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胰酶為什麼顏色不均勻

胰酶為什麼顏色不均勻

發布時間: 2023-05-16 18:45:03

① 胰酶片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葯典標襲帶陸准
    • 3.1 葯品名稱
    • 3.2 拼音名
    • 3.3 英文名
    • 3.4 來源(分子式)與標准
    • 3.5 性狀
    • 3.6 檢查
  • 4 酶活力測定
    • 4.1 類別
    • 4.2 劑量
    • 4.3 規格
    • 4.4 貯藏
  • 附:
    • * 胰酶片葯品說明書

1 拼音

yí méi piàn

2 英文參考

pancreatin tablets

3 葯典標准

3.1 葯品名稱

胰酶片

3.2 拼音名

Yimei Pian

3.3 英文名

PANCREATIN TABLETS

3.4 來源(分子式)與標准

本品按胰酶的標示量計算,每1g含胰蛋白酶不得少於540 單位,胰澱粉酶不得少於 6300單位,胰脂肪酶不得少於3400單位。

3.5 性狀

本品為腸溶片,除去腸溶衣後,顯白色或淡黃色。

3.6 檢查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4 酶活力測定

胰蛋白酶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 片(0.3g)或3 片(0.5g),除去腸溶衣,研細,加冷至5 ℃以下的氯化鈣溶液少量,研磨均勻,再加氯化鈣溶液使 成200ml ,搖勻;精密量取本液適量,用冷至5 ℃以下的硼酸鹽緩沖液(見胰酶項下) 稀釋成每1ml 中含胰蛋白行老酶約0.12單位的溶液。
測定法
照胰酶項下的方法測定。
胰澱粉酶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 片(0.3g)或3 片(0.5g),除去腸溶衣,研細,加冷至5 ℃以下的磷酸鹽緩沖液(見胰酶項下)少量,研磨均勻,再加上述磷酸 鹽緩沖液稀釋成每1ml 中含胰澱粉酶8 ~16單位的溶液。
測定法
照胰酶項下的方法測定。
胰脂肪酶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 片(0.3g)或3 片(0.5g),除去腸溶衣,研細,加冷至5 ℃以下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緩沖液(見胰酶項下),研磨均勻,再加上述緩沖液使溶解成每1ml 中含胰脂肪酶8 ~16單位的溶液。
測定法
拍頃照胰酶項下的方法。

4.1 類別

同胰酶。

4.2 劑量

同胰酶。

4.3 規格

(1) 0.3 (2) 0.5g

4.4 貯藏

② 胰腺炎患者血液應該是什麼顏色急需答復。。。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為急性及慢性二種。

病因和發病機制
本病主要由胰腺組織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在正常情況下,胰液內的胰蛋白酶原無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腸,受到膽汁和腸液中的腸激酶(enterodinase)的激活作用後乃變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質的作用。胰腺炎時因某些因素(下述)激活了胰蛋白酶,後者又激活了其它酶反應,如彈性硬蛋白酶(elastase)及磷脂酶A(phospholipase A),對胰腺發生自身消化作用,促進了其壞死溶解。已查出在胰腺腺泡的酶原顆粒中含有高濃度的彈性硬蛋白酶,在胰腺分泌液中含有無活性的該酶前體,後者可被胰蛋白酶激活而能溶解彈性組織,從而破壞血管壁及胰腺導管。另外,胰蛋白酶對由脂蛋白構成的細胞膜及線粒體膜並無作用,而胰液中的磷脂酶A被脫氧膽酸激活後,作用於細胞膜和線粒體膜的甘油磷脂,使之分解變為脫脂酸卵磷脂,亦稱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後者對細胞膜有強烈的溶解作用,可溶解、破壞胰腺細胞膜和線粒體膜的脂蛋白結構,致細胞壞死。脂肪壞死也同樣先由胰液中的脫脂酸卵磷脂溶解、破壞了脂肪細胞膜後,胰脂酶才能發揮作用。
急性胰腺炎時胰酶被激活的原因概括如下。
1.十二指腸壺腹部的阻塞引起膽汁返流(biliary reflux) 總膽管和胰管共同開口於十二指腸壺腹部,返流的膽汁可進入胰管(共道說),將無活性的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再誘發前述一系列酶反應引起胰腺的出血、壞死。引起十二指腸壺腹部阻塞的原因有膽石、蛔蟲、暴飲暴食引起的壺腹括約肌痙攣及十二指腸乳頭水腫等。後二種原因也可使十二指腸液進入胰內。
2.胰液分泌亢進使胰管內壓升高 暴飲暴食,酒精的刺激使胃酸及十二指腸促胰液素secretin分泌增多,進而促進胰液分泌增念絕多,造成胰管內壓增高。重者可導致胰腺小導管及腺泡破裂,放出內生性活素,激活胰蛋白酶原等,從而引起胰腺組織的出血壞死。
3. 腺泡細胞直接受損?(可能原因) 創傷、缺血、病毒感染或葯物毒性作用等可直接損害腺泡細胞使胰蛋白酶滲出,發生胰腺炎。
在急性胰腺炎的實際發病上很可能是上述兩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即胰液分泌亢進和不全阻塞並存。近年又注意到受細菌感染的膽汁可破壞胰管表面被覆的粘液屏障,強調了膽道感染在本病發生上的重要性。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引發急性腹痛的病症(急腹症),是胰腺中的消化酶發生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學性炎症。
胰腺分泌消化糖、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酶。胰腺位於左上腹部,胃的後方,呈細長帶狀形。急性胰腺炎時胰腺水腫或壞死出血,臨床春罩表現為突然發作的急劇上腹痛,向後背放射,惡心、嘔吐、發燒、血壓降低,血、尿澱粉酶升高為特點。急性胰腺炎壞死出血型病情危重,很快發生休克、腹膜炎,部分病人發生猝死。
(一)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1) 膽道疾病。膽囊炎,膽石症等等。
(2) 酗酒和暴飲暴食。
(3) 十二指腸乳頭部病變。十二指腸潰瘍或炎症。
(4) 其他因素: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腹腔手術,腹部外傷,某些葯物也可引起胰腺炎發作。
(二) 分型和臨床表現:
急性胰腺炎可分為普通型和壞死出血型。壞死出血型較少見,但病情嚴重,死亡率高。
1�劇烈腹痛 突然發作,呈刀割樣或絞痛、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常在飽餐或飲酒後發作。腹痛位置以上腹正中或上腹偏左為多。合並膽道疾病時疼痛在右上腹為重。多向腰背部放射,以左側為著。彎腰或起坐前傾時疼痛可減輕,仰卧時加重。普通型腹痛3~5天減輕,壞死出血型腹痛延續較長,疼痛可彌漫至全腹部。
2�惡心嘔吐 起病初始即有頻繁嘔吐,可吐出膽汁。壞死出血型嘔吐緩解代之以明顯腹脹。
3�發燒 普通型有中等度發燒,不伴寒戰,持續3~5天。壞死出血型發燒較高,持續不退,體溫40℃左右。
4�休克 見於壞死出血型,病人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腹部和腰部大片淤斑、四肢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發生突然死亡,經屍體解剖證實為急性壞死出血型胰腺炎。
5�化驗檢查 血清澱粉酶超過500單位,即可診斷。但血清澱粉酶是在發病8小時以後上升,持續仔森姿3~5天下降。所以發病初期血清澱粉酶可能為正常的,有時需要多次復查方能檢出。尿澱粉酶升高可做參考。
6�有下述情況應想到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1) 突然發生休克而死亡。
(2) 突然發生上腹痛伴休克。
(3) 休克伴有高血糖、糖尿。
(4) 類似急性心肌梗塞表現,但心電圖不確定。
(三) 救護措施:
(1)發病後立即禁食禁水,否則會加重病情。待腹痛消失、體溫正常後逐漸恢復飲食,以少量流食開始,禁肉類和蛋白類飲食。如進食引起病情復發,說明還得繼續禁食禁水。
(2)有效地止痛,並抑制胰腺分泌消化酶。阿托品0.5毫克,肌肉注射;鎮痛新30毫克肌肉注射;安痛定,苯巴比妥均可應用。重症患者可用杜冷丁100毫克肌肉注射。0.25%普魯卡因生理鹽水500毫升靜滴。
(3)腹脹明顯的,給予下胃管胃腸減壓。
(4)當病人出現四肢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休克徵象時,要設法保暖,抬高下肢,盡快送醫院搶救。
(5)出血壞死型胰腺炎可經手術清除壞死胰腺組織或進行腹腔灌洗,以減輕對組織的損傷。
(6)中葯清胰腸治療普通型胰腺炎效果好。可選用。以免轉為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於急性胰腺炎反復發作造成的一種胰腺慢性進行性破壞的疾病。有的病例急性期不明顯,症狀隱匿,發現時即屬慢性。臨床上常伴有膽道系統疾患,患者有上腹痛、脂性瀉,有時並發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時也常引起本病。
病變
肉眼觀,胰腺呈結節狀,質較硬。切面可見胰腺間質纖維組織增生,胰管擴張,管內偶見有結石形成。有時可見胰腺實質壞死,壞死組織液化後,被纖維組織包圍形成假囊腫。鏡下,可見胰腺小葉周圍和腺泡間纖維組織增生或廣泛纖維化,腺泡和胰腺組織萎縮、消失,間質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

