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鄧艾為什麼轉眼睛

鄧艾為什麼轉眼睛

發布時間: 2022-09-07 12:25:17

A. 三國演義中的鄧艾

絕對是英雄
段灼:「艾心懷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滅之誅,臣竊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剛急,輕犯雅俗,不能協同朋類,故莫肯理之。臣敢言艾不反之狀。昔姜維有斷隴右之志,艾修治備守,積谷強兵。值歲凶旱,艾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上下相感,莫不盡力。艾持節守邊,所統萬數,而不難仆虜之勞,士民之役,非執節忠勤,孰能若此?故落門、段谷之戰,以少擊多,摧破強賊。先帝知其可任,委艾廟勝,授以長策。艾受命忘身,束馬縣車,自投死地,勇氣陵雲,士眾乘勢,使劉禪君臣面縛,叉手屈膝。艾功名以成,當書之竹帛,傳祚萬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誠恃養育之恩,心不自疑,矯命承製,權安社稷;雖違常科,有合古義,原心定罪,本在可論。鍾會忌艾威名,構成其事。忠而受誅,信而見疑,頭縣馬巿,諸子並斬,見之者垂泣,聞之者嘆息。陛下龍興,闡弘大度,釋諸嫌忌,受誅之家,不拘敘用。昔秦民憐白起之無罪,吳人傷子胥之冤酷,皆為立祠。今天下民人為艾悼心痛恨,亦猶是也。臣以為艾身首分離,捐棄草土,宜收屍喪,還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紹封其孫,使闔棺定謚,死無餘恨。赦冤魂於黃泉,收信義於後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歸其義,所為者寡而悅者眾矣。」

司馬炎:「征西將軍鄧艾,矜功失節,實應大辟」、「艾有功勛,受罪不逃刑,而子孫為民隸,朕常愍之。」

陳壽:「鄧艾矯然強壯,立功立事,然暗於防患,咎敗旋至,豈遠知乎諸葛恪而不能近自見,此蓋古人所謂目論者也。」、「艾所在,荒野開辟,軍民並豐。」

袁准:「今國家一舉而滅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者也。方鄧艾以萬人入江由之危險,鍾會以二十萬眾留劍閣而不得進,三軍之士已飢,艾雖戰勝克將,使劉禪數日不降,則二將之軍難以反矣。故功業如此之難也。國家前有壽春之役,後有滅蜀之勞,百姓貧而倉稟虛,故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

B. 他是剛滅了敵國的功臣,為什麼轉眼就變成階下囚

公元263年,一位將軍領著自己的部下,用毛氈裹著身子,從蜀地的群山峻嶺之中翻滾而下,盡管他們不少人因此而喪命,但多數人還是活了下來。他們並非亡命之徒,而是一支肩負滅國使命的勁旅。

不久,這支奇兵出現了在綿竹和成都的面前,蜀主劉禪大驚失色,宣布投降,立國43年的蜀漢徹底滅亡。而剛才帶領士兵們翻山跳崖的,正是魏國名將鄧艾,與鍾會一起伐蜀的他,搶得了滅蜀之戰的頭功。

其次,鄧艾與同事們的關系處得不太好。史書記載,鄧艾有個缺點,性格剛直,不太合群。而在當時,司馬昭任命鍾會、鄧艾二人前去伐蜀,很明顯,這個安排有失偏頗。鍾會出身豪門大族,也是天賦異稟,極有才幹,與放牛娃出身的鄧艾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鍾會非常輕視鄧艾,不可能有愉快的合作。可戰爭不以人的出身為轉移,正當鍾會被姜維所阻的時候,鄧艾卻奇襲成都、大功告成了。

於是,在姜維的反間計下,被搶了頭功的鍾會不光動了誣告鄧艾謀反的心思,甚至還產生了占據巴蜀、自立為王的野心,於是,他便上書司馬昭,狀告鄧艾謀反,以除掉這個眼中釘。

而害死鄧艾的兇手,還有衛瓘、田續二人。如果說鍾會只是把鄧艾送上了囚車,而直接導致其家破人亡的,卻是這兩個傢伙,而他們的目的,也只是公報私仇。處於這些虎狼之間而又性格耿直的鄧艾,最終淪為了犧牲品。

C. 鄧艾死得冤嗎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蠢材死不足惜,你怎麼看呢

司馬懿一生培養了兩個好學生,一個是鄧艾,一個是石苞。鄧艾和石苞都出生寒門,但是卻志向遠大。兩人都屬於那種文武全才的人,司馬懿死後,鄧艾陸續官升至鎮西將軍,石苞陸續官升至鎮東將軍。可見兩人對於魏國是多麼的重要。


第三,鄧艾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被司馬昭和鍾會聯合算計,死於非命。假如沉得住氣,班師回朝,請假休息,學學司馬懿的裝瘋賣傻。然後,坐看風雲變幻,進一步積蓄實力,有朝一日沒准就可以取代司馬家族,成為一代君主。看來,鄧艾不具備這種素質,命里沒有。就像司徒王允,即使坐到了寶座之上,仍然坐不住,不僅翻身落馬,而且一命嗚呼!

