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畫印章是為什麼顏色各一
A. 為什麼我收藏的書法印章是黑色的
印泥的品種很多,紅色的一般分硃砂、朱膘、廣嫖等,還有深褐色的仿古印泥和黑色、白色、藍色、綠色等印泥,除紅色印泥外,其他顏色的印泥作為特殊場合用外,一般較少用。
你收藏的書法印章是黑色的,就是特殊印泥的一種。
B. 書法作品落款印章有什麼講究用陽文還是陰文
一、書法作品章有陰文(字為空白)和陽文(字為紅色),印章的字體必須為篆體。落款一般用陰文印,如落款要蓋兩個印的話應是先陰後陽。
二、書畫上的印章,主要分為三類:作者本人的印章;題跋人的印章;收藏、鑒賞人的印章。在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為三個方面:姓名、字型大小、齋館、堂號印;閑文、吉語、警句印;收藏、鑒賞印。
三、姓名、字型大小印,一般蓋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齋館、堂號印,一般蓋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蓋在右上角。閑文、吉語、警句印,一般蓋在書畫的左右下角,作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收藏、鑒賞印,一般蓋在書畫的左右下角空處,或無礙書畫作品本身的空白處,也可以蓋在書畫以外的裝裱上。
四、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姓名有連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題款用章,以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則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
五、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凡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給卑幼,用別號章即可。反之,則貽笑大方。現代書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的形狀以「方形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2)古字畫印章是為什麼顏色各一擴展閱讀
一幅名家的書畫作品,其印章也應該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則有贗品的可能。印章的藝術水平,主要從書法、章法、刀法上來辨別,特別是文字上不能有錯誤,一個著名的書畫家,是不可能經常出現寫錯字,用錯字的現象。
鑒別印章還要看印泥的色澤,一幅古畫印章的顏色,雖然可能是鮮艷的,但它還會有飽經歲月,歷盡滄桑的變化,顏色會變得渾厚而沉著,印泥由硃砂製成,硃砂顏色穩定,但歷久的印跡也會發生一些變化,雖然變化很小。黃金性能是穩定的,但新製品的黃金與傳世多年的黃金還是會有所不同。所以古代書畫上印章的色澤不可能與現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澤相同。
一幅好的畫,從藝術上來說,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畫的本身,如風格、構圖、筆墨、色彩。二是落款,如位置、字體、大小,與畫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書法水平。三是印章,如風格、大小、流派、陰陽文印章的搭配、蓋印的位置、文字的正確與書畫的統一。
自明清以來,印章作為書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定式。一個全面的畫家,應該有書畫的理論,通曉書法、畫法、篆刻,而且具有嫻熟的技法。
一些著名的畫家即是這樣,如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吳昌碩、趙之謙、高鳳翰等。他們不僅精書畫,而且自己也會治印,由此他們使用的印章更能與自己的繪畫作品相配合,達到更完美的和諧、統一。
C. 古代為什麼會有藍色和黑色的印章呢
相信以當時的技術知識有關,
黑、藍、黃都可以從天然物提取,沒有太多的考慮
D. 古代印章有怎樣的講究
印章,亦稱圖章,用作印於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不沾顏料、印上平面後會呈現凹凸的稱為鋼印,有些是印於蠟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蠟印。製作材質有 金屬、木頭、石頭、玉石等。
印章的類別很多,歷史也很悠久,下面就說說幾種印章的種類:
1、戰國古璽
廣義地說是漢至魏晉時期的官印的統稱。印文與秦篆相比,更為整齊,結體平直方正,風格雄渾典重。西漢末手工業甚為發達,所以新莽時代,(「新」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為精美生動,漢代的印章藝術登峰造極,因而成為後世篆刻家學習的典範。兩漢官印以白文為多,皆為鑄造。只有少數軍中急用和給兄弟民族的官印鑿而不鑄,這在後面還要介紹。
4、漢私印
