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為什麼會辣眼睛
❶ 霧霾對眼睛的傷害大嗎
是有危害的
我們都知道,霧霾含有粉塵,顆粒物以及二氧化硫等對身體有危害的物質。吸入身體里都會造成肺的損傷,那麼和我們的眼球接觸過後也是有損害的。
霧霾空氣中的粉塵顆粒接觸到我們的眼球之後,會對我們的眼睛產生刺激性,導致炎症的發生,造成眼乾眼澀,畏光,還有有些癢等症狀。對於本身就有眼部疾病的患者,霧霾於眼球的接觸會導致疾病病情的增加。
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研究出來霧霾對於我們的眼睛到底會造成怎樣的危害,但是我們的預防措施還是要到位的,畢竟如果真的等研究出來了以後,就已經對身體造成了危害,這時候不是就晚了嗎。
❷ 霧霾對眼睛有哪些傷害,我們該如何保護眼睛
隨著冬季而來的,除了寒冷,還有霧霾。面對霧霾的侵襲,很多人都戴起了口罩,開啟了空氣凈化器,為呼吸系統的防護做足功課。但是我們身體的另一個器官——眼睛的防護卻容易被忽視。

4.如果幹澀、疼痛、流淚等症狀持續出現或加重,要到正規醫院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人工淚液緩解症狀,切忌不要隨意購買眼葯水,因為空氣污染成分非常復雜,每個人病因可能有所不同,隨意使用眼葯水,有可能會葯不對症,反而對眼睛造成傷害。
❸ 霧霾天氣的危害是什麼
霧霾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因為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並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主要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污染物,最後
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濛蒙的。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北京監測的是PM10,也就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單位的班車,以及大型運輸卡車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
其次是北方到了冬季燒煤供暖所產生的廢氣。
第三是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製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第四是建築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象稱為霧(Fog);而將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這種現象稱為輕霧或靄(Mist)。形成霧時大氣濕度應該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由於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系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mái),也稱灰霾(煙霞)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稱煙霞(Haze)。
霾與霧的區別
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一般相對濕度小於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於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厚,可達1-3公里左右。霾與霧、雲不一樣,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出現霧時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霧有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較常見或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於1KM。當有效水平能見度1-10KM時稱為輕霧。
「『霧』和『霾』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系統監測室高級工程師孫冷指出,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城市裡大樓越建越高,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於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
——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這種高空的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制,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
危害區分
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並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其實霧與霾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有很大差別的。譬如:出現霧時空氣潮濕;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乾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於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於10KM的空氣混蝕的現象。符號為「∞」。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當氣團沒有大的變化,空氣團較穩定時,持續出現時間較長,有時可持續10天以上。由於陰霾、輕霧、沙塵暴、揚沙、浮塵、煙霧等天氣現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極微細的塵粒或煙粒等影響致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於10KM。有時使氣象專業人員都難於區分。必須結合天氣背景、天空狀況、空氣濕度、顏色氣味及衛星監測等因素來綜合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結論,而且霧和霾的天氣現象有時可以相互轉換的。
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後對人體有害,嚴重會致死。
自我防護
1、霧霾天氣少開窗
霧霾天氣[2]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最好等太陽出來再開窗通風。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粉塵顆粒進入體內。口罩以棉質口罩最好,因為一些人對無紡布過敏,而棉質口罩一般人都不過敏,而且易清洗。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
3、適量補充維生素D
冬季霧多、日照少,由於紫外線照射不足,人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還會產生精神懶散、情緒低落等現象,必要時可補充一些維生素D。
4、飲食清淡多喝水