胰腺炎的預防與調養
注意飲食預防胰腺炎
飲酒歡宴,這是慶祝佳節的傳統習慣。這時要注意飲食的適度,切忌暴飲暴食。暴飲暴食特別容易引起胰腺炎、膽囊炎之類疾病的發作。這里著重說說胰腺炎患者的飲食。
胰腺炎重在預防。胰腺炎也是可以預防的。無論是初次的急性發作,還是慢性胰腺炎的急性發作,均應該可以預防。預防的主要環節就在於注意飲食。
不能酗酒,飲酒要適量。不能吃得太飽,不能吃得太油膩,特別在晚上更要注意。已有慢性胰腺炎的人,當然更不能這樣。而且,即使在平時也要少食多餐。每天吃4-6頓,每餐的量減少,戒油膩,戒煙酒。
那麼,已經發作了怎麼辦?急性發作時,當然應該馬上看急診。根據醫生囑咐,一般都應禁食,不要吃東西。病情控制後,再逐步恢復飲食。一般先開始吃些米湯、沒有油的菜湯和一些水果汁、藕粉之類。吃了以後,沒有什麼問題發生,再吃些粥、豆腐、沒有油的菜泥。
通常急性發作以後,總要有兩個星期到一個月的時間禁止吃油膩的食品,蛋白質的量也要有所控制,不能太多,例如一天最多吃一個雞蛋,還要把蛋黃去掉。然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即使恢復正常飲食,也要以吃低脂的食品為主,例如豆製品、魚,蝦、蛋以及一些瘦肉。最好終身戒煙和酒,防止再度發作。原有慢性胰腺炎和膽囊炎的人也要這樣,忌動物油、忌油炸食品。這樣,你就可以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
慢性胰腺炎家庭飲食調養
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應立即去醫院,慢性期則可在家庭調養,重點在預防急性發作,其次是選用家庭能辦到的簡便的天然葯物促進其康復。
一、嚴禁酒,吃低脂 飲酒和吃高脂肪大肥大肉的食物是引起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或遷延難愈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禁酒,禁吃大肥大肉。有因暴飲暴食引起壞死性胰腺炎而喪命者。
二、富營養,食勿飽 慢性胰腺炎易脂瀉(稍吃油葷即腹瀉),加之長期難以根治,故患者易出現營養不良,應吃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魚、瘦肉、蛋白、豆腐等,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鮮蔬菜宜適當多吃,但每頓不能過飽,吃七、八分飽即可。(若合並有糖尿病者,則應適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飲食中宜少吃煎炒,多吃蒸燉,以利消化吸收。鹽也不宜多,多則增加胰腺充血水腫,故以淡食為好。蔬菜可多吃菠菜、青花菜和花椰菜、蘿卜,但須煮熟吃,將纖維煮軟,防止增加腹瀉。調味品不宜太酸、太辣。因為能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負擔。水果可選桃子、香蕉等沒有酸味的水果。易產氣使腹脹的食物不宜吃如炒黃豆、蠶豆、豌豆、紅薯等。
三、求根治,尋驗方 慢性胰腺炎根治甚難,手術不宜,西葯無方,原三軍醫大成都醫學院萬煥文老教授有一驗方,經臨床試用,療效甚佳,特介紹於此,使用時患者可請當地醫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適當加減葯味。原方:佛手、明沙參、茯苓、焦山楂、丹參各15克,炒白術、鬱金、制香附、炒谷芽、炒麥牙各10克,青皮、陳皮、枳殼、厚朴、焦梔子、黃芩、蒼術各5克,制大黃3—5克,水煎服,一日3次,每天一劑。便溏瀉者去大黃加炒扁豆15克。另用雞內金炒研成粉,每次用上方煎液沖服3—5克,連服2—4周。
還有一偏方:蒲公英(干品)30克、柴胡10克、枳殼15克煎水,一日一劑,分3次服,連服半月以上。
飲食要定量、定時,有一定的規律性,暴飲暴食會給膽囊、胰臟帶來最大的負擔。 胰腺炎患者應該做到每日4~5餐,甚至6餐。因為這樣多次而少量地進食,就會減少對胰臟的刺激,使炎症趨於穩定。
一日食譜舉例 TOP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饅頭(麵粉75克),煮雞蛋1個(雞蛋50克),拌黃瓜(黃瓜50克)
加餐:蘋果1個(蘋果200克)
午餐:米飯或饅頭(大米或麵粉100克),肉末油菜(瘦肉末50克,油菜100克),素炒豌豆苗(豌豆苗100克)
加餐:桃子1個(久保桃200克)
晚餐:大米粥(大米50克),發糕(麵粉75克),炒豆腐(豆腐100克,西紅柿50克)
加餐:稀藕粉(藕粉30克)
全日烹調用油20克,鹽6克。
胰腺癌食療方 TOP(1)龜板黑棗丸:龜板數塊,黑棗肉適量。將龜板炙黃研成末,黑棗肉搗碎,兩者混合後製成丸即成。每日1次,每次10克,用白開水送下,具有滋陰益胃。
(2)葫蘆散:葫蘆把120克,精鹽適量。將葫蘆把置於鹽水中浸泡後,炒干研末即成。每日1次,每次10克,可用溫開水服下。具有止痛,散結作用。
(3)瓜蒂散:陳南瓜蒂適量。取成熟南瓜陰干後取蒂,用炭火煅紅,立即用磁碗蓋上防止成炭,15分鍾後將其研成細末即成。每日2個南瓜蒂,清晨用溫開水服下,具有補脾解毒,活血散淤。
(4)蛇皮雞蛋:蛇皮2克,雞蛋1隻。將雞蛋破1小孔,裝入蛇皮內,封口煮熟即成。每日1隻,每日2次,可解毒化淤。
(5)紫草煎:紫蘇草根30克。將紫蘇草根煎熟即成。每日1劑,此膳清熱解毒,涼血。
(6)栗子糕: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①板栗放鍋內水煮30分鍾,冷卻後去皮放入碗內再蒸30分鍾,趨熱加入白糖後壓拌均勻成泥狀。②再以塑料蓋為模具,把栗子泥填壓成泥餅狀即成。可連續服用,具有益胃、補腎等作用。
(7)桑菊枸杞飲:桑葉、菊花、枸杞子各9克,決明子6克。將上述四味葯用水煎熟即可。代茶飲,可連續服用,有清肝瀉火作用。
(8)淡豆豉瘦肉紅棗湯:淡豆豉、瘦肉中50克,紅棗7枚,清水9碗。將淡豆豉、瘦肉、紅棗放入水中煎6小時後剩1碗時即成。每日1次,每次1劑,可連服3個月,具有清熱解毒,活血作用。
每天攝取脂肪量應控制在20~40克。糖分主要從糧食中攝取。糖分對於膽囊和胰臟都是最好的營養素。糖分在胃中停滯的時間最短,不會使膽汁和胰液的分泌過多,從而減輕了膽囊和胰臟的負擔。
但是,過量攝取果糖或白糖也可能導致肥胖,促使膽固醇的合成,容易井發糖尿病。因此,水果應適當少吃。應以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食物纖維的糧食和薯類為主要糖源。積極地攝取脂溶性維生素長時間地控制脂肪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不足,表現為缺少營養。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維生素劑。但攝取不宜過多,而且要盡量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
黃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因此每天食用的黃綠色蔬菜應以150克左右為好。
飲食注意的方面有:遵循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碳水化合物和無刺激性、易消化等原則。;可給予無脂肪低蛋白的流質,如果汁、米湯、藕粉、面湯、蜜水、番茄汁、西瓜汁、綠豆湯等.</CA>

急性胰腺炎輔助檢查
[1] 1.白細胞計數一般為10~20×10/L之間,如感染嚴重則計數偏高,並出現明顯核左移。部分病人尿糖增高,嚴重者尿中有蛋白、紅細胞及管型。
2.血、尿澱粉酶測定,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正常值:血清:8~64溫氏(Winslow)單位,或40~180蘇氏(Somogyi)單位;尿:4~32溫氏單位。
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澱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澱粉酶大為增加,是診斷本病的重要的化驗檢查。血清澱粉酶在發病後1~2小時即開始增高,8~12小時標本最有價值,至24小時達最高峰,為500~3000Somogyi氏單位,並持續24~72小時,2~5日逐漸降至正常,而尿澱粉酶在發病後12~24小時開始增高,48小時達高峰,維持5~7天,下降緩慢。
澱粉酶值在嚴重壞死型者,因腺泡嚴重破壞,澱粉酶生成很少,故其值並無增高表現。如澱粉酶值降後復升,提示病情有反復,如持續增高可能有並發症發生。有時腹膜炎,膽道疾病,潰瘍穿孔、絞窄性腸梗阻、胃大部切除術後輸入袢梗阻等,澱粉酶值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一般多低於500蘇氏單位。因此,當測定值>256溫氏單位或>500蘇氏單位,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才有意義。
3 .血清脂肪酶測定
其值增高的原因同2,發病後24小時開始升高,可持續5~10天超過1 Cherry-Crandall單位或Comfort法1.5單位有診斷價值。因其下降遲,對較晚就診者測定其值有助診斷。
4.血清鈣測定
正常值不低於2.12mmol/L(8.5mg/dl)。在發病後兩天血鈣開始下降,以第4~5天後為顯著,重型者可降至1.75mmol/L(7mg/dl)以下,提示病情嚴重,預後不良。
5.血清正鐵蛋白(Methemalbumin、MHA)測定
MHA來自血性胰液內紅細胞破壞釋放的血紅素,在脂肪酶和彈性蛋白酶作用下,轉化為正鐵血紅素,被吸收入血液中與白蛋白結合,形成正鐵血紅蛋白。重症患者常於起病後12小時出現MHA,在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為陽性,水腫型為陰性。
6 X線檢查
腹部可見局限或廣泛性腸麻痹(無張力性小腸擴張充氣、左側橫結腸擴大積氣)。小網膜囊內積液積氣。胰腺周圍有鈣化影。還可見膈肌抬高,胸腔積液,偶見盤狀肺不張,出現ARDS時肺野呈「毛玻璃狀」。
7 B超與CT
均能顯示胰腺腫大輪廓,滲液的多少與分布,對假性胰腺囊腫、膿腫也可被顯示。

