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眼睛為什麼有肉輪

眼睛為什麼有肉輪

發布時間: 2023-05-16 21:33:00

『壹』 眼睛與五臟六俯的關系是什麼嗎

眼睛是十二對腦神經中第二對腦神經和第三對腦神經支配,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是文學上的贊美詞。

眼睛在中醫認為與肝臟有關,肝主目。在西醫,眼睛與血液,視網膜神經細胞有關,營養醫學認稿知為研究與營養有直接聯系。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藏血,有疏泄體內氣機的作用,當肝陰虛或者血虛無法上榮鍵模消於目就會導致眼睛容易疲勞干澀等等,反之,肝火旺,比如煩躁大怒,上攻於目就會導致雙目紅赤,甚至發炎等等

五輪學說最早源於《內經》對眼與臟腑關系的論述, 《靈樞·大惑論》曰:「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 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 肉之精為約束」。後世醫家據此發展為五輪學說,以眼 部不同部位的形色變化診察相應臟腑的病變。眼部與 臟腑相關部位是:目內眥與外眥的血絡屬心,稱「血輪 」;黑睛屬肝,稱風輪;白睛屬肺,稱氣輪;瞳仁屬腎 ,稱水輪;上下眼瞼屬脾,稱肉輪。

眼部五輪圖 此說在宋代多種醫學著作中多有發揮。如《太平聖惠 方·眼論》記載:「肝臟病者,應於風輪,……心臟病者 ,應於血(輪),脾臟病者,應於氣輪,……肺臟病者 ,應於氣輪,……腎臟病者,應於水輪」,對於五輪的 名稱,五輪與五臟的對應關系,各輪的主要症狀等均 有一定的論述。但是此時五輪在眼中分部僅瞳神屬水 與白睛屬氣較為明確,其餘各輪均有缺失。而據考成 書於北宋的《秘傳眼科龍木論·龍木總論》當中也有關 於五輪的記載,但「黑睛屬腎」與「肝應風輪在內無形」的 說法,又與後世相左,說明至此時五輪的眼部分屬尚 未完全定型。直至南宋末年,楊士瀛的《仁齋直指方 論》始將五輪的眼部分屬明確為:「眼屬五臟,首尾赤 皆屬心,滿眼白睛屬肺,其上下肉胞屬脾,兩中間黑 瞳一點如漆者,腎實主之」。此說得到後世眼科醫家的 認同,將五輪學說的主要內容基本固定下來。

一、肉輪:即上下眼瞼、屬脾。因脾主肌肉,故稱眼 瞼為肉輪。

(一)正常現象:脾胃消化吸收與運化的功能正常則 眼瞼色黃豐潤而有光澤。

(二)病理現象:

1.眼瞼下垂、眼睫無碼粗力。多中氣不足。

2.目乏,多脾虛夾風。

3.眼瞼非炎性浮腫,多脾虛夾濕。

4.眼瞼紅腫硬,多脾胃積熱。

5.眼瞼濕爛、癢痛,多脾有風濕熱。

6.瞼結膜乳頭、濾泡增生,多脾胃濕熱有瘀。 7.瞼結膜顏色變淡,多脾虛血少。

二、血輪:即內眥,屬心。因心主血,故稱血輪。 (一)正常現象:血脈流暢則內眥部血管紅活而有光 彩。

(二)病理現象:

1.內眥部充血、刺痛。多心火上炎。

2.內眥部紅腫流膿,多心火熾盛,兼有瘀滯。

三、氣輪:即白睛部分(包括球結膜與鞏膜),屬肺 。因肺屬氣,故稱氣輪。

(一)正常現象:肺氣充沛調順,邪不易入,則白睛 色白而潤澤。

(二)病理現象:

