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為什麼不在外人面前說話

孩子為什麼不在外人面前說話

發布時間: 2022-06-11 19:16:51

『壹』 孩子不愛主動和別人說話,怎麼辦

每一次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機會都是寶貴的,你的回應是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的塑造,也是對孩子內心的塑造。

澳大利亞的一位心理學家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回應分為四個類型:主動破壞性的回應、被動破壞性的回應、被動建設性的回應和主動建設性的回應。

第一種:主動破壞性的回應。當孩子回到家,激動地和你分享:「媽媽,我今天英語考試在班級里進步了三名。」你卻說:「進步了三名你也好意思說,你看看你的同桌,他英語每次都是全班第一。」這種就是主動破壞性的回應。盡管你主動回應了孩子的話語,但是,你的回應包含著消極的信息,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緒,在「潑冷水」。孩子感受不到與你溝通的快樂。

第二種:被動破壞性的回應。當你的孩子回到家,興奮地告訴你:「媽媽,我們班在運動會上獲得了團體第一。」你冷不丁地回了一句:「你作業做好了嗎?」你不關心孩子的感受,直接轉移了話題。你的回應讓孩子認為你根本不在乎他的事情。這種被動破壞性的回應使得孩子感受不到溝通的意義,孩子從此對你關上了心門。

第三種:被動建設性的回應。當孩子回到家,高興地告訴你:「媽媽,我今天被老師表揚了。」你卻一邊忙著手頭的事情,一邊頭也沒有抬地說:「哦。真棒。」盡管你的回應中包含著你對孩子的鼓勵,但這種心不在焉的回應,使得孩子失去了與你主動溝通的興趣。

第四種:主動建設性的回應。當孩子回家說:「媽媽,我今天被老師表揚了。」你停下手頭的事情,耐心地詢問:「是嗎?太棒了。是哪個老師表揚你了?是因為什麼表揚你了?」當你用這種認真的態度、關心的話語和真誠地詢問引導他談論更多的細節,並用心地傾聽,積極地鼓勵他,幫助他建立自信的時候,孩子才會感受到與你溝通的樂趣和意義。這種主動建設性的回應,才是孩子需要的回應。

也許,在親子關系中,你欠孩子的就是這樣一個回應。所以,請記得:給你的孩子一個主動建設性的回應。這種回應,才能換來你與孩子間健康而真誠的溝通。

『貳』 孩子在家很活躍,但是去了外面就不喜歡說話了,這是怎麼了

孩子在家裡面很活躍,但是到了外面就不喜歡說話了,是因為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家是他們覺得特別溫暖的地方,因為他們對家庭也非常的熟悉。但是到了外面之後,所有的東西對於他而言都是陌生的,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所以在對待外界的同時,他們就會變得有些拘謹。這個時候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加鼓勵孩子,即使孩子做錯的事情或者說錯了的話,也要告訴孩子究竟錯在哪裡。

孩子對外界的認知

而且孩子在慢慢獲得自信的同時,他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度也會越來越全。孩子就是需要鼓勵,需要家長認真的去對待,那麼孩子才能夠在面對外界的同時敢於去拼去博,敢於和外界所有陌生的事物重合。也希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誇贊孩子,給孩子建立一個好的心理防線。

『叄』 小孩子為什麼在外人面前 不愛說話而和家人卻是能說會道

可能是因為不認識,不知道他是誰,就不趕說話啊。。也有可能說明你孩子內向。在家裡都認識,所以隨便說!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肆』 孩子不願和外人交流、沒朋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孩子害怕交朋友,在人群多的地方表現的不自然,不願與別人交流,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這都是孩子“社交恐懼症”的表現,有的父母可能會把輕微的表現稱為是孩子內向,其實家長也不用焦慮,都是成長要經歷的階段,找一找背後的原因,用對症下葯的方法幫孩子解決問題。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不要急著批評孩子,不要給孩子壓力,這樣會加重孩子的行為,家長探尋一下孩子社交恐懼症背後的原因,也嘗試著用“系統脫敏法”來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伍』 孩子不和家人以外的任何人說話

不是心理的問題,他去可能是膽子小的,不和其他人說話,上面它膽子非常的小,害怕外界的世界,但和家裡就可以說話,倒上面家裡給她的安全感,安全感,演員大魚。更感覺人待遇外景世界,所以說孩子還是需要在外面陪養一段時間,不要和陌生人多講講話,特別是老師或者其他同學親愛的我更能容易幫助到她。

『陸』 寶寶在家話很多,但是出門就不願意說話了,這是內向的表現嗎

寶寶在家話很多,但是出門就不願意說話了,這是性格內向的表現,家長平時要帶孩子多出去玩耍,讓孩子多交朋友,讓他敢於在別人面前溝通。

很多時候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不應該推著孩子往前走,而是帶著他們去認識新的世界,引導孩子去面對新的東西,這樣孩子才會願意主動接觸新的事物。

