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的眼睛為什麼閉著
⑴ 你們知道虛雲禪師的奇事有哪些嗎
虛雲禪師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禪宗大師,他在佛法研究上做出了許多偉大的事情,並且還成立了佛法協會,為佛法的發揚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而且他還為後世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大師和居士,門下弟子眾多,有許多都非常的有名望。或許是因為他在佛法上的修行足夠深,所以虛雲禪師奇事也有許多,那麼虛雲禪師奇事有哪些呢?

關於釋虛雲長老是誰轉世的這個問題曾經也有過許多的猜測,後來人們根據一些他參拜時候說的話推測出釋虛雲長老是憨山大師轉世的。據說釋虛雲長老曾經在南華寺擔任過主持,在他正式擔任這個職務的那一天要到各個殿堂中參拜,他在憨山大師面前參拜的時候曾經說過幾句法語。其中有句話是「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換了形。」人們就是從這句話中推測出釋虛雲長老是憨山大師轉世的。
憨山大師曾經的法號就是德清,而釋虛雲也有個德清的法號,如果說這只是一個巧合的話,那麼之後又說了古今相逢換了形,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換了形體,古時候的德清只是一個肉體,而現在的德清則是一個真實的人。如此看來著並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巧合,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他正是憨山大師轉世而生的。當年憨山大師到南山寺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充軍的人,之後才重新讓佛教興旺起來,而釋虛雲在這個寺廟中的時候,據說曾經六祖幾次向他托夢提及此事。
⑵ 聞心志異(30) 虛雲
道行天下系列志怪小說
古今多少混賬事,一壺濁酒化清涼
聞心志異(30) 虛雲
引子
鴻蒙初始道先生,
渾元天君悟無情。
三界殺伐由我起,
回心向慈化無明。
虛雲
靈台山下,秋雨瀝瀝。
方寸小築,燈明茶暖。
繼道這幾日閉門謝客,在小築中靜心參學《虛雲和尚年譜》。
······
三月初三日。師病重時。即趺坐入定。閉目不視。不言。不食。不飲水。惟侍者法雲。寬純。日夜侍之。端坐歷九日。十一日早。漸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燈草試鼻官。氣已絕矣。診左右手脈亦已停矣。惟顏色如常。體尚溫。十二日早。微聞呻吟。旋開目。侍者告以時間。師曰。「我覺才數分鍾耳。」語侍者法雲曰。「速執筆為我記之。勿輕與人說。啟疑謗也。」師從容言曰。「余頃夢至兜率內院。庄嚴瑰麗。非世間有。見彌勒菩薩。在座上說法。聽者至眾。其中有十餘人。系宿識者。即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鏡法師。歧山恆志公。百歲宮寶悟和尚。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律師。金山觀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東邊頭序第三空位。阿難尊者當維那。與余座靠近。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未竟。彌勒指謂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業障深重。不願回去了。」彌勒曰。「你業緣未了。必須回去。以後再來。」並示偈曰。
識智何分波水一個
莫昧瓶盆金無厚薄
性量三三麻繩蝸角
疑成弓影病惟去惑
凡身夢宅幻無所著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大覺圓明鏡鑒森羅
空花凡聖善惡安樂
悲願渡生夢境斯作
劫業當頭警惕普覺
苦海慈航毋生退卻
蓮開泥水端坐佛陀
讀至此節,繼道心中略有所感,抬頭見舞正在茶桌對面看著自己。
舞:常聽人說,神通不敵業力,神通再大,業力現前時也白搭。神通再高,也不如成佛。你怎麼看這句話?
繼道:要真正明白神通不敵業力這句話,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神通,什麼是業力,只有明白了它們的具體含義,才能知道這句話在告訴我們什麼。
首先,什麼是神通?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眼六神通,又叫五通,或五神變,具體來說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的人,不論遠近內外晝夜,都能得見;天耳通的人,一切聲音都可以聽得到;他心通是能夠知道他人一切心中所想;宿命通是能夠知道自己及六道眾生生生世世的經歷;如意通又名神境通,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隨心所欲,諸如鑽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風喚雨,騰雲駕霧。佛除了五神通外,還有漏盡通。又叫漏盡神通、漏盡通證。證得漏盡通,是指斷盡一切煩惱惑業,永離生死輪回。
舞:神通即然這么歷害,那為什麼還不滑春敵業力,業力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連這么厲害的神通都打不過?
告讓備 繼道一笑:你這句話問到了問題的關鍵點。業力是個什麼東西?傳統的說法,業力是指眾生身語意造作產生的後果。用現代的語言講,就是人壓抑的情緒,卡住的能量,說白了就是你的煩惱。
舞:這點煩惱就能打敗神通?
繼道喝了一口茶,把身子靠在椅背上,臉上閃過一絲輕松的笑:對,要知道業力為啥能打敗神通,首先要知道神通是怎麼來的。按傳統的說法,神通有果報感得者,如三界諸天都有五種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是依眾生的果報而自然感得。還有是修行人通過修學而獲得的神通;
說白了,神通包括先天報通與後天修通,後天修通的基礎是戒定慧,也就是在松,靜,定,沒有評判的狀態下,才會有神通的出現。
而業力是什麼?業力就是煩惱。人的分別評判襪毀一起,煩惱即生。當人恐懼擔心焦慮緊張時,靜定狀態自然就打破了,變得心煩意亂,當人煩惱時,也就失去了靜定的心態,自然就失去了神通顯現的基礎。
神通其實就是通神。而所謂的神,就是人的潛意識,通神就是連接人的潛意識。神通就是人的潛意識功能的顯化起用。當人處在分別評判的煩惱(業力)中時,當人恐懼擔心焦慮緊張時,就進入了頭腦意識層面,就無法連接到潛意識,潛意識的力量就無法顯現,一切神通自然就都壓抑了下來。
業力你也可以理解為自我限制,也可以說是自己的以為,感覺。也可以叫它擋板,思想,信念系統。
真實的說,不是敵人(業力)太歷害,是我們自己亂了方寸(心:信念)。
神通不敵業力,業力其實就是煩惱,煩惱就是漏盡通的那個漏。當人煩惱時,就失去了靜定的狀態,內在潛能自然就出不來了。
神通再大也不如成佛,這話應該說:神通最大就是成佛。因為成佛是五神通加漏盡通,漏盡通就是沒煩惱了。神通再大也不如成佛,其實是把神通和成佛分離對立起來了,其實當你成佛時也就六神通具足,神通自在,圓天容地了。
說至此處,繼道坐直了身體,聲音不由提高了幾度:現在很多人把神通和成佛對立起來了,而不知成佛時自然就是神通具足!