1.球結膜充血,多為熱邪犯肺。

2.球結膜水腫,多為風邪犯肺。

3.球結膜腫脹而混濁,為肺熱亢盛。

4.眼分泌物深黃而干結,為肺實熱;淡黃而稀薄,為 肺有虛熱。

5.鞏膜充血腫脹,多肺熱郁結或鬱火上犯於肺。

四、風輪:即黑睛部分(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 )屬肝。因肝主風,故稱風輪。 (一)正常現象:肝氣和順,肝陰充足,則黑睛色青 而有光澤。

(二)病理現象:

1.角膜潰瘍,表面白色為肝熱,帶黃色為肝脾濕熱, 此時舌根部常有黃膩苔。

2.角膜潰瘍表面較清潔,或呈灰色,為氣虛或肝陰不 足,後者常伴有淡紅色的角膜新生血管。

3.角膜或虹膜新生血管粗大者,多火郁於肝,或氣滯 血瘀;細小者多肝陰不足。

4.前房積膿,為肝脾實熱。

5.瞳孔緊小,多血分有熱、或腎熱。

6.睫狀壓痛明顯,多肝熱重。

7.角膜葡萄腫或眼球突出,多肝火旺或肝氣盛。

五、水輪:即瞳孔,屬腎。因腎屬水,故稱水輪。

(一)正常現象:腎陰盛陽充沛則瞳孔色黑有神,目 光炯炯。

(二)病理現象:凡外眼正常而自覺視物模糊,眼前 黑花飛舞等,皆歸入曈神疾患(即內障)的范圍。包 括現代醫學的所有玻璃體病、眼底病、視神經病,多 以肝腎不足為根本,但發病開始可以出現各種不同的 臟腑氣血失調的症狀。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五臟 健康 的一個全息投影,而且也是整個經絡體系的一個參照點!這個是一個比較高深的科學,要全部的了解以現代的知識還做不到!不過古人到是有比較多的經驗傳承,但能了解到人比較的稀少^_^

傳統醫學從整體觀念的角度出發,認識到眼睛雖然是一個局部器官,但是它與全身,特別是與臟腑、經絡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眼睛可以反映出人體各個臟腑的精氣的盛衰。整個的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的精華表現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是由肝精來決定的,因為肝開竅於目;心的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為白睛;脾的精華表現為約束整個眼系。

祝 健康 。

肝臟好與壞大多從眼睛就能看出來。

『貳』 為什麼我眼睛上面的肉很多

這「多肉」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眼睛多長出來像肉一樣的這片東西,眼科醫生稱為翼狀胬肉。翼狀胬肉是老百姓常見和多發的眼疾,我們愛稱它為息肉,魚眼肉。指眼結膜增生而突起的肉狀物,侵入角膜及覆蓋瞳孔,因像昆蟲的「翅膀」而得名「翼狀胬肉」。常見於角膜鼻側(內側)或顳側(外側),常常是單眼或雙眼受犯。

較小時無明顯症狀,長到一定程度後會逐漸影響視力及外觀。

胬肉有什麼危害?

翼狀胬肉不僅可以引起眼紅、流淚、異物感及影響外觀及容貌,當胬肉向角膜中央進展時可引起散光,若遮蓋瞳孔則將嚴重影響視力,肥厚攣縮的胬肉可限制眼球運動。一旦胬肉浸潤程度加深,達深基質層,形成瘢痕,即便手術也難以恢復到最佳視力狀態,甚至造成不可逆轉的失明。是會被你忽視的「慢性眼疾病殺手」!

哪些人群最容易得翼狀胬肉?

研究表明,紫外線照射是翼狀胬肉發生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所以多見於戶外勞動者,以漁民、農民發病最多,可能與風塵、日光、煙霧等長期的慢性刺激有關。雖然高發人群多為老年人、戶外作業者,但很多年輕人受環境、沒有做好防曬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導致翼狀胬肉的發生。

是否一定要遮擋「黑眼珠子」

才需要動手術?

