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為什麼學音樂

孩子為什麼學音樂

發布時間: 2022-09-02 12:17:01

❶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了

孩子學習音樂的好處:
鍛煉記憶力:音樂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是因為音樂能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令他們的小腦袋變得更靈敏更協調,不但能鍛煉他們的記憶力和感受力、發展他們的空間感和時間感,而且對孩子的語言、數理、邏輯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培養想像力:這個世界上恐怕很難有什麼東西比音樂更抽象了,它只是一組聲音,轉瞬即逝;但音樂又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的東西,因為它留給我們的想像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所以,音樂對孩子想像能力的培養是任何別的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培養創造力:寶寶對音樂的想像不是被動的,而是融入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記憶,也激發著他自己的創造力。
培養想像力:音樂對開發孩子的右腦大有好處。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邏輯,右腦則主導人的想像力、創造力和靈感。許多研究者認為,右腦的開發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尤其重要,因為幼兒期是孩子創造力和空間想像力開始形成的時期。這一時期想像力思維模式不僅容易形成。所以,從小讓孩子學音樂能夠有效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培養手腦協調能力:試想當孩子面對樂譜開始演奏時,他在幾秒鍾之內把所看到的音符和各種標記記住,並立刻作出反應,隨後通過大腦發出指令,讓手指靈巧地活動起來。大腦發出指令,讓手指靈巧地活動起來。這一系列動作在不知不覺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注意:過早給寶寶開始專業的音樂訓練可能會挫傷寶寶的積極性。在早期可以給寶寶多聽一些音樂、看一些藝術表演、多教他唱歌、跳舞以感受音樂熏陶,把他的生活和音樂緊密聯系起來,以增強他對音樂的興趣和提高他的音樂素質。</ol>

❷ 家長要思考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給孩子更多選擇餘地

我在伊頓的老師,是非常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他母親想讓他學鋼琴,但是沒有直接安排上課。他們放學走路回家,都會路過鋼琴老師的家,鋼琴老師每天在彈琴,他就主動給媽媽說,我要學鋼琴。

讓小朋友多聽、多了解,他自己就會去學。這時候,他學習的出發點不是外圍壓力,而是內生動力。選擇,不僅僅是在音樂領域,在其他的領域也很重要。家長要多給孩子選擇,要支持孩子的選擇。

3、老師非常重要

要爭取找到孩子喜歡的老師,孩子不一定馬上就喜歡,過一段磨合一下,看看老師是不是適合孩子,孩子和老師要有一定的配合和默契。這個非常重要!

❸ 為什麼要"學音樂

你好,教育學家說:「音樂是思維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可能又合乎要求的智力發展」。
學習音樂,就是為了提升個人的音樂素養。良好的音樂素養是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是享用一生的財富。因為音樂具有優異的審美功能,歡快、柔和、優美的樂曲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感受性,熏陶優美、安詳、高雅的情感,具有美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音樂,有助於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在音樂中成長的孩子,能敏銳地感受到音樂的特徵,並隨著節拍和旋律的變化讓想像力自由地飛翔。
人的綜合素質三要素:
一個完善的人,必須要同時擁有以下三種素質,缺一不可。
第一, 理性的素質,這是一個人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 情感的素質,既情商,是一個人在與人際交往溝通的能力。
第三, 感情素質,感情能力強,感情要求高,應求美好的感覺。一個人如果從小不重視感性能力的發展,缺失了感情素質,就會感受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沒有幸福感,一生枯燥乏味。
學習音樂,是感情素質培養的重要途徑。
如何培養音樂素質
我國傳統的音樂教育幾乎完全重在培養一套狹窄的表演,聽力和記譜技能,教學方法主要靠死記硬背,練習、模仿,重復和按部就班的習慣養成。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其演奏的樂曲是沒有靈魂的,機械的。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導致想當一部分學生因厭煩而半途而廢。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給我們一個馳聘想像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涵著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心曲,或是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是展現出一股灼熱的情懷。這種心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好的烙印。在孩子對音樂沒有感情,而只是無奈地機械的彈奏時,是培養不出他的音樂素養的。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音樂素養呢?讓我們參觀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
1, 唱各種曲目,獨唱並與他人合唱。
2, 用樂器演奏各種曲目,獨奏並與他人合奏。
3, 即興創作表演旋律,變奏和伴奏。
4, 在具體指導的范圍內作曲並改編樂曲。
5, 讀譜記譜
6, 聽賞分析並描述音樂。
7, 對音樂和音樂表演進行
8, 理解音樂和其他人文藝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
9, 理解音樂與歷史和文化的關系。
這就是美國音樂教育的精髓:他鼓勵學生對音樂的盡可能多的方式進行開放,自由的探索,以對音樂的廣泛深刻的感受為首要目標,將技能培養作為達到這一步目標的一種必要手段。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具備了音樂素質各類要素:能學會愉快地於別人合作,能欣賞和評價各類音樂,能將自己內心感受通過演奏及作曲表達出來,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音樂文化功底。這才是一個真正具有音樂素質的人。從小養成一種生活習慣,要有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的能力。外採納!