有些人給「神通」賦予的意義和給「錢」賦予的意義一樣,妖魔化了。以前修行人有兩大恐懼,一個是錢,一個是性,現在是三大黑鍋,再加上神通。批判錢,批判性,批判神通,而沒有了解這三樣事物的本來面目,它們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成就的工具,它們只是工具!所有的工具無好無壞,關鍵是看我們怎麼用,就象一把刀,我們可以砍柴做飯滋養身體,也可以殺人自殺傷害生命,刀的作用和意義取決於我們怎麼用!工具只是工具,工具產生的結果,是人的初發心和使用方法決定的,成佛成魔,是人自己決定的,不是工具決定的。我們不能因刀能傷人就給刀定罪,不能因水火能引發災難就說水火有罪。是我們以為煩惱痛苦是工具帶給我們的,而不知道是人使用工具的方式方法出了問題!給工具定了罪,貼了標鑒,讓工具成為自己的替罪羊,而不知這些定義和標鑒,正是我們無法解脫的牽絆與限制。
繼道眼神一黯,一層淚光在眼中閃過:當年老和尚正是陷在了這個標鑒中,一百多歲了還受了那場大罪,被打得昏死七日。
現在的修行人把祖師們看得如同父母一樣不可超越,其實不對。我們需要站在祖師的肩上繼續走,才是祖師們的心意。如果我們抱殘守缺,不敢超越祖師,反而辜負了歷代祖師的心意,枉廢了他們的心血。就如同子不如父,孫不如子,一代比一代熊,會是祖師們希望看到的嗎?
祖師說的話,也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所說,過了那個時空點,也未必就全對,這也就是為啥說法無定法。一定要知道,當時祖師說這話時的背景,不可斷章取義。很多人出問題就是因為他離開了當時具體的環境語境來做片面的解讀,這本身就是刻舟求劍。
繼道左手端著茶杯,目光迷離,看著杯中裊裊升起的茶霧:當年本師因為一句話:佛不能消滅眾生業。讓眾生產生了誤解,又重入世為蓮花生大士,重新示現神通的力量,讓世人知道,通過每個人的覺醒修持,是可以改變世界的狀態,成佛就是度盡眾生業!
為啥「我」的修行覺醒能改變世界?為啥能度盡眾生業?因為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心識的變現。每個人世界中發生的一切,都是這個人自心的幻化,眾生的業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心的妄念。每個人對自己世界中發生的一切,都負有百之百的責任,每個眾生的問題就是「我」造成的!「我」造成的當然就從「我」這里改變!
我的心(信念)造了這個世界,也就是:三界殺伐由我起。那要改變這個世界,當然是要從我這里開始。怎麼做?去清理和刪除我所有的信念系統和潛意識中的妄念,也就是凈化我們的阿賴郁識,也就是轉識成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當「我」的心清凈了,「我」的國土世界自然就清凈了。
神通就是通神時的狀態顯現,而神就是我們的潛意識,通神就是連接潛意識的力量,潛意識的力量顯現時就是神通。神通和業力就如同掃帚與灰塵,神通就是清理業力的工具,清理妄念就是凈心,當我心凈了,「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業盡情自空,當下即是:識智無二,波水一如。
如果一個人,一下子體悟到什麼,留下點東西,然後咔噠死了(比如《楞嚴一笑》的作者),當時一下明白了,然後就死了,人們會以為他開悟了,永遠都沒事了。
如果他還活著,接著往下繼續他的人生,他還是要經歷新的問題。因為他要經歷新的成長歷程。沒有一勞永逸的生命,佛臨死前還肚子疼。這在凡人眼裡都是煩惱。
關鍵是你如何看待與煩惱共處(也就是對治之法)。煩惱是無盡的幻象,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升起來要滅盡它的心,與它共處,而認為它習以為常,就像空氣,就在四周,時時環繞,就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你習慣和適應了它,和它一體了,它就消失了。如同你不會被空氣束縛一樣,你也不會被煩惱束縛時。你也就超越了它,你也就是解脫了。
六神通最大的神通是漏盡通,即不再有煩惱。而要沒有煩惱只須你知道,你在這個世界有絕對無盡的選擇。當你意識到你對這個世界擁有選擇和決定的權利時,你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了……
阿彌陀佛。一聲佛號打斷了繼道的話語。
繼道一愣,抬眼一看,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和尚出現在面前,老者的面貌似曾相識,定神一想,正是自己這幾天心心念念中的虛雲老和尚。
繼道和舞忙起身施禮:阿彌陀佛,拜見老和尚。
老和尚側身一閃:不須如此。
繼道躬身續上一杯新茶,雙手托至老和尚面前:老和尚請上坐。
三人坐定,舞看了滿面蒼桑的老和尚一眼:我看您的經歷,感覺您老對祖師三寶極度的恭敬。
老和尚低眉垂目:正是,小僧因恭敬父祖,恭敬祖師,不敢擅越祖師之制,不敢超越祖師之先。
繼道合掌:老和尚為續佛慧命,保僧護制,功德無量。
老和尚輕聲對繼道說:我只想還原僧學之風。
舞看了繼道一眼,轉臉問老和尚:您開悟後也算神通圓滿了吧?
老和尚看了舞一眼:現在看來,神通具足,但不圓滿。
舞:所以他們打您的時候您只是承受。
老和尚輕輕點了點頭:是的,我自覺也不能逃過因果業力。
舞:您為什麼這么想?