胬肉並不是一定要遮擋「黑眼珠」才需要做手術,小而靜止的胬肉一般也是建議手術治療的;另外胬肉雖小但是比較肥厚、發紅、血管增生比較明顯的,也建議盡早進行手術治療。只要胬肉影響了視力、外觀或有不適症狀,就要盡早治療,切勿忽視。胬肉生長時間越長,越容易在局部角膜留下斑翳,即使手術切除胬肉,斑翳也會永久性留下,從而影響視力和美觀。

胬肉要怎麼治療?

翼狀胬肉目前尚無有效的葯物治療方式,只能通過手術切除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臨床常用術式均以切除翼狀胬肉為基礎,並聯合自體結膜移植、羊膜移植、角膜緣幹細胞移植等,效果顯著。

邵陽愛爾眼科醫院推出睛致胬肉手術,是在普通胬肉手術的基礎上加於生物羊膜覆蓋。生物羊膜不僅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細胞增殖空間,大大降低胬肉復發率及緩解患者術後疼痛症狀,而且生物羊膜更快地促進手術切口癒合及術後結膜滲血的吸收,很顯著得降低手術後感染的風險。

『叄』 眼袋的形成原因眼袋怎麼去除最有效果呢

怎麼去眼袋最有效?

起床後按摩:早上起床後,是去除眼袋的最佳時間。人體在睡眠時,身體新陳代謝的速率會降低,眼部皮膚的循環速度也會相應變慢。洗完臉後,雙手順時針按摩眼部肌膚,五分鍾左右即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眼袋。規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假性眼袋。用熱水敷眼睛可以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對預防眼袋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睡前用熱水敷眼睛效果更好。有些眼袋是人體積水造成的。所洞搜以吃一些消腫利尿的食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去眼袋的作用。

眼袋和黑眼圈的區別

眼袋鼓鼓的,黑眼圈和皮膚齊平。黑眼圈是由於先天遺傳因素或後天疲勞、熬夜、自然衰老等原因造成的眼周局部棕藍色、黑色色素沉著。它們主要集中在下眼瞼,嚴重時也可累及上眼瞼等部位,形成類圓形的圓圈。黑眼圈有三種類型,分別是靜脈淤血型、天氣陰暗型和衰老型。眼袋是指下眼瞼組織腫脹,下眼瞼皮膚下垂,呈帶狀下垂的表現。眼袋明顯的患者,黑眼圈更通暢。這兩種處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區別。黑眼圈的治療主要是外用改善血液循環的葯物,口服美白葯物,然後配合色素和激光治療。眼袋主要通過手術治療。

『肆』 做完全切雙眼皮兩年了有肉條怎麼回事

大家有沒有看到過自己身邊的朋友做完眼睛半年後,還是有肉條感呈現?為什麼有些人做了眼部整形後宛如天生?也許有些友友對「肉條感」的眼睛並沒有什麼印象,其實肉條感指的是,雙眼皮切口線下方局部有隆起,類似下瞼卧蠶,如果割完雙眼皮以後,上瞼出現類似卧蠶樣的東西,稱為肉條感。

在眼綜合術後水腫、瘢痕增生期過後,術後0.5-1年肉條感還存在鏈蘆燃,想要消除可以做眼部修復手術,將眼輪匝肌去掉或者展平縫起來,當然,想要術後擁有媽生款雙眼皮,棚虛還是要選擇正規機構和經驗豐富的專家嘩頌。

『伍』 在中醫里眼睛和哪些內臟器官有關系,有什麼樣的關系

藏象學說:肝開竅於目
經絡學說: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耐野經膀胱經等陽經起於眼睛周圍。
五輪學說

之所以謂之為「輪」,是取其形圓如車輪,能靈活運動之意。
目為肝之竅,心之使,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在《靈樞•大惑論》中又將眼的不同部位分屬於五臟,後世據此發展形成了五輪學說,進一步明確了目與臟腑的關系:內眥及外眥的血絡屬「心」,稱高滾為「血輪」,因為心主血,血之精為絡;黑珠屬肝,稱為「風輪」,因肝屬風主筋,筋之精為黑睛;瞳人戚畝余屬水,稱為「水輪」,因為腎屬水,主骨生髓,骨之精為瞳人;白睛屬肺,稱為「氣輪」,因為肺主氣,氣之精為白睛;眼胞屬脾,稱為「肉輪」,因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為約束(眼瞼)。
因此,觀察目部不同部位的形色變化,可以診察臟腑的病變,對眼科和內科疾病的診斷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陸』 「臟有所病,必現於輪」,輪是指眼睛哪裡