③ 注射用胰蛋白酶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注射用胰蛋白酶葯典標准
    • 3.1 品名
      • 3.1.1 中文名
      • 3.1.2 漢語拼音
      • 3.1.3 英文名
    • 3.2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 3.3 性狀
    • 3.4 鑒別
    • 3.5 檢查
      • 3.5.1 酸度
      • 3.5.2 溶液的顏色
      • 3.5.3 乾燥失重
      • 3.5.4 異常毒性
      • 3.5.5 無菌
      • 3.5.6 其他
    • 3.6 效價測定
    • 3.7 類別
    • 3.8 規格
    • 3.9 貯藏
    • 3.10 版本
  • 4 參考資料
  • 附:
    • * 注射用胰蛋白酶葯品說明書

1 拼音

zhù shè yòng yí dàn bái méi

2 英文參考

Trypsin for Injection

3 注射用胰蛋白酶葯典標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注射用胰蛋白酶

3.1.2 漢語拼音

Zhusheyong Yidanmei

3.1.3 英文名

Trypsin for Injection

3.2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胰蛋白酶的無菌凍干品。含胰蛋白酶的活力單位應為標示量的90.0%~120.0%。

3.3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凍干塊狀物或粉末。

3.4 鑒別

取本品約5000單位,照胰蛋白酶項下的鑒別試驗,顯相同的反應。

3.5 檢查

3.5.1 酸度

取本品,加水溶解並製成每1ml中含5000單位的溶液,依法測定(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Ⅵ H),pH值應為5.0~7.0。

3.5.2 溶液的顏色

取本品,加0.9%氯化鈉溶液溶解並制脊慎察成每1ml中含2.5萬單位的溶液櫻茄,應無色;如顯色,與黃色2號標准比色液(2010年孝嫌版葯典二部附錄Ⅸ A第一法)比較,不得更深[1]。

3.5.3 乾燥失重

取本品約0.2g,以五氧化二磷為乾燥劑,在60℃減壓乾燥4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8.0%(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Ⅷ L)。

3.5.4 異常毒性

取本品,加滅菌注射用水製成每1ml中含125單位的溶液,依法檢查(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Ⅺ C),按靜脈注射法給葯,應符合規定。

3.5.5 無菌

取本品,加滅菌水適量溶解後,依法檢查(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Ⅺ H),應符合規定。

3.5.6 其他

應符合注射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Ⅰ B)。

3.6 效價測定

取本品5支,分別加適量0.001mol/L鹽酸溶液溶解,並全量轉移至同一100ml量瓶中,用上述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適量,用上述溶液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50~60單位的溶液。照胰蛋白酶項下的方法測定。

3.7 類別

蛋白分解酶。

3.8 規格

(1)1.25萬單位 (2)2.5萬單位 (3)5萬單位 (4)10萬單位

3.9 貯藏

密閉,在涼暗處保存。

3.10 版本

④ 胰酶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胰酶葯典標准
    • 3.1 品名
      • 3.1.1 中文名
      • 3.1.2 漢語拼音
      • 3.1.3 英文名
    • 3.2 來源含量
    • 3.3 性狀
    • 3.4 檢查
      • 3.4.1 脂肪
      • 3.4.2 乾燥失重
      • 3.4.3 微生物限度
    • 3.5 效價測定
      • 3.5.1 胰蛋白酶
        • 3.5.1.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 3.5.1.2 供試品原液的制備
        • 3.5.1.3 測定法
      • 3.5.2 胰澱粉酶
        • 3.5.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 3.5.2.2 測定法
      • 3.5.3 胰脂肪酶
        • 3.5.3.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 3.5.3.2 測定法
    • 3.6 類別
    • 3.7 貯藏
    • 3.8 制劑
    • 3.9 版本
  • 4 胰酶說明書
    • 4.1 葯品名稱
    • 4.2 英文名稱
    • 4.3 胰酶的別名
    • 4.4 分類
    • 4.5 劑型
    • 4.6 胰酶的葯理作用
    • 4.7 胰酶的葯代動力學
    • 4.8 胰酶的適應證
    • 4.9 胰酶的禁忌證
    • 4.10 注意事項
    • 4.11 胰酶的不良反應
    • 4.12 胰酶的用法用量
    • 4.13 胰酶與其它葯物的相互作用
    • 4.14 專家點評
  • 附:
    • * 胰酶相關葯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 拼音

yí méi

2 英文參考

trypsogen

pancreatic ferment

pancreati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ncreatic enzyme朗道漢英字典]

tryptic enzyme

3 胰酶葯典標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胰酶

3.1.2 漢語拼音

Yimei

3.1.3 英文名

Pancreatin

3.2 來源含量

本品系自豬、羊或牛胰中提取的多種酶的混合物,主要為胰蛋白酶、胰澱粉酶與胰脂肪酶。按乾燥品計算,每1g中含胰蛋白酶活力不得少賣激於600單位,胰澱粉酶活力不得少於7000單位,胰脂肪酶活力不得少於4000單位。

3.3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至微黃色的粉末;微臭,但無霉敗的臭氣;有引濕性;水溶液煮沸或遇酸即失去酶活力。

3.4 檢查

3.4.1 脂肪

取本品1.0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醚10ml,密塞,時時旋動,放置約2小時後,將乙醚液傾瀉至用乙醚濕潤的濾紙上,中掘襪濾過,殘渣用乙醚10ml照上法處理,再用乙醚5ml洗滌殘渣,合並濾液及洗液至已恆重的蒸發皿中,使乙醚自然揮散後,在105℃乾燥2小時,精密稱定,遺留脂肪不得過20mg。

3.4.2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4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5.0%(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Ⅷ L)。

3.4.3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依法檢查(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Ⅺ J),每1g供試品中細菌數不得過10000個,黴菌和酵母菌總數不得過100個。並不得檢出大腸埃希菌;每10g供試品中,不得檢出沙門菌。

3.5 效價測定

3.5.1 胰蛋白酶 3.5.1.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酪氨酸對照品,精密稱定,加0.2mol/L鹽酸溶液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50μg的溶液。

3.5.1.2 供試品原液的制備

取本品約0.1g,精密稱定,置乳缽中,加冷至5℃以下的氯化鈣溶液(取氯化鈣1.47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鹽酸溶液或0.1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6.0~6.2)少量,研磨均勻,置100ml量瓶中,加氯化鈣溶液至刻散肢度,搖勻;精密量取適量,加入冷至5℃以下的硼酸鹽緩沖液(取硼砂2.85g、硼酸10.5g與氯化鈉2.50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調節pH值至7.5±0.1),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胰蛋白酶0.12單位的溶液。

3.5.1.3 測定法

取試管3支,分別精密量取供試品原液1ml與上述硼酸鹽緩沖液2ml,在40℃水浴中保溫10分鍾,分別精密加入在40℃水浴中預熱的酪蛋白溶液(取酪蛋白對照品1.5g,加0.1mol/L氫氧化鈉溶液13ml與水40ml,在60℃水浴中加熱使溶解,放冷,加水稀釋至100ml,調節pH值至8.0)5ml,搖勻,立即置40℃±0.5℃水浴中准確反應30分鍾,再各精密加入5%三氯醋酸溶液5ml終止反應,混勻,濾過,取續濾液作供試品溶液;另精密量取供試品原液1ml,加上述硼酸鹽緩沖液2.0ml,在40℃水浴中保溫10分鍾,精密加入5%三氯醋酸溶液5ml,搖勻,置40℃±0.5℃水浴中准確反應30分鍾,立即精密加入酪蛋白溶液5ml,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空白對照;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葯典二部附錄Ⅳ A),在275nm的波長處,測定並計算供試品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另用0.2mol/L鹽酸溶液作空白對照,在275nm的波長處測定對照品溶液的吸光度(As)。按下式計算:

每1g含胰蛋白酶活力(單位)

式中Ws為對照品溶液每1ml中含酪氨酸的量,μg;

W為供試品取樣量,g;

n為供試品的稀釋倍數(500)。

在上述條件下,每分鍾水解酪蛋白生成三氯醋酸不沉澱物(肽及氨基酸等)在275nm波長處與1μmol酪氨酸相當的酶量,為1個胰蛋白酶活力的單位。

供試品溶液測得的值應在0.15~0.6,否則應調整濃度,另行測定。

3.5.2 胰澱粉酶 3.5.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約0.3g,精密稱定,置研缽中,加冷至5℃以下的磷酸鹽緩沖液(取磷酸二氫鉀13.61g與磷酸氫二鈉35.80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調節pH值至6.8)少量,研磨均勻,加上述磷酸鹽緩沖液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胰澱粉酶10~20單位的溶液。

