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為什麼背兩隻眼睛
⑴ 甲魚的眼睛睜不開是怎麼回事
白眼病吧
你是用沒曬過的自來水養的吧?裡面有漂白粉和氯刺激龜眼,自來水要曬3天才能用。
白眼病的成因:因水質問題,刺激眼部,龜龜用前爪頻繁噌擦眼睛,或放養密度過大,龜龜之間相互抓撓、嘶咬,造成眼部受傷,細菌乘虛侵入,感染所致。多見於水龜,傳染性極高,死亡率也比較高。
白眼病初起的治療:白天眼葯水多次、晚間塗上眼膏,也可以每天使用眼膏3次,盡量塗到眼皮里。已經開始少食的,建議口服葯物一個療程7-14天。
嚴重白眼病的治療:注射用抗生素一個療程10-14天。眼睛堅持使用眼葯,直到完全康復。拒水的龜,每天補充體液一、兩次,根據情況而定。
白眼病的護理:干養在28-30度的環境中,每天泡澡3次,每次15分鍾。有食慾的在泡澡時餵食,拒食的在使用注射用抗生素3、5天後,每兩三天填喂一次食物,以補充機體的消耗,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促進機體盡快康復。定期補充維生素A和多維,適量補充。
眼葯的選擇:便宜的有氯黴素滴眼液1元一支,貴點的有妥布黴素滴眼液18元一支,紅黴素或金黴素眼膏便宜,1元一支,有的地方5毛就可以買到。
口服葯物的選擇:阿莫西林、頭孢類的等等。小苗無法喂服採用泡葯法治療時,建議使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或阿奇黴素分散片。
注射用抗生素的選擇:慶大黴素、克林黴素、左氧氟沙星、頭孢類的等等都可以,尿液少的建議使用頭孢 。
用嘴巴喘息是肺炎了,治療肺炎的方法,在這里總結一下. 下面的方法可選1,也可同時進行,新手不推薦給龜打針
方法一 配葯
1、羅紅黴素膠囊(主要葯來的哦 對肺炎極其好)
2、眼葯水(除氯黴素眼葯水之外 氯黴素有害的)
3、阿莫西林(輔助消炎)
配葯:
將一粒羅紅黴素內的葯粉全放在1瓶眼葯水裡, 阿莫西林放在生活用水裡
葯量:
第一次將這瓶葯的一半喂它 (不能少 少了沒用), 之後每天喂2口葯 (不能多)。
阿莫西林放在生活水裡(輔助消炎)
。 前提:水一定要加熱(指將水溫提高至30度,這樣會加快龜龜的新陳代謝,促進病的痊癒。梅耳注
每次用溫水將半粒氧氟沙星化開,沉澱一會兒,用針管吸上面的葯液,注意不要吸到葯粉。
給龜滴鼻子的時候不能心急,一定看到它自己把葯水吸進去了,再滴第二滴。20滴左右就夠了。
一天兩次。現在天氣冷,給龜龜滴葯千萬小心溫度,最好在暖氣邊上操作,以免凍著龜龜加重病情。
葯浴的葯量大約是半粒至2/3粒阿莫西林膠囊。
方法2:
保障龜舍內溫度恆定,溫差變化不大。夏季注意通風。環境溫度突降時,及時增溫。對已患病的龜,先隔
離飼養,保持在0.5~1千克的水中,在用高錳酸鉀10~12萬單位,浸泡4~5小時再潑灑環丙沙星2萬單位;給
患龜內服氟哌酸10mg頭皰氨苄5mg,連用5~6天.
方法3注射
防治方法:保障龜舍內溫度恆定,溫差變化不大。夏季注意通風。環境溫度突降時,及時增溫。對
已患病的龜,先隔離飼養,保持在0.5~1千克的水中,在用高錳酸鉀10~12萬單位,浸泡4~5小時再潑
灑環丙沙星2萬單位;給患龜內服氟哌酸10mg頭皰氨苄5mg,連用5~6天.
