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天晚上七八點鍾就想睡
A. 我每我每天不管多晚睡覺,都會在7點到8點之間醒來,這是為什麼我想多睡一會兒
通常來說,不管是幾點睡早上7點都會醒過來,可能是正常現象,也可能是神經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原因導致的,具體分析如下:
1.正常現象:如果患者已經養成每天早上7點醒的習慣,那麼即使有時候睡得很晚,可能還是會在7點醒,因為已經形成了一個生物鍾。
2.神經衰弱:如果不管是幾點睡早上7點都會醒過來,同時伴有頭暈、頭痛、犯困、身體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可能是由於神經衰弱導致。建議患者可以使用氯硝西泮片、馬來酸氟伏沙明片、鹽酸文拉法辛片等葯物進行治療。此外,建議患者多做有氧運動,比如游泳、慢跑、騎自行車等。
3.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機體所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增多,可導致腦神經興奮性增加,從而影響到睡眠,出現不管是幾點睡早上7點都會醒過來的情況。建議患者按醫囑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巰咪唑片、卡比馬唑片等葯物進行治療。
還有就是早上7點都會醒來。
這是與你長期形成的早上7點起床的習慣有關系。不管什麼時候睡覺,只要躺下能夠睡著就沒有問題。
不管幾點睡都是8點醒,可能是身體習慣以往8點醒等因素導致,如果入睡晚,醒來後感到疲倦不適,建議將入睡時間提前,以保證充足睡眠,保證第二天的生活、工作狀態。
通常人體腦內有許多部位和投射纖維參與覺醒和睡眠的調控,其可形成促覺醒和促睡眠兩個系統,並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而形成復雜的神經網路,以調節睡眠-覺醒周期。若出現不管幾點睡都是8點醒的情況,多考慮是機體已經適應8點醒的節律,還可能是環境因素導致,如8點鍾左右室內過亮或者周圍過於吵鬧等,也會使人體被迫醒來並無法入睡。如果入睡時間較晚,且醒來後並有倦怠感,可以將入睡時間適當提前,成年人保證每天睡眠時間在7-9小時,避免因睡眠不足而影響第二天的生活、工作狀態。如果8點時周圍環境不佳,而自己仍想繼續進入睡眠狀態,可以考慮調整居住環境,如換用遮光強的窗簾並在睡前拉嚴,或在睡眠時帶耳塞阻隔外界聲音,也可以考慮更換居住環境,以提高睡眠質量。
若出現不管幾點睡都是8點醒的情況,如果對自己身體、生活沒有影響,可以不用進行處理,放鬆心情,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避免熬夜。
一般情況下無論睡多晚7點就醒了可能是身體形成了堅固的生物鍾或者氣血不和導致,可以通過服用谷維素、安神補腦膠囊、人參歸脾丸等葯物進行治療。 無論睡多晚7點就醒了,第一種可能是身體形成了堅固的生物鍾,主要是由於多年的習慣,所以養成後想改變的難度較大。這種情況下可以等7:00醒來的時候再在床上躺一段時間來,慢慢削弱生物鍾,也可以通過晚上適當運動增加身體疲憊感,適當增加深睡眠時間,也可以提高人體的睡眠質量,並且睡前服用少量中葯酸棗仁或安神補腦膠囊,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睡眠的作用。 無論睡多晚7點就醒了也可能是由於氣血兩虧導致,還會表現為脾胃虛弱、身體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這種情況下,一般可以建議口服當歸丸、人參歸脾丸等葯物補充身體氣血,同時不要吃辛辣食品,保證清淡,飲食適當加強運動,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症狀的作用。
睡眠的話,不要太過度關注他,不一定非要睡到7個小時,有些人可能6個小時,睡了5個小時,只要是第2天,不影響功能,不影響正常的這種工作學習生活,這種情況都屬於正常的,不要太過度關注他,越關注他,你這個越影響睡眠質量。人的睡眠會有一個生物鍾,也就是說像你說的,早上7點,不管什麼情況下他都會醒的,能睡到7點,這都算不錯的了。加上中午休息上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實際上你這個睡眠已經能夠完全足夠,這都屬於正常的,你不要去過度的關注這個問題,沒必要。如果你要是晚上七八點鍾睡,有可能半夜你可能就醒。這是正常的,這是正常現象。
B. 晚上七八點特別困為什麼
如果晚上七八點鍾特別困的時候,可以休息一會的,調好時間休息半小時就可以了。
C. 為什麼晚上很早就想睡覺,七八點就一直很
一般情況是生活習慣導致的,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內總是十點之前睡覺,習慣了就會到十點就困,是大腦適應你的活動而形成的反饋,你可以強迫自己晚睡一會兒,過些天大腦就會適應你這個晚睡的時間點了!