老和尚輕嘆一聲:正如剛才二位所言,大家都認為祖師們都逃不脫因果業力,我自然也就逃不脫。
舞:您認為祖師逃不脫,您也就逃不脫?
老和尚:正是。
舞:正因為您起了這一念,所以您明明可以躲得過,但您卻不願逃脫。
老和尚嘆了一聲:那一刻老納擔心,自己若逃脫,就會被定義為妖僧。
繼道點了下頭:是呀,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如果老和尚示現神通,確會被定義為妖僧,那麼不僅不能保護當時的寺僧,就是對整個佛教的存亡,都不知會是什麼後果。唉,老人家當時也是用心良苦,在為眾生忍辱負重。只是······繼道略一沉吟:弟子尚有一點疑惑,望老和尚明示。
老和尚:請講。
繼道:好多人把您當年的遭遇說成是因為社會的動盪,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讓您經歷了那些痛苦。但從唯心所現這個層面和角度,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和看待這些。
老和尚略一沉吟:老僧心中依然有業力,若無業力,早到深山中去了。
繼道:您要荷擔如來家業,是為救度苦難眾生,才甘心受此劫難。
老和尚:若是按照您所說的,深山中的僧人,便是逃脫的。
舞眼晴一亮:深山中還有修行人嗎?
老和尚點了點頭:有很多的居士大德,在深山中潛修,並未受到半點波及和影響。
繼道:是的,這讓我想起了在《虛雲老和尚的足跡》一書中的經歷:
虛雲和尚初次上雞足山,進香禮拜華首門時,忽聞「當—當—當—」的鍾聲響了三下,在雞足山上空久久回盪。在場信眾聽到皆歡呼禮拜,說:「聽老人講,『我等常人朝拜石門,心是可聞木魚或磬聲,若有佛菩薩來朝拜石門,則可聞天鍾。』我等年年來朝拜,亦只曾一兩次聽到小聲的木魚磬聲,未見過有人來朝拜能聽到大鍾響者。今師你來朝拜,鍾聲震鳴三聲,師父定是佛菩薩再來。」於是眾人皆向虛雲頂禮。虛雲和尚賦有《華首門》詩一首:
西來福地擁禪關,絕壁懸岩聳翠鬟。
洞里天機千萬劫,門前月色幾重山。
襕衣守待龍華會,竹仗看生鼠嚙斑。
到此跏跌閑坐聽,曹溪一水響潺潺。
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初八日,虛雲老和尚在戒塵法師的陪同下,和大理府及賓客川縣官紳的護送下,第三次上雞足山,入住迎祥寺。是晚,虛雲老和尚在禪定中,見迦葉尊者捧來佛的袈裟給他,說:「此金縷僧伽梨衣乃佛傳付於吾,在此靈山善護保存勿朽壞,待到未來傳授給彌勒佛。今汝發心中興此道場,弘法利生,特捧來與汝一看。佛陀當年度化眾生仍遇到很多魔障,今汝為正法而來到此山,同樣面臨種種邪魔的干擾,不過在佛的慈威庇佑下,一切善舉你盡可放心勇猛精進而成就之!」虛雲老和尚起身叩頭,即出定。
老和尚長嘆一聲:唉,但若是眾僧都隱跡深山,世上又有幾人會去深山中求道。
舞眼中閃過一層淚光:老和尚心系眾生,如此忍辱負重,讓人心疼。
老和尚:老納賤軀一尊,也只堪作此用。
舞:是您把自己看賤了。
舞說完此話用手捂住了嘴,轉頭對繼道說:我是不是說得太直接了?
繼道一笑:直心是道場,和老和尚無須乖偽。
老和尚合什一禮。
舞:您是來這世間之前就決定把您這身軀賤用了。
老和尚對舞點了一下頭:如是。汝根性大利,若善自為之,必成大器!您還有一樣好處,就是不會象我一樣貴軀賤用。
舞:感謝老和尚誇獎。舞一直認為,這么多年傳承下來,也該貴氣一回了,咱們的祖師從來不賤。
老和尚深深點了一下頭:如是。老納只期二位,能常警名利之心,常警倨傲之心,常警卑賤之心,常警斷絕之心。凡事不為了證眀自己是對的而去做,不為了證眀自己是強的而去做,不為了證眀自己是行的而去做。要無做而做,無為而為,無治而治,無道而道。
繼道聽到此言,起立躬身施禮:感恩老和尚慈悲。
老和尚:二位切記,非出本心者即是外道,是以需要時時正心。今次老僧前來,特為二位正心,須時時正心,莫當等閑對待,如此行持,不遭厄運。
老和尚看了舞一眼:汝之心智明察如鏡,定當善用之,不可懈怠。
老和尚又將目光轉向繼道:世間凡聖之別,只因忘失了覺察,忘掉了初心,甚至混亂初心。尋名者莫尋道,可以依娛求之(想要出名的人,可以尋求去做明星、名人,尋道不會讓你出名,若是為了出名去尋道就尋錯了);尋財者莫求道,可以富者求之,商賈求之(為了發財者莫去尋道,想發財可以去做商人求財)。無為而治,是道;有的放矢,是術。真不離幻,雅不離俗,生死成敗,一任自然。
老和尚說完此話,對著窗前的靈台山合什一禮:名滿天下,身披袈裟。
說完對著繼道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飄然而去。
⑶ 虛雲和尚為什麼淚流滿面,佛教網
虛雲大和尚何故淚流滿面?