嚴重者可肌肉注射慶大黴素、鏈黴素等,以龜體重每千克/3亳升注射.
注射方法:肌肉注射是在後肢的大腿部,用酒精(70%)棉球擦皮膚消毒後,針頭刺入皮下肌肉內,
將葯水輕輕推入;腹腔注射的注射部位是在後腿拉出後的凹陷處,局部消毒後,根據龜體的大小,
選用2-5毫升的注射器,5-7號的針頭。將針頭刺入深度為8-10毫米,針頭與腹部成10-20度角。無
論哪種注射方法,注射的次數通常為1天1次。
注:咱們養的小巴西龜差不多都可以注射0.5毫升葯品,最小的龜也能注射0.5毫升葯品,就是普通針
液葯瓶的1/4.
⑵ 什麼是甲魚
鱉(AmydaSincnsis)俗稱甲魚、水魚、團魚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動物,水陸兩棲生活。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的效果。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而且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葯品和中葯材料。中國現存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拼音:biē
特點:爬行動物,生活在水中,形狀像龜,背甲上有軟皮,無紋。肉可以做成湯喝,甲殼可以做成葯材。又叫做「甲魚」和「團魚」;有的地區稱「黿」俗稱「王八」。是烏龜的近親。
鄭碼:KVMR,U:9CD6,GBK:B1EE
筆畫數:19,
五行:水
部首:魚
部首筆畫:8
總筆畫:19
繁體:鱉
姓名學筆畫:23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從魚,從敝,敝亦聲。「敝」意為「向下彎曲或歪斜」。「魚」指水生動物。
鱉(3張)
可在水裡和陸地生活,脊背隆起與龜類似,甲殼的邊緣有肉裙。鱉沒有耳朵,全憑眼睛。鱉的雌性體積一般比雄性大,部分可以達到一倍以上差距,民間傳說中描述雌鱉可以與蛇或黿交配。鱉在水中時,水面上有鱉吐出的津液,叫鱉津。鱉是一種通過口器排泄體內廢物的動物。「魚」和「敝」聯合起來表示「頭部的側視形狀像漢字筆畫『撇』的一種水生動物」。本義:甲魚,一種爬行動物,俗稱「團魚」) 同本義 [Soft-shelled turtle;Amyda sinensis]屬於龜鱉目、鱉科,中國特產的一種軟殼水龜,分布於中國南北各地,多棲於池沼、河溝、稻田中,肉味鮮美,認為是補品。
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
注意:甲魚與烏龜的不同點:1.咬合力比大部分龜強;2.甲魚的殼邊緣有肉裙,而烏龜沒有。3.甲魚可以把全身縮起來,烏龜卻無法做到。
鱉外形似龜。鱉的外形呈橢圓形,比龜更扁平,從外形顏色觀察,鱉通常背際和四肢呈暗綠色,有的背面淺褐色,腹面白里透紅。其頭象龜。它的背腹甲上著生柔軟的外膜,沒有烏龜般的條紋,也較烏龜為軟。周圍是柔軟細膩的裙邊。肢各生五爪。頭頸和四肢可以伸縮。與其它海龜的殼不同之處在於:骨質殼沒有周邊骨板,高紋理表層,沒有角狀外骨板以及鬆散連接的腹(腹甲)。軀幹略呈卵圓形,吻長,鼻孔開口於吻端,背部隆起有骨質甲。四肢粗短稍扁平,為五趾型,趾間有蹼膜,雌體尾一般不達裙邊外緣,雄體大都伸出裙邊外。有的巨鱉可達一米以上。雌性通常比雄性大一倍。
鱉是變溫動物,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喜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中。常浮到水面,伸出吻尖進行呼吸,也常在陸地活動曬背。鱉對外界溫度變化十分敏感,生活規律與外界溫度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10~12℃時,鱉進入冬眠,杭嘉湖地區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後是鱉的冬眠期。春季水溫上升到15℃左右時,從冬眠中逐漸蘇醒並開始攝食。20℃以上時,雌雄鱉進行交配產卵。25~30℃是鱉攝食生長的最適溫度范圍,也是人工養殖的最好季節。超過33℃時,尋洞「避暑」。人工養殖中,因鱉生性好鬥,大小鱉不宜混養。群體間恃強凌弱現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時會殘食同類。