D. 三國名將鄧艾的簡介

鄧艾簡介:

鄧艾(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渡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鄧艾在生活中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在作戰中又能身先士卒,種田時手執耒耜,陰平道上,他以氈自裹,推轉而下。正因為他能處處作出表率,部隊才上下相感,莫不盡力,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但鄧艾雖善於作戰,卻不善自保。

(4)鄧艾為什麼轉眼睛擴展閱讀:

偷渡陰平:

偷渡陰平,是三國末期,曹魏滅蜀漢之戰中的一次決定性的軍事行動。

鍾會所指揮的東路魏軍是主力,被蜀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無法前進。魏軍西路指揮官鄧艾在攻佔沓中後,向鍾會建議說:「如果從陰平偷越,直向涪城,劍閣守敵必定回救涪城,大軍即可乘勢前進;如果劍閣守敵不撤,涪城空虛,定能攻下。」鍾會接受這一建議,令鄧艾實施。

陰平與劍閣相隔百餘里,是氐羌民族居住區,崇山峻嶺,很難行走,蜀軍也沒有設防。鄧艾從沓中出發,通過了陰平小道,直撲涪城。涪城守將馬邈面對從天而降的魏軍,不戰而降。魏軍從此迅速連下涪城、綿竹,逼近成都,劉禪投降,蜀漢亡。