中醫常常通過「望聞問切」來初步診斷一個人的身體的病症,這是真的有什麼科學依據嗎?毫無疑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的異常往往可以由里及外的在體表上有所體現。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覺到身體某些地方不舒服或者是有疼痛感,一定要多加註意,可以看看自己的五官是不是有什麼變化,及時地就醫問診,積極治療。隨時關注五官等體表的變化也是為自己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保持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一日三餐按時吃飯,積極地鍛煉身體,美好的生活就在不遠處等待著大家。


『柒』 眼睛裡面有長肉是怎麼回事

你看一下。是白色的嘛??如果是白色的那是脂肪粒。可能是你使用過油的面霜或乳液。,又或是眼霜用的太多了。。也可能是晚上睡的太少的原因。。。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眼睛周圍少用護膚品擦。。多喝點水。。多補充點覺。。相信不出三天。。就會好多了的。。

『捌』 眼睛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眼睛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器官,大腦中大約80%的知識是通過眼睛獲取的,讀書認字,辨別十色,欣賞美景,觀看錶演,都離不開眼睛,眼睛是支持日常活動、獲取信息一個必不可少的器官。

但在祖國醫學的理論中,眼睛還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靈樞·大惑》上記載:"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認為眼睛和人體精氣的盛衰有著密切的關系。

《黃帝內經》上也記載"五臟六腑之精氣,皆於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也說明了眼的功能與全身臟腑經絡的關系;五臟的精氣上注於目,精氣的充足,目光炯炯有神,視覺正常。按照生物全息理論,眼睛是有獨立功能的器官,是反映整體健康狀況的全息胚,是整體的縮影。

古人還生動地比喻:天之精氣宿於星月,人之精氣在於兩目。這樸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反映了眼睛在人體中的重要地位。

敘述了很多關於眼睛與人體及臟腑的重要性,那今天要分享的是關於眼睛五輪望診。

一、關於「五輪」

五輪學說起源於《內經》,五輪中的「輪」是比喻眼珠形圓而轉動靈活如車輪之意。五輪學說根據眼與臟腑密切相關的理論,將眼局部由外至內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和瞳神(即現代眼科學所說的眼瞼、內外眥、結膜和鞏膜、角膜、瞳孔)五個部分,分屬於五臟,分別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

肉輪屬脾,病位在胞瞼,常與脾、胃有關;

血輪屬心,病位在兩眥,常與心、小腸有關;

氣輪屬肺,病位在白睛,常與肺、大腸有關;

風輪屬肝,病位在黑睛,常與肝、膽有關;

水輪屬腎,病位在瞳神,常與腎、膀胱有關。

中醫認為"輪屬標,臟屬本,輪之有病,多由臟失調所致",臟腑的病變能相應地在眼部出現某些特徵,依次觀察眼神,眼睛各輪位和區域的色澤、形態改變,便可推斷臟腑的病變,可以作為診斷的參考。