❹ 為什麼送孩子學音樂

很多人送孩子學音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想讓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音樂的話,不僅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也可以讓孩子在處理一些事情上心情更加的平靜,更加冷靜的想一些問題,用好的辦法去解決一些問題。

還有一些人想讓孩子學音樂,就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可能因為沒有錢或者是父母阻擋,然後自己一直有一個音樂夢沒有實現,所以就想要自己的孩子去寫學音樂 就想讓自己的孩子來替自己實現這個夢。但是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家長的話,你一定要看孩子喜不喜歡音樂,如果孩子不喜歡的話,孩子和你的想法不一樣的話,孩子學起來就會很痛苦,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有一個很幸福的童年,所以我覺得這樣對孩子很不好,還是要看家長的出發點是什麼。

有些家長讓孩子學音樂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己家的孩子喜歡音樂,自己家的孩子在音樂上有天賦,所以大家都不想滅了這個孩子的天賦,不想耽誤了這個孩子,所以就會隨著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去學音樂。

❺ 音樂是寶寶早教必不可少的,為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幼兒教育的深入改革,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早期教育對人類終身發展的意義。在早教中,藝術是人們身心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對人體智力開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音樂則是打開幼兒早教大門的鑰匙。藝卡音樂教育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加強音樂助教。幼兒音樂助教的意義是什麼。看完就知道了。早期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綜合不是,外在形式的拼湊。本質意義是探索多種藝術形式的內在聯系、藝術表達的共同追求、多種藝術形式的獨特個性。音樂早期教育的目的。音樂是幼兒園藝術領域,學習的重要方面。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是為了音樂表演。孩子們早期的藝術培養不能設定范圍。藝術不僅僅是會唱幾首歌,還會跳幾支舞,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給予適當的啟迪,培養對藝術的興趣,是培養對幼兒的感情、想像力、創造力和人格。

❻ 為什麼學習樂理對兒童很重要,都有什麼好處

樂理對兒童的重要性

因為理論十分有助於孩子情操的陶冶,大腦的開發。兒童可以在樂理之間明白音符是如何配合明白間隔音調。樂理知識也可以幫助兒童學習不同的樂器,音樂就像語言一樣,有了一種基本的語言知識,學習新語言時就會比較容易上手。可以幫助兒童引發興趣,並且培養溝通技巧,增添自身的技能與能力。並且學習樂理的孩子普遍都有較好的交流能力,有很好的語言節奏性。

是一項良好的生存技能

當今社會的發展導致就業壓力十分大,競爭十分激烈,想要擁有優越的生活,那麼就需要擁有一項獨特的技能,如果提早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並都讓他成為一種生存技能,這會幫助孩子們結交人脈 ,還能通過職業獲得酬勞,會大大地降低孩子的就業壓力以及生活壓力。並且從事音樂類的職業,也是大家心目中比較優越的職業,是十分令人羨慕的。