霧天的飲食宜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5、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霧霾天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殺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霧天最好不出門,更不宜晨練,否則可能誘發病情,甚至心臟病發作,引起生命危險。專家指出,之所以說霧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險天」,是因為起霧時氣壓低,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們很容易感到胸悶,早晨潮濕寒冷的霧氣還會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同時,霧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體弱者,不宜在霧天出門,更不宜在霧天晨練,以免發生危險。[3]
解決方式
2013年1月15日中國科協組織召開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說,出現如此嚴重霧霾,最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的增加;其次是大氣自凈能力衰減。原本污染物排放到大氣後,在一定限度內,大氣可通過本身的物理、化學反應,把污染物稀釋和消化掉,使大氣質量達標。「北京三面環山,每年有1/3時間,氣象條件非常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也就是說,在1/3的氣象條件下,北京非常容易形成重污染天。」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認為,通過人工降雨、消霧或刮大風來消除污染「既不經濟也不現實」。他表示,根據已有的科技水平,人工降雨消霧都只能在局部的很小范圍內進行,並且時間短暫,效果也不明顯。「況且,動輒數千萬的花費也難以承受。」
「減少污染源,削減大氣污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王庚辰說。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說,據《關於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在重點排減企業中,北京共有58家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污染源;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負荷,減少污染供需,實現30%以上的污染減排;強聯水泥、平谷水泥二廠等均實現全部停產,水泥行業也實現了30%以上的減排任務。[4]
霧霾天該如何護膚
做隔離霜:
[5]出行的時候雖然紫外線比較弱了,但是由於霧霾的到來就有讓隔離霜派上用場了,出行的時候一定要塗上隔離霜,而且到中午休息的時候還要洗掉隔離再次塗抹,這樣既可以減輕肌膚的負擔又可以郵箱的防止霧霾組成物質被肌膚吸收。
多做清潔:
因為肌膚表面的毛孔本身就是比較小的護膚窗口,但是由於霧霾的顆粒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質緊膚肌膚內部這會讓肌膚背部發生反應生成異色物質是小,還有可能讓肌膚從深處受到損害。所以一定要多做清潔。(這里提醒大家每次清潔之後定要做隔離)。
增加抵抗力:
固體顆粒我們可以在肌膚表面阻止,但是二氧化硫與二氧化氮是氣體形式的,又加上我們的肌膚毛孔也是供氧呼吸的一部分,所以很難阻止,但是我們會發現給肌膚很好的營養成分,這樣讓肌膚適當的增加抵抗力,這樣不管是什麼物質都可以再肌膚內部打包排出來。(所以這段時間清潔很重要)。
補水抗霾:
一定要做好補水,只有做好補水肌膚表面的皮脂膜才能高效率的地址各種對肌膚傷害的環境,所以每次清潔之後首先補水護膚簡單做完之後再是隔離(切記霧霾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因為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並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主要組成,前兩者為氣態污染物,最後
一項顆粒物才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濛蒙的。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為PM,北京監測的是PM10,也就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大型車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單位的班車,以及大型運輸卡車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
其次是北方到了冬季燒煤供暖所產生的廢氣。
第三是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製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第四是建築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象稱為霧(Fog);而將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這種現象稱為輕霧或靄(Mist)。形成霧時大氣濕度應該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由於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系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mái),也稱灰霾(煙霞)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稱煙霞(Haze)。
霾與霧的區別
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一般相對濕度小於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於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厚,可達1-3公里左右。霾與霧、雲不一樣,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❹ 霧霾導致眼睛疼怎麼辦
問題分析:
你好,可能是由於空氣不幹凈對眼睛造成了影響
意見建議:
建議到正規醫院眼科咨詢一下情況,用煮過的熱毛巾熱敷眼睛。也可以適當用點眼葯水緩解一下不適,但是不可長期使用
❺ 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形成原因編輯
環境因素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出現霧時空氣相對濕度常達100%或接近100%。霧有隨著空氣濕度的日變化而出現早晚較常見或加濃,白天相對減輕甚至消失的現象。出現霧時有效水平能見度小於1KM。當有效水平能見度1-10KM時稱為輕霧。
『霧』和『霾』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系統監測室高級工程師孫冷指出,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
城市裡大樓越建越高,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於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
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這種高空的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制,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機動車輛猛增,導致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
實際上,家庭裝修中也會產生粉塵「霧霾」,室內粉塵彌漫,不僅有害於工人與用戶健康,增添清潔負擔,粉塵嚴重時,還給裝修工程帶來更多的隱患。
機動車尾氣
機動車尾氣的排放是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么?機動車的尾氣是霧霾顆粒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數據顯示,北京霧霾顆粒中機動車尾氣佔22.2%,燃煤佔16.7%,揚塵佔16.3%,工業佔15.7%。但隨著汽車技術進步以及油品質量的上升,環境管理者發現機動車尾氣對霧霾天氣形成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作為一些汽車擁有量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舊需要控制機動車排放標准,避免霧霾天氣的形成。[1]