漢私印即為漢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數量最多、形式最為豐富的一類。不僅形狀各異,朱白皆備,更有朱白合為一印,或加四靈等圖案作為裝飾的,進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帶鉤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還加上吉語、籍貫、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輔助文字,鈕制極為多樣,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兩漢私印仍以白文為多,西漢以鑿印為主,東漢則有鑄有鑿。
5、將軍印
將軍印也是漢官印中的一種。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軍中急於臨時任命,而在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成的,所又稱"急就章"。將軍印風格獨特,天趣橫生,對後的藝術風格有很大影響。漢代的將軍用印,普通都不稱"印"而叫做"章",這是軍印的一大特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章
E. 古代字畫上為什麼有很多圖章都是些什麼人的圖章為什麼要在人家的作品上蓋章
分2種情況:
1:作者的章:通常有引首(形狀多為隨形的)、和落款(通常為正方形)。這是堅定作品真偽的一個重要依據。引首章的內容比較隨便,如作者的號、書齋名稱……,落款章一般為作者的名字,通常為「XX之印」、「XXX印」等,陰文、陽文都可以,有的畫作中作者在毛筆的提款中署上了自己名字的名(2或3字),而用一個章(印文就一個字)表示自己的姓。
2:收藏、鑒賞章:這件作品在表示各個時期流傳的經歷,如果被眾多歷史上的著名畫家、收藏家收藏過,基本可以肯定這件作品的真實性,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中國畫裝裱時可以把名人的鑒賞章裱在後面,一定要小心。所以鑒定時不能僅僅依靠印章。而歷代皇家收藏的作品一般有皇帝的鑒賞專用章,加蓋這些章的位置是有規范要求的。
F. 古代字畫上的印鑒為什麼不會褪色
在一些古代字畫中,盡管由於時間太久或者保管不善,使得畫的顏色起了變化,或紙張發黃變脆,但是留在字畫上的作者的印鑒,總還是那般鮮艷紅潤。有趣的是,質量較好的紅色的印泥無論是薄薄的印在字畫上,或者藏在印色盒裡,即使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仍舊是「面不改色」,紅艷可愛。
紅印泥不褪色的秘密在哪裡呢?
你先看看紅印泥是怎麼做出來的。它是用紅色的硃砂和植物油拌勻,加入某些纖維性填料做「筋骨」就成了朱紅的印泥。
硃砂就是硫化汞,它是一種鮮紅色的礦物。紅印泥所以那樣鮮艷完全是硃砂的功勞。
畫上的顏色容易褪色,主要是顏料的分子和空氣中的氧「結」了「親」,變成了氧化物的緣故。硫化汞卻不喜歡和氧打交道,始終保持它原來的面貌,所以紅印泥「臉」色也經久不變。
G. 書法作品印章有什麼講究
書法作品印章有什麼講究
書法作品印章有什麼講究,書法加蓋印章根據書寫的文字內容,書寫的字體風格,書寫的尺幅大小以及字體的大小來靈活處理安排。印章是很有講究的,你知道書法作品印章有什麼講究嗎
書法作品印章有什麼講究1
1、大小適宜
印章大小,應與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應與題款字相等為宜,小一點亦可,不能大於題款字,大則不雅。如若款字細小,紙地逼仄,可用小聯珠印,自顯周到。一幅作品鈐用大小不一的兩枚印章時,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穩,避免頭重腳輕之弊。倘屬幾人合作,幾人印章大小亦應相當。
2、數量宜少
鈐印數目,古喜單數。有鈐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蓋取奇數,其扶陽抑陰之意乎。」印數不宜多,過多則易雜亂,甚至喧賓奪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數印,需擇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當
鈐印,要慎視位置。一幅作品,總有虛實、疏密之處。密處不夠緊湊,可用印章補之;疏處如覺空盪,可借印章充實,宛如挪動小小的「秤砣」,使畫面均衡熨貼。
款尾姓名、字型大小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題款下留有空白,則鈐在署款之下;若無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適當間隔,既忌擁擠,亦防鬆散。一幅作品同時鈐用引首章和壓角章,忌排放在一邊。壓角章宜放在左下角,與引首章成對角之勢。
4、輕重權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較輕,白文印份量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鈐朱文印,保持兩者和諧一致;墨色濃重之作,宜鈐白文印,使紅彤彤的硃色與烏黑的墨色產生強烈對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鈐用數印,印色應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變化,又協調一致。
5、風格一致