❼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

1. 可以獲得一項生存技能
當今中國社會生活和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過上較優越的物質生活,那麼同時擁有一至幾種生存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如您的孩子今後踏入社會參加工作,在那閑暇之餘去各種演出場所演奏音樂,那正是一種非常有身份非常令人羨慕的工作,不但可以得到不扉的酬勞,更能因此結交到很多好朋友,發展和擴大自己的社會人脈,這已是現今不少人結交朋友的最好方式,因為您孩子的演奏使得別人更喜歡他(她)更願意與他(她)親近。這對您孩子今後的工作及生活都會起到莫大的幫助,會大大降低孩子的生存壓力。
2. 改善孩子封閉的性格陶冶性情
現如今有不少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性格內向封閉,不願與人接觸,見人害羞,少言寡語,性情悲觀憂郁,這些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後果是嚴重的。在這個需要溝通與推銷自己的年代,封閉悲觀的性格無疑是危險的,但音樂在這方面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這是得到科學論證的,科學已經證實音樂對於減輕生理疼痛,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是有很大作用的。學習音樂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情開朗,活潑,樂觀大方,習慣宣傳和表現自己,不少性格內向的孩子通過學習音樂後,性情都得到極大的改善,處事待人,熱情大方,更加喜歡與人溝通聊天。其轉變之大經常令家人朋友吃驚不已。
3. 學習音樂可以提高孩子的氣質與生活品位
社會上對學音樂的孩子最常見的評價是有氣質有品位,因為音樂也是一種藝術形式,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中的精華所在。對藝術的審美和鑒賞能力的提高,自然反饋到日常的生活之中。所以您經常可以看到學習藝術特別是學習音樂的孩子的身上經常散發出高貴的氣質。在生活方面處處展現出藝術的品位與價值。所以學習音樂的孩子的生活質量絕對要遠遠超過一般孩子。他們所散發出的高貴氣質常常令普通家長羨慕不已。在所有藝術形式里音樂是最能給孩子帶來氣質與品位的。音樂是從心靈深處喚醒孩子的氣質與靈感。使孩子對世界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感受與體會。
4.學習音樂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與想像力
音樂是聲音的表現藝術,其音符的表現背後蘊藏著無限的意義。這便給孩子的想像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及跳躍性思維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想像來詮釋自己心中的音樂。拋開感性從理性角度上講。演奏音樂本身就是對大腦各方面能力的練習與開發。左右腦、手、眼及整個各身體各部分的配合都是對自身反映及協調能力的練習與考驗。所以說學習和演奏音樂是對智商及情商的極大鍛煉與開發,因此學習音樂對提高智力及大腦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
5.提高理性思考能力,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
眾所周知:「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因為音樂學習的就是理性思考與感性思維,必須首先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音樂。學習音樂的孩子花最大力氣來學習的便是如何控制自己、控制音樂。用理性去思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想像一下一個學會了用理性去思考問題的孩子如何能去做傷害自己,傷害家人,傷害朋友的事呢?原因就是如此了。其實更准確的來說是「學習音樂的孩子更早的學會了理性思考」,避免了社會的殘酷磨練,更早的學會了保護自己,保護朋友與家人,但與此同時又保留了孩子的童貞,他會以從容樂觀的精神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6.增強記憶力
在美國的一所養老院里,醫護人員給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播放他們年輕時流行的歌曲,起初只是為了懷舊。但沒想倒喚醒了不少老人的記憶回想起了很多年輕時的往事。此發現獲得了美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因此在治療老年痴呆症記憶力喪失症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對人腦記憶力的神氣幫助。一首非常復雜的樂曲可以不看樂譜一字不差的演奏出來,這本身就是對記憶力的很好鍛煉。一般的演奏者都可以不用樂譜演奏出十幾首甚至幾十首樂曲,專業樂手可以演奏上百首的也不足為奇,這樣的記憶力我想也只有音樂可以做的到吧。
7. 懂得學習方法,善於總結經驗.
音樂是理性思考和感性思維的藝術,因此如果不懂得學習方法,不善於理性的總結,靈活分析的話,基本上學不會演奏,音樂不是勤能補拙的藝術,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學習的,音樂是給聰明勤奮的孩子學習的藝術,它會使聰明的孩子更聰明,懂得成熟的思考與判斷。這便是人們所說的音樂天賦,(音樂天賦有的會展現,有的則需要後天激發)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上一定會遇到種種問題和困難,如何去解決它,如何去克服它,聰明的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就會找到合適自己的辦法,度過難關。因此每個學好音樂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懂得學習方法,善於總結經驗,理解活學活用,知道舉一反三的道理。

❽ 為什麼孩子要學習音樂

1、學習音樂可以提高氣質與生活品位

社會上對學音樂的人最常見的評價是有氣質有品位,因為音樂也是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原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中的精華所在。對藝術的審美和鑒賞能力的提高,自然反饋到日常的生活之中。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學習藝術特別是學習音樂的人身上經常散發出高貴的氣質。在生活方面處處展現出藝術的品位與價值。所以學習音樂的人,生活質量絕對要遠遠超過一般人。她們所散發出的高貴氣質常常令他人羨慕不已。在所有藝術形式里音樂是最能帶來氣質與品位的。不會像繪畫與舞蹈藝術那樣主要以視覺感受為主。音樂是從心靈深出喚醒人們的氣質與靈感。使人們對世界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感受與體會。通過這些大家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學習音樂的人比一般人更有氣質更有品位。

