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剃頭為什麼要男人推
Ⅰ 滿月剃頭是什麼風俗啊
不知道你什麼地方的,揚州這邊一般是這樣的風俗 男孩提前一天,女孩滿月,一般小孩不剃頭是不能去別人家的 中國民間有很多風俗流傳,添丁原本就是非常隆重,在各地就有很多習俗,存留至今的有「洗三朝」「送粥米」「做滿月」等。而且很多寓意也寄託著長輩對孩子的期望,為初生寶寶剃理胎毛,是特有習俗,願他從頭開始,一...生圓滿。(找來的)
Ⅱ 小孩滿月都有哪些習俗
小寶寶的出生是一個家庭新希望的開始,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撫養也是細心呵護的,所以在寶寶的滿月、周歲、成人禮等傳統節日上,就會特別的在意。
那麼,嬰兒滿月有哪些習俗?1.滿月酒
所謂的滿月酒就是寶寶滿月了(30天),在這一天里,寶寶的家人要擺酒告知家裡的其他親人,我家寶寶從軟綿綿的小嬰兒升級到滿30天的小寶寶了,這是非常值得慶祝的。
寶寶的滿月酒要擺的隆重些,越隆重就代表大家越在乎寶寶,寶寶的將來也是越好的。所以在擺滿月酒這天,大家會包好多的利是給寶寶,紅彤彤的真是一片喜氣。
總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特色,寶寶滿月就是好的開始,大家只要不太鋪張,幫寶寶慶祝下還是不錯的。
Ⅲ 嬰兒滿月剃頭的典故
滿月,對於新生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這是新生兒可以走出家門,正式與外界接觸的第一天,因此過去中國人對這一天非常重視,一般無論窮富,都要舉行一定規模的慶典,尤其是頭生男孩,慶典就更加隆重。
在這一天,新生兒有幾項很重要的儀式要進行,其中最重要的兩項,一個叫「洗兒」,一個叫「落胎發」,經過這兩個程序,新生兒除掉了污穢,就可以干凈清爽地和外人相見了。
「落胎發」,因主要在滿月進行,故又俗稱「滿月剃頭」。在舉行剃頭禮前,先要查看歷書,找准吉時。剃頭儀程通常由新生兒外婆家主持,由外婆家贈禮,布置禮堂,請全福人(父母、配偶、子女全有的人)抱嬰兒坐在禮堂中央,由剃頭匠為新生兒剃去胎發。
剃胎發的時候,還不能剃正頭頂上的胎發。正頭頂俗稱「呼歇頂」或「天靈蓋」,那裡的波動起伏讓人感到可能就是靈魂出入的地方,因此要格外小心避忌。新生兒剃頭,周圍的頭發都可以剃光,惟有此處的一定要保留下來。頭發長長了,就梳成一個小辮,辮梢上系一根紅頭繩,以示警戒。
剃下來的胎發也不能隨便丟掉。有的地方會把剃下來的頭發搓成一團,裝在由外婆家送的用金絲或銀絲打的絡里,掛在床前;有的地方則由新生兒的媽媽或奶奶用紅紙將頭發包好,珍藏起來。據說胎發對新生兒非常重要,一旦丟失,就會使新生兒罹病或夭亡。
當然,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各民族的風俗也不太一樣。有些地方並不是滿月剃頭,像廣東潮州人是在孩子生下後十二天剃頭,下剃刀之前,還要用一枚雞蛋,在頭發上轉幾轉,然後才開始剃。那枚雞蛋按理要喂小孩吃,一般由家長代吃。
還有些地方新生兒的胎發要到百日才能剃去。或者需要翻看歷書看哪一天是吉日,才可剃胎發。並且有幾個日子是絕對不能剃的,如忌丁火日初五日剃胎發,否則小孩會長黑;忌三十日剃胎發,否則小孩會早夭,等等。
Ⅳ 小孩滿月剃頭有啥講究!
講究的。小兒剃頭吉日:初三歡喜 初四富貴 初五飲食 初七大吉 初八長命 初九吉 初十職祿 十一聰明 十三大吉 十四得財 十五大吉 十六益利 十九吉慶 二十二吉 二十三大吉 二十五財福 二十六祥瑞 二十九吉祥 備注忌:【丁火日初五日剃胎頭主兒面黑 三十日剃胎頭主兒夭壽】
Ⅳ 滿月剪發有什麼講究
寶寶滿月剪頭有什麼講究?