3.5.2.2 測定法

取1%可溶性澱粉溶液[取經105℃乾燥2小時的可溶性澱粉(供胰澱粉酶測定)1.0g,加水10ml,攪勻後,邊攪拌邊緩緩傾入100ml沸水中,繼續煮沸20分鍾,放冷,加水稀釋至100ml]25ml、上述磷酸鹽緩沖液10ml、1.2%氯化鈉溶液1ml與水20ml,置250ml碘瓶中,在40℃水浴中保溫10分鍾,精密加入供試品溶液1ml,搖勻,立即置40℃±0.5℃水浴中准確反應10分鍾,加1mol/L鹽酸溶液2ml終止反應,搖勻,放至室溫後,精密加碘滴定液(0.05mol/L)l0ml,邊振搖邊滴加0.1mol/L氫氧化鈉溶液45ml,在暗處放置20分鍾,加硫酸溶液(1→4)4ml,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無色。另取1%可溶性澱粉溶液25ml、上述磷酸鹽緩沖液10ml、1.2%氯化鈉溶液1ml與水20ml,置碘瓶中,在40℃±0.5℃水浴中保溫10分鍾,放至室溫後,加1mol/L鹽酸溶液2ml,搖勻,加入供試品溶液1.0ml,搖勻,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05mol/L)10ml,邊振搖邊滴加0.1mol/L氫氧化鈉溶液45ml,在暗處放置20分鍾,加硫酸溶液(1→4)4ml,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無色,作為空白對照,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當於9.008mg無水葡萄糖。按下式計算。

每1g含胰澱粉酶活力(單位)

式中A為供試品消耗硫代硫酸鈉滴定液的容積,ml;

B為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鈉滴定液的容積,ml;

F為硫代硫酸鈉滴定液的濃度(mol/L)換算值;

W為供試品取樣量,g;

n為供試品稀釋倍數(200)。

在上述條件下,每分鍾水解澱粉生成1μmol葡萄糖的酶量,為1個胰澱粉酶活力的單位。

(B—A)的硫代硫酸鈉滴定液應為2.0~4.0ml,否則應調整濃度,另行測定。

3.5.3 胰脂肪酶 3.5.3.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約0.1g,精密稱定,置乳缽中,加冷至5℃以下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緩沖液(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606mg,加0.1mol/L鹽酸溶液45.7ml,加水至100ml,搖勻,調節pH值至7.1)少量,研磨均勻,加上述緩沖液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胰脂肪酶8~16單位的溶液。

3.5.3.2 測定法

取橄欖油乳液(取橄欖油4ml與阿拉伯膠7.5g,研磨均勻,緩緩加水研磨使成100ml,用高速組織搗碎機以每分鍾8000轉攪拌兩次,每次3分鍾,取乳劑在顯微鏡下檢查,90%乳粒的直徑應在3μm以下,並不得有超過10μm的乳粒)25ml、牛膽鹽溶液[取牛膽鹽參照試劑適量,用水製成(2→25)的溶液]2ml與水10ml,置100ml燒杯中,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調節pH值至9.0,在37℃±0.1℃水浴中保溫10分鍾,再調節pH值至9.0,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ml,在37℃±0.1℃水浴中准確反應10分鍾,同時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滴定使反應液的pH值恆定在9.0,記錄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的量(ml)。另取在水浴中煮沸15~30分鍾的上述供試品溶液1ml,照上述方法測定作空白對照,按下式計算。

每1g含有胰脂肪酶活力(單位)

式中A為供試品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的容積,ml;

B為空白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的容積,ml;

M為氫氧化鈉滴定液的濃度,mol/L;

W為供試品取樣量,g;

n為供試品稀釋倍數(50)。

在上述條件下,每分鍾水解脂肪(橄欖油)生成1μmol脂肪酸的酶量,為1個胰脂肪酶活力的單位。

平均每分鍾消耗的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的量應為0.08~0.16ml,否則應調整濃度,另行測定。

3.6 類別

助消化葯。

3.7 貯藏

遮光,密封,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3.8 制劑

(1)胰酶腸溶片 (2)胰酶腸溶膠囊

3.9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2010年版

4 胰酶說明書

4.1 葯品名稱

胰酶

4.2 英文名稱

Pancreatin

4.3 胰酶的別名

得每通;消得良;胰酵素;胰腺酶;胰液素;胰消化素;胰酶腸溶微粒膠囊;Creon;Creon 10000;Licrease;Pancreatinum

4.4 分類

消化系統葯物 > 助消化葯物

4.5 劑型

1.片劑: 0.3g,0.5g;

2.腸溶膠囊:0.15g。

4.6 胰酶的葯理作用

胰酶是從牛、豬或羊等動物的胰腺中得到的多種酶的混合物,主要含胰蛋白酶、胰澱粉酶和胰脂肪酶等。胰蛋白酶能使蛋白轉化為蛋白腖,胰澱粉酶使澱粉轉化為糊精與糖,胰脂肪酶則使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胰酶在中性或弱堿性條件下活性較強,在腸液中可消化澱粉、蛋白質及脂肪,從而起到促進消化和增進食慾的作用。

4.7 胰酶的葯代動力學

據國外資料報道,胰酶口服後30min起效,120~300min時達最大效應。

4.8 胰酶的適應證

為助消化葯,臨床主要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替代治療。

4.9 胰酶的禁忌證

1.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禁用。

2.對豬蛋白及其製品過敏者禁用。

4.10 注意事項

1.服用此葯的患者需補充葉酸鹽。

2.服用時不可嚼碎。

4.11 胰酶的不良反應

胰酶可引起頰部及 *** 周圍痛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出血,偶見過敏反應,可有打噴嚏、流淚、皮疹、鼻炎和支氣管哮喘等。囊性纖維化的患者應用胰酶治療,可見尿中尿酸增多,且與劑量相關。此外,胰酶制劑常被沙門菌屬污染,雖不影響酶的活性,但可使人感染。

4.12 胰酶的用法用量

每次0.3~1g,每天3次,餐前服。

4.13 葯物相互作用

1.胰酶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可增強療效。

2.西咪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和十二指腸內的pH值,故能防止胰酶失活,增強口服胰酶的療效。其作用較口服堿性葯物為佳。因為所有的H2受體拮抗葯均可降低胃內酸度,故推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與胰酶也存在此相互作用。合用時可能需要減少胰酶劑量。

3.胰酶在酸性溶液中活性減弱,甚至被分解滅活,故忌與稀鹽酸等酸性葯物同服。

4.胰酶與阿卡波糖合用時,後者的葯效降低,故應避免同時使用。

5.胰酶與米格列醇合用時,後者的葯效降低,故應避免同時使用。

6.胰酶可干擾葉酸鹽的吸收。

7.不宜與pH值小於5.5的食物(如雞肉、綠豆)等同時服用。

4.14 專家點評

⑤ 胰蛋白酶是什麼顏色做細胞培養用的,配完

看是否加了酚紅,有酚紅就是粉紅色,沒加就是白色。

⑥ 細胞培養傳代常見問題

01 一般拿到細胞後,應該注意什麼?

收到細胞先不開蓋,用酒精將整個細胞瓶外壁進行消毒,放在培養箱靜置若干小時後(看細胞密度而定)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生長情況,並對細胞進行不同倍數拍照(建議收細胞時的培養基拍一張照片,觀察培養基的顏色和是否有漏液情況,顯微鏡下拍細胞100X,200X各兩張),排除細胞本身污染的情況。

02 何時須更換培養基?

視細胞生長密度而定,常規細胞2-3天更換培養基。

03 細胞何時進行傳代較好?

一般情況下細胞生長至完全匯合後就應該傳代,所有細胞生長都有一個要求不宜生長過密(也就是常說的長老了),但有接觸抑制的細胞,在匯合前就必須進行傳代,這類細胞一般在密度70-80%就進行傳代,否則會引起細胞分化。

04 貼壁細胞如何進行傳代?

去掉原T25培養瓶裡面的培養基,T25瓶加3-4 ml PBS洗1-2次;棄PBS,再加1.5 ml的Trypsin-EDTA (1X)消化液消化細胞,顯微鏡下觀察,待細胞變圓,細胞間隙明顯,部分細胞剛開始脫離瓶壁,加4 ml左右完全培養液混勻終止消化,將細胞小心吹打下來,1000 rpm/min室溫離心5min;棄上清,細胞沉澱用完全培養液重懸,按要求分瓶(視細胞密度而定1:2-1:3,1:3-1:6,1:6-1:8),每T25瓶補足培養基至5-6 ml,37℃、5%CO2孵箱培養。

05 懸浮性細胞應如何傳代處理?

一般僅需持續加入新鮮培養基於原培養角瓶中,稀釋細胞濃度即可,若培養液太多時,將細胞懸液移入離心管中,1000 rpm/min 室溫離心5 min。棄上清,細胞沉澱用完全培養液重懸,按要求分瓶(視細胞密度而定1:4-1:8),每T25瓶加完全培養液至4-5 ml,37℃、5%CO2孵箱培養。有些懸浮細胞趨於成團生長,此時細胞生長狀態良好,當補液時,需避免反復吹打。

06 貼壁細胞傳代如何使用胰酶?