清光緒三十三年,有一個其貌不揚的鄉村青年,穿著一身襤褸的鄉下土裝,來到雞足山祝聖寺求見虛碧芹雲長老,住持祝聖和尚問他:「你是誰?你來求見虛老做什麼?」
那鄉拙青年說:「我今年二十歲,是雲南鹽源人氏,從小就父母雙亡,孤苦無依,族人將我入贅曾氏,從此以曾為姓,寄籍賓川縣。如今因為家鄉鬧飢失收,無人僱用我種田,我家貧苦,又有兩個兒子,我養不活家小,無計可施,聞說虛雲老和尚在雞足山修建祝聖寺,僱用苦力泥水工人,我走投無路,只好來求虛雲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賺取些少工錢養活家口。」
祝聖老和尚惻然說:「你若不嫌我們付出工錢低微,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罷!虛老是最慈悲的,這等小事,你也不用去見他老人家,他沒有不答應的。」
「多謝大和尚!」那青年跪拜。
「你叫什麼名字呢?」
「家人叫我阿便!」
「很好!」老和尚說:「阿便!你就到後面柴房去住吧!」
阿便自去柴房住下。他十分勤勞,每日天未亮就起來,不用人吩咐,自己發心開墾種菜,施肥澆水。他本是莊稼田戶,這些耕種事務,做得頭頭是道,他又自動去出力挑土抬石幫助修廟,從早做到天黑,從不休息,也從不講話,別人跟他說話,他都聽不見。
「聾子!」別人都這樣稱他,反而不叫他名字了,阿便也不以為然,從不爭辯。
阿便來做工一個多月,有一天,他老婆抱著孩子來找他了,妻弟也同來了,岳母子侄,一大批人七八口,擠滿了柴房,七嘴八舌。
聖空和尚聞報,慌忙來說:「阿告蠢便!我收留你做工,你卻怎麼把老婆孩子也帶到廟里來住了呢?這是佛寺,不可以住婦女家眷的!」
阿便說:「我不要他們來,但是,地主來收回土地,把他們全家趕了出來,沒處可投奔。」
聖空說:「這可怎麼辦?那有佛寺可以收留婦女家眷的道理?」他和阿便說著話,沒想到虛雲老和尚不知何時已經來到菜園柴房門口了。
「聖空法師!」虛雲說:「他們一家無家可歸,又苦又窮,就讓他們都在本寺住下吧!」
聖空慌忙說:「師父!佛寺怎可收容婦女呢?」
虛雲說:「這是收容難民,情況不同!你只叫他們在寺院後山另搭一座茅棚居住就行了!阿便喜歡住菜園茅屋也好!喜歡回後山住也可以!你就讓他們全家在本寺做工罷!」那一家八口都感激不盡,不住叩拜道謝。
虛雲說:「你們不用謝我!這也是彼此互助,我們也缺人手,你們若不嫌本寺生活清苦,就跟我們出家人一起吃大鍋飯罷!我們有什麼大家就吃什麼,有飯吃飯,沒飯喝粥。」
阿便感激流涕,叩頭說:「老師父,您老人家救了我一家性命了!」
虛雲說:「你要出家受具足戒!很好,我知你至虔,念佛極精勤,但是你還有家眷呢!你怎樣處理?」
阿便說:「我們一家八口老小都約好了,今日都來落發出家修行,務乞師父恩准才好!」
「阿彌陀佛!難得!難得!」虛雲說:「甚勝因緣!好!好!好孩子!我准你!」
虛雲望著座下這個狂喜地不住叩頭的青年,老人好像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在鼓山湧泉寺跪求妙蓮長老傳戒,老人的熱淚涌現了。他有多少的感觸啊!六十五個年頭過去了!往事依稀!如夢境!猛回頭,卻在何處?幾十年來,東飄西盪,也曾傳戒弟子不少,可是怎料到,奇跡卻應在這個面貌醜陋的貧苦青年?
虛雲出神地俯望著青年,竟忘了喚他止拜,任由他不住地叩拜,何只三跪九叩?怕不止叩了一百個頭!阿便是拙於言詞的,感激得說不出話來,感激得只是流淚!只是叩拜!
虛雲從阿便身上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再細看,阿便是阿便,虛雲是虛雲!
「請起來吧!」虛雲微笑說:「不用拜這么多!你多拜我,就不如多拜佛才對!」這樸拙的青年又拜了許多才肯起來。
「阿便!」虛雲說:「從今起,你把名字改為日辯!『辯』與你原名『便』字同音,我等你具足戒後,另外賜你法名。」
「日辯」阿便歡喜無限:「我就是日辯!」
「只是一個代名!」虛雲說:「你並不是日辯,你也不是阿便!」「師父!我聽不懂!」日辯茫然地仰望。
「我也不是虛雲,虛雲也不是我!」老人說:「你懂嗎?」
「還是不懂!」
虛雲說:「我教你念佛,我也教了你打坐,現在我要教你知道你不是你!我要你做到心中覺悟襪慧陪!『我不是我』。心中無我,破我執!而又無所求,則自然得,明白嗎?」
「還是不明白!」
「你慢慢地學,漸漸就能體會的。」虛雲說:「我知道你精勤不懈念佛,一心繫念!許多人都不及你!這也是你的品質樸拙的好處。聰明人太聰明了,反被聰明誤!往往不能精勤一心修行!日辯!好孩子,你這樣很好,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學人家聰明人。」
「我本來就是愚笨,學也學不來聰明的。」
「愚笨才好!」虛雲說:「你不會被聰明誤了!」
傳具足戒之後,虛雲賜他法名為「具行」。從此他成為具行和尚了!具行剃度改穿僧衣,每日自動操作各種勞役,種菜、施肥、挑糞、擔土、打掃……一如未傳戒之時,他專誠一心勤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也不和任何人講話,他耳患重病,一般人都稱之為「聾子和尚」。
苦修到了民國四年,他越發的耳聾了,也越發的沉默了,他無論種菜或做工,無時都在心中念佛,誰喊他他也聽不見。
虛雲那天喚他來說:「具行!你苦修了四年,境界已不錯了,但是見識太少,你現在應該下山出外參學去!你應參拜天下名山道場,將來你願回來就回來,若另有好機緣,也可隨緣行止!」
具行泣拜:「師父!弟子不去!」
「為什麼不去?」
「弟子要一輩子服伺師父您老人家!」
虛雲心中一酸,可是裝起了怒容,叱道:「去!我怎麼教你無我破執?你忘了?快去!我用不著你服侍!」
具行不敢抗命,哭著收拾行裝,虛雲送他到山門之時,看這青年和尚的依依不捨的樣子,他心中也難過了。可是他知道絕不能流露出來,免得害了徒弟傷感落入痴執,於是虛雲只是淡淡地說:「你去吧!我們有緣再見!」
具行一笠一杖,正像虛雲當年一樣子,上路去朝拜各處名山去了!