也可能是由於你平時事情比較少,沒什麼可乾的,人太閑的時候就會困,建議你可以找些事情做,來使自己的精神比較集中就不會困了!
或是你早上起的太早,白天又做很多事情,所以到晚上比較疲憊就會困的!
最快的可能是血脂比較高,血液太粘稠了,大腦供血不足就會引起嗜睡,但這種情況常表現為隨時都能睡著,只要躺著就能睡著!
不過,十點睡也不是很早,這個時間睡不是異常現象啊,如果你早上6點起床的話就是每天睡8個小時,這樣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的哈!
D. 不知為什麼整天都打瞌睡,晚上從十一點睡到早上六點半還困,,,,,這睡眠應該夠了,為什麼還發困
打瞌睡大致分為四種:
一種是應大腦的睡眠要求引發的、作為總體睡眠不足的補充而打瞌睡。
第二種是因逃避現有狀況的心理需求,由逃避的姿態逐漸引起的。並不是睡眠不足,而是因為眼前的情況太令人乏味,心理上無意識地認為睡著了就能避免。這種瞌睡是心理作用造成的。在不感興趣的會議或報告會上我們常常會看到這種情況。
第三種是無所事事、百般無聊時不由自主的瞌睡。野生動物在無須覓食、無須照看孩子、無所事事、周圍又安全無威脅時最容易發呆出神打瞌睡。對於生物而言,這種瞌睡是一種理想狀態,不僅保存了生物體內的能量,得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入眠,是維持生命的理想方式。發明家愛迪生愛打瞌睡的軼聞就是一例。他似乎總是在打瞌睡。拿破崙、丘吉爾也是充分利用點滴時間,外面戰火紛飛,卻能照睡不誤。
第四種就是失眠多夢引起的,老是想睡,可卻總是睡不著,這個跟人的生活、精神壓力有關,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自己就要注意放鬆自己了,不要還一個勁的讓壓力壓垮自己。我剛來威爾芙節能機油上班的時候也因為壓力過大而造成過失眠,這個很正常,我們樂觀對待就好了。
在睡眠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這些都不失為高效的睡眠方式。 從瞌睡姿態看得出睡眠的深淺下面我們討論瞌睡的姿態。想像一下在電車上打瞌睡的人的樣子。有的人全身搭靠在別人身上,有的人隨著車身搖晃時不時地晃著腦袋,也有的人挺直脊背閉目養神。為什麼打瞌睡姿勢各不相同呢?總體上,睡眠差別分種類差別和個人差別。馬站著睡覺,大象、長頸鹿也是以站立姿勢入睡。同為人類,有人睡覺時不表現出肌肉緊張,也有人睡覺時姿勢隨肌肉放鬆程度而放鬆。一般來說,隨著睡眠程度的加深,肌肉也逐漸放鬆。人類的睡眠從無雷姆睡眠的淺睡時段開始,這時肌肉的緊張程度還相當高。因此即使睡著了,姿勢仍保持原狀。在無雷姆睡眠的第一階段姿勢基本保持不變。到了第二階段,首先頭頸肌肉開始放鬆,於是腦袋開始前後左右地搖晃。隨著無雷姆睡眠的的繼續加深,腰部肌肉逐漸放鬆,無法保持坐姿,開始全身搖晃。再繼續深睡到雷姆睡眠階段的人不大見到,進行到這一階段,全身處於完全放鬆狀態,將從座椅上跌下來。如果瞌睡到從電車座椅上跌下來的程度的話,說明嚴重缺乏睡眠,人已處於完全無意識的深睡狀態。