2、 學習音樂可以提高想像力

音樂是聲音的表現藝術,其音符的表現背後蘊藏著無限的意義。這便給了學音樂的人想像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及跳躍性思維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可根據自己的想像來詮釋自己心中的音樂。拋開感性從理性角度上講。演奏音樂本身就是對大腦各方面能力的練習與開發。左右腦,手,眼,及整個各身體各部分的配合都是對自身反映及協調能力的練習與考驗。所以說學習和演奏音樂是對IQ及EQ的極大鍛煉與開發,因此學習音樂對提高大腦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

3、學習音樂可以增強記憶力

音樂對記憶力的幫助很大也很神奇。在美國的一所養老院里,醫護人員給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播放他們年輕時流行的歌曲,起初只是為了懷舊。但沒想倒喚醒了不少老人的記憶回想起了很多年輕時的往事。此發現獲得了美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因此在治療老年痴呆症記憶力喪失症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由次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對人腦記憶力的神氣幫助。更具體的科學數據我也不甚了解,但從現實出發,真正感受到音樂對記憶力的開發與增強的效果是顯著與驚人的,一首非常復雜的樂曲可以不看樂譜一字不差的演奏出來,這本身就是對記憶力的很好鍛煉。一般的演奏者都可以不用樂譜演奏出十幾首甚至幾十首樂曲,專業樂手可以演奏上百首的也不足為奇,這樣的記憶力也許只有音樂可以做的到吧。

4、學音樂的人不會學壞

台灣教育界有句名言,就是」學音樂的人不會學壞」。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音樂學習的就是理性思考與感性思維,必須首先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音樂。學習音樂的人花最大力氣來學習的便是如何控制自己控制音樂。用理性去思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更重要的是音樂本身的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在學習美、感受美、還在實踐美。一個美的環境對於陶冶一個人的心靈和性情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5、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人的身心更健康

科學已經證實音樂對於減輕生理疼痛和治療精神疾病是有很大作用的。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可以增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接觸、交流、溝通;學生可以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特殊的情感,可以宣洩不良情緒;親手熟練的演奏一個動聽的曲目,可以激發學生積極的主動精神;不少性格內向的孩子通過學習音樂後,性情都得到極大的改善,處事待人,熱情大方,更加喜歡與人溝通聊天。其轉變之大經常令家人朋友吃驚不已。

6、學音樂能夠獲得一項生存技能

當今中國社會生活和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過上較優越的物質生活,那麼同時擁有一至幾種生存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那閑暇之餘去各種演出場所演奏音樂,那正是一種非常有身份非常令人羨慕的工作。這樣不但可以得到不扉的酬勞,更能因此結交到很多好朋友,發展和擴大自己的社會人脈。這已是現今不少人結交朋友的最好方式,因為演奏使得別人更喜歡她更願意與她親近。這對今後的工作及生活都會起到莫大的幫助,會大大降低生存壓力。

❾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

學習音樂的好處:

鍛煉記憶力:音樂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是因為音樂能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令他們的小腦袋變得更靈敏更協調,不但能鍛煉他們的記憶力和感受力、發展他們的空間感和時間感,而且對孩子的語言、數理、邏輯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培養想像力:這個世界上恐怕很難有什麼東西比音樂更抽象了,它只是一組聲音,轉瞬即逝;但音樂又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的東西,因為它留給我們的想像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所以,音樂對孩子想像能力的培養是任何別的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培養創造力:寶寶對音樂的想像不是被動的,而是融入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記憶,也激發著他自己的創造力。

培養想像力:音樂對開發孩子的右腦大有好處。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邏輯,右腦則主導人的想像力、創造力和靈感。許多研究者認為,右腦的開發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尤其重要,因為幼兒期是孩子創造力和空間想像力開始形成的時期。這一時期想像力思維模式不僅容易形成。所以,從小讓孩子學音樂能夠有效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培養手腦協調能力:試想當孩子面對樂譜開始演奏時,他在幾秒鍾之內把所看到的音符和各種標記記住,並立刻作出反應,隨後通過大腦發出指令,讓手指靈巧地活動起來。大腦發出指令,讓手指靈巧地活動起來。這一系列動作在不知不覺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

注意:過早給寶寶開始專業的音樂訓練可能會挫傷寶寶的積極性。在早期可以給寶寶多聽一些音樂、看一些藝術表演、多教他唱歌、跳舞以感受音樂熏陶,把他的生活和音樂緊密聯系起來,以增強他對音樂的興趣和提高他的音樂素質。

❿ 孩子學音樂的好處

孩子學音樂的好處

孩子學音樂的好處,孩子總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護的,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是在小時候開始學會某項技能的,讓孩子學習音樂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好處,為大家分享孩子學音樂的好處。

孩子學音樂的好處1

1、智慧

音樂可以讓寶寶變得更聰明。這是因為音樂能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令他們的小腦袋變得更靈敏更協調,不但能鍛煉他們的記憶力和感受力、發展他們的空間感和時間感,而且對寶寶的語言、數理、邏輯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2、善良

音樂是離我們心靈最近的東西,為美好的音樂而感動幾乎是人類的本能。尤其是寶寶他們的心靈還是一張純凈的白紙,音樂可以輕易在上面留下美妙的'印記。試想一下,這樣一顆被音樂滋養過的豐富敏感的小小心靈,怎能輕易被污染呢?