民國九年,虛雲開始重建雲棲寺,具行和尚突然回來了,拜倒在虛雲老和尚面前。「師父!我回來了!」
虛雲驚喜得很:「你回來了?好極了!你這出去參學,遊了些什麼名山?怎麼又回來了呢?」
具行說:「天下各處名山都大略去過了,也不外如是!聽人說師父在此重修華亭寺,我知道師父缺人手,我就回來了。」虛雲說:「你回來甚好!你打算回來做什麼事呢?」具行說:「師父,我又蠢又笨,又不識字,我能做什麼大事?總不外是侍候師父,兼做些人家做不來、不願做的笨重低下工役罷了!」
虛雲說:「你既如此發心苦修,很好!你就住在雲棲寺和勝因寺兩處罷!」又問:「這次回來,你去雞足山探視你家沒?」具行說:「沒有!我不去了!」「為什麼?」
具行說:「大家都出了家修行,有什麼好眷戀的?」「見見也不妨!」具行搖頭:「不去!不去!」
他從此就在兩寺每日辛勤勞作,舉凡挖土、搬石、築墻、蓋房子、種菜、種樹、砍樹、取柴草、割禾打稻穀、犁田、除草、打掃、挑糞、施肥、炊事、劈柴……一切最勞苦的工作,他都自動勤作了!無一分鍾閑暇,亦無一刻不在心中念佛!一面幹活,一面念佛,有時候他替師父或同參補衣,也是一針一句佛號。到了晚上,他就念金剛經、葯師經、凈土諸經,一字一拜;早上,黎明大鍾響,他總是頭一個上殿參加課誦,他的精勤苦修,真是全寺第一!他卻是又聾,又像啞子,一句不開口。
虛雲觀察具行,覺得異常欣慰;他知道這個青年人的境界已經十倍百倍於任何僧人了!修蓋海會塔之時,虛雲在看工,具行在挑擔石塊和砌墻,見到虛雲老和尚,他突然開口說話了,像個小孩子般天真地說:「師父!將來海會塔蓋成,我來守塔好嗎?」虛雲望著具行,不立即回答,他知道這句話是讖語!他知道具行就快要化去了!
「好么?」具行繼續追問:「師父!好么?」
虛雲心中一酸,淚水幾乎奪眶而出,勉強點頭說:「好罷!」「謝謝師父!」「一切隨緣啊!」虛雲說:「不可強求!」「知道了!」
然後,虛雲特許具行擔任這一年春戒的尊證!受戒弟子請具行開示。具行說:「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識,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
虛雲點頭嗟嘆,心說:「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只要都像他這樣精勤不懈,一句也就足以成就了啊!倘若自恃聰明,心念紛歧,縱念萬卷經,又有何用?想不到,這孩子進界如此神速,他比誰都先證果了!」
往事重現虛雲心頭,他知道具行這次售衣來供養大眾就是西去了!這一夜他為具行念經,具行來叩門,進來叩安。「師父!弟子要去了!特來叩辭!」具行拜伏在地,悲泣難抑:「弟子去後,誰來侍候師父?」虛雲說:「好孩子!你該怎麼辦你的事,你就去辦罷!不要因我誤了你的大事!」「師父……」具行哽咽難言:「師父……」「快去!」虛雲說: 「我在這里為你念經助你!」具行再拜,然後離去,他一徑向寺後的後園去了。
入夜,監院法師點名查房,發現具行不在。「具行呢?」監院說:「怎麼不見了?他昨天請大家吃一餐,莫非今天下山走了?你們大家快去找!」眾僧把全寺找了個遍,哪找得到人影?有一僧說:「敢情他昨日齋眾是訣別?今晚卻偷偷下山逃去還俗接老婆了!」
另僧說:「快別胡說吧!具行不是這等人!他若要叛道,怎麼還回寺來做這幾年苦工呢?他雲游在外,若要還俗不早就還了?」「說得是!」眾僧都說:「我們休要在背後謗毀具行法師!罪過!罪過!」
監院說:「你們在這里亂講什麼?還不再尋?我怕他是挨不得苦,尋了短見!快尋!」一僧說:「我看他斷不會怕吃苦去尋短見,多半是跑到廣東去投考黃埔軍校了!」
此語真是太突然,使大家都愕然問:「什麼軍校?」那僧說:「如今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開辦軍校,以蔣介石先生為校長,招考全國智識青年參加革命陣營,各省青年去報考的已經有三千多名了!就只有貴州都督周西成不準青年出境去報名,人家連北方的青年都紛紛南下去報考呀!聽說只取三百人!具行法師向來苦幹為人,又是個血性男兒,莫非也去報考了?」
有人說:「不會!人家招考軍校學生只限十八歲到二十四歲,具行已經四十多歲啦!」
監院說:「別再多說了!再找!」找到菜寮,門卻是鎖住的,窗口望進去,沒有人影,眾人一面叫喊:「具行!具行!」來到後面菜園,忽見曬坪那邊閃起一陣強烈白光!一連閃了幾次,照耀得全園光明,直沖夜空!白光眩目。
「這是什麼光?」眾人無不嚇得心驚膽顫。住在寺外村民都看見了,眾人多是往時逃災來投奔虛雲的,災後也無處可去,紛紛留下來聚居,成了村落,這些村民素感虛雲的恩德,今晚初更剛過,眾人都未睡,正在乘涼,在瓜棚豆架之下講鬼講狐,忽然寺內白光沖天,使人目眩,眾村民大驚。
「不好了!佛寺失火啦!」大家叫了起來:「快去救虛雲老和尚出險!」村民好幾百人,奔入寺內,一個和尚也不見!眾人慌得亂喊:「虛老!虛老!您在那裡!」