打哈欠不是偷懶最後談談和瞌睡密不可分的哈欠。人們總是認為,打哈欠是瞌睡時的前兆,事實上打哈欠卻是高度緊張時或頭腦清醒時的產物。可以回憶一下打哈欠時的情況。是不是有既不是睡眠不足,也不是在睡覺時間卻哈欠連天的時候?在重要的會議期間或者與人會談時,越是這種似乎不應該打哈欠的場合,越是不自覺地想打哈欠?於是使勁地憋著,憋得眼淚都要流出來。引起哈欠的原因不是睏乏,而是緊張和壓力。身體通過哈欠提高緊張程度,使頭腦更清醒。那麼為什麼打了哈欠就會覺得更清醒了呢?我們知道,下巴是哺乳動物身體的重要部分,它的肌肉相當發達。通過收縮和擴張下巴肌肉,能夠向大腦輸送強烈的覺醒信號。因此,為驅除睡意,維持大腦高度的意識水平,身體自然產生哈欠的動作。動物在威脅敵人時會張大嘴巴,這動作也近似打哈欠時的動作。打瞌睡、打哈欠都是生理現象,我們應該學會正確對待。
E. 人為什麼會很困,每天都想睡覺…
1.壓力大
2.心理因素
3.睡眠
4.飲食
5.保養
中醫稱嗜睡為「多寐證」,其特點是:不論晝夜,時時欲睡,喚之能醒,醒後復睡。中醫認為嗜睡是陰氣太盛,陽氣虛弱以及脾虛等病因所致。中醫分兩型治療:
脾虛濕重型:主證為身體肥胖,胸悶,身重乏力,食慾不振,食後睏倦易睡,或大便溏稀及痰多,舌苔白膩。方用平胃散合三仁湯加減:蒼白術各10g,厚朴6g,陳皮6g,豬茯苓各12g,苡仁15g,制半夏10g,砂蔻仁各6g,炒三仙各10g,滑石10g,貝母10g,木香6g,車前草15g。
陽氣虛衰型:年老體弱或久病之後,神疲乏力,食慾不振,懶言多汗,畏冷肢涼,舌苔白潤。方用附子理中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制附子6g,黨參15g,白術10g,乾薑6g,黃芪15g,當歸10g,升麻6g,陳皮6g,柴胡10g,炙甘草5g,炒三仙各10g。
並可用針灸或耳針等綜合治療之。
西醫認為老年人嗜睡,多見由腦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腦供血不足而缺氧所致。關於中風的腦血管意外及高熱昏迷等嗜睡,不屬此范圍,所以不在此討論。下面談談動脈粥樣硬化:人身的大小動脈,隨年齡的增長而動脈內逐漸有膽固醇等脂質沉積在動脈壁上,形成粥樣斑塊,使動脈管腔變小,血流不暢,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1)腦動脈硬化時,易引起嗜睡、頭暈,病程久了,腦動脈進一步硬化,可引起中風(腦血栓等),有的可成痴獃等。
(2)表現在心臟方面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冠心病(如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3)腎動脈硬化者,可引起腎功能不全。
治療:軟化血管(包括降脂、活血等)。中葯:川芎10g,赤芍10g,丹參15g,三七粉(沖)2g,制首烏15g,澤瀉15g,茺蔚子15g,黃精15g,虎杖15g,桑寄生15g,決明子12g,山楂15g。
成葯:復方丹參片:每日3次,每次3片。丹七片:每日3次,每次3片。活血通脈片:每日3次,每次5片。上葯的一種,並配合愈風寧心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同服。
飲茶:因茶葉中含茶色素,軟化血管,並有興奮、提神作用,所以可常泡濃茶飲之。
西葯:心腦康:有降血脂、軟化血管作用,每日3次,每次2~4粒。腦心舒:也有降血脂及軟化血管的作用,每片10mg,每日3次,每次2~3片。血脈寧:也是降血脂及軟化血管葯,每片250mg,每日3次,每次3次,每次1~2片。彈性酶片:為降血脂軟化血管葯,每片10mg,每日3次,每次1~2片。
嗜睡症