印章的風格,應與書法作品欣賞的書體,風格相協調一致。如單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鈐蓋在工整秀麗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書法作品,不宜鈐蓋娟秀工麗的鐵線印章,否則,便格格不入,直接影響書法作品的.藝術效果。
鈐用閑章,不僅要注意使其內容與作品正文渾然一體,不可違悖,而且應注意保持印章內容與風格的協調一致,如「祖國河山」印不能刻得支離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纖細無力。如此等等。
書法作品中使用印章的目的
1、豐富畫面,均衡構圖。
2、補充、豐富款題內容。
3、印章本身的藝術魅力。
4、有利於鑒賞、收藏。
書法作品印章有什麼講究2
一、書法印章有什麼講究
1、大小適宜 :印章大小應與作品幅式大小相匹配,以與題款字相等為宜,小一點亦可,大則不雅。當一副作品使用了兩枚大小不一的印章時,為避免頭重腳輕,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穩。若為幾人合作的書法作品,幾人的印章大小亦應相當。
2、數量宜少 :鈐印數目,古喜單數,印數不宜多,過多則顯雜亂。若一副作品用數印,為避免雷同,應擇不同形式的印面。
二、常用的書法印章有哪些
書法作品上常用的幾種印章包括:姓名章、閑章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攔腰章、、鑒藏章等。
1、姓名章 :題款署名用章,是書法作品必不可少的印章,蓋在落款的最尾處。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和白文陰文、兩種。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
2、閑章: 又稱「布局章」,具有破形、提升、調整等作用,分為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和攔腰章。
1、引首章 :又稱「隨形章」,蓋在書法作品右上部分,一般不宜為方形,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
2、攔邊章: 指蓋在書法作品一邊的章,起攔邊聚氣的作用。
3、壓角章 :蓋在書法作品的邊角,緊貼邊角起「攔邊封角」、「補充空虛」和調整穩定畫面的作用。
4、攔腰章: 若僅在右上方蓋一枚引首章,中間則顯得太空,這時可加蓋攔腰章,其內容多為書者的籍貫,亦可用書家生肖肖形印,常用於長幅作品如條幅。攔腰章應小於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蓋在一條直線上。
3、鑒賞章: 鑒賞收藏者用章。為了不污損文物,這類印章往往是朱文,刻得很細、很精巧。
書法作品印章有什麼講究3
1、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號、雅號之類的章,這種章都是落款的最尾處蓋,表示這幅作品的出處。
通常只蓋一個,「某某之印」「某某」,或只是名,沒有姓,或筆名,總之往往只蓋一個。也有姓是一個章,名字是一個章的,不過很少。
2、有些水準的作品就要用到閑章,也就是不是為了標識作者身份,而以布局裝飾為作用的章。比如起首章,通常蓋在作品左上角,作為整體布局裝飾,破除太嚴肅作品的死板格局等。
剛開始學,只要姓名章就夠了,等學到一定程度再學習怎麼蓋閑章即可。
3、鑒藏章是鑒賞收藏者用章。據載,鑒藏章亦始於唐,宋以後盛行。唐太宗自書「貞觀」二字作連珠印,唐玄宗作「開元」二字連珠印,皆用於御藏書畫。後來鑒藏名稱頗多,如收藏,珍秘、審定、鑒賞、過目等。
鑒藏用章,應視字畫之大小,以不損字面與畫面為要。有些鑒藏者為了自己流芳千古,蓋章時往往破壞畫面,這是要注意防止的。
印章真偽辨別:
1、所需鑒別的印跡,只要與已知真跡印章大小一致,印文的文字筆畫位置一致,基本上就可以了。
2、一幅名家的書畫作品,其印章也應該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則有贗品的可能。印章的藝術水平,主要從書法、章法、刀法上來辨別,特別是文字上不能有錯誤,一個著名的書畫家,是不可能經常出現寫錯字,用錯字的現象。
3、鑒別印章還要看印泥的色澤,一幅古畫印章的顏色,雖然可能是鮮艷的,但它還會有飽經歲月,歷盡滄桑的變化,顏色會變得渾厚而沉著,印泥由硃砂製成,硃砂顏色穩定,但歷久的印跡也會發生一些變化,雖然變化很小。黃金性能是穩定的,但新製品的黃金與傳世多年的黃金還是會有所不同。所以古代書畫上印章的色澤不可能與現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澤相同。
H. 關於印章的邊款顏色
「關於印章的邊款顏色」
回答如下:印章邊款的顏色,不宜多,簡潔明了、古樸為上,深色石料用白色,淺色石料用綠色。印章邊款拓片用黑色(墨)。
用什麼顏料,要求並不是太高,我所知道的一般用國畫顏料。印章使用頻率不高,影響不大,褪色,可以重上色。
以上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I. 字畫印章顏色有什麼講究藍色印有什麼特殊講究嗎
字畫印章所用印泥一般都用硃砂(稍偏紫紅色)印泥或朱膘(稍偏橘紅色)印泥,此外還有仿古印泥(紫砂色、暗赭色),還有一些特殊用途(多用於宗教)的金色、銀色印泥。藍色印泥,一般用於丁憂守制期間與別人通私函時鈐用,黑色印泥是家有喪事時使用。
J. 幾百年後古字畫印章是否變色
一般不會有很大變化。
古代用的印泥都是純礦物顏料硃砂,歷久彌新,應該是越來越殷紅。
但是如果是製法不當印泥低劣,會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