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窮越愛蘋果x
『壹』 為什麼很多人說用iphone的都是窮人,真相到底是
極端果粉都是窮人這句話沒錯,因為靠一部手機來找自豪感的人不僅僅是物質貧困,更是精神貧困。
親眼見過說iPhone是豪華手機的人,真想說這人是多少代人窮瘋了,和當初賣腎買蘋果的人幾無二致,說自己是再窮用的也是iPhoneX。我從沒聽說過豪華品牌裡面有一個叫蘋果的或者任何帶蘋果的品牌,這人還天天逼逼Vertu 三星W什麼的是奢華手機,他用的蘋果是豪華手機,Vertu是垃圾,就只是貴。vertu的私人服務電話國內確實用不上,但是出國了那是真真實實的私人管家服務,比如你只要肯花錢幫你清場,幫你包場,沒見過就說是垃圾,這是什麼心態?
iPhone用戶群體,主要是年輕人、學生,其次是工薪階層,有錢人群體以富二代、沒什麼事的富太太為主。社會的中堅力量幾乎都不用蘋果手機,iPhone只是一個時尚手機,不是商務手機,當工作量很大蘋果並不適合,所以真當老闆領導的幾乎都不用iPhone。
『貳』 為什麼越窮的人越喜歡買高價手機
裝比唄 愛面子
『叄』 蘋果x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蘋果X還是很不錯的,值得購買。
iPhone X屬於高端版機型,採用全新設計,搭載色彩銳利的OLED屏幕,配備升級後的相機,可使用3D面部識別(Face ID)感測器解鎖手機,支持AirPower(空中能量)無線充電。
iPhone X顯示屏是iPhone系列很出色一塊屏幕,支持3D Touch壓感操作,支持HDR顯示。iPhone X使用Face ID人臉識別。額頭處除了傳統的光線與距離感測器,集成了700萬像素攝像頭、泛光感測器、距離感測器、點陣投影器、紅外鏡頭、點陣讀取器。
iPhone X搭載的A11 Bionic處理器加入了人工智慧神經網路和AR方面的支持,搭載了提升拍照的蘋果獨立設計的ISP,是截止發布iPhone X前蘋果性能最為強勁的一款處理器。
屏幕尺寸5.8英寸,重量174克,高度143.6mm,寬度和厚度分別為70.9mm、7.7mm,2436 * 1125 像素解析度,458 ppi。
背部後置雙攝,為1200萬像素廣角鏡頭(F/1.8光圈)+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F/2.4光圈)組合,支持人像模式背景虛化。
『肆』 為什麼職場大多數年輕人喜歡用蘋果手機
蘋果手機賣得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經濟實力雄厚、這種人不差錢、自然會挑貴的和好的東西買。
2:從眾心理、有些人看到蘋果手機賣得好、盲目跟風。
3:虛榮心作祟(這里指的是窮逼、沒有經濟實力硬著頭皮去買)、以為蘋果手機拿在手上有面子、這種現象在iPhone3G/3GS/4/5/6的時代特別多、這幾年隨著國產手機的崛起、另外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已經很少有人把一部手機當回事了。
4:蘋果手機本身非常優秀、配置、品牌、質量、系統、外觀等都處在行業頂尖水平、當然這只是在前幾年、這幾年國產手機進步神速、像華為、oppo、vivo已經追趕上來、蘋果手機的優勢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伍』 為什麼窮人喜歡用iPhone
經常在一些文章里發現底部的評論,有人說,自己周圍的高層領導和高端人群幾乎都不用蘋果,反倒是中低收入人群喜歡用蘋果。而且也有很多人說,現在新的iphone已經越來越不如國產手機了,這些是不是真的?還是用不上蘋果的用戶,通過貶低蘋果用戶讓自己"高大上"起來,而用蘋果的又從來不說用安卓的窮,用安卓的卻老說用蘋果的窮,用蘋果的裝逼?

最後,小編總結下,其實一部手機,中國現在的工價,誰還買不起呢(況且現在買個手機還能分期,每個月給個一兩百幾乎沒壓力),為什麼一定要憑一部手機來評判一個人的經濟,有人說馬雲用安卓,就說明用安卓的都有錢了嗎?
對於使用iphone的用戶,你又是什麼看法,歡迎底部留言評論。
『陸』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用蘋果手機穿著差,都是上班族,我不是鄙視他們,主要是既然賺錢不容易,買那些10
再貴不過幾千塊,再窮攢攢就出來了,買一部能用老長時間,IOS系統確實好用,雖然有裝逼的,但多數也是喜歡IOS系統的
『柒』 為什麼越窮越屌絲的人喜歡用蘋果手機
iphone只是好用的手機之一,價格一般不是太貴,基本上都可以買得起,另外各人有各人的喜好,自己想買什麼牌子就買什麼牌子手機的。
『捌』 討論什麼iphone x,好像有錢買似的
說實在話,其實這個平凡的看點在近幾年的影視作品上已經越來越少講到了。近年來的影視作品裡面講述的都是富二代居多,或者是父親的出身也很不錯這種。也許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像改革開放初期時候那樣鼓吹「越窮越光榮」的緣故了吧。 有錢難買少年貧!這在年長一代人裡面也許是個老生常談的道理,不過現在看來,對時下新一代的80後或者90後,除非他們出身在很偏僻的農村,相信已經有很多人對此顯得難以理解了! 即使老生常談,也不妨再談一談吧!或者可以起到一個小小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作用呢! 還記得讀初中的時候,老師曾經出了一道半命題作文,叫做「有錢難買少年貧」。給出的引語是一小段新聞:著名球星貝利喜得貴子,很多名人記者得知此事以後,都紛紛前來道賀。看著他那可愛的兒子,大家都會說,這個孩子真漂亮,他以後也肯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的!然,在一旁的貝利卻笑笑說:「通過一定努力,他日後可能會有一定的優秀成績,不過,我看他是永遠也不會有像我一樣的成就了!因為他和我完全不一樣,我出身很貧窮,而他,其實是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在這段報道的後面,寫的儼然是作文要求:請以此寫一篇有關「有錢難買少年貧」的文章! 確實,現在的社會其實也一樣存在著窮人和富人,不過對比起以往,現在已經基本上趨於比較和諧的一種狀態了,像舊社會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代已基本過去,現在的人,除了占極少部分的,一般的「窮人」都不會是窮到要吃樹皮,穿補丁衣服的程度了。 很大程度上,現在的窮人,也沒有以前的窮人拼搏得那麼厲害了。不過,有時候對比起一些富人的孩子來,窮人中間的孩子,似乎還是比那些有錢的孩子拼搏的努力程度大多了! 看看周圍的人,看看報紙上的,很多經濟比較好的人的孩子,似乎都比較平和一點,而在社會上比較有成績的,追查下去,大部分人都是小時候比較清苦的,或者是小時候曾經家道中落的。 這些,似乎都是有跡可循的。其實很簡單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不在小時候熬過苦,明白苦日子的滋味的話,恐怕那種貧窮的感覺對他來說就不會那麼深刻,而那種對好日子的追求也不會那麼強烈,因為童年時候的記憶,往往能夠影響一個孩子往後的幾十年。正因為在那個時期嘗過了,正因為早就厭煩了這樣的日子,一個人的雄心壯志才會更加容易被激發出來,當然,有時候也有些矯枉過正的負面例子,有些電影也有所反映:對不起,為了我來之不易的生活我要這樣做……因為我不想再回到小時候那個5兄妹擠在一個10平方米不到的小房子里去…… 不過,無論如何,客觀來說,這些人的前進動力往往比那些出身富裕的人要強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