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海桐多為什麼顏色
㈠ 海桐和光葉海桐的區別
海桐和光葉海桐在葉子形態、葉片顏色、莖和樹皮以及生長環境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首先,葉子形態方面:
海桐的葉子通常呈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邊緣帶有細齒,葉面保持光滑。
而光葉海桐的葉子則是卵形或橢圓形,邊緣鋸齒狀,葉面具有光澤。
其次,葉片顏色有別:
海桐的葉片呈現出深綠色,葉面相對較光滑。
光葉海桐的葉片則為暗綠色,葉面更加有光澤。
再者,莖和樹皮的特徵不同:
海桐的樹皮呈現灰褐色,樹干表面常有縱向裂紋。
光葉海桐的樹皮則是灰色至灰褐色,樹干表面相對較為平滑。
最後,生長環境各異:
海桐能夠適應多種生長環境,包括山區、平原和河流沿岸等。
光葉海桐適應性相對較弱,更傾向於在濕潤環境中生長,如溪流旁邊或山坡上。
㈡ 光葉海桐葉光葉海桐葉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
【拼音】Guānɡ Yè Hǎi Tónɡ Yè
【英語】Leaf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
【別名】一朵雲葉
【來源】葯材基源:為海桐花科植物光葉海桐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曬干研粉用。
【原形態】光葉海桐,常綠灌木,高2-3m。上部枝條有時輪生,全株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葉片薄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6-10cm,寬1-3.5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呈楔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邊緣略呈波狀;中脈突出明顯。傘形花序1-4枝,生於小枝頂端,通常具花6-13朵;花黃色,徑約7mm;花梗長10-15mm,光滑;花萼基部聯合,5裂,裂片廣卵形,長2mm,光滑,邊緣有毛;花瓣5,分離,倒披針形,長8-10mm;雄蕊5,與花瓣互生,長4-7mm;子房長卵形,無毛,花柱長3mm,柱頭略增大。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2-2.5cm,3瓣裂,每瓣有種子約6顆,果皮薄,革質。種子大,近圓形,長5-6mm,紅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林間陰濕奪、山坡、溪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消腫解毒;止血。主毒蛇咬傷;癰腫瘡癤;水火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末撒。
【附方】1、治毒蛇咬傷,瘡癤腫毒,過敏性皮炎:鮮一朵雲葉搗爛外敷或煎水洗。2、治外傷出血:一朵雲葉研粉外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