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⑴ 為什麼火有不同的顏色(紅,藍,綠,黃)
1.溫度不同
從原子核物理的角度看,火焰的顏色這樣產生:高溫使電子能量加強,電子向高能級躍遷,吸收能量,在火焰各層,電子還有向低能級躍遷釋放能量,同時釋放一個光子,構成可見光。根據光的顏色可以判斷光子的能量。可見光光子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能量增強。顯然,藍色要比紅色能量高,需要吸收較大能量才能躍遷到更高的能級上再釋放光子,所以藍色火焰的溫度要高於紅色。而且溫度越高,電子躍遷的能級跨度就越多,再加上不同元素的不同能級,最終產生的各色光合成為白光,也就是白熾狀態,所以白色的火焰溫度是最高的。
2.焰色反應
這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揮發性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特徵的顏色的反應。灼燒金屬或它們的揮發性化合物時,原子核外的電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從基態躍遷到具有較高能量的激發態,激發態的電子回到基態時,會以一定波長的光譜線的形式釋放出多餘的能量,從焰色反應的實驗里所看到的特殊焰色就是光譜譜線的顏色。每種元素的光譜都有一些特徵譜線,發出特徵的顏色而使火焰著色,根據焰色可以判斷某種元素的存在。如焰色洋紅色含有鍶元素,焰色玉綠色含有銅元素,焰色黃色含有鈉元素等。
⑵ 為什麼焰火有各種各樣的顏色
煙花葯劑燃燒時除了能發光外,還要產生不同顏色的火焰。火焰顏色是由於煙花葯品劑燃燒時,它的各組成成分間起了某種化學反應生成了某些原子或分子,這些分子或原子以一定的頻率振動,在可見光譜范圍內呈現一定波長的譜帶或譜線,從而使火焰著色成為有色火焰,這種現象稱為「焰色效應」。 根據產生焰色效應的原理,可以製成各種顏色的火焰,其辦法即是在煙花葯品劑中,加入一些能使葯劑燃燒時火焰能染成需要顏色的物質。例如:紅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鍶的分子輻射光譜;綠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鋇、氧化鋇的分子輻射光譜;蘭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銅分子輻射光譜。橙色和紫色火焰則是利用光譜色混合規律而創造出來的,用紅色光和黃色光可配成橙色光;用紅色光和蘭色光可配製成紫色光。採用這些燃燒後能產生有火焰的葯劑,可製成各種色彩鮮艷的發光體(如葯柱、葯球、葯粒),可製成一面旋轉一面噴花的轉花;可製成被點燃後連續射出各種色綵球的魔術棍;可製成在空中構成非常鮮艷無比、變化無窮的各式各樣的花形圖案等等。
⑶ 誰知道煙花怎麼會產不同的顏色
火焰顏色是由於煙花葯品劑燃燒時,它的各組成成分間起了某種化學反應生成了某些原子或分子,這些分子或原子以一定的頻率振動,在可見光譜范圍內呈現一定波長的譜帶或譜線,從而使火焰著色成為有色火焰,這種現象稱為「焰色效應」。
根據產生焰色效應的原理,可以製成各種顏色的火焰,其辦法即是在煙花葯品劑中,加入一些能使葯劑燃燒時火焰能染成需要顏色的物質。例如:紅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鍶的分子輻射光譜;綠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鋇、氧化鋇的分子輻射光譜;蘭色火焰是利用氯化銅分子輻射光譜。橙色和紫色火焰則是利用光譜色混合規律而創造出來的,用紅色光和黃色光可配成橙色光;用紅色光和蘭色光可配製成紫色光。採用這些燃燒後能產生有火焰的葯劑,可製成各種色彩鮮艷的發光體(如葯柱、葯球、葯粒),可製成一面旋轉一面噴花的轉花;可製成被點燃後連續射出各種色綵球的魔術棍;可製成在空中構成非常鮮艷無比、變化無窮的各式各樣的花形圖案等等。
⑷ 為什麼煙花會有不一樣的顏色
煙花的底部裝著黑色火葯,它發生燃燒、爆炸時就把煙花送上了雲端,再在空中引燃頂端的圓球,焰火就在夜空中像天女散花般地開花了。焰火能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主要是焰火圓球裡面裝有發光劑與發色劑。發光劑是鋁粉或者鎂粉,它們猛烈燃燒時,射出白熾的光芒。發色劑是整個焰火中的主角,焰火那繽紛的色彩,全倚仗發色劑。發色劑其實就是些普普通通的金屬鹽類,因為許多金屬鹽類在高溫下能夠發射出各種彩色芒。例如,硝酸鈉與碳酸氫會發出黃光,硝酸鍶會發出紅色,硝酸鋇發出綠色,硝酸銅、硫酸銅發出藍光等等。為使焰火爆破,發光劑與發色劑充分燃燒,焰火圓球里還裝有燃燒劑。
⑸ 為什麼焰火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大神們幫幫忙
因為焰火中含有大量的發色劑,它們其實是各種不同的金屬鹽類。這些金屬鹽在高溫下能產生各種不同的光芒。比如,鈉鹽發黃光,鍶鹽發紅光,鋇鹽發綠光,而銅鹽則發藍光,所以焰火的顏色五彩繽紛。 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把一段銅絲放到火焰里燒,你會看到銅絲周圍的火焰變成了綠色!這是銅特有的一種本領,化學上叫它焰色反應。在焰火里加進碳酸銅,焰火燃燒後就會發出藍色的光。如果把碳酸銅和硝酸鍶按一定比例混合,用它們製作的焰火燃燒後會發出紫色的光。像碳酸銅一樣,還有許多化學葯品都能給火焰染色。如硝酸鍶、碳酸鍶燃燒時呈紅色;硝酸鈉、草酸鈉燃燒呈黃色;硝酸鋇燃燒時呈綠色;硝酸鍶和硝酸鈉按一定比例混合燃燒呈橘紅色等等。人們把這些葯品事先按不同順序放在禮花彈里,就使放出的焰火變得五彩繽紛了。
⑹ 火焰的不同的顏色是由什麼決定的
在18世紀時期,俄國伊麗莎白女皇加冕的那一天,正值涼爽的聖彼得堡夏季。
在涅瓦河畔,正對著科學院的那一片開闊地,被錘子、鋸子、刨子的聲音吵翻了天。只見木匠們鋸木料、釘板子,正在建造一隻龐大的木筏。木筏上裝著一些高架、托盤、梯子、平台,又裝飾了些花串、燈籠和服飾華美的木偶。有的木偶有一人高,還有的特別高大,活像童話里描繪的巨人。這些頗帶些中國色彩的裝飾加上周圍用錦緞以及絨帷幕和布景表現的綠色的樹林、山坡,麥浪起伏的田野和雲影片片的天空,簡直成了人間仙境。
天一過中午,人群就流水一般朝著涅瓦河兩岸涌去。不多時,古老的涅瓦河畔已是人山人海。黃昏時分,經能工巧匠裝飾的大木筏下水了。天剛一黑,各色火花就從河中央急流似地沖入雲霄,照耀得觀眾睜不開眼,木筏舞台的中央,龐大的「中國輪盤」邊旋轉邊噴射各色的火花,看上去就像一輪巨大的太陽。一個個頎長的「仙女」站在由輪盤形成的光圈中,「仙女」腳邊排列著一些「小仙女」,還有一股股綠色、紫色的火花從木筏兩旁,湧泉似地飛入高空,使得人們不斷地發出驚呼。
原來,這是一場為女皇慶典准備的焰火表演。由於當時人們對各種化學元素的知識了解得非常少,所以平時所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只不過是色彩單調的火花,而在慶典上,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指導工匠們,按照自己的研究成果制出的各色焰火,使得人們大開眼界,驚呼不已。
現在,我們知道焰火是由於一些化學物質受熱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而變得五顏六色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天安門廣場的禮花彈中,不僅具有黑色火葯作燃燒劑,還有助燃劑、發光劑和發色劑。對顏色起決定作用的要算發色劑了,發色劑倒也並不神秘,就是些普通的金屬鹽類罷了。在高溫下,硝酸鐵與碳酸鈉會發出黃光,硝酸鍶產生了焰火那繽紛的色彩,點綴了我們的生活。
⑺ 為什麼焰火會有很多顏色
首先先說光的顏色由什麼決定 那就是光的頻率 光的頻率不同 刺激人眼的程度就不同 以致看的顏色不同
普通物質燃燒的顏色取決於構成該物質元素的原子的結構,物質燃燒時,構成該物質元素的原子外層的電子獲得能量,遠離原子核,然後又靠近原子核,放出不同頻率的光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外層的電子放出的光子的頻率不同,因此物質燃燒的火焰顏色取決於燃燒物質
但在宇宙中,我們可以通過恆星發出的光的顏色來判斷恆星的溫度
這么說吧:物質燃燒的火焰顏色首先取決於燃燒物質,其次受燃燒溫度影響。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乾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並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並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出大量熱。