嗜睡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這些睡眠階段會經常發生,且易發生的時間不合適宜,例如當說話、吃飯或駕車時。盡管睡眠可以發生的任何時間,但最常發生的是在不活動或單調、重復性活動階段。
嗜睡通常最初發生在15~30歲的年齡段,但也有的人出現嗜睡現象的時間比較早或比較晚。一旦出現嗜睡的現象,它會伴隨你終生。男人和女人受影響的程度一樣。
嗜睡的最初症狀通常是白天時感到很嚴重的睡意。然而,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確診病人的確患有這種疾病,因為引起白天睡意過多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都能產生這種症狀。
症狀
醫學將嗜睡用四種主要症狀進行了定義,這四種症狀被稱為嗜睡四分體:
白天睡意過多——這種症狀始終存在,而且通常最為明顯。
猝倒——猝倒是指肌肉品質的突然或暫時性消失,這引起了頭部或身體在沒有喪失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癱瘓。它可以持續幾秒鍾或幾分鍾。輕微症狀表現為含糊不清的語言或口吃、眼皮下垂或手指無力拿不住東西。嚴重的猝倒會引起膝蓋彎折,使人虛脫。大笑、興奮或生氣是引起猝倒的典型性原因。肌肉品質的突然放鬆可能是大腦突然進入REM睡眠的結果。有嗜睡病的患者中有猝倒現象的不到一半。
睡眠癱瘓——所謂睡眠癱瘓就是當人入睡或要醒來時暫時不能運動。它只持續幾分鍾。和猝倒類似,睡眠癱瘓可能也與REM睡眠和清醒狀態之間的過渡不充分有關。睡眠癱瘓與幻覺有關。
催眠性幻覺——是指精神、夢境般的影像,通常很恐怖,常見於入睡時或發生睡眠癱瘓前。
大約有90%被確診為患有嗜睡病症的人至少不存在以上症狀中的一種。具有這四種症狀的人不到一半。
通常這些症狀對青少年或剛成年的人來說在此之前並無病例。患有嗜睡的人會抱怨感到疲勞、工作、學習和社交關系的表現不佳。白天過度的睡意會使人喪失能力,大大降低生活質量。記憶力下降、視覺障礙可能尤為使人感到不安。
一半以上患有嗜睡的人都會記憶力下降或發生記憶中斷,這是由闖入清醒狀態的「微睡眠」引起的。在這些階段中當行走或駕車時他們會不知所措,胡說或胡寫,放錯東西或撞上東西。代表性的是他們在這些階段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事後記不清發生的事。
F. 為什麼人中午睡兩個小時就不會困了,而晚上要睡七八個小時,但還是會困
「小暑」節氣,風中攜著熱浪,暑氣節節上升,顆顆汗珠往外冒。從小暑到大暑再到立秋的一個月的時間內,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這不,杭州一跨進小暑的門檻,氣象台就預告說杭州「出梅」了。這意味著我們將正式迎接高溫來臨。炎熱夏季,氣溫較高。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和學習,人體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腦力。吃過午飯後,一定要躺在床上睡上一會兒,緩解一下疲勞,補充一下體力,這樣才會有更充足的體力和精神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那麼,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午睡時間,使午睡睡得更健康、最科學?