E. 世說新語 言語 讀後感

自己寫的,要的拿去。

言語盡風流
——《世說新語》一則賞析

鄧艾口吃,語稱「艾艾……」。晉文王戲之曰:「卿雲『艾艾……』,竟是幾『艾』?」對曰:「『鳳兮鳳兮』,故是一鳳。」
——《世說新語·言語》

《世說新語》是一部魏晉風流故事集,《世說新語》是一部文人雅士教科書,我們今天這則故事的主人公是鄧艾,鄧士載。鄧艾小時候家裡很窮,靠替人放牛為生,有次偶然讀到太丘長陳寔的碑文「言為世范,行為士則」,大受鼓舞,便給自己取字士則。後來發現宗族中有同名的,稱呼起來不方便,就改成了士載。這個「載」字,很有些「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意思在里頭,可見鄧艾從小便是位有志青年。同一同放牛的同僚們不同,鄧艾的眼睛不僅會尋找清澈的水源和鮮嫩的牧草,還會觀察名山大川的地勢和地形,他時常用手指著哪裡可以伏兵,哪裡可以屯糧——這個怪異行為沒少受人嘲笑。然而金子終究是金子,沙礫的打磨、流水的侵蝕只能讓它愈加光彩奪目。終於有一天,鄧艾率領大軍滅掉蜀國,替孟德完成了一半遺願。
魏晉名士一般都有些迥異於常人之處,在那個豪門大姓子孫滿堂起名又喜歡用單字的時代,重名現象層出不窮。世說里第一豪門琅琊臨沂王氏內部就有好幾位同名的,如王融、王琛等,若和太原王氏渾到一起,同名的更多,比方說那兩位王渾。這時一個人的特殊秉性或嗜好反倒成了他最好的名片。有愛馬癖的王濟、愛錢癖的和嶠、愛左傳癖的杜預,都因癖好聞名一方。也有少數人不太光彩,跟著自身的缺陷出了名。陸雲一笑就停不住,掉河裡差點淹死;周顗一醉就醒不來,人稱「三日僕射」;鄧艾一開口就結結巴巴,說話及不流暢,都是這種情況。
鄧艾口吃,常自稱「艾艾」。有好事者將其與西漢口吃將軍周昌的「期期」合並起來,造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期期艾艾」。發跡前不好說,發跡之後敢於當面嘲笑的人就不多了,這回知難而進的是「其心路人皆知」的司馬昭。司馬昭是魏國權臣,早將魏國皇帝權力架空,所以他和鄧艾的關系名為同僚,實則君臣。有一天這皇帝悶得慌,突然想起來拿鄧艾尋開心,便問:「小鄧啊,你常說『艾艾』,你到底叫鄧幾個艾啊?」
這時鄧艾面臨的處境很艱難,不予理睬吧,掃了皇帝的雅興,指不定哪天一個艾都沒有了;照實回答吧,太傷自尊了。不過這難不倒口拙心慧的鄧士載,他應聲答道「『鳳兮鳳兮』,故是一鳳。」
這句話出自《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之不可見,來者猶可追。』」短短十來字,被後人頻繁引用到難以計數的地步,光是名篇就有《莊子· 逍遙游》「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李白《廬山謠》「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以及陶淵明《歸去來辭》中據此化出的名句「悟以往之不見,知來者之可追」。古人認為鳳是神鳥,逢盛世方才現身,所以有「龍鳳呈祥」之說。接輿以鳳喻孔子,譏笑他自詡「聖人」卻在亂世中不停奔走呼告,實在是大大貶低了自己的身份。鄧艾用接輿「鳳兮鳳兮」比照自己「艾艾」,不僅巧妙地化解了來自權威者的人身攻擊,更在無形之中以鳳自比,提高了身價,實在是難得的妙對。
《世說新語》中記載的機智問答故事還有很多,甚至有些根本算不上「士」的人偶爾也能冒出一兩句驚人之語,令人刮目相看。漢末著名經學家鄭玄學識淵博,家中婢女也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有一次一個婢女惹怒了鄭玄,被罰站在泥地里,另一個婢女過來看笑話,幸災樂禍地問「胡為乎泥中?」——「你為什麼站在泥地里呀?」這句話出自《詩經· 邶風·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面對同伴丟過來的「示威」篇,受罰婢女毫不猶豫回答道「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跑過去申訴,正好碰到他在發怒」,同樣出自《詩經》,同樣出自《邶風》,篇名是《柏舟》。這句話的巧妙之處在於用詩歌語言回答令人尷尬的問題,並且做到回答引文與提問出處高度一致,真可謂風雅至極。不知道鄭玄聽說這件事後有沒有破涕為笑,反正「詩婢」美談一直傳為佳話,流傳至今。
由此想到文學語言與生活語言的關系,都說文學語言是對生活語言的陌生化,二者各司其職,井水不犯河水。文學作品中充斥大量生活語言會顯得俚俗,讀起來索然無味;生活中滿口的文學語言又會被認為是窮酸迂腐,不通世故。但如果在恰當的地方適量運用另一種語言,往往會給原有的話語系統增加一抹亮色,令其大放異彩。記得有次怒氣沖沖地質問初一同學是否抄了自己的作業,結果得到輕描淡寫一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頓時怒氣全消,暗自佩服了良久。當然,想要在言談中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地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卻沒有深厚文化素養,實在無異於無米之炊。

F. 作為放牛娃出身的鄧艾,是怎麼成為太尉的,是怎麼死的

「自幼能籌畫,多謀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這是後人對魏國末期第一名將鄧艾的評價。從放牛娃到魏國大將,從看草堆的小吏成為滅蜀功臣,與蜀國名將姜維多次交戰卻未嘗敗績,出生貧寒且說話口吃是通過怎樣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呢?大家好,這里是一心只做好歷史問題回答的「有史快看」,今天給大家講述草根鄧艾。

三國英雄中一個口吃的放牛娃鄧艾是如何從一個草根成為滅蜀俊傑?



第一:屯田區設置在哪裡?鄧艾認為還是設置在淮河流域,特別是潁水一帶,因為這一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勢平坦,而且以後進攻孫吳的話,這里是必經之路,這里儲存大批糧食的話,可以避免長途運輸的資源消耗。

熱點內容
電腦版為什麼打開背包就會閃退 發布:2025-05-15 06:19:30 瀏覽:581
為什麼跟別人拍的有點不一樣呢 發布:2025-05-15 06:17:22 瀏覽:191
小米無線路由器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5 05:39:07 瀏覽:266
手機照相為什麼遇光變暗 發布:2025-05-15 05:38:21 瀏覽:740
為什麼眼睛上邊神經痛 發布:2025-05-15 05:38:20 瀏覽:516
西寧緯度比哈爾濱低為什麼入冬時間相近 發布:2025-05-15 05:30:34 瀏覽:996
為什麼微信文件夾里沒有東西 發布:2025-05-15 05:21:23 瀏覽:439
電腦內存為什麼比標定的少 發布:2025-05-15 05:18:33 瀏覽:756
為什麼我的淘寶產品不能下架 發布:2025-05-15 05:17:49 瀏覽:236
cad箭頭顏色為什麼改不了 發布:2025-05-15 05:16:12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