3、想像力

這個世界上恐怕很難有什麼東西比音樂更抽象了,它只是一組聲音,轉瞬即逝;但音樂又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的東西,因為它留給我們的想像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所以,音樂對寶寶想像能力的培養是任何別的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4、創造力

寶寶對音樂的想像不是被動的,而是融入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記憶,也激發著他自己的創造力。不信,你看那些喜歡音樂的小寶寶,誰不會哼哼些自己「發明」的小調呢?別聽他哼得不著調,這可是寶寶即興發揮著自己的藝術創造力呢!

5、豐富的情感

世界上有多少優美的旋律?這些旋律里蘊涵著多少不同的情感?正是如此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才能培養出一顆豐富細膩的心靈。

6、優雅的氣質

藝術對人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那種,聽熟、練會幾首曲子並不能改變一個孩子,但音樂長期的感染和熏陶,必定能讓你的孩子變得寧靜優雅,對生活中美的一切也會顯得更加敏感和陶醉。

7、快樂

所有的寶寶在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都會露出開心的表情,有些還會隨著音樂「手舞足蹈」。這是他們不需要任何學習就能得到的快樂享受。

孩子學音樂的好處2

給孩子進行音樂早教的具體方法

1、過程游戲化

3歲以前,孩子的敏感度最高,但配合度卻不一定最好。要他跟著你的引導,完全取決於活動「好不好玩」!當他覺得有趣的時候,他可以反復地配合,但當他覺得無聊的時候,放棄的更快!所以父母要將音樂設計為一個個的游戲,譬如認識節奏可用小手拍打游戲,或隨著童謠加入自己的動作,孩子會感覺新奇,並跟著模仿你的動作。

2、按部就班

音樂的訓練應按照聽、唱、律動,與他人互動等步驟來進行。當他能夠跟著節奏手舞足蹈,即代表他真正地「聽懂了」音樂,而非腦部的暫時記憶而已。4歲以前的孩子,不鼓勵抽象符號的認知,如果硬逼著他認譜、按琴鍵,對他而言,無異於難以負擔的任務。一方面學習效果不彰,一方面亦導致他產生挫折心理。

選擇樂器做為音樂入門的孩子,初期可以透過機械式的練習,營造不錯的學習效果,但因他不具備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當課程再難一些,或進入到學齡階段,打退堂鼓是常有的事,父母誤以為他沒有天分及能力,往往也會跟著放棄,可說是十分地可惜。

3、邊玩邊學

年幼的寶寶,認知能力尚未發展完成,與其「諄諄教誨」,規定這個,限制那個,還不如跟他一起玩,並從中觀察它的學習狀況。與他一同歌唱,一起打拍子,可以趁機教導他正確的發音,及辨別節奏的不同,又能增進彼此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不要將啟蒙的工作丟給電視等科技產品,那無法取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無法掌握他的成長概況。尤其是寶寶面前同時有影像及音樂的時候,孩子會特別注意屏幕的跳動,而忽略了去留意旋律的變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了。

熱點內容
紅色筆拿來簽字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5-05-25 16:21:20 瀏覽:102
人類為什麼能吃所有的東西 發布:2025-05-25 16:19:03 瀏覽:237
為什麼小人說謊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發布:2025-05-25 16:18:12 瀏覽:311
為什麼可以用aptget安裝軟體 發布:2025-05-25 16:18:10 瀏覽:731
matepadpro為什麼沒有電腦模式了 發布:2025-05-25 16:12:57 瀏覽:668
蘋果授權店為什麼要激活 發布:2025-05-25 16:12:54 瀏覽:403
淘寶客服突然打電話是為什麼 發布:2025-05-25 15:56:49 瀏覽:996
手機連了wifi為什麼上不了網 發布:2025-05-25 15:35:19 瀏覽:307
國外的蒸餾酒為什麼都有顏色 發布:2025-05-25 15:28:54 瀏覽:801
小米手機加減音量為什麼是鈴聲 發布:2025-05-25 15:24:54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