氣候
從中國氣象局2013年2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入冬以來,中東部大部地區霧霾頻發,霧霾日數普遍在5天以上。氣象專家表示,造成霧霾天氣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1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較常年偏弱,風速小,中東部大部地區穩定類大氣條件出現頻率明顯偏多,尤其是華北地區高達64.5%,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層積聚,從而導致霧霾天氣多發;
二是我國冬季氣溶膠背景濃度高,有利於催生霧霾形成;
三是霧霾天氣會使近地層大氣更加穩定,會加劇霧霾發展、加重大氣污染。霧霾天氣形成既受氣象條件的影響,也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增加有關,建議進一步加大大氣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多部門會商聯動,完善靜穩天氣條件下大氣污染物應急減排方案,以防範和控制重污染天氣的出現。
據悉,入冬以來,河北南部、北京、山西東部、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大部、廣東西部、廣西東部及四川和雲南局部等地有10~20天,其中江蘇大部在20天以上。相比於常年同期,河北南部、北京、天津、山東、河南北部、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廣東、廣西東部等地偏多在1天以上,其中北京、天津、安徽大部、上海等地偏多3~8天,山東北部、安徽東北部、江蘇大部、浙江北部及廣東南部偏多超過8天。華北南部及江蘇中部、四川東部、重慶西南部、貴州西部等地有8~15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河北南部、山東西北部、四川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5~12天能見度不足500米。[4]
8危害編輯
上呼吸道感染
持續的霧霾天氣籠罩著全國10餘個省份,霧霾天氣,空中浮游大量塵粒和煙粒等有害物質,會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傷害,空氣中飄浮大量的顆粒、粉塵、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體吸入,就會刺激並破壞呼吸道黏膜,使鼻腔變得乾燥,破壞呼吸道黏膜防禦能力,細菌進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支氣管哮喘
霧霾天氣時,大氣污染程度較平時重,空氣中往往會帶有細菌和病毒,易導致傳染病擴散和多種疾病發生。尤其是城市中空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毒性,將會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和健康。霧霾天氣時,空氣中漂浮著粉塵、煙塵,塵蟎也可能懸浮在霧氣中,支氣管哮喘患者吸入這些過敏原,就會刺激呼吸道,出現咳嗽、悶氣、呼吸不暢等哮喘症狀。
結膜炎
專家介紹,霧霾天空氣中的微粒附著到角膜上,可能引起角、結膜炎,或加重患者角膜炎、結膜炎的病情。角膜炎、結膜炎患者明顯增多,有老年人、兒童,同時也有整天對著電腦的上班族。人們出現的情況大致一樣:眼睛干澀、酸痛、刺痛、紅腫和過敏。
小兒佝僂病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已用一年時間,開展了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
初步研究發現:霾天氣除了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氣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些間接影響。霾的出現會減弱紫外線的輻射,如經常發生霾,則會影響人體維生素D合成,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並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
致癌
華東最小肺癌患者年僅8歲 霧霾天導致肺癌
根據醫院統計,肺癌患者的增長人群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但是最近幾年,增長率最快的是3到50歲的人群。華東地區肺癌最小的患者僅8歲,發病是跟空氣中的PM2.5有關。這名8歲女童患肺癌的原因是家住在馬路邊,由於長期吸入公路粉塵,才導致癌症的發生。霧霾主要是因為PM2.5會沉積在肺部引起炎症,從而引起一些惡性病變。
肺癌的潛伏期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表示,肺癌的潛伏期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小年齡的孩子患肺癌,很可能和遺傳因素、基因突變有關。不過,和成人相比,兒童的身高決定了其受汽車尾氣以及馬路粉塵的影響確實更大,這是得到醫學界共識的。因為兒童的呼吸帶正好處於尾氣高度附近,同時,兒童單位體重的呼吸暴露量比大人高,導致其易感性更高,所以受尾氣、霧霾等污染氣體的影響更大。再加上兒童的身體各器官沒有發育完全,污染氣體侵襲造成的傷害也更大。
影響生殖或致胎兒畸形
日前,中國社科院聯合中國氣象局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報告稱霧霾天氣影響健康,除眾所周知的會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等,還會影響生殖能力。這一說法引發網友熱議。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研究團隊對上海男性不育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證實,環境日趨惡化,男子精液質量每況愈下。在上海各大醫院的生殖門診里,男性因無精、少精、弱精、精子畸形導致不育的越來越多。不孕不育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位疾病,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
與此相對,國內外很多數據顯示,環境因素可能造成不孕不育。加拿大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工作人員將同時生出來的老鼠分別放在城市和鄉村喂養。結果發現,城市裡的老鼠活得短,生育能力下降,而在鄉村中成長的老鼠不僅壽命長,生育能力也很強。據專家介紹,霧霾中PM2.5小顆粒,不光是粉塵,還有煙塵,包括汽車尾氣、工業排放的廢氣等,這些物質都含有很多環境污染毒素,學術統稱為環境污染雌激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吸收侵入人體。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郭應祿表示,即使有影響也不會太大,目前來看,霧霾對人類健康最直接的危害主要還是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那麼要如何降低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專家建議,市民在霧霾天應減少出門,家中門窗緊閉時可用空氣凈化機凈化空氣;霧霾天出門時盡量戴有特殊功能口罩;在保持營養攝入均衡的前提下多食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富含花青素的葡萄籽、含蘿卜硫素的花菜、含蕃紅素的番茄等[5]。
--來自網路
❻ 霧霾天氣空氣辣眼睛是怎麼回事
你好,
1,那應該是有害物質在損傷眼睛。
2,應盡量減少外出或保護好眼睛再外出,以減少對眼睛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