一般使用trypsin-EDTA濃度為0.25% trypsin-0.53 mM EDTA.2Na或0.05%trypsin-0.02 mM EDTA.2Na。消化液濃度過高時,易造成培養基中細胞碎片增多,黑渣子增多,常規細陪仔胞傳代時建議用0.05%的胰酶進行消化,對於難消化的細胞可採用0.25%胰酶進行消化,細胞密度過高超過80%時,採用分步消化法。胰酶儲存在–20°C,解凍在4°C進行,第一次開瓶後應立即少量數悔分裝於無菌試管中,保存於–20°C,避免反復冷凍解凍造成trypsin之活性降低,並可減少污染之機會。

07 如何控制胰酶消化時間?

胰酶消化的程度是細胞培養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消化過度細胞碎片增多,黑渣子增多,細胞會成片脫落,嚴重影響細胞活性,並有部分細胞漂浮,隨棄去的胰酶流失;消化不足則細胞難於從瓶壁上吹下,反復吹打同樣也會損傷細胞活性。

不同細胞對消化液的敏感性不同,胰酶消化的時間也會有差異。胰酶消化時間與胰酶的濃度,是否含EDTA,胰酶的儲存時間,胰酶的儲存溫度,是否反復凍融,消化加入的胰酶體積,消化溫度及細胞的密度有關。消化對於新購買的細胞,建議客戶先用低濃度的胰酶仔細去摸索一下消化時間,可每隔1分鍾鏡下觀察細胞是否變圓,記錄最佳消化時間,下一次操作參考之前的記錄來控制時間即可。

08 細胞離心下來的離心速率應為多少?

細胞傳代或凍存時欲回收細胞,其離心速度一般為800-1000 rpm/min,室溫離心5-8分鍾,轉速過高,將造成細胞破裂死亡。

09 如何區分活細胞和死細胞?

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中間透亮,飽滿,有光澤,死細胞較暗。也可以通過台盼藍染色來計算細胞活力。

10 如何用台盼蘭計數活細胞?

用無血清培養基把細胞懸液稀釋到200~2000 個/毫升,在0.1 毫升的細胞懸液中加入0.1 毫升的0.4%的台盼蘭溶液。輕輕混勻,用血球計數板計數細胞。活細胞排斥台盼蘭,因而染成藍色的細胞是死細胞,注意計數需在加入台盼藍10min內完成。薯亂正有細胞計數儀的,可直接用計數儀進行。

11 二價離子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嗎?

二價離子的確抑制胰蛋白酶活性。

12 使用胰蛋白酶加入EDTA是為什麼?

EDTA用來螯合游離的鎂離子和鈣離子,以便保持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建議胰蛋白酶處理細胞前,用EDTA清洗細胞,以消除來自培養基中所有的二價離子。

13 可否使用與原先不同的培養基?

不能。每一細胞株均有其特定使用且已適應的細胞培養基,若驟然使用和原先提供之培養條件不同之培養基,細胞大都無法立即適應,易造成細胞狀態不好,最終造成細胞無法存活。

[圖片上傳失敗...(image-efba9e-1634632859867)]

14 可否使用與原先不同的血清種類?

不能。血清是細胞培養上一個極為重要的營養來源,所以血清的種類和品質對於細胞的生長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來自不同物種的血清,在一些物質或分子的量或內容物上都有所不同,血清使用錯誤常會造成細胞無法存活。

15 細胞為何生長不均勻?

細胞傳代後放入培養箱沒有搖勻,或者放入時搖勻,但在細胞貼壁前,又移動了培養瓶,頻繁開關培養箱引起的振動或者培養瓶中培養液過少,培養箱擱板表面不平整,這些因素會導致細胞生長不均勻。

16 購買的細胞死亡或細胞存活率不佳

研究人員在細胞培養時出現存活率不佳,常見原因可歸納為:培養基使用錯誤或培養基品質不佳。血清使用錯誤或血清的品質不佳。運輸過程對細胞有嚴重影響。解凍過程錯誤。冷凍細胞解凍後,加以洗滌細胞和離心。懸浮細胞誤認為死細胞。培養溫度使用錯誤。細胞置於–80°C太久。

17 細胞抱團怎麼處理?

一些懸浮細胞抱團生長是正常現象,大部分懸浮細胞在細胞密度很高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部分細胞抱團生長的現象,聚團細胞很容易死亡並演化成絮狀物,殃及周圍的懸浮細胞,因此在培養懸浮細胞時需控制好細胞密度。如果出現了細胞團,可以通過細胞篩去掉部分較大的細胞團,也可以嘗試一下方法:將細胞懸液收集到15 ml離心管中,靜置20 min左右,小心取上層細胞上清培養(該方法只能去除部分較大的細胞團)。

18 細胞內有空泡,是否是正常現象?

部分細胞本身存在一定的空泡(如HepG2,Ishikawa及一些耐葯株等),這個是正常現象。如果只有少數細胞有內出現極少空泡,則很可能是細胞狀態不佳,可以通過調整血清濃度,控制消化,控制傳代比例及時間等方法來調整細胞狀態;如果大部分細胞出現空泡,且單個細胞內空泡數目偏多,則可能細胞代次較高,細胞老化所致,需更換代次較早的細胞。

19 細胞傳兩代後開始逐漸死亡的原因

很可能是培養體系不適合細胞(未使用推薦的培養體系);或者消化過度,對細胞有嚴重影響;或者是傳代比例不合適(具有密度依賴性的細胞,傳代太稀;或者生長較快的細胞,傳代較密,細胞嚴重堆疊生長)。

[圖片上傳失敗...(image-bcf360-1634632859867)]

20 細胞生長逐漸變慢是什麼原因?

細胞增殖變慢有以下原因:1. 消化過度 2. 傳代過密 3.細胞營養不良 4.細胞頻繁傳代 5.細胞狀態不佳或老化 6.細胞存在污染。

21 培養細胞時應使用5%或10%CO2?

一般培養基中大都使用HCO3-/CO32-/H+作為pH的緩沖系統,而培養基中NaHCO3的含量將決定細胞培養時應使用的CO2濃度。當培養基中NaHCO3含量為每公升3.7 g時,細胞培養時應使用10% CO2;當培養基中NaHCO3為每公升1.5 g時,則應使用5% CO2培養細胞。

22 CO2培養箱之水盤如何保持清潔?

定期(每周一次)更換水盤裡面的水,水盤的水必須使用無菌蒸餾水或無菌去離子,水盤中可添加1%硫酸銅以預防黴菌污染。

23 細胞接種密度多少合適?

依照細胞株基本數據上的接種密度或稀釋分盤的比例接種即可。細胞數太少或稀釋的太多亦是造成細胞無法生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按照我們的經驗:一般倍增時間24 h內的細胞,傳代比率1:6-1:12為宜,倍增時間24-48 h的細胞,傳代比率1:3-1:8為宜,倍增時間超過48h的細胞, 傳代比率1:2-1:4為宜。

24 培養中常出現一些黑點,是污染嗎?

首先肉眼觀察培養液是否變渾濁,如果變渾濁,基本可以確定是污染;如果肉眼觀察培養液沒有變渾濁:在顯微鏡下觀察黑點大小和形狀是否規則,是否運動,是做布朗運動還是呈直線型快速移動。如果黑點大小不規則,做布朗運動,黑點可能是細胞碎片(可能是細胞狀態不佳或者消化過度引起的),也可能是血清反復凍融產生的蛋白沉澱引起的,也可能是細胞的代謝產物。如果黑點大小一致,快速移動,很可能是細菌污染。

25 如何預防細胞培養中黑點的產生?

掌握細胞傳代的最佳時機,不要細胞長老了再傳代;掌握好消化時間,防止消化過度產生細胞碎片;減少血清等試劑的凍融次數;將培養液的PH調到最佳;嚴格控制水質和器皿的清潔。

26 黑點已經產生了,如何進行處理?

如果判定黑點是污染,請及時將細胞處理後丟棄。其他情況,可參照以下進行:

如果是懸浮細胞:收集細胞上清慢速離心(500-600 rpm/min,5-6 min)並更換新的培養瓶;如果是貼壁細胞:將細胞用PBS洗2-3遍,洗的時候,輕輕拍打培養瓶,讓貼壁不牢的碎片和顆粒脫落,再棄去PBS,消化時先加低濃度的胰酶如0.05%胰酶消化1 min左右,讓細胞間隙中的顆粒和碎片脫落下來,去掉低濃度胰酶,然後正常消化細胞,將收集的細胞懸液慢速離心(500-600 rpm/min,5-6 min)並更換新的培養瓶,並可以嘗試適當增加血清濃度進行培養。

27 培養用dish,flask是否相同?

