要多少钱呢?
①保证金:具有企业资质,并且交10万元起(有的类目多)的保证金。
②技术服务年费:3-6万元,达到一定销售额后会返还。为什么要达到一定 销量 返还呢?你们自己想去。
③ 佣金:每笔交易的5%左右。这个不得了,假如一个天猫店,一年销售100万,一个店铺即使卖家不挣钱,阿里也会躺着挣5万。而淘宝是不会给阿里提成的。
更何况,天猫必定会投入更多的广告费(直通车、钻展等),来换取流量,巨大的投入,淘宝是很难有实力和天猫火拼的。
所以,谁是亲儿子,谁是干儿子,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必须要给亲儿子一个独立APP,让他有更好的服务,更高的待遇,才对的起“天猫”的称号。
而淘宝吸引的流量,也会很大部分走向天猫。
3.随着拼多多的发展,目前已经不是淘宝和天猫两个APP了,又多了一个“淘宝特价版”。
题主的提问,应该是17年,我现在是18年4月,电商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前几天,拼多多还获得了腾讯30亿元的投资。现在拼多多是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活跃的电商购物平台。
拼多多像极了淘宝刚开始的时候,凭借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而淘宝随着马云提出的“消费升级”,已经逐渐不在便宜。这也正好给了拼多多一个扎根低端市场,农村包围城市的机会。
所以,阿里又提出了一个“消费分级”,并向市场推出“淘宝特价版”,意图挽回低端消费市场。但是,没有腾讯这样的社交巨头的加权,淘宝特价版能否狙击拼多多,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推出淘宝、天猫、淘宝特价版,对于阿里来说,是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和需求,和竞争对手市场潜力,来做出的他们认为的最优组合。
万变离其宗,阿里认为这么做,最挣钱,就这么做了呗,各位亲们,你们觉得呢?
这还得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环境说起,之所以出现天猫和淘宝两个APP离不开内外两层因素的影响。
首先,阿里系APP需要更强有力地占据手机用户,在用户手机上谁的APP多,谁的APP好用,显然有利于占领未来。
其次,天猫与淘宝两个APP各有分工,前者主打B2C,后者重在C2C与性价比,前者更像商超,后者则是小店铺与个体户,分开来是为了优化购物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对市场的管理与分析。
最后,天猫还有对抗京东的意思,独立成天猫APP更具可比性,更有利消费者双边参与。
坦白的讲,简直只安装了淘宝,天猫只是双11期间安装一阵子抢红包而已,过完双十一就卸载了。
为什么阿里巴巴要弄出两个APP,对消费者来说,真没有必要,天猫的东西在淘宝都能购买。而在天猫上却不能购买淘宝的东西。安装两个APP除了占内存占空间抢红包,基本意义不大。
不过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今天我们来谈到的话题。
一,定位不一样
淘宝是C2C模式,而天猫是B2C模式的电商平台,规模不同,定位也不一样,打个比方,淘宝就像火车站的普通候车室,而天猫则像贵宾候车室。贵宾可以在普通候车室候车但是普通人不能去贵宾室候车。这样区分有助于针对不同客户人群进行更加相应 服务。
二,服务不一样