午睡有什麼好處
專家介紹說,夏季正午時分,烈日當頭,太陽像火球一樣灼熱,由於周圍環境氣溫高,皮膚的血管往往容易擴張,血液大量集中於皮膚,引起體內血液分配不平衡,尤其是腦子方面的血液減少,從而發生一時性的腦供血相對不足現象,使人感到提不起精神來,昏昏欲睡。因此午睡顯得至關重要。
消除疲勞,恢復精力。上午,人的精力總是比較旺盛的,這是因為經過了一夜休息,內部機能獲得了休整,前一天的疲勞消失了。但是工作或學習一個上午以後,由於體力和腦力的高度集中和緊張,新的疲勞又產生了,並且人體內的熱量也有很大的消耗,這時候生理機能除了要求補償消耗掉的熱量外,也要求能夠適當地消除疲勞,恢復精力,以便下午更好地進行工作和學習。
補充睡眠,消暑解熱。夏天日長夜短,天氣炎熱,早上鳥鳴蟬噪,夜間蚊叮蠅爬,加之暑熱襲人,人們夜間入睡遲,早上醒得早,不僅睡眠時間短,而且睡眠質量也不高,這就更需要通過午睡來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況且,由於中午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人的中暑大多發生在中午前後,此時若能來個午睡,放鬆靜養一下,會降低中暑的發病率。
增強體力,改善功能。午睡雖不是主要睡眠,且時間短暫,但它所產生的效應卻不容忽視。午睡不但有利於補足必需的睡眠時間,使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並對改善腦部血供系統的功能、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時午睡還具有增強機體防疫功能的作用。此外,午睡還可減少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病機會。
保護大腦,緩解緊張。當睡眠時,不但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受到保護抑制,得到休息,同時身體各部分也得到一個全面的休息,全身肌肉鬆弛了,因活動而消耗的體力就可以逐漸恢復過來,身體內部的各種器官就可以平靜更有規律地工作。
如何午睡更健康
據有關調查顯示:只有近三成的人有定時午睡的習慣,而這些人中,又有80%的人因睡姿不當、睡眠時間失度而使午睡質量大打折扣;另有過半數的人認為,午睡可有可無,實在太困時才敷衍了事。由於夏季正午時分氣溫較高,在人體的降溫排汗過程中,皮膚毛細血管擴張,體內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滯留外周,大腦血液供應相對不足,再經過一上午的繁忙工作和學習,普遍會感到疲乏和精神不佳。如果午飯後正確午睡,會對身體進行及時的調整,對下午的工作和學習都是十分有利的。那麼,如何午睡更科學、更健康呢?彭石林主任告訴大家要注意以下幾點:
睡前不吃油膩食物,不吃得太飽。油膩食物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狀動脈病變,加重胃消化負擔,影響午休質量。
睡覺時應墊上枕頭,這樣可以減少心臟壓力,防止打鼾,並有助於胃腸功能。
午睡姿勢宜平躺仰卧或側卧為佳。
把握好午睡時間長短,可隨夜晚的睡眠狀態及上午工作的勞累程度而定,一般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時間睡得太長由於進入深睡眠,醒來後會感到頭部昏沉。
醒後輕度活動,午睡後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以補充血容量,稀釋血液黏稠度,不要馬上從事復雜和危險的工作。
避免受較強的外界刺激,因入睡後肌肉鬆弛、毛細血管擴張、汗孔張大,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還要注意免受風寒,避免空調電扇直接吹向身體。
不要坐著或趴著打盹,伏案午睡和坐著打盹會減少頭部供血,使人醒後出現頭昏、眼花、耳鳴等大腦缺血缺氧的症狀,時間長了還可引發脊柱變形、腰肌勞損等。有的人用手當枕頭,趴在桌上午睡,這樣會使眼球受壓,還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也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雙臂、雙手發麻刺痛。
午睡不能隨便在走廊上、樹陰下、草地上、水泥地上就地躺下就睡,也不要在風口處睡。因為人在睡眠中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減退,重者受涼感冒,輕者醒後易造成身體不適。
但是,由於夏季正午時分氣溫較高,在人體的降溫排汗過程中,皮膚毛細血管擴張,體內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滯留體表,大腦血液供應相對不足,再經過一上午的緊張工作和學習,人們普遍會感到疲乏和精神不振。如果午飯後正確進行午睡休息,會對身體進行及時的調整,對人的健康以及工作和學習都是十分有利的。
G. 每天睡很長時間還是覺得困,怎麼回事
從晚上10點到早上7點都是身體重要臟器活動排毒時間,晚上不按時睡覺,白天補再多也沒用。
睡午覺的話最好在11點到下午1點之間,才符合身體規律。而且午睡時間不宜太長,如果超過了1個小時,就容易越睡越困。而且睡眠時間太多,睡覺起床以後會覺得渾身無力、精神睏乏,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來。
說道三餐按時吃,如果你早上11點半才醒的話,你的早餐是在夢里吃的么。。。。。
容易犯困除了與作息不規律有關以外,還和身體素質與精神狀態有關。
體虛、挑食(或飲食過於單一)、缺乏運動,坐、躺太久都會引起精神不振,容易困覺。
如果沒有運動習慣的話,可以先選擇跳繩、散步、沒事踢踢腿彎彎腰什麼的,睡前仰卧起坐10~20個也不錯。等一段時間,再進行打球、跑步之類耗體力運動。
其實還有很多別的因素,這兒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