1.由於嬰兒的皮膚特別薄且嬌嫩,發育也不完善,因此不應給嬰兒剃光頭,否則容易由於對外界刺激抵抗力差而導致感染;
2.同時,也要考慮的季節的因素。夏季紫外線強烈,冬季氣溫偏低,這時的嬰兒都格外需要頭發的保護。因此,在給嬰兒剃胎發時,應該保有一定長度的頭發;
3.眉毛和睫毛也不應當剃。眉毛和睫毛可以有效的保護小嬰兒的眼睛,幫助抵擋強光和異物,剃掉後眼睛就少了這兩道天然屏障。同時,剃睫毛也很容易損傷到嬰兒的眼部皮膚;
為什麼要給寶寶剪頭呢
1.嬰兒剛出生時對自己的身體並沒有具體的認知,他並不知道那是自己的身體,所以有的嬰兒在出生後喜歡死抓住頭發不放;
2.雖然適當讓嬰兒哭一哭對身體也有好吃,但如果讓嬰兒經常因為抓住頭發而大哭實在是有些沒必要,同時因為嬰兒的頭皮很薄,而嬰兒下手並沒有輕重感,也容易導致對頭皮過於頻繁的刺激;
3.男寶寶的頭發長度最好控制在3~5毫米,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陽光對頭皮的傷害。女寶寶的頭發最好不要超過身高的1/5,以防頭發吸收身體過多的養分。
Ⅵ 剃滿月頭的來歷
全國各地的剃滿月頭習俗不盡一致,共同點是胎毛不能剃光,一般在頭頂心或近腦門處留下一撮,俗稱桃子頭、桶蓋頭、米囤頭等,其次是對剃下的胎毛有種種鄭重其事的保管方式,諸如裹以紅布送進神廟、搓成一團懸掛床鉤及縫入小兒棉襖背心等。還有一些地區把落胎毛的儀式放在嬰兒出生滿百天時舉行,稱為剃百日頭,而留一撮毛和鄭重處理落發的習俗則與剃滿月頭一致。因此,也有人將此儀式通稱為新生兒的剃頭禮。然而進入21世紀,胎毛筆,手足印等等
《禮記·內則》記:"三月之末,擇日,翦發為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意即孩子出生三個月後,擇一吉日剪頭發,剪時要保留部分胎發。男孩在囟門兩旁留"角",女孩在頭頂中間縱橫各留一行叫"羈"(髻);或者男孩留左邊,女孩留右邊。由此可見,這種剃頭禮包括留毛於頭頂的規矩,在先秦時代已經形成。遺憾的是,汗牛充棟的歷代經籍註疏,未就這種規矩作出明確的解釋,於是就有了下面這些來自民間和學人的各家之言。
一說此名"孝順發",也叫"胎里帶",保留它的意義,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並能促成做兒女的孝思不匱。
一說俗信以人頭像天,正頭頂部是"天靈蓋",也是道家所稱"泥丸之宮",這是"神靈"聚集的地方,必須用娘胎里帶來的物品遮蓋住,進行保護。民間有忌諱別人拍打"天靈蓋"的禁忌,有些地方還有以小辮或頭帕將這個部位包裹起來的風俗,稱為"天菩薩",都是這種觀念所致。
一說所留的一綹頭發名為"鬼見愁",有鎮厭鬼魅的作用,原想傷害小兒的鬼怪見了這塊像鎮物一般的東西,便會發愁,不敢下手,小兒的生命遂得保護與延長。俗謂"頭上留一綹,活到九十九",也是這個意思。
一說新生兒出生時囟門未合,封閉後亦時呈波動起伏之狀,古人以為這是小兒靈魂出入的孔道,所以特別重視這塊地方的隱蔽。故此俗實為古人禁忌的遺存。
關於珍藏剃下胎毛的意義,也有許多講法。有些地方的風俗是將其搓成一個圓球掛在床檐正中,以為孩子長大離家後,胎發團還掛在娘的床上,可以永遠受到母親的護佑。有些地區的習俗是用線繩牢牢系住胎發,吊在窗檯上,以為如此可以使小兒經受風吹雨打。有的地方是將胎發盛入金銀小盒,或用色線結成絛絡,以為能起辟邪解煞的作用。還有的地方是將胎發用紅布包起來,縫進小兒的背心、夾襖中,以為如此便能促進小兒健康成長。
學人對這些習俗的分析,也不一致:有的說初民以為胎毛與其主人有交感關系,由此形成深藏胎毛不使人見的原始禁忌,惟恐仇人得到後能借作踐胎毛的巫術使其主人受到傷害。後世種種珍藏胎發的風俗,便是從這種禁忌演變而來。有的說古人以血為精氣之本,發須則為血餘,故娘胎里帶來的胎毛尤可珍貴,對主人的身體康健有重要作用。後世珍藏胎發的習俗,應是從這種須發神化觀念衍生出來。
Ⅶ 寶寶滿月頭理發有什麼風俗
滿月頭是我國特有的風俗,原寶寶從頭開始,一生圓滿! 習俗:俗信嬰兒的胎發來自母體,難免有所謂的血污,因此必須剃頭,一則剃除穢氣,二則期望嬰兒的頭發長得濃密。 剃除胎發才能抱進大廳,不理胎發進廳,是對神佛、祖先之不敬(祭祖前須先理去胎毛與眉毛,以表敬意)。 胎毛可避邪開運,具永久不腐壞之特性,是制筆的最佳毛料,深值典藏傳家!胎毛之所以珍貴,因為每個寶寶的發量、發質與長度皆不相同,一般選擇在出生第24天(代表24孝)或滿月(代表圓滿)當天為寶寶剃理胎毛,同時為寶寶製作典藏獨一無二的傳家寶——胎毛筆,為寶寶典藏一輩子的文昌運,期許將來步步高升,平步青雲。 0-3個月的寶寶是增長很快的,「胎毛」是媽媽娘胎里帶出來的血胎,是吸收寶寶營養的,留著對寶寶生長也有影響。滿月後,胎毛容易發黃、發枯、而且漸漸會有脫落的現象。建議您可以早點給寶寶理發。 剃過頭後,多曬曬太陽,有利於心門閉合,有利於鈣鐵鋅的吸收,對頭皮生發。而且對腦部發育也好。 新生兒的胎脂分泌特別旺盛,過多的胎脂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調節汗腺的功能較差,頭部出汗較多,剃完胎發後每天保持頭部的清潔衛生是十分重要的,不容易有奶癬,頭污的產生。 內容採集無錫龍文寶貝母嬰服務網