上面说了定位不一样,第一步分开了用户人群,那么目的就是区分服务。比如售后、客服、运费险、发货时间都有区别。天猫更加趋向于贵宾服务,而淘宝则服务于老百姓。
三,市场不同
目前淘宝的服务类型可以说普罗大众千奇百怪,所以有个广告语就叫“万能的淘宝”,而天猫则主要是相对狭小而高端的市场。比如你要购买家电手机数码等产品一般都是在天猫上选择。而假如要购买9.9元的东西,天猫是没有的。还有虚拟产品在天猫上除了官方合作的充值代销等其他的也很少,而淘宝上连电话聊天都有出售。
四,商家入驻不一样
在商家入驻保证金上,个人淘宝店保证金是一千元,而天猫商家就远远不够了,具体分品牌旗舰店、专卖店、专营店,最低五万。
从上述四点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有意区分淘宝和天猫的定位,当然要开发两个APP。这样也是很好做到“买家更方便买、卖家更方便卖、平台更方便管”。目前阿里巴巴不但有天猫地方淘宝APP,还有特价版淘宝、一淘等衍生品。个人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真没有必要个个APP都安装上。
你可以把天猫看成是商场,主要是B2C(企业对个人),而淘宝有广大的个人卖家,等同集市,主要是C2C(个人对个人)+B2C,两种模式互相补充,一般说来一个品牌有天猫的话,95%以上都会开淘宝店,因为不想浪费人力资源,同一班人马可以兼顾更多的店铺,甚至还会兼顾京东,唯品会。但是反过来,绝大部分淘宝都没有天猫店,那是因为天猫成本高一些,门槛高,不是正常企业办不了天猫店,所以相对于其他平台来说天猫品牌旗舰店肯定是最权威的地方,100%不会有假货,但是价格未必会有很大优惠。天猫还有专营店,专卖店俩种,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有假货,但是不排除有不法商人挂羊头卖狗肉,所以任何平台只要你明白其结构,就基本会淘宝了,宝贝是要靠淘的!想不被骗,直接去该品牌官方旗舰店100%正品,厂家品牌拥有人自己开的店铺不可能卖假货打自己脸。天猫就是为消费能力和消费品牌意识比较强的人设立的,但是想找到更多更优惠的宝贝只有淘宝,所以针对我们这种会淘宝的人儿来说一般只用淘宝APP(兼容了天猫所有商品),不会淘宝容易上当的人还是下载天猫APP吧,毕竟那是企业行为,除了问题可以举报投诉,他们在阿里巴巴都有几万到几十万的押金,只要你胜诉,阿里巴巴会先扣他们保证金直接打你支付宝账号上来确保你的合法权益,缺点就是产品可能比淘宝少,价格略贵(天猫抽成3-5%淘宝0抽成京东8%)
淘宝目前从单一的C2C网络集市变成了包括C2C、团购、分销、拍卖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在内的综合性零售商圈,类似于你去逛超市一样,应有尽有!
天猫原名”淘宝商城“ ,是专业线上综合购物平台,全球消费者挚爱的品质购物之城!旨在引领中国消费者第一时间发现和体验全球化、更优质的生活方式,提前开启趋势中的理想生活!
二者的区别在于,淘宝更倾向于购物街,所有的应有尽有,天猫更倾向于专柜,国际上各大品牌产品专柜,引领生活潮流;
天猫的出现有两个原因:
1.对抗京东,京东从最初就是一家B2C商城,以3C数码起家,2009年3月京东商城单月销售额突破2亿元,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月销量突破2亿元大关的B2C电子商务公司;
2.区别于淘宝,随着淘宝的发展面临着假货多、服务质量的问题,同时淘宝商城业绩不佳,这种情况下淘宝商城更名“天猫”,主要是为了区别于淘宝。
我是@走心农人,一名走心的创业者,欢迎大家撩我!