鱉的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臟。鱉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鱉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在自然環境中,甲魚喜歡棲息於水質清潔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風平浪靜的白天常趴在向陽的岸邊曬太陽(俗稱曬背),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體表的致病菌,促進受傷體表的癒合,通過曬背提高體溫,促進食物消化。
食物
鱉是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喜食魚、蝦、貝、昆蟲及動物內臟和屍體。動物性料缺乏時,也需吃青草、瓜類和糧食等植物性鉺料,性貪食,鉺料不足時,常自相殘食。
主要食物為小魚、小蝦、蝌蚪、螺、蚌、水生昆蟲。
鱉既貪食又耐餓,一次時食後很長時間不吃東西,也不會死亡。當然,這是靠它自身積蓄的營養來維持生命活動的,在人工養殖時一定要供給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長。鱉食蚯蚓、動物內臟等,同時也兼食蔬菜、草類、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時,同類可互相殘食,亦可攝食動物屍體。
生長繁殖
鱉自然生長緩慢,一年中生長期僅6個月,因此生長發育慢,並隨各地氣候條件、飼養技術而異。一般飼養條件下,當年稚鱉體重可達5~10克,2齡鱉達50~100克,3齡鱉100~200克,4齡鱉400~500克,5齡600克以上。因此,採用不加溫的「常規養殖法」,養殖周期長達4~5年,如採取「加溫養殖法」,養殖周期可縮短1~2年。
鱉的人工繁殖
鱉
由於鱉是卵生動物,卵在無親體保護條件下孵化,孵化期長。因此盡管鱉的繁殖力強,但是天然環境中,由於受到多種敵害,病菌侵襲不良氣候的影響,其孵化年、成活率較低。採用人工繁殖,可大大提高孵化率,縮短孵化期,為人工鱉提供充足的種苗。
(一)繁殖習性:水溫20℃以上時,開始發情產卵,每年的4~8月為產卵季節,盛產期溫度為28~34℃,產卵常在深夜進行。產卵時雌鱉爬上岸,尋找隱蔽無積水,地勢高的沙泥場地,挖穴產卵。產卵後扒蓋穴後離去。每隻雌鱉每年一般可產卵3~4批,每批產卵10個左右。
鱉
(二)親鱉的選擇:幾達到性成熟年齡,可用來繁殖的雌雄個體為親鱉。親鱉的年齡和體重也是要考慮的,鱉的性成熟年齡4~5齡,個體500克左右,剛成熟的鱉個體少、懷卵量少、產出的鱉大小不勻。故選留的親鱉體重為1公斤,年齡4~7齡較好。從外形看。應選擇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體表光滑,個體肥大,行動敏捷的個體。選留親鱉,還必須准確判斷,使雌雄比例適當。可以根據外部特徵加以鑒別,雌雄比例一般以4:1(四雌一雄!呵呵!)為好。用來吃的話很有營養 不過建議大家不要殺生。
⑶ 甲魚養長了,為什麼一看它,它就閉上眼睛
眼部發炎。
時間長了,水未及時更換,造成水中污染過多。刺激眼部而使病龜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細菌所致。
一、水質要求:水質調控,魚生性喜凈怕臟,良好的水體環境是甲魚穩定生長的重要條件,水質調控工作做得好壞,決定著養殖的成敗。
1.充氧。水體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體中有害氣體與有害有機質的含量,要保證充氧設施的暢通。但要選擇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充氧,使甲魚形成習慣,減少充氧對甲魚的驚擾。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劑。微生物制劑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節約水質調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
3.排污與換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質的有效手段,換水是調節水質最直接的方式,換水時應根據水質情況決定換水量。