村人們一面找虛雲,一面要救火,卻又不見有火,找到後園來,看到了那批和尚在那裡發呆。
「火在哪裡?」村人們大叫:「虛老他老人家呢?你們怎麼都在此?」「哪裡有火?」和尚們也給嚇慌了!「火呢?」「我們在外面看見寺里沖天白光!」村人們說:「知道是火燒寺院了,趕來救虛老!」「沒有火呀!」修圓和尚說:「白光一閃一閃是有的,倒不是火,喏!白光在曬坪那邊升起的。」眾僧與村民趕到曬坪一看,點了幾支火把,照耀全坪!「啊!具行法師!」修圓叫起來:「原來你在此地!害我們找得好苦!你在這干什麼?」
眾人也都看見了!具行和尚端端正正,合十趺足而坐,巍然不動,眼睛半合,面帶微笑,不理不睬眾人。
「具行!」修圓欲待上前去拉他。
「慢著!」虛雲老和尚已經由另一批僧眾與村人擁護而至了,他老遠便看見具行端坐,他慌忙喝住眾人:「你們不許擅動具行!你們走開些!」
眾人慌忙讓開,虛雲扶杖來到具行面前,向眾人說:「具行已經坐化了!他自身噴出三昧真火,把自己燒成了灰!剛才你們看見的白光閃閃,就是他的真火之光!我在禪房為他念經助他,我感到全身發燒,就知道他已經成功了!我怕你們不知道而亂動他,我連忙趕來……。」
眾人不論僧俗,聽師父一說,無不驚詫萬分,細看具行和尚,卻仍然是身披袈裟,趺坐面向西方,左手執磬,右手執木魚!面色如生,笑容和藹,只少了呼吸起伏動靜。
「這……真的是……自發真火化了么?」眾人都不敢相信:「這分明是個活生生的具行和尚嘛!」
虛雲說:「你們不要走近,恐怕衣帶生風震動他全身灰燼倒傾!你們走開些!」虛雲獨自上前再細看,火把照耀之下,只見具行的木魚及其木柄早已化了灰燼,磬柄也成焦炭,但是具行的全身和袈裟依然未變,其餘,只見僧鞋也成了灰。坐處的幾扎稻桿子和蒲團早就成灰燼了。眾人都又驚疑,又歡喜,個個合掌念佛。「具行!」虛雲跪下合掌而拜說:「恭喜你了!你已經修成破我執,得證大阿羅漢果!以你瑞相法身示世,證無生法忍之圓滿檀波羅蜜!請受虛雲三拜!」虛雲以師尊身分,對徒弟具行下拜!眾人當然也跟著叩拜了!
「具行啊!」虛雲忽然老淚縱流,哽咽道:「為師好為你歡喜!我還不及你的功行啊!將來欲求你的境界。」虛雲拜罷,具行遺蛻忽然放出陣陣奇異的芳香!眾人都嗅聞得到類似檀香的這種異香,又像仙蘭!大家都感動得流淚,個個念佛!
「具行啊!」虛雲祝道:「你且多保持瑞相一天,待明天為師請都督和昆明社會人士,還有新聞界都來瞻仰你法身,讓記者攝影留下一影,以傳於世助弘佛法!」
虛雲又吩咐:「你們今夜須派人輪流值更看守具行法身!勿讓人畜觸碰!不許大聲震動!」
「遵命!」眾僧連忙回答。
省督唐繼堯,財政廳長王竹村,水利局長張拙仙……次日聞報,都趕來了。昆明日報攝影記者也跟來了,還有各大員的家屬、社會賢達、昆明的佛教徒緇素,全都來參拜了!真是轟動了全昆明;數萬人絡繹登山來拜,人人感動,個個稱奇!昆明日報刊出了頭條大新聞和照片,轟動了全雲南。「誰說沒有佛法呢?誰說修不成佛菩薩呢?」人人都說:「看!具行上人不就是最好的佛法證據么?」
「這也奇怪!」唐繼堯說:「若說具行是取稻草自焚,卻又怎會把全身燒成了灰也不倒下?又怎會仍然保持原來形貌呢?袈裟又怎不成灰呢?分明這不是凡火燒成的了!」虛雲說:「具行法師是由心內發出三昧真火,把自身焚化的,才有此瑞相奇跡!」
唐繼堯說:「奇異極了!磬魚的柄都已成了焦炭火灰呀!師父!他的全身果然都是灰么?」
虛雲說:「是的!」就向具行祝拜:「具行!你的功德圓滿了!請讓我們送你入海會塔罷!」
虛雲伸手,顫顫巍巍,取下具行手中的小磬,又祝道:「具行啊!具行!密行功圓,一磬留音!為師一敲磬,你可以放心西去罷!」虛雲輕敲殘磬,清脆的磬聲三響才過,突然地,具行的全身震動,化作灰燼而傾倒了!
虛雲跪下合掌而拜,唐繼堯與觀眾數千也都跪下叩拜!「阿彌陀佛!」人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阿彌陀佛!」虛雲早已淚水奔流滿面了,他也分不清那是悲傷或是歡喜了!
「具行啊!我痛惜禪人殞少年,孔悲顏歿!此情曷似?具行啊!你密行功圓上品蓮,燃臂葯王真供養……人當末法多緣劫,君至臨終一火完!世事變幻,妖魔將興,佛法大劫將臨!為師將來還須應劫啊!具行啊!你歸來念佛荷鋤邊,助興梵剎同艱苦!我們世念難忘蔬菜熟!人人都受過你的菜蔬布施啊!如今你西歸向夕陽!我怎能禁傷心老淚流無盡?今日你一磬示妙緣!具行啊!為師恭送你了! 虛雲痛哭。「為什麼要哭呢?」他自問:「我該為他歡喜才是啊!」
可是,人總是有情生啊!夕陽殘照中,萬人落淚!白頭人送黑頭人!誰不傷心啊!!!(以上紀錄文字,至今仍在雲南省雞足山祝聖寺的石碑上)
⑷ 虛雲老和尚出生時真的是肉球嗎虛雲老和尚生平簡介
要說有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是大肉球,很多人應該都會想到傳說中的哪吒吧,相傳哪吒一出生就是一個肉球怪胎,但是這畢竟只是傳說當中的事情,所以很多人第一反應這當然會是假的。而歷史上一位虛雲老和尚,據說他出生的時候同樣也是一個肉球,這難道是真的嗎?