一方面因为淘宝卖假太严重,天天被骂,马云倍受压力,就出了个不卖假的天猫 淘宝跟天猫的区别就是一个允许卖假货,一个不允许卖假货。
另一方面,天猫起初用户很少,淘宝起到一个引流的作用,将大量的淘宝用户转移到天猫上,淘宝上开店基本不需要什么成本,天猫开店前期投入比较大,所以比较正规,相对来说假货少多了,但是淘宝的店主还是占很大比重
您好,从事电商行业多年,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以下参考维度,题主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不必纠结;
从APP的产品定位来看,目前淘宝主要定位于“逛”淘宝,重点突出 娱乐 化的购物,主打“万能淘宝”;天猫主要定位于“理想生活”天猫,主打“品质天猫”。淘宝更像街边店,天猫更像大商场。目前天猫上的东西淘宝都有,但是淘宝的东西天猫不一定有。
从APP的安装数据来看,根据目前的按照数据来看淘宝APP的安装量是天猫APP的10倍以上,淘宝APP的独立设备安装量是6.8亿台之多,稳居电子商务行业第1名,天猫APP的独立设备安装量也达到了6187万台之多,位居电子商务APP安装榜的第6名;
从用户的需求来看,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街边店同时也需要大商场,淘宝上会有很多实惠的东西,同时新颖的东西和玩法也是层出不穷,整体显得更热闹;天猫上有很多品质化的推荐和天猫超市这种官方的入口,整体比较简约。
所以好多人会选择同时安装,这样先从天猫挑选,选中了再去淘宝对比和找相似和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同时平时没什么事儿的时候也喜欢逛逛淘宝;
也有人,只安装淘宝,这类人平时就是以闲逛为主,而且搜索的时候天猫有单独的区分,不影响从天猫购买,当然有时候人都不想从手机上装太多软件一个是不好找,容易乱,还有就是占用手机内存会造成手机卡顿,所以从数据来看只安装淘宝的用户目前是最多的;
另外一些人则会因为时间原因,不太喜欢闲逛,需求很明确同时又对品质有要求,这些人也会只安装天猫,看着产品无需担心品质和售后,直接购买。
准确的说,天猫是淘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衍生品。
淘宝2003年5月创立,刚开始就是一个网上购物平台,商家开店卖商品,买家通过淘宝网购买商品。
创立伊始,是非常狂野散乱的发展方式,只要你想卖,我就让你卖,所以淘宝前期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是有一个问题,假货!
包括到现在,假货的问题依旧存在,也是消费者普遍反应和非常反感的事情,假货失去了一部分消费者对淘宝的信任
那在这个时候,天猫应运而生
其实,在天猫开店,要求非常严格
天猫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假货,解决了困扰淘宝很久的假货问题
所以说,天猫是淘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互补互利
而且两者的目标顾客不一样,淘宝对准的是低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天猫对准的就是高端消费者,对质量、品牌非常重视 ,所以两个目标完全不同商品,会相互独立成2个APP就很容易理解了
淘宝覆盖的是中小卖家,天猫覆盖的是中高卖家!
⑸ 淘宝店铺流量与访客越来越少了,没有访客该怎么办
提高淘宝店铺流量与访客的方法:
一、搜索引擎优化:即通过对网站结构、网站内容、网站外链等方方面面进行优化,使得搜索引擎对网站更加友好,以获得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优势,为网站引入流量。
二、竞价推广:即通过购买搜索结果页上的广告位来实现营销目的,因为广告只出现在相关搜索结果或相关网页中,由此,搜索引擎广告比传统广告更加有效,客户转化率更高。
三、软文推广:即通过手写高质量软文投放到新闻、行业、博客、论坛等网站中,获取同行网站的流量,需要注意的是,软文一定要“软”,广告不要太明显,不影响主题,否则就成硬文了。
四、信息推广:即通过在高效人气的地方投放信息,达到聚拢流量的方法,如网络贴吧等。
五、网摘推广:即通过向网摘推荐文章,被更多的访客看到,达到提高网站流量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内容标题要新颖、吸引人,有让用户点击的欲望。
六、邮件推广:即通过邮件投放的方式,被更多人看到,提高邮件点击率的同时,给网站带来更多流量。
七、病毒营销:即通过高效的信息传播,借助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达到广而告之,强行绑定,传播广告的目的。
(5)为什么天猫没有淘宝用户多扩展阅读:
通常说的网站流量:是指网站的访问量,是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所浏览的网页数量等指标。
网站流量对于虚拟空间商来说流量是指:用户在访问网站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大小,有的虚拟空间商限制了流量的大小,当超过网站流量这个量 该网站就不能访问了。网站流量统计主要指标包括:
1、·独立访问者数量;
2、重复访问者数量;
3、·页面浏览数;
4、·每个访问者的页面浏览数;
·5、某些具体文件/页面的统计指标,如页面显示次数、文件下载次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