二、眼部五輪望診

1.氣輪:眼球的外層白睛部分包括球結膜和鞏膜。白睛在臟屬肺,肺主氣,故稱氣輪。

肺與大腸相表裡,氣輪反映肺或大腸的疾病。

正常白睛色澤猶如煮熟的蛋白,白中帶微青。

白睛赤者為肺火,有血絲,眼胞微紅腫,面帶倦容,多提示勞神過度,缺乏休息。

白睛部分呈鮮紅血斑,界限分明,乃熱入肺經,血熱妄行,或風寒襲肺,劇烈嗆咳,外傷等所致。

白睛呈黃色,多為黃疸。

白睛淡白、面色無華,主貧血及氣血不足。

2.血輪:眼睛內外眥,包括兩眥部的皮膚、結膜、鞏膜和淚腺等。眼內外眥在臟屬心,心主燃差血脈,故稱血輪。

心與小腸相表裡,血輪反映心或小腸疾病。

目眥赤者為心火。

目眥淡白者主心血亡。

目眥青者為肝病。

目眥判拍處眼屎多稠黏,主風熱諸病。

3.風輪:眼睛角膜、前房和虹膜部分屬黑睛。黑睛在臟屬肝,肝主風,故稱風輪。

肝與膽相表裡,風輪反映肝膽疾病。

角膜周邊紅赤,眼珠腫痛為肝火。

全目赤腫為肝經風熱。

角膜清澈為寒,角膜暗濁為熱。

角膜周圍有灰色環為血脂代謝紊亂。

4.水輪:瞳孔及其後方的晶狀體、玻璃體、睫狀體、脈絡膜、視網膜和視神經部位是瞳神。瞳神在臟屬腎,腎主水,故稱水輪。

腎與膀胱相表裡,瞳神反映腎或膀胱疾病。

瞳孔縮小見於肝腎俱傷,元氣衰弱皮沖皮,常為嗎啡、有機磷中毒,頸交感神經麻痹,虹膜睫狀體炎。

瞳孔散大見於阿托品類葯物影響,低血糖等,癲痼、麻醉、瀕死狀態。

瞳孔區乳白色見於白內障、增殖性視網膜炎。

瞳孔灰黃色見於眼球內化膿性炎症。

瞳孔呈青綠色反光是青光眼的主要特徵。

5.肉輪:眼睛的最外部分,包括上下眼瞼皮膚、肌肉、瞼板腺和瞼結膜。此部位屬脾,脾主肌肉,故稱肉輪。

因脾胃相表裡,肉輪反映脾胃疾病。

眼瞼色晦暗者,多屬腎虛。

眼瞼色青多主痛症。

眼瞼紅腫為脾胃有火,黃赤濕爛為脾胃濕熱。

上眼瞼晦暗者,多為寒痰,上、下眼瞼有青色或眼圈灰暗多為疲勞、失眠,眼胞灰黑的婦女,多有月經不調、婦科之疾。

眼瞼皮膚淡白,輕度水腫,伴有氣短心悸,語言低微者,主脾胃虛寒,心腎氣虛。

眼瞼兩側對稱性水腫,提示為全身性疾病,如急性腎炎,或心力衰竭早期徵兆,嚴重貧血,慢性肝病,脾虛胃弱等。

瞼部腫塊,瞼板范圍內的腫塊,多為瞼板腺囊腫、瞼緣炎等。

眼瞼黃色瘤提示血脂增高。眼裂增寬。眼球突出可見於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腦積水等

眼睛的秘密分享到這里!!

最後,好好學習,守護健康。

『玖』 眼睛的各部分相當於什麼

一、肉輪:即上下眼瞼、屬脾。因脾碰差主肌肉,故稱眼瞼為肉輪。
二、血輪:即內眥,屬心。因心顫爛主血,故稱血輪。
三、氣輪:即白睛部分(笑洞皮包括球結膜與鞏膜),屬肺。因肺屬氣,故稱氣輪。
四、風輪:即黑睛部分(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屬肝。因肝主風,故稱風輪。
五、水輪:即瞳孔,屬腎。因腎屬水,故稱水輪。

『拾』 陽氣不足,看看眼睛和肚子就知道!做好3件事,陽氣輕松回來

體內陽氣的多少,對 健康 有非常大的影響,很多人對此還沒有察覺到。雖說要保證體內的陰陽平衡,但更多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陽氣不舉備簡足的情況,這些種種表現,對 健康 其實有較大的影響。正褲以下這個地方異常,說明該補陽了。