『柒』 孩子在家很活潑,但是一出門就很內向不說話,這是為什麼

家裡活潑的孩子為什麼不在外面說話,大部分是因為三個原因。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家的時候比較活躍,在外面就不愛說話,有時會躲避,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肯定與父母平時的教育有關。在家活潑的孩子,為什麼不在外面說話?從三個方面向家長說明。如果父母有三個教育問題,孩子就會在家活躍,不在外面說話。而且,父母自己也不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所以總是把責任怪在孩子身上。事實上,如果父母糾正平時的教育方式,孩子自然也會慢慢改變。

但是,這會給孩子們一種自己無能的感覺。而且,很多媽媽也很容易對孩子嘮叨「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時間久了,孩子變得孤僻。小妙手:孩子性格孤僻,在家活潑,不喜歡在外面說話,媽媽一定要及時和孩子調整關系。孩子要始終長大,教人如魚得水,勝於抓人。媽媽們必須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嘗試。孩子試錯也沒關系。媽媽應該鼓勵孩子,和孩子在一起。這樣一來,孩子不僅能長得更好,還能有足夠的自信,變得開朗活潑。

『捌』 我兒子8歲了不愛和別人說話怎麼辦

兒童不愛說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天生性格內向,不願與人交流;2、生活環境較閉塞,交流者較少;3、存在聽力障礙,如本身耳聾或聽力較弱,接收外部信息功能較差,亦無法表達;

4、構音器官異常,如舌系帶異常,無法說話;5、孤獨症患者,多有交流障礙症狀,應到正規訓練機構就診,進行專業行為訓練。

1.了解孩子的個性,不施加壓力
不少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落落大方,不怕生人,也希望自家的孩子能開朗活潑點,但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性格是不太一樣的,有些孩子可以「自來熟」,有些就是慢熱型。慢熱型的孩子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和身邊的人,也是一種學習和認知的表現。

所以,家長無需急於給孩子施加壓力讓他們主動點,不要一個勁地讓孩子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這樣反而會讓他更不敢接觸外界。家長應該給孩子一些時間來適應新環境,當他感覺這種社交場合是安全、輕松時,就會很樂意地表現自己。

2.讓孩子走出家庭封閉式的「小天地」,擴大孩子的交往范圍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多跟人接觸。家裡有客人來訪時,可以讓孩子出來一起招待客人,平時多帶孩子出去拜訪,讓他多和同齡的小朋友玩,這樣可以慢慢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孩子見多識廣了,自然就不會怯生了。

3.多鼓勵孩子,不要給他「貼標簽」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生人面前很害羞,就會當著客人的面說:「這孩子在生人面前就是這樣,很害羞。」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好的,給了孩子一種消極的暗示,讓他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會更不喜歡在生人面前說話了,所以這種亂「貼標簽」的做法不可取。

家長可以多給予鼓勵,讓孩子勇敢點、主動點跟人打招呼。只要看到孩子在生人面前表現得比之前好了,就要馬上表揚他,讓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增強。
4.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社交榜樣

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很多時候孩子的做事風格和父母很像。父母應該為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社交的榜樣。自己為人處事要大方和主動,孩子就會慢慢受到這種積極的感染,變得大方出眾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要著急,主動鼓勵孩子,多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處,這樣可以讓孩子慢慢地變得開朗起來。

『玖』 我家孩子不敢與外人接觸講話是為什麼

一個可能是你沒有給他喝,外人多接觸的次數。畢竟小孩子很多要跟外人溝通也是需要一次次的嘗試。而且如果你的孩子年齡太小的話,它可能是基於害羞。
凡事都有第1次,如果覺得你現在的孩子太過於害羞膽小,我覺得你應該去可以帶他去人多的地方。嘗試與陌生人的第1次交流,但你要在他的身旁鼓勵他,支持他,讓他知道他這樣做是正確的,也給他一個引導。
畢竟現在如果太害羞,應該也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熱點內容
電腦按鍵打字為什麼沒反應 發布:2025-05-20 13:41:47 瀏覽:802
ubuntuhome文件為什麼沒有 發布:2025-05-20 13:41:46 瀏覽:475
國子臉女人為什麼克夫 發布:2025-05-20 13:32:35 瀏覽:308
天貓精靈為什麼不能打開軟體 發布:2025-05-20 13:32:25 瀏覽:163
蘋果手機為什麼屏幕暗了一會亮了 發布:2025-05-20 12:50:35 瀏覽:143
收驚的小米為什麼會少 發布:2025-05-20 12:40:02 瀏覽:70
螞蚱為什麼白天不出晚上出沒 發布:2025-05-20 12:39:53 瀏覽:582
手機凌晨的時候為什麼連不上網 發布:2025-05-20 12:09:24 瀏覽:744
為什麼電腦文件不能直接預覽 發布:2025-05-20 12:04:29 瀏覽:335
為什麼喜歡摸男生後腦勺 發布:2025-05-20 11:52:37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