不同廠牌的dish或flask,其所coating的polymer不同,製造程序亦不同,雖對大部分細胞沒有太大之影響,惟少數細胞則可能因使用廠牌不同之dish或flask而有顯著之生長差異。

⑦ IL-2活性測定問題

實驗前應明確的問題

1.選擇適當的細胞接種濃度。一般情況下,96孔培養板的一內貼壁細胞長滿時約有105個細胞。但由於不同細胞貼壁後面積差異很大,因此,在進行MTT試驗前,要進行預實驗檢測其貼壁率、倍增時間以及不同接種細胞數條件下的生長曲線,確定試驗中每孔的接種細胞數和培養時間,以保證培養終止致細胞過滿。這樣,才能保證MTT結晶形成酌量與細胞數呈的線性關系。否則細胞數太多敏感性降低,太少觀察不到差異。

2.葯物濃度的設定。一定要多看文獻,參考別人的結果再定個比較大的范圍先初篩。根據自己初篩的結果縮小濃度和時間范圍再細篩。切記!否則,可能你用的時間和濃度根本不是葯物的有效濃度和時間。

3. 時間點的設定。在不同時間點的測定OD值,輸入excel表,最後得到不同時間點的抑制率變化情況,畫出變化的曲線,曲線什麼時候變得平坦了(到了平台期)那個時間點應該就是最好的時間點(因為這個時候的細胞增殖抑製表現的最明顯)。

4.培養時間。200ul的培養液對於10的4~5次方的增殖期細胞來說,很難維持68h,如果營養不夠的話,細胞會由增殖期漸漸趨向G0期而趨於靜止,影響結果,我們是在48h換液的。

5.MTT法只能測定細胞相對數和相對活力,不能測定細胞絕對數。做MTT時,盡量無菌操作,因為細菌也可以導致MTT比色OD值的升高。

6.理論未必都是對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

7.實驗時應設置調零孔,對照孔,加葯孔。調零孔加培養基、MTT、二甲基亞碸。對照孔和加葯孔都要加細胞、培養液、MTT、二甲基亞碸,不同的是對照孔加溶解葯物的介質,而加葯組加入不同濃度的葯物。

8.避免血清干擾。用含15%胎牛血清培養液培養細胞時,高的血清物質會影響試驗孔的光吸收值。由於試驗本底增加,會試驗敏感性。因此,一般選小於10%胎牛血清的培養液進行。在呈鋒橘色後,盡量吸凈培養孔內殘余培養液。

實驗步驟

貼壁細胞:

1.收集對數期細胞,調整細胞懸液濃度,每孔加入100ul,鋪板使待測細胞調密度至1000-10000孔,(邊緣孔用無菌PBS填充)。

2.5%CO2,37℃孵育,至細胞單層鋪滿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濃度梯度的葯物,原則上,細胞貼壁後即可迦納笑葯,或兩小時,或半天時間,但我們常在前一天下午鋪板,次日上午加葯.一般5-7個梯度,每孔100ul,設3-5個復孔.建議設5個,否則難以反應真實情況

3.5%CO2,37℃孵育16-48小時,倒置顯微鏡下觀察。

4.每孔加入20ulMTT溶液(5mg/ml,即0.5%MTT),繼續培養4h。若葯物與MTT能夠反應,可先離心後棄去培養液,小心用PBS沖2-3遍後,再加入含MTT的培養液。

5.終止培養,小心吸去孔內培養液。

6.每孔加入150ul二甲基亞碸,置搖床上低速振盪10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聯免疫檢測儀OD490nm處測量各孔的吸光值。

7.同時設置調零孔(培養基、MTT、二甲基亞碸),對照孔(細胞、相同濃度的葯物溶解介質、培養液、MTT、二甲基亞碸)

懸浮細胞:

1)收集對數期細胞銀茄團,調節細胞懸液濃度1×106/ml,按次序將①補足的1640(無血清)培養基40ul ;②加Actinomycin D(有毒性)10ul用培養液稀釋 lg/ml,需預試尋找最佳稀釋度,1:10-1:20);③需檢測物10ul;④細胞懸液50ul(即5×104cell/孔),共100ul加入到96孔板(邊緣孔用無菌水填充)。每板設對照(加100(儲存液100 1640)。

2)置37℃,5%CO2孵育16-48小時,倒置顯微鏡下觀察。

3)每孔加入10 ul MTT溶液(5 mg/ml,即0.5%MTT),繼續培養4 h。(懸浮細胞推薦使用WST-1,培養4 h後可跳過步驟4),直接酶聯免疫檢測儀OD570nm(630nm校準)測量各孔的吸光值)

4)離心(1000轉x10min),小心吸掉上清,每孔加入100 ul二甲基亞碸,置搖床上低速振盪10 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聯免疫檢測儀OD570nm(630nm校準)測量各孔的吸光值。

5)同時設置調零孔(培養基、MTT、二甲基亞碸),對照孔(細胞、相同濃度的葯物溶解介質、培養液、MTT、二甲基亞碸),每組設定3復孔。

MTT的配製

MTT一般最好現用現配,過濾後4ºC避光保存兩周內有效,或配製成5mg/ml保存在-20度長期保存,避免反復凍融,最好小劑量分裝,用避光袋或是黑紙、錫箔紙包住避光以免分解。我一般都把MTT粉分裝在EP管里,用的時候現配,直接往培養板中加,沒必要一下子配那麼多,尤其當MTT變為灰綠色時就絕對不能再用了。

MTT有致癌性,用的時候小心,有條件最好帶那種透明的簿膜手套.配成的MTT需要無菌,MTT對菌很敏感;往96孔板加時不避光也沒有關系,畢竟時間較短,或者你不放心的時候可以把操作台上的照明燈關掉.

配製MTT時用用PBS<ph=7.4>溶解,也有人用生理鹽水配,60℃水浴助溶。

PBS配方:

Nacl 8g

Kcl 0.2g

Na2HPO4 1.44g

KH2PO4 0.24g

調ph 7.4

定容1L

關於細胞的接種(鋪板)

細胞過了30代以後就不要用了,因為狀態不好了;培養板要用好的(最好進口板),不好的板或重復利用的板只可做預實驗。

接種時最好按照預實驗摸索出的密度接種, 因為細胞密度在10000/ml左右時,所測得的OD值的區間即細胞抑制率(或者增值率)的所呈現的線性關系最好,結果最可信。如果鋪的太稀細胞的殺傷不會很明顯,太密細胞可能都會凋亡,因為細胞長的太快營養會不夠,最後導致死亡。且而細胞過密或者過少,增殖都會過快或者過慢,其增值率線性關系不佳。故而MTT細胞密度多採用10000/ml,100ul/孔。

細胞密度要根據不同細胞的特點來定.如果你做的葯品對細胞具有刺激作用那麼取小點的細胞濃度,如果你做的葯品對細胞具有抑製作用那麼取大點的細胞濃度,這樣與對照的區別更明顯,數據更好。懸浮細胞每孔的細胞數可達到105,貼壁細胞可為103-104.

其它的聲音:

1.首先細胞的接種密度一定不能過大,一般每孔1000個左右就夠了,我認為寧少勿多。尤其是對於腫瘤細胞。10000/孔是太高了,這樣即使葯物有作用,MTT方法也是表現不出的,最佳點板濃度在4000-5000/孔,太少的話SD值會很大。

2.MTT本身就是比較粗的實驗,增殖率10%左右的波動都不算奇怪。特別是新手,20%的波動也是常見的,所以很可能是技術原因引起的,特別是種板技術一定要過關。

3.我做的是腫瘤細胞的MTT實驗,這種細胞長的很快一開始我是用100000/ML的濃度來接種的,結果細胞長的太滿結果是沒有梯度也沒有線性關系.後來調整濃度,用過40000~80000/ML的濃度都做過MTT實驗,結果發現做的結果比較好點的是60000~70000/ML的濃度組的.用40000/M的濃度的組,由於細胞少,葯物作用的梯度還是有,只是沒有很好的線性關系.還有根據細胞生長速度以及葯物的特性(有時間依賴性和濃度依賴性的葯物)來確定培養時間是48小時還是72小時.

注意細胞懸液一定要混勻,已避免細胞沉澱下來,導致每孔中的細胞數量不等,可以每接幾個就要再混勻一下。加樣器操作要熟練,盡量避免人為誤差。雖然移液器比移液管精確得多,但是如果操作不熟,CV會在8%左右。另外,吹散次數過多也會影響細胞活力。所以要熟練鞋、快些上板。

首先說說我的一點經驗:

1.吹打時懸液總量不能太多,達到吸管吸液量的3到4倍,可能比較容易混勻。10ml的離心管裡面最好裝3~4ml的懸液:懸液太少容易吹起很多氣泡,懸液太多又不容易吹成單細胞懸液。。。

2.吸管的吸液量最好在1ml左右:吸液量過多的話,一下吸起很多液體,管中所剩就很少,這樣吹打容易起泡,吸液量過少,吹打的力度就不夠,吹打就會不均勻。如果是吸液量1ml多的吸管,總液量在5ml左右為益

3.吸的時候要在懸液底部,然後提起來一點,但是吹下去的時候不要離開液面,否則容易吹打出氣泡。

4.吹打次數100左右,就可以吹打均勻了(有人認為加細胞前吹打30-50次基本就差不多均勻了。加細胞的時候每接種2孔反復吹打3次,每吹打3次後槍頭垂懸與細胞懸液中5秒鍾,然後再以一定的速度吸取懸液。)

5.向每孔中用槍頭加入細胞時不要太快,否則你會發現細胞在加入的瞬間會由於槍頭的沖力在孔底聚集一堆,一般都在孔的底部中央,而周邊很少,這種不均勻的分散會產生接觸抑制,影響細胞的生長。所以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我習慣每塊板加完後平握手中,向左3下,向右3下,在往返回復3下移動,目的是使得細胞能分散的均勻些。(鋪板技術是MTT實驗的關鍵,也是基礎,一定要練好。曾經有同學用漩渦振盪器混勻細胞,最後細胞全死了,建議不要採用這種方法混勻細胞。