22.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3.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著。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里,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5.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加入水: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26.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反應發生爆炸。
27.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有白色煙霧生成。
28.氯氣遇到濕的有色布條:有色布條的顏色退去。
29.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有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30.給氯化鈉(固)與硫酸(濃)的混合物加熱:有霧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氣味生成。
31. 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32.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黃色沉澱生成。
33.I2遇澱粉,生成藍色溶液。
34.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細銅絲發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35.鐵粉與硫粉混合後加熱到紅熱: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物質。
36.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蒸發皿):火焰呈淡藍色(蒸發皿底部有黃色的粉末)。
37.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氣瓶中混合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後再加熱:紅色退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顏色。
40.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並加熱,反應畢,待溶液冷卻後加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加水後溶液呈天藍色。
41.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的氣味。
42.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黃色,生成淡黃色物質。
43.鈉投入水中:反應激烈,鈉浮於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有「嗤嗤」聲。
44.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
45. 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6.氨氣與氯化氫相遇:有大量的白煙產生。
47. 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48. 加熱盛有固體氯化銨的試管:在試管口有白色晶體產生。
49.無色試劑瓶內的濃硝酸受到陽光照射:瓶中空間部分顯棕色,硝酸呈黃色。
50.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反應激烈,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51.銅片與稀硝酸反應: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紅棕色。
52. 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膠狀沉澱產生。
53.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硫酸鎂溶液:膠體變渾濁。
54.加熱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變渾濁。
55.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著於集氣瓶內壁。
56.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狀物質。
57.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澱生成,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兒又轉變為紅褐色沉澱。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59.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渾濁。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漸減少,且有沉澱產生。
61.在空氣中點燃甲烷,並在火焰上放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62.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熱(170℃)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並使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有氣體產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漸變淺。
64.在空氣中點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65.在空氣中點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66.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並帶有黑煙。
67.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68.將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顏色。
69.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去。
70. 苯與溴在有鐵粉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71.將少量甲苯倒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振盪:紫色褪色。
72.將金屬鈉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試管中:有氣體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澱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試管中滴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振盪:溶液顯紫色。
75.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潔凈的試管內壁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物質。
76.在加熱至沸騰的情況下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有紅色沉澱生成。
77.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有透明的帶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78.蛋白質遇到濃HNO3溶液:變成黃色。
79.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鹼:變成藍色。
80.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成紅色。
http://..com/question/40239309.html?si=3
http://..com/question/43849038.html?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