Ⅷ 給寶寶剃胎頭有什麼講究
剃胎頭,顧名思義就是滿月剃頭,在老一輩人的眼裡,滿月給寶寶剃頭可以使寶寶以後的頭發粗黑亮麗,那麼剃胎頭究竟有什麼講究呢?1.滿月剃光頭,不能使頭發粗黑亮麗人的頭發並非靜止不變,正常成年人每天要脫75-100根頭發,同時又會長出新的,小兒則略少,但是也是有更替的。頭發的生長周期大概2-5年,此後便會進入休止期,而逐漸萎縮、脫落。滿月剃光頭,即便催生出了更粗的頭發,這些粗發也會早在三五歲時便自然脫落,哪裡影響得到成年以後的頭發粗亮不粗亮。部分成年男性發現,鬍子颳得越勤,越是容易變得粗。便想當然的認為,滿月剃頭也可以使孩子在成年以後頭發變得粗黑亮麗。其實,鬍子是否粗亮,最主要的是受雄激素影響,刮鬍子倒是其次。而刮鬍子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必須通過毛囊的反復刺激才能形成,一年半載才刮一次的話是沒有明顯影響的。而滿月剃頭,僅僅是一次刮剃,以此便期望能對頭發產生可見的影響,是很不現實的。2.預防頭瘡,需要做的不是剃頭「小兒頭瘡」是傳統醫學對於新生兒頭部皮膚病的一個模糊的統稱。在今天,我們已經能根據病因不同,將它們確切地細分為痱子、嬰兒脂溢性皮炎和細菌感染等,並針對性地進行防範和治療。(1)痱子:痱子最常見於小兒,除了頭皮,還好發於頸脖、臀部等皮膚皺褶處。痱子是由於濕熱環境中汗不易蒸發,汗液滯留在汗腺導管中,滲透到周圍皮膚組織里,形成了刺激而發病的。要預防痱子,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和及時用干毛巾為孩子擦去汗液,也可以在孩子洗完澡後適當地使用痱子粉外撲,來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頭發只要不是過多過厚,對汗液的蒸發並沒有多大阻礙,頸脖、臀部沒有頭發覆蓋,也同樣容易長痱子。因此,預防痱子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少出汗、出汗及時擦乾,若孩子頭皮多汗,蓄短發便可,剃光頭是沒有必要的。(2)嬰兒脂溢性皮炎:嬰兒脂溢性皮炎也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症。此病主要是由於嬰兒皮脂腺尚未發育完善所導致,並非什麼「胎毒「。它常常發生在出生後的第一個月,頭皮上有油膩的、灰黃色的鱗屑,少數聯結成痂皮。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皮脂腺也日趨完善,只要護理得當,通常在孩子3-4周大,會逐漸好轉、痊癒,只有少數人的病程會拖得比較長。要防止嬰兒脂溢性皮炎惡化,除了配合醫生治療外,日常護理的關鍵在於勤清潔,及時擦去油膩的皮屑。只要頭發不是太長,用濕毛巾可以輕松將皮屑擦凈,剃光頭並不是必要的。而滿月後,該症通常自然好轉,剃光頭對此症的好轉其實沒有什麼功勞。(3)細菌感染:脂溢性皮炎護理不當,可能伴發念珠菌感染或者葡萄球菌感染而出現膿苔、膿性丘皰疹,此時一定要及時就醫,讓醫生為孩子選用安全的抗菌葯物,以免感染深入,破壞了毛囊,留下禿發斑。對於大多數患兒來說,病情不是特別嚴重的話,抗菌葯物外用即可,且有多種劑型可供選擇,如果患兒頭發茂盛,乳膏劑塗起來不方便,也可以選擇液體劑型,不必為了上葯方便而剃光頭。3.寶寶剃頭安全很重要嬰兒皮膚薄嫩,對刮剃刺激較為敏感,容易在剃頭後出現局部發紅,甚至形成風團。且嬰兒往往難以安靜地配合剃頭,萬一扭動、掙扎,容易傷到孩子。無論為了方便打理還是為了審美考慮,如果爸爸媽媽們暫時不打算給自己的孩子蓄發,請選擇安全的兒童專用理發器,將頭發理短即可,此類理發器可以避免剃刀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即使孩子扭動中碰到了理發器,也不會刮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