後世關於一代高僧虛雲老和尚的傳說和事跡多如牛毛。有些事跡流傳的久了,就離真實面目越來越遠。相傳,虛雲老和尚一言傳心法,功德無量大。他的一生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一、生為肉球,險被丟棄
虛雲老和尚是湖南省湘鄉人氏,俗姓簫。他的父親曾任福建省泉州府知府之職,為官清廉,愛民如子。但不知為何,他40歲都還沒有孩子,直到夫妻倆到城外觀音古寺求子,才懷上孩子。
懷胎十月,虛雲老和尚的父母一起夢見一位老者,長須青袍,頭頂觀音,跨虎而來。驚醒後,胎兒降生。人生總要經歷生、老、病、死四種痛苦,尤其「生苦」是影響母體最大的。據說,虛雲老和尚墮地後是個肉球,母親大驚失色,一口氣沒上來,去世了。
家裡人束手無策,問了許多飽經世變的老者,也都莫明其妙。最後,大家認定這個怪胎是不祥之兆。俗語說得好,「一人有福,帶起滿屋;一人無福,連累滿屋。」第二天,大家決定把這個肉球丟棄。正在此時,一個賣葯的老頭子,一刀就把肉球破開來,裡面藏著一個肥胖的男孩,這便是後來的虛雲老和尚。
大家哀痛之餘,不禁喜出望外。因為生母去世,這個孩子便由庶母王氏撫育。相傳,當年破開螞段弊肉球的老頭兒,是文殊菩薩化身的,這也註定了這個孩子一生與眾不同。
二、一心只為出家
佛家說,今生能做和尚,皆是過去有善根的。窮苦人做不了和尚,否則天下便沒有乞丐了;富貴人也做不了和尚,因為自古便少富貴人出家的;許多知名居士也做不了和尚,他們能放下富貴功名,能吃長素,悶族能打坐,也能禮佛誦經,但要他們做和尚則是斷然不肯的。但虛雲老和尚小時候便表現出了善根。
他自小不喜讀儒家書籍,對功名亦視為浮雲。可他對佛經頗有興趣,小小年紀便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頭。據說,有一次,尚且年幼的虛雲老和尚,逃到福州鼓山下想要出家,結果被家人找了回去。為了斷絕他的念頭,他父親將其遣回湖南老家,請二叔嚴加管教。
為傳宗接代,奉父叔之命,在18歲時,虛雲老和尚和田氏及譚氏二女,同時舉行結婚儀式。這兩個女子都是名門閨秀,深明大義。結婚之夜,虛雲老和尚向二女約法三章,即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保持童真之體。說來也奇怪,自此,三人同居,互不侵犯,相安無事。
第二年,虛雲老和尚決心出家修道,徵求她們的同意(此二女後來出家為尼),偷偷離開溫暖的家,去到福州鼓山湧泉寺,禮妙蓮長老為師,名演徹,號德清。他害怕被家人再找到,所以在深山岩下修苦行,飢時吃松子和草葉,渴時喝山澗之溪水。這種苦行,非一般人所能修持,可他卻甘之如飴。
所謂:「穿人所不能穿,吃人所不能吃,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面臨種種考驗,虛雲老和尚受之泰然,不但不覺得痛苦,反而感覺快樂。三年之後,為了更好地研究佛法,他開始到處參方。
凡有高僧大德所在之處,無論千山萬水,也擋不住他求道的心。他跋山涉水燃薯去求教,哪怕處處受到歧視,也不忘初心。他為求法而忘己,雖然經過多次的挫折,也不灰心,不變初衷,勇猛向前,精進學習。
這種精神,使人欽佩,令人效法。後來,為報母恩,他三步一拜,從普陀山拜向五台山。三年的時間,完成志願,功德圓滿。
三、一生只為佛教
虛雲老和尚悲心深廣,一生為法為教,不辭辛勞。在與雲南佛教結下不解之緣後,在眾多善信護法的大力支持之下,虛雲老和尚開始著手振興和發展雲南佛教。
從建寺安僧、整肅僧紀、辦學育僧到成立佛教會,慈善會等,只要對佛教、對芸芸眾生有益,他都毅然努力去做,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在他的帶動下,雲南佛教得以復興。
虛雲老和尚103歲時,正值抗日戰爭期間,他赴重慶主持護國救災法會。110歲時,正值新中國成立,虛雲老和尚囑咐岑學呂居士編《雲門山志》。
114歲時,佛教界在北京廣濟寺召開祝願世界和平大會,請虛雲老和尚前往主持。在京期間,他發起籌建中國佛教協會的工作,並作了重要的建議。
115歲時,眾推虛雲老和尚出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但虛雲老和尚力辭,只接受了名譽會長之職。
虛雲老和尚120歲時,在雲居圓寂,火化後得到五色舍利百餘粒,小者無數,以白色為多,晶瑩光潔。
虛雲老和尚一生殫心竭力,光大宗門,續佛慧命,身承五家法脈,並傳嗣後代,堪稱繼往開來。他歷坐十五座道場,中興南華、雲門、雲居山、真如寺等六大祖庭名剎,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餘處。修為、德行、功業,無不令人嘆服。修道人,要志不退,願不退,行不退,而這,也是虛雲老和尚的一生。
⑸ 虛雲老和尚預言_釋虛雲書法_釋虛雲為什麼閉眼_虛雲老和尚怕鬼
中文名:虛雲禪師
別 名俗名:蕭古巖,法名演徹,字德清,別號幻游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府署中
出生日期:1840年9月5日
逝世日期:1959年10月13日
職 業:和尚畢業院校私塾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一身兼承禪門5宗
佛教名譽會長
代表作品:《楞嚴經玄要》《法華經略疏》《遺教經注釋》《圓覺經玄義》
祖 籍:湖南省湘鄉縣
衣缽傳人:本煥、佛源、凈慧、傳印、一誠等
宗 派:曹洞、臨濟、雲門、法眼、溈仰
虛雲禪師–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和尚
虛雲禪師,漢族,1840年出生,籍湖南湘鄉人,生於泉州,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六十歲後改字幻游,號虛雲,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1959年圓寂。