4.鱉雖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質好壞對鱉生長仍十分重要。幼鱉宜保持水深0.3~0.4m,每隔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1/3,水色以綠色狀態為好,使其相互隱蔽,減少互傷機會;亦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蓮!水葫蘆等綠色植物,以利改善水質。成鱉池每4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1/4,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適當。
⑷ 烏龜、王八、甲魚、鱉、鰲有啥區別
烏龜和鱉(又稱甲魚、王八)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外形方面:鱉的外形呈橢圓形,比龜更扁平,從外形顏色觀察,鱉通常背際和四肢呈暗綠色,有的背面淺褐色,腹面白里透紅。其頭像龜,它的背腹甲上著生柔軟的外膜,沒有烏龜般的條紋,也較烏龜為軟。
2、習性方面:陸棲龜類大多為草食性,鱉類大多為肉食性,其他種類也有雜食的。溫帶種類冬季蟄伏(冬眠),熱帶種類炎熱時期蟄伏(夏眠)。鱉是變溫動物,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喜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中。常浮到水面,伸出吻尖進行呼吸,也常在陸地活動曬背。
3、鱉咬合力比大部分龜強,烏龜可以把全身縮起來,甲魚卻無法做到。
鰲,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女媧補天時曾經「斷鰲足以立四極」,又有傳說東海中有巨鰲馱著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
(4)甲魚為什麼背兩隻眼睛擴展閱讀:
烏龜鑒別特徵:頭中等大;吻端向內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弱;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度。背甲具3條縱棱。
形態描述依據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湖北、廣西9雄8雌2幼共19號標本描述。雄性背甲長94~168mm,寬63.2~105mm;雌性背甲長73.1~170mm,寬52~116.5mm。頭中等大小,頭寬約為背甲寬的1/4~1/3;頭頂前部平滑,後部被以多邊形的細粒狀小鱗;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顎,並向內側下方斜切;上喙邊緣平直或中間部微凹;鼓膜明顯。
俗稱「甲魚」、「水魚」、「團魚」、「王八」等。鱉為爬行類兩棲動物,習性幾乎和魚相同,差別在於它用肺呼吸而不用鰓呼吸。鱉的軀體近似圓形,背部是由骨骼構成的甲,中央稍隆起,外面披一層革質皮,胸部由骨片和軟骨構成。
四肢粗短有力,趾間有蹼;頸粗長,富有伸縮性,頭較小,與頸的粗細相仿,可隨時把頭和頸縮進殼體內;口較大,有骨質牙,兩頜有力善咬,是覓食和自衛的武器,背甲、頭、頸皆呈泥褐色,腹色白中透綠。
鰲是古代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又有傳說東海中有巨鰲馱著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淮南子·覽里》。一種說法是龜頭鯉魚尾的魚龍;另一種說法是海里的大龜;還有一種說法是龍之九子的老大,相傳「龍生九子,鰲占頭」,為龍頭,龜身,麒麟尾。
參考資料:
網路-烏龜
網路-鱉
網路-鰲
⑸ 甲魚與烏龜的區別
烏龜與鱉的區別
烏龜和鱉區別:最簡單的區別方法是:
1、烏龜頭比較圓。鱉是甲魚頭比較尖。
2、烏龜是硬殼的.鱉是甲魚殼比較軟,殼面較光滑。
3、烏龜背上分塊有花紋,甲魚背黑無花紋。
4、烏龜不會咬人,用樹枝之類的東西碰烏龜,它會把頭縮進去。而甲魚要咬人的,用樹枝之類的東西碰甲魚,它會把樹枝死死的咬住不放的。
有圖片看,你更容易明白。
王八(鱉),可以看到嘴部是突出的,比較尖:
甲魚(王八)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