加入MTT

個人認為MTT最關鍵的是你的細胞數目和你加入真正起作用的的MTT的適當比例,具體細胞數目和真正起作用的的MTT之間的關系確實不好確定,我認為MTT多加一些比少加好一些

MTT的量各家報道不同,一般是過量的,所以10ul即夠了。如果不使用96孔板,培養基超過100ul,MTT按照10%的比例加入.加入MTT以後振盪一下讓MTT與培養基混勻,不過這個應該關系不大。

如加入MTT後都有個別孔立即變為藍黑色,則污染的可能性極大,另外MTT稀釋後加入細胞前還是需要以過濾的方式滅菌為宜.且在加MTT前可以先在鏡下觀察,看看是否有孔染菌,染菌的孔常常是臨近的

因為血清中白蛋白對大部分的葯物都有結合效應,所以可以單獨將葯物和MTT加在一起,看會不會起反應。如果不起反應,就不用去除含葯物的培液,直接加MTT即可。

如何清除上清

百家爭鳴:

1.加DMSO前要把液體吸掉,但培養液里的紫色結晶可能會吸去,可在這之前先用平板離心機離心96孔板,2000r,5分鍾,然後吸掉上清(如果是懸浮細胞,則推薦此法,懸浮細胞要離心2500rpm×10min.且其做MTT最好用圓底型96孔板,清除上清時注意不要把下面的結晶顆粒吸掉,建議各孔吸棄150-160ul即可)。

2.我每次將MTT加入後,再孵育四個小時,然後用離心機離心1000G,5min。但是用槍小心地吸上清,還是會將一小部分藍色結晶吸出。所以還是建議翻轉倒扣的方法吧!

3.另外,可以直接將板翻轉倒扣(墊幾層濾紙)2-3次,比用「吸」的辦法更不容易使細胞脫離出來。可以輕拍,或者傾斜一點幫助吸液,發現紫色結晶幾乎沒有肉眼可見的掉脫,但前提是你本身細胞貼壁要比較牢,半貼壁生長的細胞容易脫離。假如葯物作用時間長的話,陰性對照組可能由於細胞過多而使加入MTT後形成的結晶漂起來,這樣就不能直接倒掉上清。

4.做MTT時,這一步驟一定要小心,不要採用倒的方式。因為貼壁不牢的細胞會被倒掉,從而影響OD值。懸浮細胞,不要翻板,離心後也不要翻板,這個方法害死人。

5.加完MTT反應3-4h後,從培養箱取出96孔板的動作要輕柔,避免振盪結晶,使其滑落.你可以試著將96孔板傾斜30度角,然後用槍尖慢慢吸,有的細胞可以用排槍一起吸,有的則要耐心的一個個用槍頭吸,槍尖的力度和方向要保證每個孔都一致。不要讓槍頭接觸到孔底,且一旦傾斜孔板後就不要反復傾斜放平,這樣也會使結晶脫落。

6.用醫用的注射器加上針頭吸取液體的,吸取時要把板子斜放,沿著壁吸取就好了!這次MTT我用1ml針頭仔細吸培養液,覺得比其它方法可靠,一般不會吸走紫色結晶.

避免清除上清而改進的方法

由於一般可離心96孔板的離心機不好找。既使是貼壁細胞做MTT時,用DMSO溶解得到結果也不好,不是得不到預期結果就是可重復性差。

解決方法1:用以下文獻方法:周建軍等,評價抗癌物質活性的改良MTT方法,中國醫葯工業雜志,1993,24(10):455-457

具體方法:

配三聯溶解液:10%SDS,5%異丁醇,0.012mol/LHCL,蒸餾水溶解。

三聯溶解液:SDS10g,異丁醇5ml,10M HCl 0.1ml用雙蒸水溶解配成100ml溶液

操作:在培養板上加一定密度的細胞懸液,90ul/孔;如需給葯,則再於同時(懸浮細胞)或4h後(貼壁細胞)加入不同濃度的葯物10ul/孔,均設三復孔。另外,每塊板上另沒一個調零孔(只加培養液,不含細胞和葯物)。培養2d後,加入MTT溶液20ul/孔,繼續培養4h,然後加入上述三聯液100ul/孔,於37度放置過夜後,用酶標儀測各孔A570值。

優點:簡化操作,提高了可靠性。

解決方法2:日本同仁有一種新試劑CCK-8試劑, CCK-8試劑可用於簡便而准確的細胞增殖和毒性分析。其基本原理為:該試劑中含有WST–8[其化學名稱為: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單鈉鹽],它在電子載體1-甲氧基-5-甲基吩嗪 硫酸二甲酯(1-Methoxy PMS)的作用下被細胞線粒體中的脫氫酶還原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黃色甲 染料(Formazan dye)。生成的甲 物的數量與活細胞的數量成正比,因此可利用這一特性直接進行細胞增殖和毒性分析。CCK-8試劑中已預先配入了進行細胞增殖和毒性分析所需的成分,無需再用緩沖液或培養基進行稀釋;同時,CCK-8試劑無需任何放射性同位素和有機溶劑。因此,無需特別的技巧,就可使每一位使用者准確、快速地得到重現性好的實驗結果。

★優 點

1、簡 便 只需一步即可得到結果

2、省 時 毋需預制,即開即用

3、安 全 毋需放射性同位素和有機溶劑

4、快 速 省去了溶解除沉操作

5、靈敏度高 靈敏度高於MTT

6、重現性好 步驟少;無損失;結果准確

就是比較貴,如果經費充足,用這個是不錯的。

★進行細胞增殖分析的使用方法:

1、接種細胞懸液100μl於96孔板內,預先置於37℃,5% CO 2飽和濕度培養箱內培養。

2、在每個孔內加入10μl的CCK-8試劑。

3、把培養板放在培養箱內培養1-4小時*。

4、在450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參比波長為600nm或600nm以上。

解決方法3:使用MTS

解決方法4:

加入DMSO

在同一批實驗中最好不要更換DMSO。加DMSO前把孔中液體盡量棄干凈,沒有去掉上清直接加DMSO,一是沉澱會很難溶解.二培養液的顏色在檢測時也能被測到,會對最後結果造成影響。但前提是不能把細胞也一起吸掉,因為這樣帶來的誤差要遠遠大於培養液沒棄干凈帶來的誤差,所以要在保證細胞不被吸掉的前提下,盡量把培養液吸掉。如果培養液沒棄干凈,空白孔也要留有等量的培養液,這樣在檢測時可以盡量去除培養液的影響,DMSO的量也可為100ul或150ul.

1.加了DMSO後用振盪器輕輕振盪5-10min, 時間控制盡量嚴格一點,放置時間長了會影響結果,值會偏大,且結果不可信.

2.加入DMSO後可用排槍反復抽吸助溶,溶解後盡快檢測。如果實驗孔不多,建議用此法,因其比振盪溶解效果好。

3.或放入37度放孵箱15分鍾溶解結晶。

振盪是為了讓甲臢溶解,這樣才能更好的測量吸光度,振盪96孔板有專的振盪器,目的:扎破氣泡.有氣泡存在時,由於其對光的反射與折射作用(酶標儀的原理是通過測定特定波長透過樣品的吸光度推測樣品內特定物質的濃度),會導致結果偏移.

OD值的測定

至於測定波長的選擇是因顯色溶液而異的,對於DMSO,溶解後呈紫(紅)色,490nm有最大吸收值,而ATCC公司的MTT試劑盒用的不是DMSO,它的測定波長是570。(就如ELISA實驗選用OPD作底物測定波長是492,選用TMB顯色液則用450);而對於SDS和酸化異丙醇,則選用570nm,並且建議以655nm作為參考波長。

DMSO溶後10分鍾內測,越放顏色越深,而SDS做為溶解液測吸收光值,其值可在三天內保持不變.

細胞密度偏大測出的吸光度也會偏大,細胞密度小吸光度也會偏小;另外跟細胞狀態也有關系,細胞狀態不好的話,吸光度值也會低的;細胞數目少,或者是培養的時間短,OD值也會偏低。如果各個孔的孔間差異性特別明顯的話說明有可能存在污染,空白孔的OD值太高,很可能是細菌污染。

復孔直接的OD值差別一般應在0.1-0.15,差別太大考慮:1.接種細胞數不均勻,或是接種太多,應保證每孔一致,一般是每孔1000-10000個。可以細胞細胞計數後,加入細胞懸液,再補培養基到預定體積,並輕輕吹打幾次,使細胞均勻分布,這樣比直接加入預定體積的細胞懸液要好,接種時應加含血清培養基。2.貼壁時間:18-24h,如果不夠,未懸浮的細胞會被吸掉。

一般為了實驗的准確,每個濃度可以設5-6個復孔,可以最後統計時,可以除去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或者除去其中數據離譜的值,這些離譜數字的出現與細胞是否污染,細胞是否在培養期間死去,是否培養液蒸發過多,加MTT液是否准確,在37℃,5%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孵育時間是否一定(1-4小時)等有密切的關系,當然測定OD值的儀器工作狀態是否正常也非常重要!(一般開機預熱20min)。

MTT方法的吸收度在0.2~0.8之間誤差較小。這和分析化學中的lambert-beer定律有關, 對朗伯-比爾定律的偏離在吸光光度分析中,經常出現標准曲線不呈直線的情況,特別是當吸光物質濃度較高時,明顯地看到通過原點向濃度軸彎曲的現象(吸光度軸彎曲)。這種情況稱為偏離朗伯-比爾定律。若在曲線彎曲部分進行定量,將會引起較大的誤差。在吸光光度分析中,儀器測量不準確也是誤差的主要來源。任何光度計都有一定的測量誤差。這些誤差可能來源於光源不穩定,實驗條件偶然變動,讀數不準確等。