大孫十九歲出家,二十歲依福州鼓山湧泉寺妙蓮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歲發心朝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華寺起香,三步一拜備受飢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願;終於到達五台山,親見文殊菩薩金顏。後在滇中闡教近二十年;九十五歲返曹溪,重建南華,中興雲門。歷任福建湧泉、廣東南華、雲門大覺諸大寺院住持。1953年發起成立緩襪中國佛教協會,被選舉為名譽會長。時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虛雲禪師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鍾行遍天下。
於一九五九年農歷九月十二日病逝,世壽一百一十九歲,戒臘一百年。虛雲禪師作為近代禪門泰斗,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貢獻除了上述恢復重興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後世禪宗復興而選擇培養儲備了大量的護法居士和弘法高僧,其擾仿激門下嗣祖沙門比丘較為著名的有十餘人,其中釋一誠 、釋傳印 。
⑹ 虛雲老各尚整天閉著眼睛是在念佛嗎
虛雲老和尚是開悟的大法師,他時時常在禪定,也可以說是在念佛,而且是最高級的空性念佛。
⑺ 虛雲老和尚為什麼總是閉著眼
虛雲老和尚認為佛教走路的時候,眼睛所見到的,前後左右不能超過三尺。如果聽到不正的聲音,心裡頭可以完全不動,正念現前。
佛法無上,貴在用心,因為每一法都有法的法性,你觀一切法的本體,邪也是正,惡就是善,沒有善惡之分,萬法唯心所起,心正故無法不正,心邪故無法不邪。
中興雲門時,遙承已庵深凈禪師之法,為雲門宗第十二世祖。這樣,師以一身而參五宗法脈慧日重光,禪風再振。
現代旅居美國的宣化上人,即是虛雲授予的溈仰宗第九代傳人,他秉承門師虛雲教誨,弘揚佛法於天下,創建美國萬佛聖城,業績輝煌。虛雲在整理、保護經典文獻方面,也多有建成樹。
⑻ 為什麼虛雲老和尚的照片都是閉著眼睛的
眼根收攝!眼簾下垂未合,視線內斂。
手把秧苗插稻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⑼ 夢參長老:虛雲老和尚為什麼總是「閉」著眼睛
夢參長老----虛雲老和尚為什麼總是「閉」著眼睛
我們天天學戒律,佛教我們防非止惡。吃飯、穿衣、說話、走路,你的一舉一動,三千威儀一一威儀當中還具足很多細行。有一件事很簡單,我們全犯,相信嗎?
佛教我們走路的時候,眼睛所見到的,前後左右不能超過三尺。如果聽到不正的聲音,心裡頭可以完全不動,正念現前。
但是就眼睛這一樣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的眼睛總是在看。
在道友和老師當中,我只看見一個人——虛雲老和尚,永遠如是。我跟他住了幾年,只要他離開方丈室,我就沒看見過他的眼睛,不論在哪裡看見他,那老和尚總是如是的。總有微微那麼點光,小和尚只要遇見了老和尚,總是觀察他。
我就注意這件事,幾時碰見他,他永遠是這樣子的。我說這個老和尚一定有神通,不用肉眼了,總是閉著。沒有看到過他腦殼像撥浪鼓似的擺來擺去。走路的時候,一般是看三尺,他只看三寸。他有神通、有慧眼,連路也不看,他是用眼看嗎?
那個見不是眼見而是心見,心裡的見是正知正見那個見,這個就不容易。為什麼說不可思議呢?不分別什麼是正、什麼是邪,沒有邪,全是正的。
因為每一法都有法的法性,你觀一切法的本體,邪也是正,惡就是善,沒有善惡之分,萬法唯心所起,心正故無法不正,心邪故無法不邪。
什麼叫住正道?如果把正道提得深點,就是相信自己是毗盧遮那佛,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大」。邪法的本體是什麼?還是「大」。
邪和正是對待的,有對待的都不是真實的,正也不是真實的,邪也不是真實的,這就叫不可思議。不分別什麼叫邪,不分別什麼叫正,那就真正住到正法里頭了。
⑽ 虛雲大師圓寂前的最後一刻是什麼情況
公元一九五一年春,虛雲和尚一百一十二歲,擬在雲門山大覺寺開壇傳戒,
適值全國展開「鎮反」(鎮壓***)運動。
全寺僧人一百二十餘人,於四月八日被當地乳源縣軍警包圍,將虛雲和尚拘禁於方丈室內,
門封窗閉,絕其飲食,大小便均不許外出,
迫令交出黃金、白銀、槍械。虛雲答以「沒有」,
竟遭毒打,打得頭面流血,肋骨折斷,他乾脆闔目不視,閉口不語,作局敗趺坐入定狀,
連續四次遭毒打,軍警將他從榻上推倒在地,以為已死,乃呼嘯而去。
入夜後,侍者入室探視,見老人倒於血泊中,乃扶其坐於榻上,並侍候湯葯。
次日,那伙人見其未死,又予毒打,至四月十缺握五日,老人漸漸倒下,作吉祥卧。
侍者以手試其鼻孔,氣息全無,手脈亦停,以為老人已死,唯體溫尚正常,面色亦平靜。
次日早晨,忽聽老和尚微微呻吟,並睜開眼睛。侍者見師傅還活著,十分驚喜,
立即扶師起坐,並告以:入定已八天整。
老伏臘慶和尚答道:「我覺才數分鍾而已。」
令侍者法雲「速執筆為我記錄」,乃從容敘說神遊兜率天事。
虛雲老和尚以一百一十二歲高齡,受此等酷刑,死而復生,仍能入定神遊兜率天,足見其禪悟境界之高深。雲門事變後,虛雲曾撰一聯,以抒感想:
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
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