第一個、腹部鼓脹

其實,人到了一定年齡,多多少少可能都有點肚子,尤其是中年後,你說腹部完全沒有脂肪積存,這個的確很難。

如果躺下來後,肚子還是明顯鼓起來,這個就是問題了。這樣的人,往往伴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伴隨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等。這樣的人如果不幹預,中風、心臟病等問題會隨之而來。

中醫講,腹部是人體至陰之地,很容易囤積痰濕之邪。一個人痰濕大不大,看腹部可以略知一二。腹部如果躺下來依然滾基鼓脹,說明痰濕很大,十分集中地聚於腹部,同時阻滯陽氣在體內的周流,日久必然傷及陽氣,引發多種疾病。反過來,就算你有點游泳圈,躺下來腹部還算平坦,或略有凹陷,那也算說得過去。

第二個、眼窩浮腫

很多人整個眼窩是"鼓起來"的,不是正常人那樣凹陷下去的,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的眼窩都不要腫起來!哪怕說你很是肥胖,但是也不要出現這樣的情形。因為眼窩這個地方,中醫理論認為,為脾所主,叫做肉輪。我們的脾,如果運化水濕的能力大大下降,大量的痰濕之邪運化不出去,結果就會讓"肉輪"這個部位浮腫起來。很多肥胖者到一定程度,就會這樣。

也有一些人,腎的功能不好,也會有此類情況。中醫看,這就是腎主水液代謝的功能下降,痰濕之邪聚於體內的表現。

這些時候,就是痰飲內積,陽氣不化。用中醫專業的視角看,就是體內氣血陰陽失衡了。

所以說,有這兩種情況,真的要好好調理了。

怎麼干預?中醫建議健脾、燥濕、利水。用一點白術、茯苓、陳皮,各6克,白術苦溫燥濕,茯苓健脾利濕,陳皮行氣除濕,泡水代茶飲。對改善肥胖、痰濕的狀態,是有幫助的。

另外,還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這3點來補陽氣

1、 睡好覺

睡覺是補陽氣最快的方法,睡好子午覺、不熬夜。中午最好睡個午覺,這樣有益心神,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即可,晚上最好在11點前入睡,少熬夜,陰陽平衡,才有利於陽氣的升發。

2、 吃好飯

俗語講:"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可見吃飯對我們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我們身體產生陽氣也有很大的作用,沒有能量,身體各個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就無法產生陽氣。少吃辛辣之物,如辣椒,胡椒等,尤其是晚上,吃辣椒是禁忌,會讓人興奮,還會讓人引起失眠,飲食忌生冷、肥甘厚膩,宜吃清淡、軟的食物。

3、 動動手

每天在空閑的時間里,用自己手掌,拍拍手(鼓掌)及拍打自己身體上的各大經絡,如少陽經、胃經、肺經等,通過肢體的運動和擊打身體產生的震動來取得疏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的效果。

熱點內容
為什麼嘴唇顏色是紅的 發布:2025-05-15 14:23:04 瀏覽:19
為什麼找不到小時候那種純潔 發布:2025-05-15 14:20:42 瀏覽:519
為什麼吃一點東西肚子就超飽 發布:2025-05-15 14:05:17 瀏覽:690
為什麼箍牙在每家醫院價錢不一樣 發布:2025-05-15 14:03:33 瀏覽:177
華為乎手機為什麼有個圓點 發布:2025-05-15 13:35:14 瀏覽:286
為什麼做不好的夢總是很難受 發布:2025-05-15 13:35:13 瀏覽:274
手機為什麼變成三g網 發布:2025-05-15 13:16:50 瀏覽:880
為什麼我安裝的軟體都是c盤 發布:2025-05-15 13:08:49 瀏覽:453
為什麼微信頭像顯示別人的手機號 發布:2025-05-15 12:56:33 瀏覽:459
為什麼電腦一上線就卡死 發布:2025-05-15 12:36:32 瀏覽:403