在光度計中,透射比的標尺刻度均勻。吸光度標尺刻度不均勻。對於同一儀器,讀數的波動對透射比為一定值;而對吸光度讀數波動則不再為定值。吸光度越大,讀數波動所引起的吸光度誤差也越大透射比很小或很大時,濃度測量誤差都較大,即光度測量最好選吸光度讀數在刻度尺的中間而不落兩端。待測溶液的透射比T在15%~65%之間,或使吸光度A在0.2~0.8之間,才能保證測量的相對誤差較小。當A=0.434(或透射比T=36.8%)時,測量的相對誤差最小。

其它的聲音:

1.最好用570nm波長的濾光片,因為MTT在這個波長的吸光度是峰值,換句話說靈敏度高。用其它波長的也有,一般是490nm,但我的經驗靈敏度降低一半。

2.我們用的BIO-TEK公司的ELx800,一般值在2以下都是可靠的,如果復孔之間值相差太大就要考慮是否是實驗過程中的誤差. 我曾經看到園子的有些帖子報道說OD值大概在0.2-1.2范圍內與活細胞數有較好的線性關系,但OD值在0.3-0.9范圍內可能更佳,若你的OD值不在這個范圍內則你實驗的細胞數可能不太合適,應調整你的細胞數。

邊緣效應

96孔板四周一圈的孔一般只做空白,不養細胞,否則這四行的數據會偏高或偏低,96孔板在培養箱中,由於濕度不夠,而培養箱由於具有一定的溫度,由於溫度梯度使得邊緣的孔水分蒸發較快,導致培養基中各種成分濃度變化增大,導致細胞狀態不同。對於這種現象,要保證培養箱中的濕度,減少開關培養箱的次數和時間。解決方法:將孔板周圍的一圈孔全部不用,影響非常大,而且最外一圈一定要加水、PBS或者培養液,只要能防止蒸發就可以.

關於如何計算IC50

(1)改良寇式法:lgIC50=Xm-I(P-(3-Pm-Pn)/4)

Xm:lg 最大劑量

I:lg(最大劑量/相臨劑量)

P:陽性反應率之和

Pm:最大陽性反應率

Pn:最小陽性反應率

舉個例子:各組濃度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稀釋倍數為10,最大濃度為0.1,抑制率為0.95、 0.80、0.65、0.43、0.21,0.06。代入

計算公式:

Pm=0.95

Pn=0.06

P=0.95+0.80+0.65+0.43+0.21+0.06=3.1

Xm=lg0.1=-1

lgI=lg0.1/0.01=1

lgIC50=-1-1*(3.1-(3-0.95-0.06)/4)=-3.6025

IC50=0.00025

(2)Bliss法:自己查閱書籍

(3)IC50計算軟體,見下面附件

(4)自己用EXCEL做趨勢線來求IC50,關於LD50的方法與此相似!

(5)在線求IC50或EC50:http://chiryo.phar.nagoya-cu.ac.jp/javastat/JavaStat-j.htm

結果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值以x±s表示,應用SPSS軟體進行方差分析,p<0.05時為相差顯著,p<0.01時為相差非常顯著。可以以時間為橫軸,光吸收值為縱軸繪制細胞生線,專門公式求IC50。或計算抑制率。細胞死亡率%=OD對照組-OD實驗組/OD對照組

excel表中可以做兩兩比較的T-test,這個你可以參考一下;你的數據應該用多個樣本均數的T-test,方差分析也可。用的軟體是SPSS或者SAS。

孔板的重復利用:

培養板要用好的(最好進口板),不好的板或重復利用的板只可做預實驗。一般貼壁生長的細胞用重復利用的培養板效果不是很好,因為培養板表層在生產時塗有一層促進細胞貼壁的物質,在清洗後多半會失去。懸浮或是半懸浮生長的細胞還可以。建議不要用太多次,即使是進口的板子使用次數也不要超過3次,底值最好在測得值的1/3一下。

強烈建議培養板不要重復使用:1、泡酸是可以,但是泡完酸的板子很不利於細胞的生長,會出現帖壁不好,細胞生長緩慢等情況.2、這樣的板子消毒滅菌很不徹底,如果有萬一,則因小失大.3、重復用的板子洗不幹凈在培養過程中易出現雜質.

重復利用時

做法1:

洗凈後用2%NaoH浸泡4小時,再用1%稀鹽酸浸泡4小時,沖洗15遍,蒸餾水沖洗3遍,烘乾,UV照射過夜(紫外2小時以上消毒即可)

做法2:

泡酸2-4小時,老師讓我們別超過4小時,(普通的玻璃儀器是過夜)。撈出,沖洗干凈,烘乾後,UV 照射過夜。估計跟其他收集在一起,鈷60照射消毒.

做法3:

1.做完MTT後用大水流盡量將板沖凈,然後用洗衣粉水泡幾個小時(小心最好讓洗衣粉先化開)。2.用自來水沖凈洗衣粉水,倒扣晾乾.3.重鉻酸鉀加濃硫酸配成的酸液中浸泡過夜泡洗液(六小時以上即可)後自來水洗凈(20次左右)每個孔都要處理4.用去離子水沖洗3遍,雙蒸水沖洗3遍,烤乾5.超凈台中紫外線照射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用了,不可以高壓。

做法4:

1、測完值的96孔板甩掉孔內培養液,放入超聲中超10-30分鍾,晾乾(或烘乾)備用。

此步驟可最大程度的洗去污垢及細胞。

2、每孔加入50-100ul的胰酶(0.05%),我一般加60ul,加完胰酶後水平振盪96孔板以使胰酶均勻覆蓋於細胞表面,室溫下放置至細胞被消化脫落為止。假如你想消化快一點的話可將96孔板放到37度培養箱內(胰酶在37度時的活力最大)。

對於頑固貼附在壁上的細胞,此步驟最為有效。

3、甩掉胰酶,自來水下沖洗,晾乾(或烘乾)備用。

如果不烘乾就泡酸,那麼96孔板殘留的水分將稀釋酸液,長期以往泡酸的效果下降。

4、將晾乾的96孔板泡酸(中強酸)過夜,撈起後自來水下沖洗10遍;雙蒸水沖洗3遍。三蒸水沖洗3遍。烘乾備用。泡酸時特別注意時間不要太長了,否則板子變黃,影響最後的OD值的測定。

5、做實驗前,96孔板至少在紫外燈下照射30分鍾,但不能長期照射。紫外線長期照射可使板變黃,我的兩塊板放在超靜台上忘了拿出來,一直照了兩個星期,等我從超靜台上取出板已經變成黃色。

註:

1、在實驗中若你測得某一個孔的數值偏高,雖然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數值偏高,但是如果是板底的污點引起的話你可以消除。拿出96孔板擦一擦值偏大孔的板底部,再測值。你會發現孔高的值又會到正常水平。因為咱們做實驗時手不可避免的接觸96孔板板底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就會使吸光度升高。

2、96孔板洗的次數多了,板底自然留下劃痕,這就會導致讀數的不均而影響實驗結果。你不妨在做實驗前測一次96孔板的值(此值為初值),實驗測得的為後值。後值減去初值就接近實驗的真實值。

⑧ 細胞培養用的胰蛋白酶自己配置和買的試劑有什麼區別一般0.25%胰蛋白酶的用量是多少

1跟2、3的區別:酚紅,主要做指示劑用的,用來調節其PH,通過顏色可以觀察出,一般動物細胞傳代用的胰酶PH值在7.0~7.4之間。念旅姿
1、2跟3的區別:主要體現在EDTA上面,動物細胞表面很多和培養皿結合的鎮脊蛋白都是帶有鈣或者鎂離子的蛋白,EDTA對鈣鎂離子有很好仔絕的螯合作用,這樣就可以更好的輔助胰酶降解相應的蛋白質,在消化效率上,會有很好提高,至於不含鈣鎂離子,這個,想想就知道了,溶液中含鈣鎂肯定會減弱其胰酶的活性的。

⑨ 胰蛋白酶是什麼顏色

和胰酶的顏色沒關系,因為配試劑是用培養液,其中含有的指示劑有顏色,指示溶液的酸鹼度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一吃東西胃口難受 發布:2025-05-15 14:39:56 瀏覽:514
得物上面香水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5 14:30:45 瀏覽:345
為什麼嘴唇顏色是紅的 發布:2025-05-15 14:23:04 瀏覽:19
為什麼找不到小時候那種純潔 發布:2025-05-15 14:20:42 瀏覽:519
為什麼吃一點東西肚子就超飽 發布:2025-05-15 14:05:17 瀏覽:690
為什麼箍牙在每家醫院價錢不一樣 發布:2025-05-15 14:03:33 瀏覽:177
華為乎手機為什麼有個圓點 發布:2025-05-15 13:35:14 瀏覽:286
為什麼做不好的夢總是很難受 發布:2025-05-15 13:35:13 瀏覽:274
手機為什麼變成三g網 發布:2025-05-15 13:16:50 瀏覽:880
為什麼我安裝的軟體都是c盤 發布:2025-05-15 13:08:49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